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社論】反壟斷:不僅必要,而且迫切
「反壟斷」成為近期備受關注的一大高頻詞。在決策層面,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明確要求,「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12月16日至18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之列入明年要抓好的八項重點任務之一。
在執行層面,在對一些網際網路平臺企業採取反壟斷監管措施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今天發布了反壟斷執法十大典型案例和《中國反壟斷執法年度報告(2019)》。報告披露,2019年共立案調查壟斷案件103件,結案46件,罰沒金額3.2億元。市場監管總局制定的《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已進入修訂環節。
凡此種種,都釋放出一個明確的信號:中國對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已進入動真格階段。
有必要指出的是,雖然近期的一些反壟斷執法,主要是針對網際網路頭部企業,但這並不意味著反壟斷監管就被網際網路領域「壟斷」。需要認識到,反壟斷是針對各行各業的。無論何種性質的企業,只要涉及壟斷行為,就屬於反壟斷管轄的對象。在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十大典型案例中,就包括傳統汽車製造企業、資產管理企業,甚至還包括事業單位等,就是明證。
反壟斷的初衷,是要以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的監管,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市場競爭,推動各行業、各領域保持創新活力,實現健康發展。實踐證明,自2008年《反壟斷法》正式實施以來,我國針對不同行業出現的涉及壟斷現象依法處理,《反壟斷法》在預防和制止壟斷行為、保護市場公平競爭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也得看到,強調對網際網路領域的反壟斷監管,也有基於現實的特殊意義。
一方面,經過多年發展,網際網路已經深度嵌入公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疫情以來,社會對網際網路平臺企業提供的便利服務依賴加深。另一方面,一些網際網路巨頭利用資本力量瘋狂擴張、無序競爭,破壞了正常的行業發展秩序,阻礙了技術創新與市場活力,也讓消費者的話語權和正當利益受到侵蝕。更前瞻性的制度設計、更有力的監管,成為普遍訴求。
《〈反壟斷法〉修訂草案(公開徵求意見稿)》,首次增設了網際網路經營者市場支配地位認定依據的規定;《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首次明確將「二選一」定義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構成限定交易行為。種種舉措表明,我國對網際網路平臺企業的反壟斷監管,步伐越來越快,措施越來越有針對性。隨著全球網際網路行業反壟斷經驗的增多,我國相關法律也將對標國際水準,加速完善。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完善平臺企業壟斷認定、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範。」這涉及執行上非常具體的問題,也是以往監管的薄弱環節。實際上,市場監管總局近日一系列監管動作,著力點之一也是解決這些癥結。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數據使用管理的規範,網際網路平臺企業的「數據霸權」和「殺熟」行為將得到抑制。
反壟斷不是為了遏制平臺經濟發展,而是為了立規矩,以清晰的規則和令行禁止的執法,打造健康有序、良性競爭的市場環境,更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它不僅必要,而且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