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以青春愛情之名,掩蓋原生家庭的傷害

2020-12-22 藍丘嗬嗬

「媽媽死的時候,你猜爸爸對著我和姐姐說什麼來著?這麼說的'我十分懊悔,真不如叫你們兩個替你媽死了算了!'聽得我倆目瞪口呆。還不是,再怎麼樣也不好那樣說話呀。當然嘍,那是出於喪失至親至愛的伴侶後的難過、悲哀和痛苦,這我知道,也很同情,但也不至於說什麼讓親生女兒去替死那樣的話,你說是不?你不認為未免太過分了?」---《挪威的森林》

網圖,侵刪

這是《挪威的森林》中綠子初次做飯給渡邊吃的時候吐露的心聲。筆者讀到此處時也是目瞪口呆!不是父母的感情越好家庭越會幸福嗎?怎麼會有父親願意子女替母親去死的呢?儘管綠子成長於這樣的家庭,她的性格和個人的成長經歷筆者還是挺欣賞的。她是一個非常自立且很有毅力有趣的女孩,儘管原生家庭的影響總是常伴左右。

筆者認為《挪威的森林》雖是講述青春愛情的文學著作,但原生家庭的影響和傷害也是始終貫穿其中的,裡面每個人物都或多或少有著家庭的烙印,揮之不去。就像本文開頭綠子的袒露心聲,還是因為綠子開朗的性格我們才知曉她的家庭是那麼一團糟的,而孤獨的渡邊,自殺的木月、抑鬱的直子、濫情的永澤,還有那個和玲子搞同性戀的十三歲扯謊鬼女孩……這些青春的孩子們,表面上的疾病背後都是藏著原生家庭的傷害呀!

每個人無不顯得很幸福。至於他們是真的幸福還是僅僅表面看上去如此,就無從得知了。……每個人看來都自得其樂……---《挪威的森林》

網圖,侵刪

原生家庭傷害之綠子篇:

「你去死吧」「我沒有你這樣的孩子」「你怎麼就這麼不聽話呢」……很耳熟吧!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聽到的,反正筆者是切身體會過的,哈哈。

爸爸和媽媽---多少給我一點愛的話,我的感受就會大大不同,就會多多傷心……---《挪威的森林》綠子

而在《挪威的森林》中,綠子是受原生家庭傷害最深的一個,除了言語傷害,更多地是家庭冷漠的對待,幸好她有開朗和堅毅的性格支撐著她。因為綠子母親不喜歡做飯導致她家長期吃外賣,受不了外賣的綠子從初中三年級開始便照著食譜做飯,並無師自通地喜歡上了做飯且做得很地道,但依然沒有獲得家人的支持,綠子為了買一個理想的煎蛋鍋,可以在三個月只穿一副乳罩,只為將另一副乳罩的錢節省出來買煎蛋鍋。

網圖,侵刪

學生時代的我們因為沒有賺錢能力,會為了偷偷買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挪用正常的生活費,可是綠子的家人就有些過分了,因為綠子要買的只是吃飯的傢伙啊!從這點細節可以看出綠子的家人是多麼冷漠啊,孩子在他們眼中到底算什麼呢?

筆者欣賞的綠子簡直是個「小強」,儘管她也有很多不滿和委屈,但她本性善良活潑,會尋找突破口,和渡邊的交往無疑就是個突破口,她沒有壓抑,儘管常常說著亦真亦假的話,這些都只是她的一種發洩方式。不像直子和直子的姐姐,同樣面對原生家庭的傷害,用一根繩子結束自己的生命來反抗。

網圖,侵刪

原生家庭傷害之直子篇:

「至於她為什麼自殺,誰也弄不明原因,和木月的情況一樣,一模一樣。年齡也是十七,直到事件發生前也沒有自殺的徵兆,遺書也沒有----一樣吧?」---《挪威的森林》

表面上看,直子的家庭是很幸福的,直子的姐姐從小就很聰明很優秀,「差不多所有的事情都能自己一手處理,幾乎沒找過誰商量或求人幫忙。」「父母也對此習以為常,說這孩子撒手不管也不要緊」。其實問題就出在這。

書中沒有直接描述直子的家庭到底如何,而是將她們的所作所為歸於青春歸於血統,筆者並不認同,筆者覺得家庭原因才是最重要的。直子的姐姐為何遇事只是自己解決,而從不向家人求助呢?是她真的這麼厲害還是另有別的原因?

網圖,侵刪

「可是姐姐死後,我無意中聽過父母的談話。談的是早就死去的父親弟弟的事。說那人也是腦袋好使得很,十七到二十一歲在家裡一關四年,結果一天突然說要外出,就跳進電車軌道給壓死了。所以父親這樣說來著'還是血統關係吧,我這方面的。'」---《挪威的森林》

筆者大膽猜測,直子的家人應該沒有跟孩子有很深的溝通交流吧,即使有溝通也僅僅流於表面而達不到了解孩子內心的層面,這足以說明直子的家庭也是很冷漠的或者並不能給直子的姐姐任何幫助。當然她們的父母也是第一次當父母,都沒有經驗,或許他們自己也是這麼被對待的,所以也並不懂得如何更正確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吧!

而直子從小到大青梅竹馬的男朋友木月,跟直子的姐姐一樣優秀,但同樣在十七歲選擇自殺離世。我們通過直子的敘述得知,木月是有性障礙的,木月和直子沒有發生過性關係,是因為不能。而這點他倆應該是一直偷偷藏在他們心裡而沒有告訴家人的,筆者猜測木月的自殺應該與此有關。

網圖,侵刪

其實青春期的孩子是更需要家人足夠的關心和理解包容的,直子和木月的家人在書中描述的還是平淡幸福的,至少沒有過言語暴力,但是冷漠依然存在,因為他們的家人沒有足夠的耐心去理解孩子。如果木月的父母能多給木月一些關心,及時得知木月的性障礙從而幫助其獲得治療,或許木月和直子是能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可是沒有如果啊,木月還是死了。而直子早年間目睹過姐姐的自縊身亡,又經歷了男友的自殺身亡,這雙重打擊下,最後也選擇了跟姐姐相同的死法離開人世。

筆者反對將這些都歸咎為青春,青春表示不背這個鍋!

筆者認為原生家庭才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綠子和直子、木月的家人若是多一些關愛和理解的話,他們的結局可能是另一個版本了。但比起他們,《挪威的森林》一書中還隱藏了另一個被原生家庭傷害導致同性戀的女孩。

網圖,侵刪

原生家庭傷害之扯謊鬼女孩篇:

這個女孩筆者認為是原生家庭最大的受害者,她有著出色的容貌和天賦,可是卻因為家庭的原因被毀前程,甚至同自己的同性老師上床,搞起了同性戀,其實質還是缺乏母愛使然啊!

比起生而不養,這個女孩的家庭對她的傷害使她成了同性戀,筆者可以猜測這個女孩的母親一定是始作俑者。書中玲子只是一句話帶過「'家庭不和',她說她愛不起父母來,父母也不愛她。說父親外面有女人,動不動就夜不歸宿,母親氣得要死要活,就那她出氣,她幾乎天天挨打。」

且不說這個女孩到底哪句話是真哪句話是假,但她的行為出賣了她。書中描寫她與女老師玲子的一番床上戲足以說明這個女孩是有人教她這麼做過的,手段極為熟練,不然一個十三歲的女孩怎麼能挑逗一個三十多歲的成熟女性,而且信手拈來?

筆者不敢也不願深思,怕去想到那齷齪的一面!這麼可愛美麗聰慧的女孩啊,早早就被原生家庭毀了,筆者哀婉!

網圖,侵刪

結語

筆者對《挪威的森林》中的女性角色都是挺欣賞和喜愛的,尤其更同情她們,她們的結局雖各不相同但也是當時那個社會的縮影甚至當今社會也還是會窺見一二。我們不能選擇家庭,但是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家庭,可以為之努力使之成為我們想要的家。就像書中的綠子,認真努力地活著,也好好地愛著,不知她到底能否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至少以她的性格,不會選擇自殺。

自不待言,《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樹最有名的小說,也是其作品中最容易看和寫實的一部。沒有神出鬼沒的迷宮,沒有卡夫卡式的隱喻,沒有匪夷所思的情節,只是用平靜的語言娓娓講述已逝的青春,講述青春時代的種種經歷、體驗和感觸---講述青春快車的乘客沿途所見的實實在在的風景。---《挪威的森林》永遠的青春風景(譯序)

相關焦點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安撫迷亂的青春,致敬曾經青春的戀情
    我是通過《挪威的森林》這部小說認識村上春樹的,那時的我比現在更青春,那年18歲剛成年。現在,我又經歷了幾年的青春年華,回過頭看,才算真正有些理解這部小說。一、關於《挪威的森林》的主題《挪威的森林》絕大部分的讀者是處在青春期的人,這本書在日本已累計發行銷售1000萬多冊,後來在日本發生了「村上春樹現象」。單憑這部小說,就可以奠定村上春樹在日本文壇的地位。
  •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故事講述主角糾纏在情緒不穩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自該書在日本問世,截止2012年在日本共銷出1500餘萬冊。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誰的青春沒有一段故事
    本來這期要聊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的,但是因為聖誕節要到了,在無能為力的年紀去聊我們的曾經,去聊與理想有關的故事,會變得很感傷,很不符合氛圍,所以決定聊村上春樹的這本愛情小說,挪威的森林,但其實挪威的森林也並不算是一個結局很完美的愛情小說,但是不重要了。我在高中的時候,曾經特別迷戀村上春樹。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喜歡村上春樹,是因為看了他的小說。《挪威的森林》我整本看了不下十遍,我是偶然在書店裡買到它的,同期買的書還有渡邊淳一的《白色戀人》。如果你沒聽說過渡邊淳一,那我希望你永遠都不要走進他的世界。關於《挪威的森林》,從第一次閱讀開始,我就深陷主人公渡邊的情感世界。他和直子之間的命運糾葛,以及和可愛的綠子的發展曲線,都吸引著我一次又一次的翻看那本小說。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為什麼在國內如此受歡迎?
    村上春樹在日本眾多的小說家中,無疑是最為成功的一個,即使是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川端康成以及大江健三郎,在名氣上,那也是無法與之相比。其實要說到村上春樹的魅力,還得從他的比較有名的小說《挪威的森林》說起,這是村上春樹最為著名的小說,相信大多喜愛村上春樹的人都讀過這部小說。那這部小說真有那麼優秀嗎?我認為也只是一般般而已。
  • 日本村上春樹迷尋找「挪威森林」
    無獨有偶,莫言的最大競爭對手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老家早已經因為春樹而成為「文學之旅」勝地,甚至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挪威的森林》的拍攝地也成為經典的「村上春樹之鄉」,吸引無數「春樹粉」前往感受「挪威森林」的氣息。
  • 村上春樹小說《挪威的森林》爆紅至今,讀者的評論,揭露真正原因
    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在1987年發表時成為暢銷書,掀起「村上春樹旋風」。在2009年的時候,據「中央社」報導,《挪威森林》在中國的發行數量累積總冊數達1000萬3400冊。在2018年上海譯文新版《挪威的森林》,再次掀起銷售熱潮,各大書店,線上均有售賣。
  • 就《挪威的森林》這個書名 村上春樹有話說
    很多讀者讀了《挪威的森林》真的相信,在挪威真有那樣的一片森林。  村上春樹是一個善於營造意境的大家。他把人物、情節全放在這種意境中,自己卻站在風塵之外冷靜地看。村上春樹的小說寫得最好的,就是《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和《舞!舞!舞》。第一次讀《挪威的森林》讓人很震撼。  村上春樹本來就是想像世界的探險家,他從創作過程中不斷獲得樂趣。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直白的情慾,扯開當代孤獨成癮的遮羞布
    倘若提起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是一部邁不過去的作品。這本打破日本文壇沉寂的書,不僅一躍成為日本銷售總量最大的書籍,更創造了所謂「村上春樹現象」和「《挪威的森林》現象」。作為村上春樹人生當中最暢銷的一部現實小說,《挪威的森林》取得的成就,倒也不辜負他為之付出的心血。為了以最好的狀態寫下這本書,村上春樹搬了好幾趟家,從神奈川縣的藤澤搬到東京,又從東京搬去大磯,最終索性旅居國外,在南歐的幾個城市漂泊著。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表面是愛情小說,其實是自我成長的蛻變
    年少時,我讀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一書,只當它是一部愛情長篇小說。十八年過去了,心血來潮,我找出《挪威的森林》再讀,不禁為自己年少無知而羞愧。《挪威的森林》整本書籠罩著死亡的陰影,扉頁上寫著一行字:獻給許許多多的祭日。
  • 《挪威的森林》激情戲遭刪減 村上春樹肯定內地版
    今日,由曾經執導過《三輪車夫》的越南導演陳英雄導演,根據村上春樹最受歡迎的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改編的同名電影將在內地上映,這也是村上春樹的小說首度改編成電影,對於眾多村上迷而言,陳英雄能否將村上春樹小說中營造的主人公豐富矛盾的內心世界淋漓盡致地呈現,將是這部電影能否成功的關鍵。
  • 村上春樹:成年人最大的成熟,就是讀懂了《挪威的森林》
    1987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發表了自己的長篇愛情小說《挪威的森林》。一經問世就在日本銷出760餘萬冊(1996年統計),這在只有一億多人口的日本是一個奇蹟,平均每十五個日本人就有一人有這本書。這是一本關於戀愛的小說。
  • 咽下村上春樹這杯「苦咖啡」,談談《挪威的森林》中性與愛的分離
    因為我那時對於村上春樹的了解,不過只是知道他是一個經常陪跑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罷了。村上春樹大學時,一位同學讓我幫忙看一下她準備投給校報的關於村上春樹的一篇文章。那時,我仍未讀過村上春樹的任何作品,只能幫忙看看有沒有語病。
  • 死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
    The Beatles的《挪威的森林》《挪威的森林》這首歌在書中被反覆提到,從開篇到結尾。37歲的渡邊在機場聽到The Beatles(甲殼蟲樂隊)的《挪威的森林》。想起1969年的秋天,快滿20歲的自己。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改編電影 眾角色亮相(組圖)
    近日,備受影迷關注的村上春樹大熱小說《挪威的森林》改編的同名電影放出一組照片,照片中可見松山健一所扮演的渡邊、菊地凜子所扮演的直子和水原希子所扮演的綠子的部分畫面(上圖)。影片《挪威的森林》改編自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的同名小說,講述了日本青年渡邊和直子、綠子兩名女性之間欲說還休的青春故事。原版小說自上世紀80年代誕生以來熱賣1000萬冊以上,更是帶動了亞洲乃至整個世界範圍內的「村上熱」。
  • 從甲殼蟲到村上春樹,再到伍佰,你所不知道的挪威的森林
    每一個喜歡音樂的70後80後,對伍佰的《挪威的森林》耳熟能詳。這首歌收錄在伍佰1996年發行的專輯《愛情的盡頭》中。這首歌曲是伍佰的代表作之一 。每一個看過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的人,都能記得作品的第一章,主人公在飛機上聽到The Beatles(甲殼蟲樂隊)的《Norwegian wood》。喜歡搖滾的人,基本都聽過《Norwegian wood》這首充滿故事性的歌曲。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究竟有多難懂?直到30歲我才明白這個道理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遇的人會再相遇。」村上春樹這樣寫道。自1987年在日本問世以來,在日本已銷出1500餘萬冊(2011年統計),平均每6-7個日本人就有一人有這本書,是日本銷售總量最大的書籍。
  • 《挪威的森林》出版30年,林少華和村上春樹長跑20多年
    1987年9月,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第五部作品《挪威的森林》由日本講談社出版,至今已歷30個春秋。問世十七年後的2004年,上下冊加起來印行826萬冊,至2009年就已超過1000萬冊,創日本小說單行本印行紀錄。1989年,林少華將《挪威的森林》翻譯成中文,並由灕江出版社出版,正式開始了與村上春樹捆綁在一起的幾十年。
  • 重讀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方才明白向死而生才是人生的救贖
    而他最負盛名的《挪威的森林》於1987年問世,三十多年來盛銷不衰。2012年《挪威的森林》在內地熱銷,當時的主流文化還是韓流,全是公主、王子般的愛情故事。而《挪威的森林》卻打開了一個新的愛情視角,有些人我們越想要忘記,越難以忘記。
  • 評論:解讀村上春樹的天才之處需更豐富的層次
    原標題:評論:解讀村上春樹的天才之處需更豐富的層次  村上春樹最新長篇小說《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今年春天在日本推出後,銷售近百萬冊。12月3日,在北京日本文化中心舉行的「村上春樹的巡禮之年」閱讀沙龍上,學者戴錦華、止庵、村上春樹作品譯者施小煒,以及音樂評論家劉雪楓對《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以下簡稱《沒有色彩的多崎作》)進行了精彩解讀。  新作像拿破崙蛋糕 可多層解讀  「這是繼《挪威的森林》之後的第一部反映現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