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十條」勾勒保險業新藍圖 冀成穩定器和助推器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8月13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國務院13日發布《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下稱「新國十條」),為中國保險業做出頂層設計,勾勒出下階段的發展藍圖。

  「新國十條」明確,到2020年,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穩健、誠信規範,具有較強服務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現代保險服務業,努力由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轉變。並要求,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保險密度(保費收入/總人口)達到3500元/人。保險的社會「穩定器」和經濟「助推器」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這樣的目標是富有可行性的,但與此同時,也對國內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其發展速度必須跟上。」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系主任王緒瑾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說。

  被寄予厚望的保險業

  「新國十條」指出,總體上看,我國保險業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不能適應全面深化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與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對完善現代金融體系、帶動擴大社會就業、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創新社會治理方式、保障社會穩定運行、提升社會安全感、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2013年,中國保險業保費收入達1.72萬億元,位居全球第四;另有媒體測算,截至2013年底,全國保險密度為1265.67元/人,保險深度為3.03%;顯然,相較於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人口大國的體量,中國保險業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以巨災保險為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曾在今年「兩會」上介紹,在國際上,巨災保險賠款一般佔到災害損失的30%-40%,我國比例尚不到3%。如何進一步發揮保險在經濟社會中的積極作用,成為官方重視的議題。

  而在王緒瑾看來,「新國十條」就是這樣的產物。王緒瑾表示,與「舊國十條」不同的是,「新國十條」並不局限於保險業自身的發展,而是要求保險業在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中承擔更大責任,成為社會的穩定器和經濟的助推器。

  王緒瑾認為,通過發展保險業,可以解決社會公眾面對的很多風險,從而達到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作用,從而令企業和個人享有更多的安全感。

  所謂「舊國十條」是指2006年發布的《國務院關於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該文件明確提出保險具有經濟補償、資金融通和社會管理功能,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被譽為引領保險業進入資本市場的綱領性文件。

  從2006年的「舊國十條」,到2014年的「新國十條」,中間過去的不僅是8年時間,更是保險業在國家經濟視野中重要性不斷上升的背景。

  此前,《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已明確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

  「『新國十條』是三中全會決定的具體落實,有助於有效建立更加有效的養老保障體系,並完善整個社會保障體系。」王緒瑾指出,從西方國家的經驗來看,社會保險作為一種基本保障,其保障程度一般不會太高,而商業保險作為一種商品,可以滿足水平更高、更加特定的保障需求,「今後為了發展商業保險,不妨出臺一些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而在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看來,「新國十條」關於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另一重大意義,在於能夠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催化劑」。

  郝演蘇表示,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對於整個國家經濟的意義絕非簡單的貨幣層面帶動,「保險不是說像銀行那樣去給企業放貸,而是把實體經濟發展中的風險給承攬了。」

  如此一來,當責任、信任、財產、人身等涉及社會經濟運行的方方面面的風險充分「投保」,企業和個人便可以從容地「輕裝上陣」,免去許多不必要的顧慮與羈絆。

  頂層設計與細則落實

  在中國社科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郭金龍看來,「新國十條」的特點在於規劃的全面性和針對性。

  就全面性而言,這個包含了十條三十二點六千餘字的長文件,幾乎涉及保險業改革發展的各個方面。包括構築保險民生保障網,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發揮保險風險管理功能,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完善保險經濟補償機制,提高災害救助參與度;大力發展「三農」保險,創新支農惠農方式;拓展保險服務功能,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推進保險業改革開放,全面提升行業發展水平;加強和改進保險監管,防範化解風險;加強基礎建設,優化保險業發展環境;完善現代保險服務業發展的支持政策等。

  「就改革方向而言,包括保險產品、參與機構、對外開放、風險防範等,極為全面。」郭金龍對中新網記者說,問題的關鍵在於細則的落實。「以巨災保險為例,實際上近幾年來,巨災保險建設的推進速度是較慢的」。

  8月3日,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來自政府救災資金和社會捐款對災後進行救助的同時,能在災後發揮保障作用的巨災保險再一次獲得人們的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從汶川地震到如今的雲南魯甸地震,巨災保險討論多年,成功的案例卻屈指可數。2013年9月,保監會曾選定雲南楚雄試點農房地震保險,而目前這一方案仍未出臺;輿論普遍認為,主要問題就在於缺少頂層設計與財政支持。

  郭金龍指出,此次「新國十條」明確提出建立巨災保險制度,而「研究建立巨災保險基金」、「逐步形成財政支持下的多層次巨災風險分散機制」無疑對推進巨災保險具有實質意義,未來須加緊相關細則的落實。

  對此,人保財險副總裁王和亦持相同意見。王和指出,全國巨災保險基金是巨災保險制度建設的關鍵環節。因此,在試點先行的同時,應加快全國巨災保險基金的建設。基金的主要作用有二:一是作為指導、協調和管理全國巨災保險制度建設的歸口部門,確保制度建設的規範性和系統性;二是作為統籌和平衡各地巨災保險基金的平臺,同時通過統籌管理,實現償付能力的放大作用。此外,還可以作為對接中央災後重建資金轉移支付的平臺。」

  郝演蘇亦對未來政策的落實表示重視。「『新國十條』更主要的是一種概念上、輿論上的影響,最關鍵的是需要行業一步步紮實地落實,也就是政策要接地氣。」郝演蘇還指出,保險資金投資領域已經出臺了很多的放寬政策,由於保險資金在投資上相對謹慎,隨著「新國十條」的頒布,險資投資很難進一步大幅放開,即便是國際市場險資投資也受到諸多限制。

  郭金龍進一步指出,此次「新國十條」關於「三農」保險的提法亦令人印象深刻。「三農保險」除了此前的農業保險外,還包括小額信貸保險、小額農耕保險、健康保險等一系列與「新農合」服務相關的保險,有利於進一步完善支農惠農的體系。

  保險業最大政策紅利

  對於保險業而言,「新國十條」無疑是一份政策大禮。對此,項俊波就直言,「新國十條」是保險業改革發展的最大政策紅利,要切實將政策用足、用好、用實。

  值得注意的是,改革開放三十年,國內保險業儘管取得不俗成績,但與此同時,由於粗放式銷售模式及同質化壽險產品等因素,保險業的形象亦遭詬病,甚至被譏為「老鼠會」等傳銷形式。

  為此,進一步改善保險業的形象、推動保險業的發展亦成為行業監管者的關切。在年初的2014年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上,項俊波就曾透露,正與國務院溝通,爭取促成國務院發布「新國十條」,以對保險業下一步的發展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7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並未公布新「國十條」的具體內容,但其中一個議題為部署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議上明確了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五大方面。根據事後保監會提供的信息,在上述常務會議上通過了「新國十條」的文件,指明了現代保險服務業的發展方向。

  對此,信達證券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劉景德也認為,未來保險業發展前景樂觀;從投資的角度來說,中長期看保險股會有比較好的投資價值。劉景德表示,對於保險業來說,我國經濟處於發展上升期,隨著民眾保險意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險業制度的規範,包括「新國十條」相關的措施等角度看,保險業未來發展前景比較樂觀。

  王緒瑾則表示,「新國十條」,並明確提出將商業保險建成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支柱,並鼓勵政府通過多種方式購買保險服務,對於保險公司發展企業年金業務無疑是重大利好。

  國泰君安保險業分析師趙湘懷則指出,「新國十條」提出「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建立商業養老健康保障計劃」,預計在2015年會出臺關於商業保險的稅收政策,主要針對企業購買。(完)

相關焦點

  • 保險業「新國十條」提出建立巨災保險制度
    保險業「新國十條」提出建立巨災保險制度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8-14 16:55 來源: 氣象局網站    國務院8月13日發布《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29號)(以下簡稱《意見》),即業內所稱的保險業「新國十條」。
  • 「新國十條」頒布 明確2020年保險強國目標
    「新國十條」頒布 明確2020年保險強國目標   2014年8月13日,《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新國十條」)正式公布。「新國十條」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穩健、誠信規範具有較強服務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現代保險服務業,努力由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轉變。保險成為政府、企業、居民風險管理和財富管理的基本手段,成為提高保障水平和保障質量的重要渠道,成為政府改進公共服務、加強社會管理的有效工具。
  • 2020年了,保險「新國十條」實現了嗎?
    文丨方也光軍   好多大事和目標都在2020年,面對疫情,保險業新國十條收官如何?   除了打好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攻堅戰、恢復經濟攻堅戰。從國家層面來看,2020年的既定主要任務是:在打好脫貧攻堅、汙染防治、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三大攻堅戰基礎上,十三五規劃收官和決勝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之年。
  • 天津版保險業新國十條落地 助力自貿區、京津冀一體化
    日前,中國保監會、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保險業服務天津自貿試驗區建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的意見落地。保監會稱,這是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下稱「新國十條」)精神,圍繞天津自貿試驗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和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等國家戰略,充分發揮保險的社會穩定器和經濟助推器作用,通過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促進經濟轉型提質增效,通過創新社會治理方式,促進改善民計民生,努力建設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穩健、誠信規範
  • 「新國十條」帶來政策利好推動保險業發展
    政策與監管方面,「新國十條」帶來的政策利好將推動行業發展,而隨著償二代的落實,保險監管從「管前端」向「管中後端」的過渡則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第一,「新國十條」明確了保險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將為完善與發展中國現代保險服務業提供政策支持。
  • 劉琦:保險業應貫徹新國十條精神 成為經濟增長新支點
    峰會力邀保險界的各級主管官員、著名學者和行業領袖,圍繞中國經濟改革和新國十條下「保險新生態」的話題,展開深度思考與交流,和訊網保險頻道全程播報。  剛剛過去的2014年,在中國保險業發展史上一定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新國十條出臺,將保險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標誌著保險業的發展進入了新紀元,引發了社會對保險業持續高強度的關注。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實現從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的邁進,已經成為時代和歷史賦予保險行業的重要使命。
  • 上海推進落實保險業「新國十條」
    上海市政府近期連續出臺科技創新等多項「十三五」規劃,加快保險業「新國十條」推進落實:一是在上海市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中落實初創期保險補貼政策,積極發展科技保險業務,支持保險資金與風險投資基金合作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中長期股權、債權投資;二是在上海市衛生和計劃改革「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加快推進新農合市級統籌管理,開展大病商業保險工作
  • 保險協會會長:發展保險業由行業意願上升為國家意志
    原標題:朱進元:發展保險業由行業意願上升為國家意志 新國十條描繪出「大保險、大保障」的宏偉篇章,保險業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要唱主角、挑大梁。這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我們能否抓住,變為現實,作為現代保險人,我們既有著前所未有的自豪感,更有著沉甸甸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 從機構到名人,他們居然這樣看保險業…
    今天,保險業在政策的土壤下快速發展,我們已經進入到一個全民「學保險、懂保險、用保險」的時代!如果你非要堅持保險「騙」人,那我們看看這些年,保險到底騙了哪些人?這些機關機構被騙了1.國務院被「騙」新「國十條」發布,以頂層設計形式明確了保險業地位
  • 國務院發布保險業新國十條 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全文內容如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保險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產業和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社會文明水平、經濟發達程度、社會治理能力的重要標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保險業快速發展,服務領域不斷拓寬,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作出了重要貢獻。
  • 12月31日保險日報:2020中國保險業年度十大新聞
    2020中國保險業年度十大新聞疫情之下,保險業在穩定發展的同時,主動擔起自身責任,彰顯了社會「穩定器」和經濟「助推器」的責任和擔當。歲末將至,新浪財經梳理了全年行業熱點,最終遴選出2020年保險業十大新聞。
  • 124所大學設立保險專業眾多學生報考,保險業才是未來的鐵飯碗
    眾所周知,高校是一個國家的未來,一流高校開設保險專業,那肯定是基於對中國保險業未來的發展潛力充滿信心,才有如此舉動。保險受到國家大力支持,重點高等院校專設學科進行教育。如果你還是一提到保險就皺眉頭,真的應該好好反思!過去20年,在中國什麼最保值?毫無疑問肯定是房子。
  • 酷睿2+19液晶---新藍晶點PC決戰3998
    新藍「獨顯PC第一品牌」插位戰略的成功,讓新藍電腦在中高端市場佔據了一席之地,訊景顯卡+華碩主板+航嘉電源成為標準配置,新藍一掃多年來品牌PC行業在主板,顯卡和電源等配置宣傳上的遮遮掩掩,贏得了不少曾經詬病品牌機的
  • 邢煒:實現保險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正當其時
    邢偉表示,實現保險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正當其時。內因來看,經過多年改革發展我國保險市場和行業監管逐步走向成熟,保險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具備了足夠的基礎條件,隨著消費群體風險管理意識的增強,保險將成為人民群眾和企業部門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市場化的風險管理工具。高質量發展將成為我國保險業的內在要求。
  • 保險業30年 從一花獨放到春色滿園
    保險業30年  從一花獨放到春色滿園(熱點聚焦)  本報記者 曲哲涵 李麗輝   改革開放30年,也是中國現代保險業成長的30年。回顧來路,改革消除了保險業發展的制度瓶頸,開放讓保險機構的能力更強、實力更足、視野更寬、雄心更大。
  • 超輕便微單穩定器飛宇AK2000S圖賞
    超輕便微單穩定器飛宇AK2000S圖賞 | 作者:徐家琦責任編輯:zhengyibo8240558.yesky 分享到: Z卡口大三元之尼克爾Z 24-70mm f/2.8 S圖賞
  • 江蘇僑辦接待香港蘇浙公學訪問團 冀成合作使者
    江蘇僑辦接待香港蘇浙公學訪問團 冀成合作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