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了一陣子皇帝就結束了,他失敗的原因是思想太狹隘

2020-12-20 百家號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民世世代代以土地為生存之本,他們為國家運作提供最基礎的保障,同時他們同時也是王朝國家的重要支柱。歷朝歷代,只要得民心者才能夠得到天下,才能夠坐擁天下。一個皇帝失去民心,會有何下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沒有了百姓的支持,那麼這個朝廷也將不復存在。農民們可以支撐一個城鎮,也可以養活一個國家,但是他們卻是生活在最底層的人。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皇帝如果不幹正事的話,首先遭殃的就是農民們,他們幹著最苦最累的活,享受著最差的生活。對於那些殘酷昏庸的君主,他們也會拿起武器,捍衛自己的生存和幸福。

小編今天要說的就是歷史上一個農民的代表,這個人帶領著千千萬萬的農民推翻了一個朝代,然後自立為王。他雖然取得了短暫的成功,在歷史上有了自己輝煌的一筆,但是命數卻不長,他的王朝緊緊有一個多月而已。這個主人翁就是李自成。李自成生在明朝,當時百姓的生活只能用民不聊生來形容。農業收成少的可憐,還經常發生自然災害。內憂外患四個字,是對當時境況的最好概括。國家之內,旱澇頻發,地震泥石流不斷,國家之外的皇太極,女真部落虎視眈眈。除此之外,北方還有一些匈奴經常侵犯國土,明朝政府對國家統治也比較混亂,面對內憂外患,國家出現了嚴重危機。在這種危急的時刻,還不斷的加重賦稅和徭役,人民的生活越來越痛苦,不滿聲也越來越大,於是在天啟七年,李自成發起了一次農民起義。由於百姓們真的是太苦了,所以李自成一號召,很多百姓都積極響應。終於李自成帶領著農民們衝進了北京,攻下這座城池。當他進京了之後所有老百姓都稱他為英雄。勝利的標杆已經給了這位闖王,歷史或許真的要是李家天下了。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才過了42天,李自成就不戰而退了。難道背後有什麼隱情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探討一下,為何一代農民領袖,只做了42天的皇帝,就潦倒頹敗。

一,小農思想,根深蒂固,思想狹隘

李自成農民出身,小農的思想一直影響著他。封建的小農思想對於當時來說,是很落後的,並不適合已經取得成功的李自成。李自成在還沒有攻破北京的時候,就在考慮自己登基的事情了。由此可見,這個人是一個利益薰心的人,他只考慮自己。這樣的想法,太過狹隘,並不適合做一個皇帝,也很難去治理統治一個國家。在李自成登基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搜刮財產、美女,沒有抵住誘惑的李自成,完全變成了一副惡魔面孔。根深蒂固的小農思想,讓李自成走上了皇帝的失德之路,也為自己的覆滅買下炸彈。

二、放任部下、燒殺搶掠

好的將領必定有一支紀律嚴明的部隊,他們嚴守使命,不會做一些為非作歹,作奸犯科的事情。李自成的部下進了北京城,就像是土匪進了小金庫,看到什麼搶什麼,作為首領的李自成也是只顧自己的利益,不管手下。不僅欺負百姓,還搶奪那些有錢的地主還有豪強們,將他們積攢的財富都收到自己的小金庫裡。每天都重複這件事情,樂此不疲。如果只是搶奪豪強們還有地主們的錢財,倒也不算什麼,還是有人支持他的。但是李自成這個人可惡就可惡在他竟然將主意打到百姓身上。李自成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讓人搶奪那些長相好看的婦人。搞得百姓無法生活。李自成的種種行為令人髮指,反對的聲浪也越來越高。沒想到李自成還不如崇禎皇帝,這個領導人如此荒誕。既然他能夠推翻一個暴政,那麼也就能夠被別人也推翻。於是,又一波農民起義,推翻了李自成的政權。

三、亂施重刑

但凡是一個為人民考慮的皇帝,都會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朝廷發揮作用,要想運轉,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任用那些大臣們。在李自成推翻明朝以後,很多原來的大臣紛紛自薦,希望李自成能夠用到自己。沒想到,新君李自成是另一個崇禎,不但沒有重新重用他們,還送了他們一份大禮。李自成把他們都抓起來,一個一個讓他們交錢,否則就打死他們。這樣的皇帝怎麼會長久呢?

四,兒女情長,沉迷情愛

李自成最大的失敗就是御下不嚴,導致自己的手下劉宗敏膽大包天,去搶了吳三桂的妻子。他的錯誤直接導致了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導致自己的失敗。李自成一向縱容手下,只是這一次,劉宗敏萬不該觸犯吳三桂的黴頭,強行將他的心愛之人佔為己有。原本這件事情是不會被發現的。只可惜,吳家的一個下人拼死將事情告知了吳三桂。吳三桂對自己的愛人被抓走,非常憤怒。後來又聽說自己的父親,遭到了李自成的毒打。怒不可視。他覺得自己身為一個男人,若是這個深仇大恨都能忍,那就枉為人了。於是吳三桂想率領士兵進攻李自成,不想李自成更是沒有自知之明,竟然帶兵前來攻打吳三桂。結果被吳三桂打的大敗。就這樣,李自成把自己的大軍全部搭上,自己也成了喪家犬。

以上呢就是小編的看法,歡迎大家踴躍發言。

相關焦點

  • 他是結束亂世的開國皇帝,卻一生只愛一人,無異生之子的傳奇皇帝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也出現了很多雄才大略的皇帝,然而有一位,雖然結束了中國幾百年的亂世當了皇帝,卻一生之寵愛一人的奇皇帝,他就是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楊堅楊堅541年出生於弘農郡華陰(今陝西省華陰市),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其父是北周隨國公楊忠的長子,楊忠去世後,繼承了他父親的爵位,曾經多次被人勸告皇帝要除去他,但都被他化險為夷,最後被北周靜帝以楊堅眾望所歸下詔禪讓,改國號為隋,史稱文帝,改元開皇,之後先後滅掉後梁和南陳,統一天下。結束了自西晉以來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
  • 他思想太過超前,是歷史上很像穿越者的皇帝
    這些穿越劇大多是現代人穿越到古代,然後用自己在21世紀的所見所聞在到古代照搬照做,發揚光大,從而促進古代的發展。但是穿越這種事都是人們虛構的,是不可能真實存在或者是發生的。可是你知道嗎,有位疑似穿越者,不僅僅當上了皇帝,還光明正大的推崇自己的思想理念。這個皇帝是誰呢?為什麼別人會認為他是穿越到古代的呢?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講述一下這位皇帝的奇聞。
  • 王安石變法失敗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是他不會隨機應變
    熟悉北宋歷史的人都知道,王安石曾經做過宰相之位,他深知北宋當時已經陷入嚴重的社會弊病之中,必須進行從頭到腳的完全性變革,才能夠正式回復大宋的國力,避免在與外國作戰的過程中處於被動地位,才能夠挽回作為大國的尊嚴。
  • 張柬之,武則天的皇帝夢,因為他,結束了
    魏元忠是幸運的,生平唯一的一次豪賭,在洛陽,等了一個月,就和皇帝見了面,從小地方的科員,一下成了京官,還能趕上叛亂,能力得到了充分發揮,六十歲不到,就成了宰相。今天歷史崔要講的這位,在六十歲的時候,還在小地方,仰望京城,但就是這麼一個人,結束了武則天的時代,他的名字,叫張柬之。
  • 從這位皇帝的失敗教育,你看出了什麼?
    而朱翊鈞的母親李太后對小皇帝的教育更是十分上心和嚴厲,小皇帝有時不願讀書,李太后馬上將他召來,讓他長時間罰跪。可見張居正和李太后對朱翊鈞的教育是失敗的,失敗的原因不在於資源的缺乏,而在於兩點,其一是教育方法未尊重孩子天性,其二是父母未以身作則。
  • 皇帝聽不懂粵語怎麼辦?清朝的普通話推廣運動及其失敗
    在近代史上,曾經有這麼一個段子:當年康有為來見光緒皇帝談變法一事,康有為操著一口難懂的廣東話,讓光緒皇帝聽的是一頭霧水,根本不知道他在說什麼,因此變法的時候也是懵的,最後導致了變法失敗。這個段子的真實性咱們暫且不提,但是說實話,當時的廣東、福建官員去見皇帝的時候,他們的話皇帝真的聽不懂,這也引發了一場清王朝的「普通話運動」,當時應該叫「官話運動」。
  • 太子之位本不屬於他,卻成為大漢的皇帝,他究竟做了什麼
    太子之位本不屬於他,卻成為大漢的皇帝,他究竟做了什麼。說起劉邦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他建立了大漢王朝,可小編今天要說的是,劉邦的曾孫,劉徹,歷史上的漢武帝。漢武帝是劉啟和王美人所生之子,是劉啟的第九個兒子。
  • 作為皇帝,他是個笑話,作為詩人,他是個神話
    但他有一個奇葩的特點,就是一隻眼裡長著兩個眼珠子,被認為是罕見的帝王之相。也就是因為這個不可思議,也不知真假的異相,他受到了哥哥李弘冀的猜忌。由於害怕被兄長打擊迫害,他乾脆遠離政治,潛心詩書藝術中尋求解脫。然而,事與願違,歷史偏偏選擇他即位稱帝。「哎,你們可以逼著我做皇帝,但總不可以逼著我喜歡做皇帝吧?」李煜無奈地接受了命運的安排。雖身披黃袍,但內裡仍只是個藝術家。
  • 王安石變法失敗原因
    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始終是20世紀研究王安石變法最受關注的問題,同時也是看法最為紛紜的問題。三四十年代一般多把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歸結為階級利益的衝突和缺乏廣泛的階級基礎。五六十年代則從階級鬥爭的角度把王安石失敗的主要原因歸結為兩點:一是變法派缺乏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二是大地主集團反動勢力的強大。八十年代以後討論變法失敗的原因大都轉向從變法措施自身存在的弊端、變法過程中出現的蛻變以及王安石的個人品質去尋找。這些觀點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 這個皇帝一輩子只娶了一個老婆,這是為何?原因與他童年有關
    古代一個皇帝的登基會經歷多少磨難,這個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個皇室男子由一個嬰兒,到成為太子,再到登上萬人之上的皇帝寶座,中間肯定數十次面臨失去生命的危險。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受這種環境影響到自己的婚姻觀的皇帝,這個皇帝一生只娶了一個老婆,一生只愛了一個人,他就是明孝宗。
  • 思想 姜鵬:為什麼說《資治通鑑》是「皇帝教科書」?
    姜鵬,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曾師從經學史大家朱維錚,專攻宋代思想史、中國史學史。 《資治通鑑》 澎湃新聞:梁啓超說《資治通鑑》是「皇帝教科書」,康熙曾留下107條批註。為什麼它在歷代君主眼中有如此分量? 姜鵬:梁啓超說《資治通鑑》成功的原因在於在編寫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寫給皇帝看的,這非常準確。
  • 心理學:不管一個人有多聰明,一旦他有了這種性格他就會毀了自己
    心胸狹窄的人,他們只聽好話而不能聽不了壞話,只能接受成功而不能接受失敗,輕微的挫折、挫折和失望,會有過激的行為,導致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的損害,帶來損失。如果青年男女在成長過程中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形成狹隘的心理,就會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和交際,成為身心發展的障礙。
  • 鹹豐皇帝出的千古難題被他輕鬆破解,當上狀元40年後創辦北京大學
    但是不管是研究歷史的人還是學過歷史的人都會知道,這場太平天國運動雖然剛開始紅紅火火的,但是這場運動不管最後如何激烈,由於領導階級的低端和局限性,是必然要走向失敗的。果不其然,太平軍在激蕩了一陣子後開始在年初開始節節敗退,而清朝的前線逐漸有捷報一絲一縷傳到皇帝那裡,才讓他在某種程度上鬆了一口氣。
  • 人生失敗的30種原因
    來自網絡,作者不詳。歡   7、兒童期間受到不良環境的影響:「嫩枝彎曲,樹乃傾斜」,很多人的犯罪癖性,都是兒童時期接觸不良夥伴或邪惡環境造成的。   8、拖延:這是最普遍的失敗原因。「拖延老人」站在每個人的陰影裡,等候著破壞你的成功機緣。我們有很多人一生都是失敗的,為的只是要等待適當的時間到來,才著手作那些值得做的事情。我們應該奉勸一句:別等待了,時間永遠不會「正好」的。
  • 末代皇帝溥儀有幾個絕活,一個很少有皇帝會,另一個救了他的命
    不過在1945年8月,咱們都知道日本投降了,溥儀被蘇聯抓到了蘇聯,他的皇位再次不保,這一次他甚至成了囚犯,但是由於身份特殊,蘇聯人並沒有虧待他,甚至還讓溥儀有了歸屬感,幾度向蘇聯申請永久居住權,原因很簡單,按理說他這樣的戰犯如果回國,即便不被處死,也可能面臨終身監禁。
  • 雍正皇帝正值盛年卻突然暴卒,他是怎麼死的?
    雍正帝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各種「謎」的皇帝,他的皇位是否正統,他老爹康熙是否是被他毒死的,雍正的陵寢為何不選擇建在清東陵,而是跑到相隔千裡以外的易縣去單獨建造皇陵,雍正突然離奇死亡,清朝對雍正去世原因又隻字未提。後世不免對雍正死亡的原因有各種猜測。後世對於雍正突然離奇死亡大致有這幾種猜測。
  • 他是紅頂商人,他也是階下囚,為何失敗?原因心酸
    他是紅頂商人,他也是階下囚,為何失敗?原因心酸胡雪巖,出生於安徽,13歲起便移居杭州。他是中國近代著名紅頂商人,政治家,也是徽商的代表人物。左宗棠西徵平叛阿古柏時,為他主持局務,訂購軍火,並做情報工作,常將重要消息報告左宗棠。胡雪巖憑藉卓越的商業才能,利用過手的官銀在上海籌辦私人錢莊,後來還在全國各地設立了「阜康」錢莊分號,被稱為「活財神」。在杭州創立了「胡慶餘堂」中藥店,制「避瘟丹」、「行軍散」、「八寶丹」供軍民之需,藥店傳承至今,贏得「江南藥王」之美譽。
  • 木匠皇帝朱由校,藝術家級別卻只能當皇帝,光從歷史角度看不清他
    明朝的那些奇葩的皇帝真的傻嗎?就論治國來說,明朝確實出了許多奇葩的皇帝,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實在太過於荒唐,甚至有點好笑。論讓人印象最深的皇帝就是朱由校,他身為皇帝,沒把國家管理得風生水起,卻把木匠當得登峰造極。
  • 明史淺談:李自成的失敗之處源於小農思想的局限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有一個不變的規律,就是天下初定之時,皇帝愛護百姓,懲治貪官,休養生息,百姓們經過戰火年代,也都努力的發展農桑,為國家的國力增長做出了貢獻。這次的農民起義,起源於陝西,這個首領的名字大家一定都非常的熟悉,叫做李自成,也就是俗稱的闖王,李自成的家鄉是現在的榆林市米脂縣,據費密的《荒書》記載,李自成在出生的時候,李自成的父親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一個身穿黃色衣服的人進入了自己家裡,於是李自成的小名就叫做黃娃子。
  • 王陽明學識淵博,為何得不到嘉靖皇帝的重用?這些原因不容忽視
    後代學者都把他稱為陽明先生,這也是他名字王陽明的由來。王陽明在思想政治方面所做出的突出成就,也讓後人深深記住了這樣一位有才識之人。王守仁在弘治年間中進士,曾經擔當過刑部主事,廬陵知縣,以及南贛巡撫等職位,晚年的時候還曾擔任過,南京兵部尚書和都察院左都御史。從這些職位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問題,王陽明雖然入朝為官多年,但他始終都沒有得到多大的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