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耳號稱「菌中之冠」,可營養師提醒:顏色太黃、太白的都不要吃

2020-12-22 爆炸營養課堂

銀耳,也被大家常常稱為「白木耳」。但只要你自己在菜市場裡買過銀耳就會發現,銀耳並不是整個都是白色的,它的根部其實是黃色的。

可能是因為大家在外面吃到的木耳都是白色的,大多數的家中主廚都會習慣性的把黃色部分去掉。而且白色的木耳中出現了一簇黃色,總讓人感覺不放心,害怕吃完之後對健康不利。

但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告訴大家,黃色的銀耳根是可以食用的,不含任何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生活中之所以會把銀耳根部去掉,主要還是出於口感的考慮。

銀耳根比較硬,非常難於煮爛,味道也比較差。而且根部去掉之後,才能更好把銀耳的其他部分煮爛,這樣才能把全部膠質煮出來。

所以如果大家在生活中發現了帶有黃色根部的銀耳,也不必驚慌。不小心吃進去了也沒事,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傷害。

但假如銀耳的非根部分出現了明顯的黃色,那就千萬要注意了。一般來說,優質的木耳呈現白色或者帶有一點微黃。看到明顯的黃色意味著銀耳已經變質了,往往是受到了黃桿菌的汙染。人一旦吃了,就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此外,不少人總覺得銀耳越白越好,這是一個很常見的誤區。如果銀耳看起來太白,可能是被化學試劑燻制過的,吃了往往會對健康不利。前面其實也提到過,購買銀耳應該選擇正常白色或者微微帶點黃色的。

最後,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提醒一下大家,雖然銀耳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蛋白質和多種胺基酸和礦物質,在民間也有著「菌中之冠」的稱號。

但我們經常看到有人去吃銀耳,為得是銀耳的「清肺」功效。尤其是在霧霾比較嚴重的地區,常吃銀耳可能就是想讓肺變得更乾淨。

但銀耳也只是一種普通的菌類罷了,沒有任何權威實驗表明,它能起到清肺的作用。其實在生活中,許多的白色食物,像銀耳、梨和百合等,都被大家當做「清肺神器」。

但它們其實都沒有這種作用,有些人吃了此類食物嗓子更舒服,也往往是水分的作用。和這些白色食物本身沒有任何關係,也不能把肺洗得更乾淨。

各位朋友,你喜歡吃銀耳嗎?你還知道吃銀耳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嗎?不妨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經驗。

相關焦點

  • 銀色顏色變黃後,還能吃嗎?營養師說:顏色太黃、太白的都不要吃
    但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告訴大家,黃色的銀耳根是可以食用的,不含任何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生活中之所以會把銀耳根部去掉,主要還是出於口感的考慮。 而且根部去掉之後,才能更好把銀耳的其他部分煮爛,這樣才能把全部膠質煮出來。 所以如果大家在生活中發現了帶有黃色根部的銀耳,也不必驚慌。不小心吃進去了也沒事,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傷害。
  • 健康|銀耳如何吃得營養又安全?
    銀 耳銀耳是中國的特產,野生銀耳數量稀少,主要分布於四川、浙江、福建、江蘇等地,在古代屬於名貴補品。隨著古田銀耳人工栽培技術成功,銀耳也走向了千家萬戶,成為人人皆可品嘗的佳品了。如今,古田縣為銀耳的主要產區,並因此獲得「中國食用菌之都」的稱號。
  • 菌中之冠話銀耳!
    銀耳,又稱白木耳、雪耳、銀耳子,因其晶瑩透明,色白如銀,形似耳朵而得名,素有「菌中之冠」的美稱,為真菌類銀耳屬。銀耳狀若菊花或雞冠,潔白半透明,富含膠質,柔軟而有彈性;乾燥時收縮成硬而脆的角質,呈白色或米黃色,吸水後能恢復原狀。
  • 美味的銀耳蓮子羹詳細步驟與做法來了
    而銀耳也叫白木耳,是一種常見的食用菌,富含蛋白質和多種胺基酸,有「菌中之冠」的美稱,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能夠益氣清腸,同樣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好食材。今天就來教大家做這道美味結合的銀耳蓮子羹的做法和詳細步驟。準備食材:新鮮手工採制的通芯白蓮25克、銀耳25克、水2000-2500毫升、冰糖或蜂蜜少許。
  • 硫磺燻過的銀耳如何辨別?乾貨攤主:教你一招,別再選錯了
    硫磺燻過的銀耳如何辨別?乾貨攤主:教你一招,別再選錯了。銀耳,又叫雪耳,俗稱白木耳,有「菌中之冠」的美譽。銀耳香軟美味,可以潤肺美膚,提高免疫力,深受大眾喜歡,尤其受女性青睞。煮銀耳的時候,銀耳出膠成為大家衡量標準。有些人怎麼煮也不出膠,把原因歸結到烹調方法問題。
  • 活耳——長在菌棒上的銀耳你吃過嗎?
    「銀耳,新鮮的?」您見過嗎?16日下午,荔枝新聞網友在南京後宰門農貿市場上見到一種形似雪蓮花的蔬菜,它們盛開在一根黑黢黢的菌棒上,每棒有3朵。據菜販介紹,這種食物稱為「活耳」,其實就是帶菌棒的新鮮銀耳。不論斤賣,論棒賣。售價18元每根。
  • 黑木耳、銀耳腎友食用好處多多!但這類腎友千萬不要吃銀耳
    黑木耳和銀耳屬於菌菇一類,是健康的食物。但黑木耳經常被網傳「重金屬含量超標」,很多人都不敢吃。其實,大部分菌菇是在車間或大棚裡人工培育出來的,完全切斷了重金屬的汙染源,市面上的菌菇檢驗也沒有查到重金屬超標。所以,不妨選擇在正規超市、菜市場購買黑木耳。
  • 銀耳和雪耳一樣麼?來看看有什麼區別?
    銀耳是門擔子菌門真菌銀耳的子實體,純白至乳白色,營養價值非常高,有「菌中之冠」的美稱,富含蛋白質、脂肪、多種胺基酸及肝糖等營養成分,還含有多種礦物質如鈣、磷、鐵、鉀、鈉、鎂、硫等。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銀耳和雪耳的區別吧!
  • 硫磺燻過的銀耳和普通銀耳有啥區別?攤主:認清這2點,別買錯了
    硫磺燻過的銀耳和普通銀耳有啥區別?攤主:認清這2點,別買錯了銀耳這東西,自古就是女性美容養顏的佳品,皇宮貴族為了保證容顏,除了吃燕窩,也都經常食用銀耳。銀耳富含膠質,具有補水養顏,抗衰老的功效,相比燕窩,營養價值不低,但是價格卻非常低。
  • 解開銀耳,銀耳雞絲的新吃法,營養美味徹底吃
    晚飯不能吃了,營養很重要,如果有肉和蔬菜,晚餐會使人快樂。昨天,我還剩下很多銀耳桃子膠蓮子羹,我突然想把他炸了,所以我在我的食譜中打開了一個銀耳吃「銀耳雞絲」的新方法。從名稱上可以看出銀耳是一道配菜,很多配菜都擺在面前,比如泡菜魚、辣椒炒豬肉、蔥豆腐等,一眼就能看出誰是配菜。
  • 太白太筋道的麵條不能吃?
    |不必太在意「增白劑」這個梗 太白太筋道的麵條不能吃?只是前幾天她去菜市場買面的時候,想起曾在網上看到過的一則消息,說顏色太白的麵條可能添了增白劑,而太筋道、煮不爛的麵條也要小心,因為裡面有可能加了一種膠。為此,周柔有些擔憂,這些傳言是真的嗎?其實,這也是不少麵食愛好者心裡的顧慮:我們究竟還能不能愉快地吃麵條了?太筋道的麵條裡有膠?曾經有一段麵條洗出「膠」的視頻在微信群裡風傳。
  • 銀耳別光會煲湯了,試試這做法,隔三差五吃1次,皮膚光滑又細膩
    銀耳是一種菌類,也叫雪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稱,是一種很好的滋補佳品,女生們都知道,銀耳有很好的美容養顏的功效,而且還潤肺,常吃銀耳還可以補充膠原蛋白,我們一般都是用它來煲銀耳湯,搭配紅棗、桂圓、蓮子等,經過長時間的熬煮,銀耳裡面的膠質都被煮出來了,軟糯香滑,甜甜的非常好喝,隔三差五得來上一碗,皮膚都變得光滑細膩了,連面膜都省了。
  • 菌中之冠素中之葷 我是小木木耳露囊括其中
    此時,作為營養價值奇高的真菌木耳成為穩坐居家住戶廚房的必備食材,包括人們早上都會享用的白木耳(銀耳)湯,和可涼拌、翻炒的黑木耳。藥食同源佼佼者 菌中之冠素中之葷我們都知道,國粹中醫注重藥食同源,實際上,飲食的出現比醫藥要早得多,因為人類為了生存就必須攝取食物,經過長時間的文明演化和生活實踐,人們開始逐漸了解了哪些食物有益,可以進食,而通過這些飲食還能對身體大有裨益,木耳就是這其中的佼佼者。
  • 吃鮮銀耳會食物中毒?營養師:吃銀耳後出現下列反應,都需要注意
    初秋時天氣較乾燥,燥邪易灼傷肺津,因此此時節宜多食具有養陰潤肺作用的食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銀耳。都說食物要吃新鮮的,家住北京的王女士最近購買了一些鮮銀耳,當晚食用後出現了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頭痛、煩躁等中毒症狀。
  • 燉銀耳時,20分鐘就出膠,記住這4招,湯汁黏稠,天冷要多吃
    銀耳又叫白木耳,是一種生長在枯樹上的膠質真菌,因顏色白如銀而得名,被譽為「菌中之冠」,與人參、鹿茸等名貴藥材齊名,受到歷代皇家貴族的青睞,但銀耳不像其他滋補佳品那麼昂貴,價格很是親民,因此又被稱為「平民燕窩」。
  • 銀耳吃多久會有效果?
    菌中之冠銀耳,從盛唐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食用歷史,歷朝歷代一直奉銀耳為皇家養生益年之品。銀耳的功效很多,如潤肺止咳、美白淡斑、提亮保溼、緩解便秘、提高免疫力等等,但是每種功效的見效時間是不一樣~
  • 它是清熱潤肺、止咳生津的「菌中之冠」!我家已經連喝7天了
    每次都是一大碗喝完,還要抿著嘴回味,順便再考慮剩下的夠不夠分。今天這碗,是一個好喝又有新意的搭配。+冰糖組合就不用我多說了,清熱潤肺,是經典中的經典。銀耳一直以來都被譽為「菌中之冠」,它的銀耳多糖、蛋白質、胺基酸和微量元素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在天熱乾燥的時候,熬煮上一大鍋,還能順便補補水分吶~
  • 難怪媽媽經常買菌菇,吃了竟然有這種好處!
    尤其是人類必需的8種胺基酸,幾乎都可以在野山菌中找到。豐富的蛋白質提供鮮味,這也是野山菌口味鮮美的奧妙所在。若想要再買好一點的菌菇那就看它的蓋上有沒有裂開的花紋。香菇中含有豐富的香菇多糖,所以有很好的抗癌能力。而且香菇中維生素D的含量也明顯高於其他品種,很適合一些更年期的女人吃。
  • 銀耳能滋陰潤肺,提醒:這3種要慎吃,無益於健康
    中醫認為這個季節的保健關鍵在於滋養肺腑,建議多食用銀耳。雖然銀耳的功效很大,但並不是所有的銀耳都可以食用,這3種慎吃。隔夜的銀耳湯不少的家庭喜歡在秋季食用銀耳,為了節約時間會在晚上多做一些銀耳,留到明天早晨食用。
  • 南京一市場稀奇銀耳長在菌棒上 宛如「雪蓮花」
    「銀耳,新鮮的?」您見過嗎?16日下午,筆者在南京後宰門農貿市場上,見到一種形似雪蓮花的蔬菜,它們盛開在一根黑黢黢的菌棒上,每棒有3朵。據菜販介紹,賣「活耳」,其實它是帶菌棒的新鮮銀耳。不論斤賣,論棒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