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關懷鎮靜劑?4個月後在法國藥店可買到

2020-12-09 新民晚報

法國衛生部日前宣布,一種名叫Midazolam的鎮靜劑4個月後可在藥店出售。這是種非常強效的鎮靜劑,目前只能在醫院使用。

Midazolam具有麻醉和鎮靜作用,由法國國家衛生管理局(HAS)規定在城市醫院中使用,以達到深度和持久的鎮靜效果。衛生部解釋說,為了允許藥店出售這種藥物,國家醫藥安全局(ANSM)修訂了相關出售許可,這也是為了回應一些患者及其家庭的要求,幫助患者能在家中渡過生命的最後時刻。

根據法國衛生部統計數字,在法國,有將近四成人是在家中或者養老院中走到生命盡頭的。

本報圖文綜合歐洲時報網

相關焦點

  • 法國藥店開始出售「臨終關懷鎮靜劑」
    圖為一家藥店。(圖片來源:法新社資料圖)【歐洲時報安東編譯】法新社報導,法國衛生部10日宣布,一種名叫Midazolam的鎮靜劑4個月後可在藥店出售。這是種非常強效的鎮靜劑,目前只能在醫院使用。Midazolam具有麻醉和鎮靜作用,由法國國家衛生管理局(HAS)規定在城市醫院中使用,以達到深度和持久的鎮靜效果。 衛生部解釋說,為了允許藥店能夠出售這種藥物,國家醫藥安全局(ANSM)修訂了相關的出售許可,這也是為了回應一些患者及其家庭的要求,要求能在家中渡過生命的最後時刻。
  • 廣州臨終關懷床位寥寥可數 專家:臨終關懷首先不要過度治療
    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謝永標指出,臨終關懷需求的對象,可包括晚期惡性腫瘤、AIDS患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PD、運動神經元疾病、尿毒症等患者,不過,到底是要從何時進行臨終關懷,未有定論,因為臨終關懷的時間長短,也會對存活時間產生影響。 受臨終關懷者,平均存活30天,當中19.2%一周內逝世,13.7%存活超過180天,7.2%存活超過一年。
  • 《臨終關懷及逝後超度參考手冊》
    手冊是以作者上師——孜珠活佛丁真俄色講述,常敬德師兄整理《靜猛天眾三中陰圓滿引導聞解脫經》為基礎,結合漢地實際情況,和這幾年跟上師學習這部教法的經驗積累,尤其上師加持,超度送走父母往生極樂世界,這過程中產生的觸動,和無法重複的寶貴經驗,把這些都結合起來,對漢地現有社會情況來說,為幫助臨終逝者和去世後的超度,形成具有實際、可借鑑的文字內容,頂禮上師,祈禱傳承諸上師加持,希望能無有偏差的寫好這個內容
  • 「臨終關懷」關懷的是什麼?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文丨果其然在上海,有這樣一家醫院:只收晚期的癌症病人,他們中的90%,會在3個月之內去世。但死亡的痛苦折磨不了這些病人。或者說,這些病人面對死亡更加坦然。因為這裡的醫生,更注重病人心理的安撫、心情的平復。醫生會和病人談笑風生,既不避諱、更不隱瞞死亡的來臨。
  • 老年臨終關懷:來自佛教安養院的啟示
    為了解佛教安養院的臨終關懷實踐,本文作者所在的寺院養老研究小組分別於2016年11月、2017年5月及2017年10月前往福建吉祥寺、杭州南山講寺、蘇州寒山寺、蘇州靈巖山寺、蘇州包山禪寺、鎮江大聖寺以及常州大慈安養院調研,時長共計36天。
  • 生命在安詳中逝去 關懷臨終病患
    4年前,李嘉誠先生捐巨資,在全國實施寧養醫療服務計劃,為貧困癌症晚期患者提供免費臨終關懷。重醫附一院寧養院成為西南地區唯一一家從事此服務的機構。據悉,自2001年實施計劃以來,我市已有1315名絕症病人在無償提供的臨終關懷下安詳去世。據了解,由李嘉誠先生捐資的寧養機構,全國共有20家,包括重醫附一院寧養院。
  • 大多數老人去世前需要特殊照護 臨終關懷仍缺位
    從2017年7月開始,老曾病情惡化,全身浮腫,心臟、肺功能出現衰竭現象。兒子趕緊將父親送到大醫院。經過幾天的住院觀察,醫生認為老曾沒有繼續住院治療的必要,建議將他接回家裡照顧,並準備後事。此時老曾已不能下床走動。回家後,在床上躺了近3個月,直到去世。  「父親去世時,背上生了褥瘡,皮肉腐爛,都能見到骨頭了。」
  • 黃劍波.孫曉舒:基督教與現代臨終關懷的理念與實踐
    其中對臨終關懷造成直接影響的事件便是醫院的迅速發展和護理體系的創建。雖然歷史學者對十字軍東徵的評論絕大多數都是負面的, 但是, 不可否認的是, 為滿足軍隊的需要而廣泛建立於巴勒斯坦和中東其他地區的醫院在那二百年時間裡的確獲得了巨大的發展 (4) 。十字軍還建立了保健系統, 為所有人提供健康保護, 其中, 修士、修女承擔了大部分的護理工作。
  • 駕校學員考前緊張服用鎮靜劑 醫生:會影響駕車安全
    記者調查後發現,「心得安」其實是一種鎮靜劑,確實有個別駕校教練推薦學員在駕考緊張時服用,但實際上並沒能起到多大作用。醫生表示,這種藥是處方藥,副作用較大,駕考時服用「心得安」的行為不可取。  今年5月13日,餘教練帶著老鄧和幾個學員去參加科目三考試(路考)。候考時,餘教練看到老鄧和一名女學員有些緊張,分別給了他們兩粒白色藥丸,說是「心得安」,可以緩解緊張。  「我吃藥後,頭昏腦漲、噁心乾嘔,老想睡覺。」老鄧回憶說。考場工作人員報到老鄧的號碼時,昏昏欲睡的他竟然好一陣沒反應。「屏幕上那麼大的字,你未必看不清楚?」工作人員感到奇怪,要求老鄧檢測視力。
  • 史繼學 | 戰疫情,不容忽視病人的臨終關懷
    因此,新冠肺炎病人的臨終關懷成為不容忽視的話題。 一、臨終關懷的意義 臨終關懷並非是一種治癒療法,而是一種專注於在患者在將要離世前的時間內,減輕其疾病的症狀、延緩疾病發展的醫療護理。臨終關懷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給病人增添痛苦的、或無意義的治療,但要求醫務人員以熟練的業務和良好的服務來減緩病人的痛苦症狀。
  • 「守護天使·臨終關懷」手記(六):被臨終者關懷
    當我決定成為一名臨終關懷志願者時,就仿佛駛入一條雙行道。一方面,我用自己的真情,溫暖著臨終患者;另一方面,臨終患者也用他們的真心,帶給我特殊的關懷。打開心窗,當溫馨與寧靜擁抱臨終者,和煦的微風也輕拂著我的臉頰。「該生個孩子了,30歲了得要了,女人沒孩子不行啊。」
  • 美國最大的臨終關懷機構是這樣做的
    相比之下,國外在經歷了漫長的跨世紀發展後,形成了較為成熟的臨終關懷體系,服務更加細緻,具有極為規範的流程VITAS Healthcare Corporation(以下簡稱VITAS)是美國最大的臨終關懷服務提供商,服務超過數十萬患者,始終秉持著患者和家屬第一的原則,成為了美國臨終關懷運動的領導者。VITAS有何獨到之處?能否給我國的臨終關懷發展帶來啟發?
  • 專訪 | 兒童臨終關懷醫院:幫助臨終兒童理解生命的美,而不是生命的痛
    1988年,溫哥華一位名叫布倫達·英格(Brenda Eng)的護士在參觀了世界上第一家兒童臨終關懷收容機構——英國的海倫·豪斯兒童收容所(Helen House)之後,決定在BC省創辦一家兒童姑息性臨終關懷醫院。
  • 臨終關懷|我們該如何與將逝的親人道別
    一個個家庭迎接新生命的到來,也有一個個家庭為逝去的生命默哀。但介於兩者之間的將逝者,卻鮮有人關注。在我們身體變得越來越虛弱,沒有能力再保護自己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面對生命的盡頭呢?《人間世》記錄片中,講述了這麼一位臨終患者的故事。患者王學文身患腮腺癌晚期,在臨終關懷病房住了五年。
  • 王輝平 張錦彬 陳棟良 羅小平:推進臨終人文關懷工作的建議
    衛生健康委員會 2018年10月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2.41億人,比上一年增加了1000多萬人,佔總人口比重17.3%,比上一年增加了0.6個百分點。臨終關懷,包括臨終生理關懷和臨終心理關懷,是每個人一生中都會要經歷的一件事情,雖然我們的文化忌諱說到死,但是無論我們是否做好準備,總有一天,我們會面臨親朋的去世,面對好友的離別。
  • 重症兒童臨終關懷-讓可愛的孩子走得暖一點
    但有這麼一個群體,他們剛剛來到這個世界,還沒有好好看看這個世界的美好,就要離去,到另一個世界去了——重症兒童(15歲以下預期生命不足6個月的殘疾兒)。對於外人來說,臨終關懷是一個幫助他們的好辦法,臨終關懷顧名思義就是對於臨終的人,給予心理或生理、社會上的關懷。目前,很多人對臨終關懷都不了解,也有人認為一個將死之人,還有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這樣一個事情嗎?答案是,當然有!臨終關懷秉持的就是尊重生命的原則,臨終的人一樣需要尊重,一樣有尊嚴。臨終關懷的主要內容,首先就是針對患者的疼痛,減輕患者痛苦,包括來自肉體和精神兩個方面。
  • 臨終關懷:深圳公立醫院難找一張床 香港勢頭最好
    小鍾想把生命即將走完的母親接到深圳,但是要上班的他又不能把母親留在家裡,於是,他想在深圳找一張臨終關懷病床讓母親住,也讓他能有機會在最後幾個月裡陪伴母親至離開。然而,他找了幾家公立醫院,卻沒有為母親找到一張臨終關懷病床。在深圳,到底哪裡可以為這些晚期的癌症患者找到一張臨終關懷的病床呢?記者調查發現,礙於種種原因,深圳公立醫院沒有開設一張臨終關懷病床,臨終關懷要麼在家,要麼去收費貴的民營醫療機構。
  • 臺灣醫院雲端療護:把臨終關懷搬到患者家中
    9月12日,在杭州召開的「締造更優醫療體驗--海峽兩岸醫院院長管理論壇·2014」上,臺灣花蓮慈濟醫院主任秘書陳星助介紹了目前臺灣臨終關懷的情況,分享了該院在整合資源的基礎上,開發雲端療護系統,將醫院搬到患者家中的創新做法。
  • 臨終關懷志願者:女孩以生離死別的陪伴理解生命意義
    臨終關懷志願者:華政95後女孩以生離死別的陪伴理解生命意義一個95後女孩以無數次生離死別的陪伴和見證,在不斷接近答案的過程中理解生命的意義。  日前,「2018上海大學生年度人物」出爐,優秀學子中有這樣一位熱愛公益的女孩,在她參與的諸多公益活動中,有一項尤為感人。過去兩年,華東政法大學本科生王曉婷每周都要奔波於位於松江的校園和位於徐匯的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作為臨終關懷志願者一員,她要用溫暖陪伴癌症晚期患者最後的人生路。
  • 公立醫院25種常用藥降價已一個月藥店何時能買到降價藥?
    >>患者:醫院6.6元藥店45元兩周跑醫院開回藥作為「4+7」城市採購聯盟成員之一,從3月25日開始,西安市民可在各級公立醫療機構用上質優價廉的「4+7」中選藥品。與2017年同種藥品最低採購價相比,25個中選藥品價格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大多為需要長期服用的慢性病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