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保險業應貫徹新國十條精神 成為經濟增長新支點

2020-12-23 和訊保險

  和訊保險消息  2015年1月17日,由中國證券市場研究中心(SEEC)與和訊網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財經風雲榜保險分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本屆峰會主題為「保險新生態」,旨在反思保險業成長的困惑,探索變革中前進的方向。峰會力邀保險界的各級主管官員、著名學者和行業領袖,圍繞中國經濟改革和新國十條下「保險新生態」的話題,展開深度思考與交流,和訊網保險頻道全程播報。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劉琦出席第十二屆中國財經風雲榜保險分論壇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劉琦出席峰會並致歡迎辭,他指出,在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的時代背景下,劉琦認為,關鍵之處是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新國十條」精神,在加快加深行業自身改革的同時,積極服務國家全面深化改革戰略,發揮保險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勞動密集的優勢,做國家發展的新力量,成為經濟增長的新支點,構築社會進步的新支點,從而實現行業的新發展、新進步。

  以下是劉琦致辭實錄:

  各位朋友,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受邀出席這次「中國財經風雲榜保險分論壇」,今天分論壇主題是「保險新生態」,主題非常好,感謝和訊精心籌劃,在保險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時代背景下,探討新生態對下一步行業更好更快、深入發展具有非常強的指導意義。

  剛剛過去的2014年,在中國保險業發展史上一定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新國十條出臺,將保險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標誌著保險業的發展進入了新紀元,引發了社會對保險業持續高強度的關注。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實現從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的邁進,已經成為時代和歷史賦予保險行業的重要使命。

  這一年,保險行業全面推進相關改革,各項政策舉措平穩推進,行業發展實現了具有重要意義的突破。在中國整體經濟放緩的背景下,保險行業逆市上揚,全年保費收入將突破2萬億,行業總資產將突破10萬億,又一次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與此同時,保險行業不斷拓寬服務領域,提升服務水平,勇擔社會責任,積極服務國民經社會發展,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展現了保險行業特有的精神風採。

  2014年,在保監會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會員單位的積極支持下,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緊緊圍繞保監會重大戰略部署,抓住貫徹落實「新國十條」的歷史契機,保險行業發展全局,創新開展工作,在網際網路保險研究、汽車零增比研究、稅收政策研究、反保險欺詐、加強行業基礎建設等方面,突破了困擾行業長期發展的一系列熱點、難點問題,受到了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起始之年。在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的時代背景下,在「新國十條」已經賦予保險行業新的歷史地位和歷史使命之前,如何適應新常態、制定新政策、努力建設現代保險服務業,既是行業面臨的新機遇,也是新挑戰、新考驗。

  「新常態」不僅僅反映經濟層面的新變化。隨著新技術的不斷運用、新業態的不斷湧現、新經營模式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消費習慣乃至思維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最終將深刻影響、改變全社會的生活方式;同時,必將對保險行業未來帶來深遠的影響。

  「新常態」要求保險行業必須以求新、求變的姿態積極面對市場,我認為,關鍵之處是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新國十條」精神,在加快、加深行業自身改革的同時,積極服務國家全面深化改革戰略,發揮保險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勞動密集的優勢,做國家發展的新力量,成為經濟增長的新支點,構築社會進步的新支點,從而實現行業的新發展、新進步。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將努力把握機遇,主動作為,充分發揮作用,積極引導行業科學認識新常態、把握新趨勢、激發新動力、強化新擔當、夯實新基礎、努力開創新狀態,以新狀態應對「新常態」,推動行業以改革理念轉型升級,以創新的思維提升能力,以穩定的步伐承接好基於「新國十條」釋放出的巨大政策活力。

  在保監會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會員單位的大力支持下,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將繼續扮演好保險市場活動的重要組織者和服務者的角色,攻克行業發展難題、維護行業利益、推動市場公平競爭、領導行業健康發展,在實現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的偉大轉變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和訊網作為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會員單位,長期以來認真履行會員義務,利用自身優勢積極支持行業協會各項工作,在保險文化建設、保險知識宣傳、行業品牌建設以及行業交流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而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代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對和訊網表示感謝,也希望今後能進一步加強合作,再創佳績。

(責任編輯:汪升蘭 HF034)

相關焦點

  • 「新國十條」勾勒保險業新藍圖 冀成穩定器和助推器
    被寄予厚望的保險業  「新國十條」指出,總體上看,我國保險業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不能適應全面深化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與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對完善現代金融體系、帶動擴大社會就業、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創新社會治理方式、保障社會穩定運行、提升社會安全感、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 「新國十條」帶來政策利好推動保險業發展
    政策與監管方面,「新國十條」帶來的政策利好將推動行業發展,而隨著償二代的落實,保險監管從「管前端」向「管中後端」的過渡則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第一,「新國十條」明確了保險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將為完善與發展中國現代保險服務業提供政策支持。
  • 2020年了,保險「新國十條」實現了嗎?
    文丨方也光軍   好多大事和目標都在2020年,面對疫情,保險業新國十條收官如何?   除了打好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攻堅戰、恢復經濟攻堅戰。從國家層面來看,2020年的既定主要任務是:在打好脫貧攻堅、汙染防治、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三大攻堅戰基礎上,十三五規劃收官和決勝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之年。
  • 保險業「新國十條」提出建立巨災保險制度
    保險業「新國十條」提出建立巨災保險制度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8-14 16:55 來源: 氣象局網站    國務院8月13日發布《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29號)(以下簡稱《意見》),即業內所稱的保險業「新國十條」。
  • 「新國十條」頒布 明確2020年保險強國目標
    「新國十條」頒布 明確2020年保險強國目標   2014年8月13日,《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新國十條」)正式公布。「新國十條」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穩健、誠信規範具有較強服務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現代保險服務業,努力由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轉變。保險成為政府、企業、居民風險管理和財富管理的基本手段,成為提高保障水平和保障質量的重要渠道,成為政府改進公共服務、加強社會管理的有效工具。
  • 天津版保險業新國十條落地 助力自貿區、京津冀一體化
    日前,中國保監會、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保險業服務天津自貿試驗區建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的意見落地。保監會稱,這是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下稱「新國十條」)精神,圍繞天津自貿試驗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和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等國家戰略,充分發揮保險的社會穩定器和經濟助推器作用,通過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促進經濟轉型提質增效,通過創新社會治理方式,促進改善民計民生,努力建設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穩健、誠信規範
  • 上海推進落實保險業「新國十條」
    上海市政府近期連續出臺科技創新等多項「十三五」規劃,加快保險業「新國十條」推進落實:一是在上海市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中落實初創期保險補貼政策,積極發展科技保險業務,支持保險資金與風險投資基金合作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中長期股權、債權投資;二是在上海市衛生和計劃改革「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加快推進新農合市級統籌管理,開展大病商業保險工作
  • 保險協會會長:發展保險業由行業意願上升為國家意志
    在我國進入轉型變革時期,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地明確了保險業的戰略地位,審時度勢地為保險業的發展格局進行「頂層設計」。指出「保險業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產業和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社會文明水平、經濟發達程度、社會治理能力的重要標誌」。這個高度評價和科學定位,不僅為保險業的發展指明了新方向,更為保險業的未來開闢了新紀元。
  • 124所大學設立保險專業眾多學生報考,保險業才是未來的鐵飯碗
    但是,你所不知道的是在過去的20年保險也保持著每年兩位數的增長,每年萬億級市場規模,未來十年可能比房子還要保值增值。所以說,保險是名副其實的朝陽行業,發揮空間巨大,是一片藍海,未來可期!中國將在2030年超美國成為全球最大保險市場截至2017年,中國壽險人均保單持有量僅為0.05張,而發達國家是1.5張以上,這說明中國壽險覆蓋率仍然很低
  • 國務院發布保險業新國十條 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全文內容如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保險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產業和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社會文明水平、經濟發達程度、社會治理能力的重要標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保險業快速發展,服務領域不斷拓寬,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作出了重要貢獻。
  • 高鐵、港口、人民幣,「脫歐後」英國找到經濟增長的三個新支點?
    對英國脫歐的後續影響,大量經濟學家都持「負面」看法,認為:英國脫歐不僅對英國、歐盟本身的經濟增長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甚至會使得整個歐洲乃至全球經濟增長受到拖累。但也有少部分經濟學家給出了不同的看法。最近十幾年,歐盟經濟增長緩慢最近十幾年,歐盟經濟增速普遍較低,不僅大幅低於東亞,而且也比北美更低。從而使得歐盟的GDP總量由十幾年前的超過美國,轉變成低於美國。
  • 上海銀行業保險業如何精準服務長三角一體化?官方人士這麼說
    11月12日下午,上海銀保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劉琦在第263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表示,並對上海銀行業保險業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的相關舉措和成效做了詳細介紹。推動改進體制機制「第一個方面,推動改進體制機制,讓金融資源在長三角區域更加暢通流動。」劉琦提到。
  • 保險業定位行業的新坐標 應該把握好三個方面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保險業的主要矛盾也隨之發生改變。面對不斷增長的保障需求和美好的發展前景,正處於轉型發展過程中的保險業無疑需要儘快找準發展方向上的新坐標。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12月11日舉行的「亞洲金融年會」保險主論壇上表示,定位行業的新坐標,應該把握好三個方面。一是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保險業的需求定位行業新坐標。
  • 興業銀行傳達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來源: Finance有話說 舉報   興業銀行12月29日召開黨委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 保監會關於印發《中國保險業發展
    隨著政府職能逐步轉變,社會管理方式不斷創新,運用市場化手段滿足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需求成為必然選擇,商業保險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手段。社會發展日趨多元,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公眾保險意識不斷增強,保險需求更加多樣,商業保險發展空間更加廣闊。從經濟形勢來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各領域改革全面發力,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為保險業平穩較快發展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
  • 保險業服務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成效突出
    近年來,西藏保險業認真貫徹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注重抓好防範風險、扶貧攻堅和環境治理三大任務,根據當地實際提供卓有成效、富有特色的保險服務,得到了地方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認可。旅遊保險是實現旅遊安全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保險業發展的重要領域。西藏保險業不斷在「旅保合作」上下功夫,提升西藏旅遊業發展水平,改善旅遊消費「軟環境」,促進「旅遊+」深度融合發展。  一是加強旅遊保險方面地方立法工作。近年來,西藏保監局積極與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自治區法制辦、自治區旅遊發展委員會等部門溝通,爭取地方政策支持。
  • 合眾人壽山東分公司舉辦新員工培訓班
    為使新入司員工能夠更好的了解合眾文化,提高工作技能,增強公司的凝聚力,合眾人壽山東分公司於10月8日至10月11日在濟南舉辦了2014年新人培訓班。此次培訓班由專業技術課培訓、文化課培訓和拓展訓練三部分組成,共有36位新員工參加了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