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連雲港一位中學老師為了激勵學生,利用晚自習的時間帶全班學生在教室走廊,看對面工地的師傅們加班辛苦工作,希望學生們體諒父母的辛勤,理解掙錢的不容易,好好學習。
不少網友為這位老師點讚,覺得這種教育方式很好。
01 中國一直信奉苦難教育。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梅花香自苦寒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中國千百年來的歷史講述了人如果想要成材,必須學會吃苦。
在我們的教育中,吃苦是一種美德,苦難是最好的大學。從小到大的教科書中,不乏有古今中外從小吃苦長大後成就一番事業的偉人、名人。
他們在逆境中經歷各種磨難與錘鍊,百鍊成鋼,練就了非凡的個人意志,一步步堅持走向人生的巔峰,驀然回首,苦難是成就自己的精神財富。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孩子在某個階段狀態不佳、成績差、叛逆等,總會有過來人告誡「這孩子沒吃過苦所以才這麼不聽話」、「讓孩子吃點苦頭就好了」。
於是不少家長頗費苦心地將泡在蜜罐裡長大的孩子送去軍事化的夏令營、鄉村生存挑戰等活動,以此來鍛鍊孩子的意志、磨鍊孩子的志氣、激發孩子的內在潛能,希望能使孩子有決心和恆心,努力學習。
特別是在孩子中考和高考前,即便家裡條件再好,父母也不忘苦難式教育洗腦,和孩子憶苦思甜祖輩舊事,父母操勞的背影清早出現在廚房,搬家陪讀……為了孩子忍受一切的勞累孤苦,製造苦難的場景,以打動孩子奮力一搏。
這些人為炮置的苦難教育真的對孩子好嗎?
02 苦難教育對孩子的心理傷害
苦難或能磨鍊孩子的意志,但歷練的結果是什麼?每個孩子可能給出的答案並不一樣。
父母認為予孩子「苦難」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有些苦難卻「傷害」了孩子的心靈,伴隨一生的陰影。畢竟不同家庭養育出不同的孩子,而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氣質和人格,千篇一律的教育理念,未必有效。
我記得湖南衛視有一檔娛樂節目《變形記》,讓農村和城市裡的孩子互換一周生活,結論是農村的孩子很適應城市的環境,而城市的孩子卻很難適應農村的環境,表現出不安、恐懼、焦慮的心理。
所謂的苦難教育,如果沒有把握尺度,會給孩子帶來一系列的傷害。
1. 身體的傷害。每個孩子身體素質不一樣,涉及到孩子的運動能力、適應能力、敏感度、神經活動的強度等等,孩子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樣,孩子就像一棵正在成長的小樹苗,給的壓力過大,就會壓彎枝幹,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2. 心理的傷害。每個家庭的環境、氛圍不一樣,孩子的心理適應能力千差萬別,忽視了孩子心理發展的規律,會出現一系列心理障礙,比如悲觀、恐懼、抑鬱、憤怒等,甚至對父母產生逃避和牴觸的情緒。
3. 性格障礙。很多家長只看到苦難教育能給孩子正面的激勵,殊不知負面的影響會更大。苦難教育或將給孩子帶來創傷,令其性格表面堅強堅韌、隱忍懂事,內心卻孤獨、冷漠、自卑,甚至是粗暴、暴躁等,影響孩子一生的際遇和路徑。
苦難教育給孩子帶來意想不到的傷害,對父母的恐懼、對經歷的畏懼、內心的抗拒不安。
真正的苦難教育,應該是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給予足夠的愛、支持、鼓勵,父母接納、包容、理解,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03 快樂教育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現在孩子的成長環境已經截然不同,大多養尊處優,他們或許沒有改變命運的強烈願望,人為地宣揚吃苦受累並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只會招致他們的反感。
作為家長和老師,教育理念也應該與時俱進,讓孩子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在樂觀中感受人生的苦難和挫折,這樣的孩子才會擁有健康的心理、強大的心靈、追尋夢想的自由之心。
並不是苦難才能激發人的潛能,相反,快樂更能激發人的潛能,如果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讓孩子主動去學、津津有味、樂此不疲,是不是效果更好、更有創造力呢?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理念說到:「孩子在快樂的狀態下學習是最有效的,此時孩子的學習也是快樂的。」
歐美教育學者研究也認為:從學習的生理心理過程看,孩子們如果感到有意義、認為重要,學得快樂,大腦被激活,能輕鬆愉快地學,效率高。反之,若孩子們認為知識信息不重要、沒有意義,就不願學。
快樂教育的優勢有哪些呢?
1. 興趣教育更適合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優勢,而家長和老師需要的是發現孩子的優勢,有計劃地培養孩子,支持啟發孩子去創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要盲目地將自己和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對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2. 親子溝通、師生溝通更和諧。快樂教育重視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孩子有話願意跟你溝通,關係融洽沒有代溝,這已經是快樂的前提。聆聽孩子,理想孩子的想法,家長不管家裡的大小事都和孩子一起做決定,孩子有敬佩喜愛的老師,有學習的動力。
3. 快樂的情感有利於身心發展。心理學認為最好的教育就是順應孩子的自然屬性,避免嚴苛的訓練、教條灌輸、虛偽和繁瑣的限制。只有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得到了滿足,才會釋放出快樂和潛能。孩子該玩的時候玩、該學習的時候學習,有放鬆的方式,有熱愛的追求。
憶苦思甜、美化苦難,只是大人的臆想。人為地製造苦難,必定會傷害孩子的尊嚴,孩子需要的並不是苦難教育。教育最重要的是對症下藥,快樂教育比苦難教育更能培養出眼裡有星辰、心中有大海,勇敢追尋自由獨立靈魂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