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環遊記》楊迪跪謝父母,事件背後父母都該學習的兩點

2020-08-27 心月的分享園

昨天楊迪在節目裡面跪謝父母,感謝父母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鼓勵。

看完這一幕我也為楊迪感到高興和欣慰。楊迪能夠遇到一個一直支持他,懂得關心他的父母,真的很幸運。因為大多數人從父母那裡得不到它們,它們是什麼?

一 你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嗎?

為啥你努力工作,孩子卻抱怨你沒有陪伴他?

為啥你想和孩子聊天,孩子卻躲著你?

為啥你不讓孩子做什麼,孩子卻對著幹?

如果以上情況你遇到過,可能是你不了解這一點思維。有句話說,我想要的是蘋果,你卻給我一車梨。

有一段時間,應朋友邀請,我過去培訓機構輔導小學生晚自修。有一晚第一次帶這位女生,她一直坐著不學習,自己說不想學,拒絕學習,還問我能不學習嗎?我問你是被逼過來學習的嗎?她說是的。

我不感到意外,確認她啥情況了。因為當我後來找她時候,她一直關注地問我幾點了,還要做多久,我不做,不想做,直接垂頭喪氣,頭趴桌子上。

最後,我說我知道學習很累,聽陳老師說你是很自覺的哦,你雖然一直都說自己不想學習,但是你心裏面是想學習的,也想成為老師眼中優秀的學生,對不對?她聽了一直點頭,感到我說出她心裡話了。

我繼續說你家人送你過來這裡,也是信任你,相信你可以自學的,他們相信你才會送你過來的。我這句話還沒說完,哇,她立馬手抓起筆,端正而有力地做作業了。

上面這個事情你們看出了什麼?

我一直都在找出她內心的需求是什麼?是成為老師家長眼中優秀的學生,可是以前從來沒有人發現她的需求。如果你一直喊她學習,說不學習就怎樣怎樣,讓她帶著內疚感,她會更加不能專注學習,轉而自卑。

如果我們責備她,罵她懶等各種負面評價,她也不會自覺和有動力去學習,反而失去信心,對學習失去興趣。所以我們需要幫助她找到她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因為沒有人教過我們去想我們的需要是什麼。阿德雷,史蒂文森說過:「了解人們的需要時,需要就已經滿足了一半」。所以父母需要懂得發現孩子的需要是什麼,才能理解孩子,做到接納並尊重孩子,而不是責備和讓孩子感到內疚而做某事。

才不會出現你和弟弟打架,我會傷心哦。你不學習,我會不喜歡的。你不讀書,以後會很辛苦的。你不聽話,我會生氣的等。這些都是讓孩子帶著內疚和負罪感去做事情,你認為他心裡會好受,是發自內心嗎?

你知道孩子真的喜歡做這些事情嗎?你又知道孩子打遊戲吸菸打架是為了滿足什麼需要嗎?當你了解了這些需要才可以給出有建設性的建議,才可以幫助他們實現這些需要,或者換一種更加好的可以替代的方式來滿足這些需要。

二 懂得欣賞孩子,他才會有自信,因為父母是孩子的權威

作家三毛用文字記錄了她與父親的故事,她寫信給父親說:「我一生的悲哀,不是沒有賺得全世界,而是請你欣賞我。」三毛的情感坎坷也和她沒有得到父親這一權威人物的肯定的讚賞有一定關係,直到後來她父親才終於肯定了她的作品。這讚賞讓三毛等得太累了,三毛一直都是活在自卑的世界裡,沒有安全感,缺乏父親權威的認可。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總是一個人呆頭呆腦地聽母親彈奏出來的音樂,不像其他小孩一樣活潑好動,她的母親說:「瞧你一本正經的模樣,簡直就像一個教授!嗨,我的小寶貝,你為什麼不說話呀?」愛因斯坦雖然沒有回答母親,但是他眼睛閃著快樂的光芒。

我們知道愛因斯坦是個發明家,他可以這麼毅然地在物理實驗這條路走下去,是因為身邊的父母一直都認為他是有成就的人,起碼不會和外界一樣說他呆笨憨憨。正因為父母這一權威的力量和欣賞,使得他獲得這麼多成就,造福人類。成才先成人,在心裡這一關,他父母就已經讓他贏在起跑線上了。

再看著名教育家和演講口才藝術家卡內基,小時候是一個非常調皮的孩子。當他父親向繼母介紹他時候說:「希望你注意這個全郡最壞的男孩,他實在令我頭痛,說不定明天早晨他還會拿石頭砸你,或做出什麼壞事呢!」而繼母卻說:「你錯了,他不是全郡最壞的男孩,一是最聰明,只是還沒有找到發洩熱忱地方的男孩」。

最後,就是這樣一個調皮的孩子因為獲得繼母一句欣賞的話而改變一生,曾經在父親眼裡是無惡不作的孩子,變成世界著名作者和教育家,教我們人性的弱點,人性的優點。

確實,需要和欣賞都是人性,人都有需要,欣賞大家都喜歡。開篇第一個例子,我也引用了欣賞的部分,說老師認為她是自覺的,家人信任她的。這就是一種如信念一般,讓故事的小女孩看到光明。不再是之前老師和父母說的這孩子不喜歡做作業,要多管她。而是從被動變主動,從消極變積極,從不被喜歡到被認可,這是一種多麼寶貴的精神力量。

所以無論孩子在我們看來是如此不一樣,調皮搗蛋不討好,我們的父母都需要先接受他們並且給予欣賞,這可以激發他們的潛力,他們可以獲得一種充滿安全感和愉悅的能力,一種無畏困難向上攀登的動力。

人無完人,人都有優點,我們父母需要發現並且引導孩子揚長避短,懂得欣賞孩子和接納他的不完美。幫助孩子發現硬幣另一面。

正如溫尼科威特說的:「世界準備好接受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湧出」。我們不僅需要發現孩子的需求,更要懂得欣賞孩子。獲得父母理解接納和欣賞的孩子,他不一定會很優秀,但是內心一定是滿足的,快樂而有生命活力的。

將來的孩子一定會感謝你現在所做的這些,正如楊迪跪謝父母一直以來的支持一樣,無論他做什麼,父母都理解接納和欣賞他。

相關焦點

  • 楊迪跪謝父母恩,家庭教出高情商,卻被網友說是做作:為節目效果
    羊羔跪乳這個詞,再適合不過《青春環遊記2》的楊迪了。《增廣賢文》中古人用"孝順"解釋羊羔吃奶的時候,都是跪著吃的原因,表達了中國人根植在文化底層的"孝順"理念。為了節目效果?在《青春環遊記2》中,楊迪在節目安排和父母互動的時候,突然向老人家跪下去,跟羊羔跪乳有著深層的相似。閨蜜看到這裡,用掉了我一整包紙巾,也沒處報銷去,她哭得稀裡譁啦,邊哭邊含糊地念叨:我的孩子要有這麼懂事,這麼高情商就好了。
  • 楊迪跪謝父母上熱搜:最舒服的親子關係都有這4個特徵
    《青春環遊記》7月11日的一期節目,錄製節目當天剛好是父親節,楊迪對父母表達了深情,說到動情處,他突然跪謝父母,感謝父母一直支持他,讓他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楊迪這一跪,感動了所有的人,直接上了熱搜。就是這樣一個寶藏楊迪,究竟是出自什麼樣的家庭呢?在《青春環遊記》的錄製現場,我們找到了答案。在錄製現場,不苟言笑的爸爸和爽朗愛笑的媽媽,懂得感恩的兒子,讓我們看到了最舒服的親子關係的樣子。特徵一:"孩子,不管你是什麼樣,我們都愛你!"——無條件的愛。
  • 楊迪下跪感謝父母,山東考生跪謝班主任,什麼樣的孩子更懂得感恩
    楊迪下跪感謝父母,山東考生跪謝班主任,什麼樣的孩子更懂得感恩?楊迪在節目中向父母下跪01 楊迪在綜藝節目中下跪感謝父母,感動著父母和在場的每一個人,他們都熱淚盈眶。楊迪說:感謝父母讓他完成了夢想,走他喜歡走的路。父母對他從來都是鼓勵式教育,他想做的所有事情,父母從來沒有說過什麼,媽媽總是對他說好棒,正因為這樣,他自己也越有信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被否定陷入低潮的Yamy,跪謝父母的楊迪:人成於肯定,毀於否定
    無論這肯定來自父母、師長還是同輩。肯定必然帶來積極向上,而否定則會扼殺自信。在《青春環遊記》中,演員楊迪深情地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你們從來沒有阻礙過我想要做的任何事情。你們永遠都是鼓勵我。隨後,楊迪在微博發文,感謝父母的肯定和鼓勵,句句直擊人的內心:「眼看著爸爸頭髮越來越少,媽媽皺紋越來越多,時間從來沒有因為任何人而停下腳步。但我真的好感謝今日種種,可以在父母的庇護下肆意追逐。
  • 瑞思英語|楊迪跪謝父母暖哭千萬網友:鼓勵式教育到底有多重要
    僅靠外表,「其貌不揚」的楊迪是不可能在娛樂圈裡混出來的。但是只要他一出現,就能引起陣陣歡笑,讓人倍感輕鬆。作為一名諧星,楊迪是非常成功的。而在最新一期的《青春環遊記》中,楊迪一改以往的詼諧搞笑,開始「走心」,感謝父母,暖哭了千萬網友。
  • 楊迪下跪感謝父母:與孩子追求夢想相比,更難的其實是父母
    點擊上方「關注」,你的故事,你說,我聽禾田飛歌 |原創文章1、昨天刷到一條演員楊迪下跪感謝父母的視頻,讓我很受觸動。這條視頻來自浙江衛視的綜藝節目《青春環遊記》。這一期節目來到了楊迪的家鄉四川汶川縣,他的父母也被邀請來參與節目。視頻中,楊迪對父母說:「你們從來沒有阻礙我追逐我自己想做的所有事情,而且從來都是鼓勵式的教育,讓我覺得我真的很優秀。我不管幹什麼,我媽都說『好』『棒』,然後我就越發地找我想做的事情去幹,他們從來沒有說過一句不是,我非常感謝你們。」說完,就對著父母跪了下去。
  • 楊迪節目中跪謝父母,被質疑炒作,其實他一直都是懂得感恩的人
    楊迪走的諧星路線,也是眾多諧星中非常成功的一位藝人,每次他的出現都能夠讓觀眾捧腹大笑。最為難得的是他有很強的反應力,無論在任何場合表現都很得體。因為他的高情商更是多次被稱讚,在最新參加的綜藝節目中,更是當場下跪表達對父母的謝意。
  • 楊迪真摯感謝父母動容全場:鼓勵式教育才是成長的一劑良藥
    文/曲終最近,楊迪在《青春環遊記》中通過雙膝跪地表達對父母表達愛意,隨之而來「楊迪跪謝父母鼓勵式教育」引起熱議。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個片段,我能真切的感受到屏幕中傳遞的愛意,尤其是之後楊迪說出的話。而且從來都是鼓勵式的教育,讓我覺得我真的很優秀。」楊迪動情地說道。就是這樣的片段,讓我的眼淚「唰」的一下子流淌,一股暖流從心臟最柔軟的地方流淌全身,我真切的被「愛」治癒了。我知道楊迪是幸運的,在愛的圍繞中長大,所以他連回憶都這麼溫暖。如今這樣優秀的楊迪和他的家庭氛圍,也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自己:我們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呢?
  • 楊迪三缺一事件是什麼情況? 楊迪為無知向張藝興道歉聲音顫抖
    楊迪三缺一事件是什麼情況? 楊迪為無知向張藝興道歉聲音顫抖時間:2020-08-17 14:14   來源:中華管理在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楊迪三缺一事件是什麼情況?楊迪為無知向張藝興道歉聲音顫抖 今天小編在微博上面看到楊迪三缺一的話題了,那麼沒有看青春環遊記的朋友們可能還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梗吧,為什麼突然就被罵上了熱搜,隨後楊迪還發視頻道歉了,下面就跟小編一起具體看看怎麼回事   原標題:楊迪三缺一事件是什麼情況?
  • 「小花苞」楊迪節目下跪感恩父母的支持:鼓勵式教育到底有多重要
    在綜藝《青春環遊記》裡親友聯歡會的尾聲中,楊迪說自己已經完成了夢想,在追夢的路上非常感謝父母的支持,說到動情處,便不由自主地下跪向父母表達了感謝之情。小花苞相信楊迪是真的對父母充滿感激。其實早在楊迪接受《人物》的採訪時就曾說自己是典型鼓勵式教育出來的孩子,母親永遠不會對他否定地表達,都是肯定的、鼓勵的,因此他也天天過得高興。
  • 楊迪下跪感謝父母,真正的鼓勵式教育竟然是這樣的……
    近期播出的《青春環遊記》,楊迪說父母從來沒有阻礙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鼓勵式的教育讓他覺得自己真的很優秀,也因為父母的支持,讓他完成了自己的夢想。他的深情一跪,讓很多人感動的落下眼淚,感知之餘,又有些許的遺憾和委屈。
  • 從楊迪的成功,看「鼓勵式教育」的重要性,每位家長都值得學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經常看綜藝節目的朋友們,對楊迪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一說到他,首先映入腦海的一定是那一雙小而聚光的眼睛和踏踏的大鼻子。在大眾審美看來,如此醜的一個人,哪裡來的勇氣去學習表演?更讓人不解的是竟然還有那麼多的粉絲喜歡他?
  • 嘉興這個景區,被《青春環遊記2》帶火了
    《青春環遊記2》看了麼?範丞丞、賈玲、周深、楊迪、郎朗、江疏影都集結嘉善雲瀾灣,想要找出背後的那個神秘臥底。春遊家族和春遊夥伴為找出臥底,上演緊張激烈的心理戰,並且開啟一場美食爭奪戰。還沒來得及看?不要緊!
  • 家長的鼓勵式教育有多重要,楊迪落淚下跪感謝父母
    在前早綜藝《青春環遊記》第二季中,楊迪作為嘉賓把父母邀請到節目中,在楊迪和家人的相處中,讓我們感受到了溫暖又有趣的家庭氛圍。節目中楊迪說父母從來沒有阻礙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鼓勵式的教育讓他覺得自己真的很優秀,也因為父母的支持,讓他完成了夢想
  • 34歲楊迪下跪感謝父母:只因為父母做對了這一件事
    媽媽說她對這個孩子很失望,自己和孩子爸爸都屬於原先學習不錯的,怎麼生了這麼個學習不好的孩子!有時候看到孩子學習不好就氣得不行,忍不住想揍孩子。如果一個孩子在童年時,渴望與父母親密,卻常常被疏遠和拒絕;有什麼優點或成就,都得不到父母的關注和讚賞;父母只照顧他的基本生活,卻不關心他的情感和想法;
  • 「清華學霸跪謝父母」只是為了擺拍,如何看待「虛偽的」正能量?
    近日,一段歌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視頻——「女孩考上清華後跪謝父母」的視頻在網絡平臺屢見不鮮,網友紛紛點讚。然而,這個感人肺腑視頻終於火了,也隨之揭開了不為人知的一面。 有網友發現,該帳號曾發布女孩多條視頻,她爸爸一會是「工地上的工人」,一會是「植物人」,這就引起了觀眾的猜疑!
  • 要想孩子成才,父母必須做到這三點
    「看看人家,該努力了。」而這樣優秀的孩子,絕不是簡單的憑運氣或者是憑藉優良的基因,他的背後有著成功的必然因素。就像託爾斯泰所說的一樣,「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父母身上。」好的教育離不開父母的用心,而一個成功的孩子背後,往往都站著這三種父母。
  • 鄭爽單腿跪在楊迪背上,當膝蓋壓上去那刻,楊迪下意識說出一句話
    鄭爽單腿跪在楊迪背上,當膝蓋壓上去那刻,楊迪下意識說出一句話。說到鄭爽,我們都非常的熟悉了,她最近參加的綜藝可真的不少呢,光是生活類的綜藝,就已經有很多了,更何況還有不少的常駐綜藝,而現在,她的《讓生活好看》才剛剛結束,這邊就又接上了《青春環遊記》,看過這期節目的都知道,鄭爽在節目中,玩兒的還是很開心的,可能是賈玲真的太會照顧人了吧。
  • 下飯綜藝推薦:青春環遊記2
    我們先看一下官方定位:《青春環遊記第二季》是浙江衛視推出的文化旅遊探索類綜藝,由賈玲、郎朗、範丞丞、楊迪、周深組成「春遊家族」首發陣容。除了常駐嘉賓賈玲、郎朗、範丞丞、楊迪、周深還請到了沙溢作為飛行嘉賓。而賈玲、郎朗、楊迪和周深都上過《王牌對王牌第五季》。
  • 入學儀式跪父母 背後有著深深的利益動機
    入學儀式跪父母 背後有著深深的利益動機時間:2015-09-12 21:48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入學儀式跪父母 打著文化旗幟集體作秀 入學儀式跪拜父母是讓孩子懂得感恩和孝敬父母還是打著文化的旗幟,來進行作秀炒作,背後有著深深的利益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