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開縣:科學提質 樂學樂教

2020-12-13 中國經濟網

    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是當前社會輿論關注的熱點,重慶教育系統也一直致力於推進科學的「提質減負」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教育質量。

    如何實現減負提質?如何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開縣從自身實際出發,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創新思維,突出改革,走出了一條科學提質的教育新路子。如今的開縣教育,「辦好每一所學校,讓每一名孩子都能享受機會均等、受教育的過程同等的優質教育」已不僅僅是一句美麗的口號,而是一個家長認可、社會認同的現實存在。

    從課內到課外學習過程靈活多樣

    「大家看看圖上的太陽系天體,誰能說說它們有什麼特點?」當開縣實驗中學老師張建軍在地理課上拋出這個問題後,引得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言。

    「我知道離太陽最近的是水星,最遠的是海王星。」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因為沒有大氣層的保護,所以被隕石撞擊,表面凹凸不平。」

    老師還沒講,為什麼大家知道這麼多?「這些都是我們從課前預習了解到的。」幾位學生一起說。課堂上,大家相互交流,展示著課前的預習成果,儼然一個個小天文學家。

    「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打造適合每一位學生發展的卓越課堂。」這是開縣對各個學校的要求。老師在課堂中扮演引導者的角色,採取靈活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創造力,實現有效課堂教學。

    怎樣才能實現課堂的有效?

    在開縣看來,首先要實現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和教研方式的轉變。以教學方式為例,要求教師藉助「班班通」等為教學手段,從班級教學向小組教學、個別化教學轉變,從教師講授向教師輔助和指導轉變,從以語音和符號刺激為主向圖像、語音、符號多種方式的現代化教學手段轉變。目前,開縣村級以上學校都配備了「班班通」,基本實現了「班班通」全覆蓋。

    同樣,在學習方式的轉變上,開縣認為,要改變以教師、課堂和書本為中心,將學習活動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均開設了課外輔助活動課,以「劉伯承紀念館和故居」等紅色資源建立了學生愛國教育實踐基地,以環境保護、紅領巾監督崗等為主題的學生課外活動「實踐基地」遍地開花。帶著問題進課堂,是轉變學習方式的前提,通過問題導學,激發課堂活力,讓學生在「做中學、說中學、實驗中學、網絡中學、合作探究中學」。

    如實驗中學14個學科分別建立起了備課組的教學模式,語文組的「三段六環節」、數學組的「問題探究式」、生物組的「三疑教學法」等模式,為課堂注入了興趣與活力。臨江中學以「三段六步」課堂模式的推行,已使當前的課堂教學面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開縣中學在「問題學導型」課堂學習模式下,學生「會學」、「樂學」的高效課堂情境令人印象深刻。

    除了課堂本身,校本教研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式之一。在開縣,推進全縣教師坐班制,統一建設城鄉教師周轉宿舍,探索住校制,讓教師有了更多時間在學校抓校本教研。每個學校校本教研的研究課題均來源於本校教師的實踐,包括問題跟進式教研、教與學的課例研究、小課題研究等方式,用科學的方法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把校本教研的成果落實到教師的課堂教學之中,進一步豐富學校課程。

    從校長到教師

    教育人才全面提質

    開縣作為三峽庫區教育大縣,縣委教育工委、縣教委對師資隊伍打造、教育人才建設有著足夠的重視。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開縣認識到校長在教育人才隊伍中的「車頭」作用,積極改革校長選任管理機制,在「入口」上實行「公開比選、差額票決,公開推薦、直接選舉,公開海選、擇優聘用,公開競崗、四步儲備」的機制。5年來,公開比選了121名學校副職、中層幹部擔任學校校長,農村學校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成立幹部培訓中心,每年分期分批對全縣學校校長、黨組織書記、副校級及中層幹部進行封閉式全員培訓。近3年,培訓學校幹部1萬餘人次。同時,在「出口」上探索校長任期延長制,對公認的、特別優秀的校長,退休年齡之後可以繼續聘任3-5年時間。

    教師的「入口」把關同樣重要。據了解,開縣實施的「萬名人才引進計劃」重點傾斜教育系統。5年來,共引進優秀教師2479名,其中公招本科以上1573名、籤約研究生42名、特崗教師489名、到重點大學雙選324名,縣外成熟優秀教師考核聘用51名。新鮮血液的注入,讓開縣農村教師隊伍最薄弱的環節變得血脈暢通、筋骨強壯。

    教育要提質,首先要教師「提質」。教師「提質」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通過不斷地培訓與學習,從待遇、住房等方面加強對教師的人文關懷。從2009年開始,開縣大力實施了教師免費體檢,對農村教師發放120元到180元不等的交通補助,修建農村教師周轉房;每年設立500萬元教育質量獎,重獎教育有功之臣。從2008年開始,開縣每年用於教師培訓的經費就達400萬元。開縣教育主管部門在教育城域網建立了教師在線培訓考試系統,與普通師資培訓不同的是,開縣走的是「高端化」路子。今年暑假,就有56名中小學優秀班主任到清華大學、64名中學校長(書記)到華東師大、90名小學校長到西南大學進行高端培訓,還特別組織了1500名村校教師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封閉培訓。接受培訓的老師均表示,「到名校的培訓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更新專業知識,為今後更好地發展積蓄能量。」同時,對全縣教師集中開展了教材教法過關考試、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應用和粉筆字測試工作,實施了學校幹部教師課改合格課達標考核評價,並將課改合格課代表作為幹部儲備、提拔、使用和教師評職晉級、評優評先、進城考調的必要條件,促進教師不斷加強學習完善自我。

    準確定位教育發展目標,增強教育提質內生動力

    在開縣不久前召開的「深入推進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工作推進會」上,開縣縣委教育工委、開縣教委提出「改革創新、均衡優質,辦人民滿意和對祖國民族未來負責任的教育,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的目標定位。

    「現代公民素養,包括學生的獨立人格、理性精神、責任擔當、公益愛心、平和心態、開放視野等綜合素養,但還不夠,還應讓學生具有跨界的科學文化知識和一定的人文素養。」開縣縣委教育工委書記姚光富說,在這樣的理念引導下,要求校長和教師要準確定位自己的角色。在實際的工作中「教師要切實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校長要切實把教師當成自己的親人」。

    「我們要想方設法辦好每一所學校,培養好每一位學生,不讓每一個學生掉隊,要把面向全體學生作為衡量一所學校育人質量的重要標尺。」開縣教委主任張光青對「樹立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質量觀」有著深刻的認識。在開縣看來,既要關注城區學校,也要支持農村學校,尤其是要提高邊遠農村學校包括村校的質量。學校要關心各個層面的學生,特別是農民工子女、留守兒童、貧困學生等困難學生。在全面發展質量關的理念指導下,開縣呈現出一大批書法、美術、舞蹈、體育、禮儀、科技特色學校。

    提質速遞

    雲楓初中:「卓越課堂」建設獲專家肯定

    近日,重慶市課改辦和市教科院「卓越課堂」行動計劃專題教研組一行,來到開縣雲楓初中,調研、指導課改工作。

    當天,調研組一行分別觀摩了英語、地理、生物和體育等課堂,並對八年級學生進行了學科知識測試,還對該校師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聽取了學校關於課改工作的匯報。

    「在這裡學習和從教是一種幸福。學生的自主能力、行為習慣養成非常好,讓人感到驚訝。教師角色變化和學生學習習慣變化之大使人感到震撼。」調研組對學校課改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專家姜伯成認為,雲楓初中的課改工作已初顯成效,堅持數年,必將有更大、更新的成果。

    東華小學:

    課改推進會促課改縱深推進

    「高樓村校老師的展示課,充分體現出了分組合作討論學習的熱烈氛圍。」「課上,高老師合理控制講課時間,引導學生思考,課堂教學節奏把握非常到位。」在東華小學課改推進會上,各位老師積極發表著對高樓村老師的展示課的觀點和看法。

    據悉,為促進村校規範辦學,推進課改縱深發展,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東華小學從實際出發,舉行課改推進會,對該校「ZTZ」課堂教學方式從理論到操作進行詳細解讀,為課改的深入推進進行理論導航,營造出了積極的教研氛圍。「這樣的推進會能讓老師們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吸取其他老師優秀的做法,改進自己的課堂,提高教學質量。」參加課改推進會的老師感言。

(責任編輯:王姣雁)

相關焦點

  • 相聚「國培」,做樂學樂教的教師
    一天的學習交流結束後,掌聲雷動,參加培訓的老師們都是收穫滿滿,感受多多,我相信這將引領著老師們今後在自己的實際教學生活中不斷探索,努力向上,做一名樂學樂教的人民教師。【來源:縣教育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荀子·樂論》與荀子的樂教思想
    音按和諧的標準編排成「樂」,輔之以「歌」,配之以器,伴之以舞,才形成真正的「樂」。儒家主張通過音樂來教化人們。  古時樂通常和禮聯繫在一起。荀子重禮,因此作為禮的重要組成部分,樂也自然得到了荀子的重視。荀子著有論述樂的一般規律及其社會功能的《樂論》。《樂論》以樂教為中心,即樂能夠引導人們向善,從而達到國家安定、社會和諧。
  • 自製玩具讓孩子玩 開縣推廣學前教育保教模式
    (記者 李志峰 實習生 向曉霞)  【中外玩具網】給6歲以下的幼兒提供怎樣的學前教育才算科學重慶開縣給出的答案是:孩子們玩得開心最重要。昨日,市教委督察組在開縣檢查防止糾正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時發現,當地的幼兒園無論是民辦還是公辦,都給幼兒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遊樂世界,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值得一提的是,幼兒園鼓勵提倡老師、家長與學生一起自製玩具,既開發智力,又環保實用。  開縣漢豐幼兒園是一所公辦幼兒園。
  • 重慶開縣:池塘多元化養殖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
    重慶開縣:池塘多元化養殖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2013-03-21 14:2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人民網·重慶視窗        瀏覽量: 3343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通訊員&nbsp李強)池塘多元化生態養殖是充分利用池塘資源
  • 重慶開縣年輕教師為保護學生挺身擋匕首(圖)
    躺在開縣人民醫院的陳老師,經醫院全力搶救已經脫離生命危險佛教在線重慶訊 「這位小個子老師真是勇敢呀!」21日,開縣東華中學一位家長激動地稱讚陳維老師。上周五,身高僅1.70米的陳老師為了保護學生,挺身擋住了歹徒的匕首。21日,躺在開縣人民醫院的陳老師,經醫院全力搶救,已經脫離生命危險。
  • 辦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新時代思政課
    「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行動方案》是前進的旗幟和衝鋒號角,創新創優,義不容辭地高質量辦好新時代我省學校思政課,讓教師樂教、學生樂學、家長樂心。」黑龍江省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趙國剛說。    實施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行動「愛國情懷是教育前行的精神力量。
  • 【平中先生】教為樂,育在心——平湖中學「樂教」典範專題報導
    做一名具有教育生命力的好教師,首先就應做一個「樂教」之人,熱愛教育,熱愛學生,永葆教育理想、信仰與情懷。2013年初入平湖中學,踏上教育徵程,我便一直在思考,如何讓學生們能夠輕鬆學、快樂學。讓「教」和「學」都幸福著、快樂著。還記得《中國詩詞大會》火爆螢屏,讓我們認識了董卿深厚的詩詞底蘊,驚訝於挑戰者厚積薄發的詩詞積累,這對我們進行古詩詞教學無疑是一個美麗的契機。可是學生都是喝著「網絡墨水」長大的,對古詩詞必然會有時代距離感。對此,我的設計教學不僅要將學生引入詩歌的意境,還要產生精神的共鳴。
  • 春暖花開,又到開縣春橙飄香時!
    凜冬已過,春光正好,在重慶,開州大地迎來了春暖花開,也迎來了春橙豐收的美好時節。每年1月到6月,重慶開州迎來晚熟柑橘豐收季,漫山遍野掛著金燦燦的果實,橘樹枝頭間開滿了潔白的花,與滿樹的果實相互點綴映襯,形成了花果同樹的獨特景觀。
  • 開州「開縣春橙」的逆襲路
    通訊員 劉康 攝   今年,開州區的「開縣春橙」以「國家品牌計劃——廣告精準扶貧」項目的身份在中央電視臺8個頻道亮相,每天20次的輪流播放頻率讓很多人都記住了「開縣春橙」這個名字。近日,重慶日報記者來到開州區「開縣春橙」主產區長沙鎮長沙村,走在綠意盎然的橘林中,眼前是一片紅紅火火的景象,村民們正在進行田間管護。   開州有2000多年柑橘種植歷史,素有「橘鄉」美稱。
  • 嘗試創新 樂學樂教(圖)
    嘗試創新 樂學樂教 「這樣的課,我們學了以後,印象特別深,感受也特別深,比死記硬背的效果好多了!」導遊專業的一名學生說。  中職學生英語口語差,不敢開口交流,是教學中的常見現象。英語教師徐南就把英語口語課安排成外貿業務人員招聘會,通過情景表現、現場應聘、英語對話,讓學生在應聘場景中嘗試學習實用英語知識,提高口語表達能力。課後,學生們說:「這一堂課時間太短了。」
  • 重慶開縣原政協常委父子因生產偽劣鋼材昨受審
    開縣原政協常委父子昨受審  銷售地條鋼並暴力抗法 此案引起國家工商總局的關注 吳當庭稱深知質量重過生命  本報訊(記者 張力)    原開縣政協常委、重慶光大東豐軋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大公司)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吳大和,非法生產銷售地條鋼並帶頭暴力抗法
  • 開縣:創業帶動就業「四部曲」讓務工遊子回家了
    近日,重慶紫建電子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主管廖佔勇帶著記者參觀了位於趙家移民生態產業園的生產車間,今年新增的生產設備正在全力運轉,生產設備旁邊一張張年輕的臉龐認真而專注。    「當初園區給我們企業規劃了6973平方米的廠房,擴產後都用起來了。」
  • 開縣:養老信息服務平臺本月底投入運行
    人民網重慶12月10日電 今年年初,開縣作出了新建3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和1個養老信息服務平臺的承諾,讓更多老年人老有所樂,無後顧之憂。截至目前,3個社區養老服務站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養老信息服務平臺也已經建設完成,正在抓緊錄入老人信息,本月底投入運行。
  • 一封來自孝感的感謝信 開州26戶果農捐贈32噸「開縣春橙」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7日14時訊(記者 閆儀 通訊員 向章)「我捐贈2000斤」「我捐贈5000斤」「我捐贈6000斤」……今(7)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市開州區農業農村委員會獲悉,開州區26戶果農自發捐贈了32噸「開縣春橙」馳援湖北孝感,於3月2日上午順利抵運孝感市孝南區,隨後收到了孝南區發來的感謝信。
  • 開縣:橘子飄香 鄉情難忘
    開縣被譽為中國錦橙第一縣    華龍網訊(通訊員 姜付成)「紅橘、錦橙、臍橙、碰柑……」一直以來,開縣素有「柑橘之鄉」之稱。    回憶吃著柑橘就想起了家鄉    「我在重慶上班,每當看到賣柑橘的,總忍不住去買。每次都會問,你這柑橘是哪兒產的,當聽到不是家鄉產的時候,心裡很不舒服。然後又會問句,怎麼不是開縣產的。」今年30歲的魏鑫告訴筆者,每年柑橘成熟的時候,他都會回到家中,帶一些過去送給同事。
  • 人身安全難保障 重慶開縣數百人圍攻扣押記者
    「開縣金峰鄉中包村村辦鞭炮廠僱用學生進廠做鞭炮
  • 開縣:創業女精英唱響「豬之歌」
    華龍網訊(通訊員 張芳)羅中燕是一個標準的80後,幾年時間,她從一名普通工人成了一名專業的養殖戶,從一個「吃過豬肉、見過豬跑」的小姑娘,變成了一位精明能幹的「女豬倌」,她還被開縣婦聯評為2014年度「巾幗科技致富能手」。
  • 開州區「開縣春橙」等4個商標,入圍這個重點保護名錄!
    日前,重慶市第一批川渝智慧財產權合作重點保護名錄公布,開州區「開縣春橙」「開縣冰薄」、三校豆皮、盛山植物園上榜。為深入貫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安排部署,進一步加強川渝地區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開州區深入市場調研,摸排區域重點商標品牌,經重慶市知識產權局和四川省市場監管局聯合審核評選,「開縣春橙」「開縣冰薄」等全市30個優質地理標誌商標入圍第一批川渝智慧財產權合作重點保護名錄。
  • 東莞七中26日舉行「樂學教育」品牌展示活動
    辦學以來,學校積極探索「樂學教育」,口號是「樂在學中,揚帆起航」。「樂學教育」是以「一切為了學生的快樂成長」為核心,主要圍繞生態式的宜居快樂校園建設(簡稱「樂境」),結構優化的快樂教師隊伍建設(簡稱「樂師」),多樣化、特色性快樂課程的開發(簡稱「樂課」),樂學、想學、會學、能學的樂學少年的培養(簡稱「樂生」)四個方面,即打造「四位一體」(樂境、樂課、樂師、樂生)的「樂學」教育模式,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陽關學子、出彩中國人。
  • 芸樂收水稻提質增產控害現場觀摩會在湖北荊州勝利召開
    由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安排,湖北省植保總站組織,荊州市農業農村局主辦的湖北省荊州市水稻芸樂收提質增產控害現場觀摩會在荊州市荊州區梅槐分場拱橋隊勝利召開。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王強查看使用芸樂收水稻長勢。與會專家及零售商、大農戶深入田間,對使用芸樂收的田塊和對照田塊進行認真仔細的觀察,對比。荊州市農技推廣中心李大勇主任親自參與測量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