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回答:不少人家炒菜不放味精,確實是出於這一考慮。
包括我自己,家裡炒菜也是從不放味精,至於原因可能也是題主所說的認為味精不安全。
與我這種想法的朋友,大都是受到當前許多添加劑不安全安全的影響,比方現在一些人在炒菜的時候放一些不必要的調料或香料,雖然吃起來口味可能好一些,但對身體不利。就是因為這些原因,我才幹脆炒菜不放味精。而且,我們炒菜只放油和鹽還有一些蔥蒜姜等,這種習慣保持了幾十年,一直到現在。
當然,也不全是這個原因,我覺得不放味精,菜吃起來才有原汁原味,添加了一些調味比如味精、雞精之後,吃不出正宗的原味。比如到農村買一隻正宗的土雞,炒熟的時候如果再放味精或雞精,雖然味道吃起來可能要鮮一些,但大大衝淡了土雞原本的味道。我們是農村人,在農村生活幾十年,對農村雞鴨鵝的味道體驗再熟悉不過了。
事實上,炒菜放不放味精,要看自己的生活習慣,在這個問題上不宜有太多的要求和指責,遵循天性就好。
網友回答:親身經歷,我的膚質,吃了放了味精高溫煮的菜,嘴巴周圍會起泡泡。但是有很多不會這樣,但是也有很多人跟我一樣。我媽媽也會這樣,不吃味精,冬天再也不爛嘴角了!
還有就是我村裡的那些大媽,一到冬天,爛嘴角的很多,為什麼呢?我給你們揭開謎底。我老家在上饒一個農村裡,剩菜剩飯是不倒的,第二頓接著吃,冬天天冷,菜要反覆熱,那些放了味精的菜,反覆熱來熱去,早以產生毒素,膚質差的吃了很容易產生反應,嘴角爛開,嘴唇起泡泡,一到冬天那些大媽爛嘴角的多多了!!
還有我們那家裡做喜酒,放家裡做的菜放很多味精,第二頓還熱著吃,我嘴唇一吃就有反應,我戒味精,從來都不爛嘴角!我老婆小孩吃了煮久的味精不會有什麼反應!我跟我媽會有反應!
吃味精的你們,如果你們嘴巴周圍會爛的要注意下了!!!希望能幫到你們下!多次實踐的經驗分享!希望你得到推薦,讓更多人知道!!
網友回答:我想,從食用的角度,食用酒精和固態法白酒含酒精有區別;味精和食品中本身含穀氨酸鈉必有區別。
奶奶在世時是一直不吃味精的,不是因為知道或真或假的營養學知識,就是不喜歡這味道。當然另一方面,奶奶和我都是屬於無辣不歡的
這讓我經常吃到不放味精的菜。後來覺得還是不放味精的味道好,有後味。尤其現在,一些小餐館放很多味精雞精麻辣鮮……鮮則鮮矣,口乾舌燥,後味不舒服。我現在只要是自己燒菜基本少放或不放味精。出去點麵條炒飯一般會特殊要求不要放味精雞精之類的調鮮料,只要油鹽之類就行。
其實浙江這邊許多農家做的豆豉(不知道是不是這麼叫的,我們方言都直接叫「醬」),裡面就是因為含有豐富的穀氨酸鈉,所以有很好的鮮味。還有自家醃製的辣椒等等。我更喜歡這樣自製的味道。
在如,傳統的中餐,如高湯的熬製,燒魚燒肉放糖提鮮,不用味精能達到更自然更融合的鮮味。只是這人力、這時間……不適合如今這快節奏的社會吧。
而味精等的使用,不僅是多了一個行業,對餐飲製作而言是省了時間,對消費者來說價格低了。作為「快餐」,也是一個折中的選擇。如果個人有更高要求,當人也有高檔的餐廳可供選擇,或者自己花時間製作……
而我個人,則更喜歡沒有味精的味道,主要是習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