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最長壽的兒子是誰?他曾手握兵權,為何沒有參與九子奪嫡?

2020-12-20 騰訊網

九子奪嫡,是清初最慘烈的一次事件,最終以四阿哥胤禛獲得勝利為結局。而胤禛曾經的對手們,大多被流放處死,只有個別的存活下來。而康熙有一位兒子,卻在儲君之位面前,選擇淡然處之,最終長壽七十八歲。

小胤祹

那高高的皇位真有那麼舒服嗎?在胤禛、胤禩和太子胤礽等人看來,確實如此。但是就有康熙的皇子,認為自己當王爺很好,不需要成為九五之尊,康熙的十二阿哥胤祹就是這樣一位王爺。

胤祹,他的生母是定嬪萬琉哈氏,滿洲鑲黃旗五品郎中的女兒。對比宮中那些出生王宮貝勒家的女子,定嬪的出身很低,因此在宮中沒有多高的地位。定嬪一生勤懇的侍奉康熙皇帝,從不想爭名奪利,直到康熙皇帝去世,依舊只是個嬪位。

定嬪淡然的性格,也影響了自己的兒子,胤祹出生於康熙二十四年。胤祹和定嬪母子兩人,在宮中地位都不高,因此他們行事更加低調。胤祹在這種環境下,雖然沒有其他皇子般奢華的生活的,但是過的很開心。

定嬪悉心教導兒子,讓他學會了做人的道理,同樣養成了淡泊名利的性格。到了康熙四十八年,二十四歲的胤祹才被封為貝子,此時大阿哥胤禔因為詛咒其他皇子,被永久圈禁。

定嬪

而廢太子胤礽又被康熙皇帝扶為太子,重新成為帝國的儲君,而胤祹還僅僅是一個貝子。他們的地位可謂千差萬別,完全無法相比,更不要說爭奪儲君之位了。胤祹也沒有那個心,他只想好好照顧母親,當好自己的貝子爺。

這一等就是九年,在此期間胤祹曾幫助康熙皇帝,處理過一些婚喪嫁娶的事宜,其他就是賦閒在家。康熙五十七年,康熙皇帝可能厭煩了兒子們之間的爾虞我詐,破天荒的提拔了胤祹,在記載中:「五十七年,辦理正白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

胤祹一夜之間掌握了正白旗的兵權,手上有了幾十萬的部隊,可謂位高權重。但是他沒有投靠當時的任何一位阿哥,參與到九子奪嫡中,而是悉心辦差,常常上奏摺詢問康熙皇帝的意見。

康熙皇帝任命胤祹

胤祹的表現讓康熙皇帝很滿意,此後多次派差事給胤祹,讓他掌握了帝國一部分權力。此後四年間,胤祹的官職不斷提升,爵位被從貝子提升為晉履郡王。胤祹始終恪守著母親的教導,不參與到儲君之爭中,悉心為父親辦差。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溘然長逝,四阿哥在靈前登基,史稱「雍正帝」。雍正帝登基後,曾經的對手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分別被軟禁,均下場悽慘。

胤祹沒有參與到九子奪嫡中,他的四哥同樣沒有放過他,在記載中:「宗人府劾允祹治事不能敬謹,請奪爵,命在固山貝子上行走。」

太子胤礽被軟禁

雍正皇帝一紙命令,胤祹的郡王爵位被褫奪,降為固山貝子。胤祹跪下接過聖旨,高呼萬歲萬萬歲,傳旨太監走後,胤祹笑了笑。在別人眼中,爵位被降低應該難受才對,但是胤祹心態卻看得開。

胤祹看到其他兄弟不是被軟禁,就是被流放,自己還是個貝子,已經很好了。心態不同,看問題的方式確實也不同,胤祹繼續高興的為雍正皇帝辦差。雍正二年,僅僅幾個月後,因為胤祹工作得力,被重新封為鎮國公。

胤祹從此躲過了四哥的猜忌,繼續勤懇的為清王朝效力,得到了雍正皇帝的器重。雍正八年,胤祹的郡王位被恢復,重新成為晉履郡王。這一折騰就是六年,好像胤祹六年什麼都沒得到,但是他樂在其中。

八阿哥胤禩被殺

到了雍正皇帝去世時,胤祹五十歲,身體依舊硬朗,吃嘛嘛香。這時曾經烜赫一時的其他康熙諸子們,不是病死,就是身陷囹圄,被斬首示眾了。到了乾隆皇帝登基後,給自己的叔叔安排了一個輕鬆的工作,那就是議政大臣。

後來,胤祹的嫡子去世,乾隆皇帝還把自己的兒子永珹,過繼給叔叔。到了乾隆二十八年,這位老王爺安然在家中離世,享年七十八歲。乾隆皇帝追諡叔叔為懿,命令將其厚葬。在記載中:「乾隆二十八年七月,薨,予諡。」

還要說的是胤祹是個孝子,康熙皇帝去世後,胤祹就把母親接到王府居住。他悉心照顧母親,就像小時候母親照顧自己一樣,母慈子孝一幅祥和的畫面。雍正皇帝登基後,加封定嬪為皇考定妃,同意胤祹接母親去府中居住。

定太妃長壽九十七歲

定太妃同樣是一個樂觀長壽之人,乾隆二十二年,在兒子的陪伴下,定太妃安然離世,享年九十七歲。這對母子曾是宮中最默默無聞的人,但是他們秉持著樂觀淡薄的性格待人處事,終於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相關焦點

  • 四阿哥胤禛為何能在九子奪嫡中笑到最後? 兩個人功不可沒
    不過,清朝康熙時期,在皇位繼承上發生了激烈的爭奪,以至於骨肉相殘、令人扼腕。這就是清史上赫赫有名的「九子奪嫡」事件。一康熙皇帝擁有一個龐大的後宮。除了4位皇后外,還有50多名后妃。如此多的后妃,使得康熙皇帝子女眾多,一生共養育兒子35人、女兒20人,足可以組成一支加強排了。
  • 「九子奪嫡」的始作俑者是誰,康熙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九子奪嫡」事件,演變成一次影響巨大的政治「地震」,而此次事件的導火索——太子胤礽的廢立,究其根本原因,恐怕康熙難逃其咎。康熙與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感情篤厚,可天意弄人,赫舍裡氏生下胤礽後即崩逝,年僅二十一歲,康熙痛苦萬分,把對妻子所有的愛和懷念都給了兒子——胤礽。胤礽剛滿一歲,康熙就將他冊封為皇太子,帶在身邊親自撫養,傾注了大量心血。胤礽四歲時出痘,勤政的康熙竟撇下政務半個月,陪護在兒子身邊,等兒子痊癒後,又大張旗鼓地祭掃太廟等地,向天下臣民宣布喜訊。
  • 「九子奪嫡」中,那個被康熙厭惡,卻受雍正重用的神秘人到底是誰
    1661年,愛新覺羅·玄燁登基,年號康熙,也就是後來的康熙皇帝,康熙帝雖然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但是人難免一死,康熙帝也不例外,但是皇帝駕崩,儲位又該落於誰手。為了爭奪儲位,康熙晚年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
  • 康熙晚年,九子奪嫡,實力爆棚的八皇子終抵不過雍正那輕輕的一筆
    康熙晚年,九子奪嫡,實力爆棚的八皇子終抵不過雍正那輕輕的一筆在清朝時期的諸位皇帝中,最偉大的要數千古一帝康熙。在康熙執政時期,中華民族出現了康乾盛世的局面,由此可以看得出康熙在治理國家方面是非常有能耐的。
  • 「九子奪嫡」弄的皇子下場很慘,為什麼他們不無憂無慮當個王爺?
    康熙是清朝皇帝中是生育能力最強的皇帝,他共育三十五個兒子,二十個女兒。這樣的成績放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箇中翹楚。不幸的是,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讓其晚年頗為不幸,最後的繼承人,在後世也是飽受爭議。那麼這麼多皇子,就不能安心做個富貴閒人嗎?
  • 康熙的兒子中屬他最長壽,看著兄弟們奪嫡,乾隆更是讓他管理朝政
    康熙的兒子中屬他最長壽,看著兄弟們奪嫡,乾隆更是讓他管理朝政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雍正從九子奪嫡的鬥爭中勝出後為了鞏固帝位,對之前爭奪皇位的死敵實施了嚴厲的圈進打壓懲處,甚至沒有放過沒有參加過奪嫡的十二阿哥
  • 九子奪嫡:雍正能善待廢太子,為何不原諒大阿哥?你看他都幹了啥
    對於兩位兄長的安置,接過康熙皇權的雍正皇帝,在其所著《大義覺迷錄》中,卻有著這樣的說法:又如逆書加朕以弒兄之名。當日大阿哥殘暴橫肆,暗行鎮魘,冀奪儲位,二阿哥昏亂失德。皇考為宗廟社稷計,將二人禁錮。此時曾有硃筆諭旨:「朕若不諱;二人斷不可留。」此廣集諸王大臣特降之諭旨,現存宗人府。
  • 天家薄情:「九子奪嫡」中的失敗者,他們各自的結局都是如何?
    所謂「九子奪嫡」也叫「九龍奪嫡」,乃是清朝康熙皇帝執政末期,他的九個兒子為了成為皇位繼承人而展開的一場曠日持久的政治鬥爭。康熙皇帝序齒(即沒有夭折參與排序)的兒子一共二十四人,這其中有九個兒子參與了皇位的爭奪,即大阿哥胤禔,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即雍正),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 ,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因此稱為「九子奪嫡」。
  • 九子奪嫡:一廢太子,6位皇子受到牽連,為何僅大阿哥被圈禁終生
    除了「與允礽雖暱,然未慫恿其為惡,故不罪也」的皇三子胤祉,皇八子胤禩、皇十三子胤祥得到短暫圈禁,而後被釋放;皇九子胤禟被康熙皇帝訓斥;皇十四子胤禵被康熙皇帝下令鞭打;均未傷及父子之間的根本,更沒有斬斷奪嫡可能。唯獨皇長子胤褆,被康熙皇帝下令奪爵、圈禁終生,父子之情、奪嫡希望被全部斬斷。
  • 為何康熙皇帝對手握兵權的弟弟,如此信任?這才是事實的真相
    為何康熙皇帝對手握兵權的弟弟,如此信任?這才是事實的真相在我國封建王朝時期能夠登上皇位的人,一般說來城府都是比較深的人。但與此恰恰相反的是,古時竟有這樣的一位皇帝,沒有削弱他身邊其中一個人的權力,反而是更加信任他,並且還慶幸自己身邊能有這樣一個人。那麼這個皇帝是誰呢,他所信任的人又是誰呢?接下來,就讓小編一一為大家講解這兩人之間的微妙關係吧。
  • 九子奪嫡——派系之爭
    難得今天天氣涼爽,又有美女說想看點關於雍正九子奪嫡的故事。 廢話少說,九子奪嫡開扒! 所謂九子,分別為康熙的長子,老二太子,三爺,四爺,八爺,九爺,十爺,十三爺,十四爺。鑑於滿人名字太麻煩,懶得挨個打,各位能看看,不能看自行百度幾位爺的名字。 王子講史最簡單了,再複雜的事無非就幾個派系,幾個利益關係,說清楚這些自然就明白整個事件脈絡,那些動不動就寫幾百萬字的,純粹就是騙稿費好吧?
  • 九子奪嫡:雍正登基,為何先懲治背景最強的十阿哥?帝王心術了得
    康熙皇帝一生共生育35位皇子,要論出身高貴、背景強大當屬其事實上的嫡長子,未滿兩歲便被明立為皇太子的胤礽。有索尼和索額圖這樣的外戚大臣支撐,有康熙皇帝原配嫡後這樣的生母,胤礽在康熙朝初期確實可以傲視群雄、蔑視一切。但自孝誠仁皇后崩逝,索額圖這棵赫舍裡氏家族的大樹倒掉以後,這位嫡出皇子的強大背景卻逐漸被另外一位皇子超越。
  • 康熙的九個兒子為何非要爭奪皇位呢,當個無憂無慮的王爺不好嗎?
    提起康熙帝晚年的歷史,九子奪嫡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參與奪嫡的九位阿哥可謂都是人中龍鳳,為了奪嫡進行了一場長時間的殘酷「文鬥」,雖然沒有發生流血事件,沒有兵戎相見,但是結局卻慘烈無比,比之唐朝慘烈的玄武門之變也毫不遜色。
  • 康熙三大重臣,接連受到皇帝打壓,為何佟國維可以翻身
    康熙身邊的三大重臣,指的是明珠、索額圖和佟國維。這三個人都深受康熙器重,不僅都出身顯貴的上三旗,且都是皇親國戚。然而,這三個人的結局卻有所不同,他們明明都接連受到皇帝打壓,可明珠和索額圖的結局悲慘,唯獨佟國維得以善終。那麼為何佟國維可以翻身呢?
  • 無情最是帝王家,九子奪嫡失敗後,八爺黨的結局到底有多慘?
    康熙作為千古一帝,兒子個個更是不甘平庸,都盯著那隻龍椅,而這些兒子恰恰又是能力,手段相當,誰都不願輸給對方,而當時的九子奪嫡就包括大阿哥,太子黨,三阿哥,四爺黨,八爺黨。其中八爺黨實力最為雄厚,即使是太子胤礽,也被八爺黨玩弄於股掌之間,最終太子兩立兩廢還是沒能保住太子之位。
  • 康熙62歲生有一兒子,比弘曆年紀還小,雍正還把他當兒子養
    而這種事情最容易發生在皇帝身上,皇帝妃子眾多,所以兒女也是很多。而兒子之間的年齡差距也是不小。歷史上康熙就曾在62歲生有一兒子,比弘曆年紀還小,雍正還將他當作兒子養。 那麼這個皇子是誰呢?他就是胤秘,他是康熙最小的兒子。康熙晚年得子,所以對這個孩子也很是寵愛。
  • 清朝「九子奪嫡」到底有多慘烈,從這些人的下場就可以看出
    春風無十裡|文清朝「九子奪嫡」到底有多慘烈,從這些人的下場就可以看出如果說起歷史上最激烈的帝王爭奪戰是什麼呢,清朝的「九子奪嫡」是一定能排上前三的,不過都說「九子奪嫡」很激烈,那到底有多激烈呢,其實從這些人的下場就可以看出激烈程度。
  • 康熙作為千古一帝,為何不親自把雍正扶上位當幾年太上皇,避免九王奪嫡呢?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一些認知之後,人們才會十分好奇,為何康熙在世的時候,不選擇早一點立老四胤禛為太子,並且禪位給胤禛,自己好好培養胤禛,以此來避免九子奪嫡這件事情呢?實際上這件事情遠遠不像想像的這麼簡單。
  • 康熙九龍奪嫡到底有何好搶的,無憂無慮王爺他不香麼?!
    瞧您這話說的,要說這事兒能怪誰,要怪只能怪他們的皇阿瑪康熙的態度太曖昧。康熙四十七年,胤礽第一次被廢,這一年就連九子奪嫡論資排輩的老小皇十四子都二十歲了。那古時候的人,十三四歲成婚者比比皆是,心思行性也較現代人早熟的多,尋常百姓家男子尚且如此,遑論位於權力漩渦中心的王侯之家,這能對權力富貴能沒有點想法麼?胤礽第一次被廢,這時候這貨都已經當了三十幾年的太子了啊,在此之前,兄弟幾個也算兄友弟恭,其樂融融。可是這太子一被廢,馬上讓兄弟間有了隔閡猜忌,猛然回過神來,原來這東宮太子之位,也未必是螺絲加電焊,焊死在他胤礽屁股上的啊!
  • 老十四和雍正是親兄弟,為何關係最不好,雍正第一個便打擊他
    他看到胤禵倍受烏雅氏寵愛,心裡很不是滋味。因此對烏雅氏和胤禵感情非常淡薄,這就註定他和胤禵之間關係冷淡。至於兄弟倆的恩怨,就要從康熙廢太子說起了。在「九子奪嫡」中,胤禵先是旗幟鮮明地站到了八皇子胤禩一邊,公然為胤禩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