博庠親子,開啟三方聯動實踐育人新模式

2020-12-17 紅網

紅網時刻12月1日訊(通訊員 姜志雄)冬日的寒風,阻擋不住長沙市楓樹山小學、新竹小學四年級學生親子活動的熱情。兩個小學的師生、家長,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就是在寒冷的冬天,給平安守護的交警叔叔、環保衛士的環衛阿姨、最美逆行的消防勇士、健康護衛的白衣天使送上自己的祝福與表達感恩之心。聽到孩子們的心願,博庠文化園研學基地給孩子們策劃了「感恩一路有您」的主題活動。在該活動中,對孩子們表達感恩之心的方式進行了精心策劃了:「花卉有禮」「花香有禮」「花餅有禮」三個活動項目:每一個項目,都以主題的方式,整合勞動教育、綜合實踐活動以及學科知識,並且都設計了前置課程,活動課程、拓展課程。

在花卉有禮的課程中,在家長和基地老師帶領下,孩子們首先在園區不同地點採集腐殖土、沙石土、廄肥土等五種土樣,採集土壤也很有講究哦,如何注意土壤採集的誤差控制,如何呈S型採集等等,然後再對土壤的酸鹼度測試、根據不同花卉對土壤的要求進行土壤進行配置一系列探究活動之後,家長、孩子們種上各自喜歡的花卉:杜鵑花喜歡酸性土壤、迎春花喜歡鹼性土壤,米蘭喜歡中性土壤......

認真做包裝設計。

孩子們在探究種植花卉的過程中,另一組家長和孩子則利用廢舊紙盒,在給花卉做禮品裝置,他們準備將親手栽種的花卉盆景送給最美的白衣天使。

製作植物純露的孩子們,事先在前置課程裡,孩子們根據基地的課程設計,在學校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資料收集,對純露以及提取方法進行了初步了解,收集了桂花、艾葉、薄荷等芳香濃鬱的花卉、植物。來到基地,基地教師邊帶領孩子開展提取純露的實驗,從中了解到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當第一滴桂花純露流出的那刻,家長、孩子們發出了陣陣驚嘆。

隨著實驗的深入,孩子們提出了系列問題:可不可以將兩種材料混合在一起提取出一種新的純露?在洗髮水和沐浴露中能不能加入天然純露?怎樣更高效更快速地提取純露?如何用一定的原材料最大限度提取純露?家長和老師們驚異於他們在觀察體驗的過程中發現了與思考!也紛紛對博庠文化園的課程以及引導學生深度探究的做法給與肯定。

孩子們和家長一起將製作的禮品送給了交警、消防叔叔及環衛、醫護阿姨們。

「花餅有禮」的活動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此次做的是桂花餅,由於基地有400多棵桂花樹,循環節儉、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理念隨著教師精湛的制餅技術、傳統食育文化與講解浸入孩子們心田,當然,創意包裝設計了得,廢舊的紙盒、鐵盒、瓶子,在家長、孩子手中,頃刻間魅力無限,家長們表示,此次手作,將送給交警、消防等平安衛士,培養孩子們對社會的感恩與責任心!他們還告訴筆者,基地建議學校老師,在後續活動中,將繼續開展相關食育文化課程探究,策劃產品推廣活動,培養孩子的策劃能力與財商意識。

隨後,孩子們和家長一起將製作的禮品送給了交警、消防叔叔及環衛、醫護阿姨。

一天的活動,很快就在歡樂的體驗中結束,孩子們戀戀不捨,家長們紛紛表示,這樣的親子活動非常有家長,不但有技術學習、生活體驗、探究學習、創意設計、文化引入,更重要的是將勞動教育整合在主題活動中,培養了社會責任感、感恩之心、惜物愛物的意識與創造美好生活的能力!這樣的親子模式,有學校的指導,如前置、後拓課程的落實、有家長的組織、有基地的精心策劃,開啟了學校、家庭、基地互動模式,真正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形成教育合力,值得我們推廣!

隨後,筆者採訪了研學基地負責人,他表示,博庠研學基地本著建立立德樹人課程新體系的理念,力圖建立學校及社會資源整合教育新模式,這種新模式體現實踐育人的思想。基地聘請綜合實踐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獲得專家傾力打造課程體系,以基地課程資源為核心,構建課程自然生態、傳統文化兩個領域,十大課程模塊,六十多個主題,每個主題圍繞「生活體驗、技術實踐、藝術創造、科學探究、文化引入、生活應用」不同角度挖掘研究內容,共兩百多個項目,整合了綜合實踐、勞動教育、各學科綜合多維育人目標,真正實現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

相關焦點

  • 陽光學院:積極探索社會實踐育人新模式
    9月18日,陽光學院6名專業教師帶領學生來到福州馬尾琅岐鎮,為該鎮推進文化旅遊探索項目做前期工作,這是該校繼助推寧德屏南縣鄉村振興社會實踐育人項目後的又一新探索。
  • 付費聽書用戶規模性增長 三方打造有聲書合作新模式
    三方聯動匠心製作 中文在線打造有聲書合作新模式  8月12日,在首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現場,中文在線牽手國內領先的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FM和著名有聲書演播藝術家艾寶良達成三方籤約,並宣布《盜墓之王》有聲書正式上線。
  • 開啟校企合作新模式 定單培養人才保就業
    開啟校企合作新模式 定單培養人才保就業為了確保兩會&34;工作紮實落地,黑龍江省林業衛校快速反應,積極深化校企合作,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開啟企業訂單培養人才的新模式,確保學生長技能、好就業。學校根據自身衛生類職業院校的特點和人才培養需要,積極與具備條件的企業在人才培養、就業創業等方面開展合作。
  • 尖山湖社區與學校、企業聯動,開啟人工智慧科普教育
    新湖南客戶端1月17日訊(通訊員 陳吉軍)1月16日上午,長沙市高新區雅禮麓谷中學1915班50餘名學生在班主任陳老師、家委會家長志願者的帶領下來到高新區自興人工智慧集團開展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認真學習和了解人工智慧的發展歷程。
  • 「宅+實驗」,探索實踐育人新模式
    「宅+實驗」,響應教育新模式3月,原本是學生開學的時間,因為疫情,大、中、小學生都只能待在家裡,為了保障學生們停課期間能夠不落下學習,教育部門開展了一系列「停課不停學」的舉措。理論課程都可以線上教學完成,那麼實踐怎麼辦呢?尤其是物理化學等實驗,沒有動手,是無法學習到實踐內容的。沒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各高校老師挖掘潛能,把實驗搬到了家裡,讓學生宅在家裡做實驗。這種居家實踐體驗教育方式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鍛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 構建「三三三」網絡思政育人新模式,打造思政教育「掌上餐廳」
    濰坊職業學院緊跟時代步伐,在充分解讀新形勢下「大思政」教育工作內涵的基礎上,打破傳統,走出藩籬,結合新媒體並融於新媒體開展思政教育,構建了「三三三」網絡思政模式,為學生精心打造思政教育「掌上餐廳」(如圖所示),增強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形成了可借鑑推廣的網絡思政育人新模式。
  • 康興:產教融合型教育開啟融合育人新模式,助力國家職教改革落地
    職業教育改革最重要的舉措就是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構建多元辦學格局,解決企業參與度不高的痛點。企業作為用人主體,如何主動成為育人雙主體「雙元」中關鍵的「一元」?如何助力《方案》落地?教育型企業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引領作用,青島家和集團用其極具教育情懷的企業發展歷程,給出了很好的答案,非常值得借鑑與思考。
  • 移通學院實施書院制探索「雙院+」三全育人新模式
    書院是傳統教育陣地賦予現代教育內涵的創新育人機制,是學校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全天候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舉措。作為社區化、交互性、共享式的育人平臺支撐學校「信息產業商學院」辦學願景,依託家文化和領導力雙核驅動實踐育人、文化育人、服務育人質量提升,為學生創造社區共享與朋輩互助的新圈層。現有專業集中式書院3個、社區文化式書院7個、文理式書院1個,初步構建起了完善的書院育人體系。
  • 共享童車:熊貓遛娃開啟共享親子出行新模式
    熊貓遛娃熊貓遛娃正是看到這一市場前景,採取和「共享單車」相似模式的有樁共享童車,聚焦於2-6歲的親子自助出行採取精細化的運營,聚焦於親子服務的去人工化、智能化。定點擺放,手機掃碼,分時租賃,有樁借還,按時結費。熊貓遛娃共享童車的出現大大的方便了家長用戶,減輕了寶媽寶爸遛娃的負擔,是出門在外帶娃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為家長提供了更好的親子出行體驗。在節假日的熱門景區,往往會租借一空,車樁連續補車,仍然是供不應求。同時也是共享家族新成員——共享童車!
  • 三全育人:「三個抓好」打通育人最後一公裡
    中國江蘇網訊 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出臺了《「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方案》,明確各部門及各類人員在育人體系的中職責、任務,充分調動各類人員的積極性,形成同向同行、協同有力的育人合力。(一)抓好學生工作治理體系改革。一是重塑學生發展評價體系。
  • 上海健康醫學院三方開啟康養護理教育培訓新模式
    三方備忘錄籤字儀式為了改變當前康養護理從業人員職業技能較低、行業培養門檻較低、缺乏統一規範和品牌的現狀,上海健康醫學院、澳門鏡湖護理學院與上海福匯投資有限公司三家教育機構和投資機構秉持「德、仁」之心《備忘錄》明確三方共同在上海聯合創辦康養護理教育培訓項目,共同推進康養護理人才隊伍建設。本次三方共同開展康養護理教育戰略合作,在上海率先開啟了大陸與澳門合作、學校與企業合作的「混合制」康養護理教育新模式新篇章。
  • 山東財經大學—系統設計三方聯動 構建財經特色課程思政教育體系
    編者按:山東財經大學加強頂層設計,構建起學校、學院、教師三方聯動的工作機制,明確課程思政建設的六項任務,分層分類推進,並通過新入職教師培訓、師德師風建設等提升教師素養。同時,緊扣新財經人才培養實際,聚焦課堂革命,以思政課程創新為重點,積極探索「思政+」教育模式,在「融通」上做真功,形成以「三全育人」為主線,以馬院建設為龍頭,以課堂思政為抓手,以實踐思政為紐帶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以及具有鮮明財經特色的課程思政教育體系。《本期關注》走進山東財經大學,呈現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成功案例,以饗讀者。
  • 三園聯動 | 三明學院附屬小學「三園聯動」勞動教育課程入選福建省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特色項目
    近日,福建省教育廳辦公室公布了「第二批福建省百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特色項目」名單,由我校曾揚明校長主持的「『三園聯動』勞動教育課程」成功入選此次名單。三明學院附屬小學將開展勞動教育作為塑造學生人格的重要手段,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勞動教育大環境,建構實施「三園聯動」勞動教育育人課程,即「校園勞動課程」「家園勞動課程」「社園勞動課程」。學校重視將勞動教育與其他學科課程知識有機結合,構建起整合性的勞動教育實踐體系。
  • 東華理工大學積極構建「三三三」心理育人新模式
    東華理工大學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積極構建「三三三」心理育人新模式,率先在江西省內開通疫情心理輔導熱線,參與志願心理援助服務300餘名師生,《疫期心理危機幹預工作指南》、系列專題心理微課等惠及全校16個學院、2萬餘名師生…… 強化「三育」,多措並舉提素養 疫情防控,教育是基礎。
  • 桐鄉打造家校合作新模式
    桐鄉各學校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多方參與、整合資源,全面推進家校共育內涵式發展,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體系,促進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逐漸走出了一條具有桐鄉特色的家校合作新模式。家長變學生,學習「育兒經」。12月7日晚,桐鄉六中教育集團「家長學校」正式開講。
  • 寧波寧海探索開展「家校社(村)」聯動親子志願服務
    小手拉大手,志願一起走,通過志願服務關心身邊有需要的人……」12月20日是寧波市寧海縣第五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日」,當晚,「文明實踐·先鋒夜市」親子志願服務專場活動在寧海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廣場舉行,黨員親子志願者家庭代表王壹零小朋友和爸爸一起宣讀了寧海縣親子志願服務倡議書,倡議在全縣範圍內掀起親子志願服務的熱潮。
  • 棗莊學院:實踐育人譜新篇
    近年來,棗莊學院不斷加大改革和建設力度,逐漸形成了立足棗莊本地特色文化資源開展觀感類實踐教學、積極探索基於產教融合校企協同的勞動類實踐教學、利用援疆實習支教拓展實踐教學的運行機制和模式,大大提升了實踐育人的時代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 【福建職業教育】「三級分責、三方聯動、三管齊下」——黎明職業大學的優秀辦學經驗
    學校按「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要求,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目標,主動適應行業企業對人才需求的變化,積極尋求與實習基地企業開展更為深入的合作,在規範實習管理的基礎上,對實習途徑、實習內容、實施方式等方面不斷優化和完善,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 北京科技大學「三項行動」構建思想政治理論課育人新模式
    北京科技大學高度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將其作為立德樹人基礎工程,納入學校事業發展總體規劃,充分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創新實施教學實踐、教輔融合、網絡思政三項行動,構建一二課堂協同、線上線下融合的立體式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實施教學實踐行動。
  • 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推進協同育人 探索校企共建新模式
    籤約儀式現場 戴陽攝 人民網訊 為響應教育部 「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推進協同育人,探索校企共建新模式,2019年9月16日,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在校召開成都華棲雲科技有限公司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