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銀耳時,教你4訣竅,20分鐘快速出膠,湯汁黏稠,省時又省力。大家好,我是水墨尚食,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燉銀耳快速出膠的小技巧,感謝閱讀支持。
小雪後明顯感覺天氣寒冷了很多,預示著寒冬真正的來臨了,到了冬季也就到了需要進補的季節,因為人體需要大量熱量來抵禦寒冷,冬季的天氣乾燥,容易上火,一碗熱氣騰騰的湯是冬季湯類食譜的首選,而銀耳煲湯就是很多人喜歡喝的,喝起來口感黏稠又香甜,特別冬天記得要多喝,滋補營養又美味。
銀耳又叫白木耳,是一種生長在枯樹上的膠質真菌,因顏色白如銀而得名,被譽為「菌中之冠」,與人參、鹿茸等名貴藥材齊名,受到歷代皇家貴族的青睞,但銀耳不像其他滋補佳品那麼昂貴,價格很是親民,因此又被稱為「平民燕窩」。銀耳營養豐富,富含多種天然植物性膠質,一般用來燉湯最佳,經過燉煮後口感嫩滑黏稠,膠質滿滿,美味又營養,而且男女老少皆宜,是難得的經濟實惠又美味的滋補佳品。
銀耳湯是好,也是家中經常做的美味甜湯之一,但是很多人燉銀耳湯時,銀耳雖軟爛,但是湯汁不黏稠,甚至有時燉出來的銀耳還是脆的,既無應有的口感,營養也沒燉出來,燉銀耳湯雖然簡單,但是想燉好,還是需要掌握一些技巧的,今天就把我酒店多年的經驗分享給大家,燉銀耳時,教你4訣竅,20分鐘快速出膠,湯汁黏稠,省時又省力,下面一起邊實踐邊說4訣竅。
燉銀耳湯的訣竅
【燉銀耳湯】
第一步:準備食材
主料:銀耳。
輔料:冰糖、紅棗、枸杞。
第二步:開始製作
1.把銀耳先放入冷水中浸泡1個小時,然後再用溫水浸泡1個小時,一定不要用超過50℃的水,否則銀耳中的凝膠狀物質會被破壞,降低出膠速度和口感。
訣竅1就是先冷水浸泡後溫水浸泡,冷水可以使銀耳慢慢吸收水分並膨脹而不破壞銀耳中凝膠狀物質,後面改用溫水是為了加快泡發速度和出膠更快。
2.銀耳浸泡好以後,很多人去掉蒂把後就開始燉煮了,這樣做出膠很慢,應該是先撕碎再燉,這樣做出膠效果又快又好。
訣竅2就是撕碎再燉,而且撕的越碎越好,最好用手撕別用剪刀,因為手撕能順著紋路撕開,撕的越碎,銀耳與水的接觸面越多,這樣出膠越快。
3.銀耳撕好以後,找一個燉鍋,把銀耳放入鍋中,加入足夠的水,大火燒開,蓋上鍋蓋燉10分鐘,10分鐘後打開蓋,順時針攪拌一會,再放入紅棗、枸杞轉小火繼續燉煮10分鐘。
訣竅3就是中途要攪拌,攪拌有利於燉煮銀耳時更好的出膠,而且還可以防止燉煮時粘鍋。
4.銀耳燉好後不要急著揭開鍋蓋,讓銀耳湯繼續燜10分鐘,這樣做出的銀耳湯更加粘稠。
訣竅4就是銀耳湯燉好後要繼續燜一會,很多人銀耳湯燉好後就直接食用了,缺少了燜這一步,這樣做的優點就是使湯汁更加黏稠,銀耳更加軟爛。
【燉銀耳湯】製作小貼士
1.挑選銀耳時,最好買顏色偏白,不要選太黃的,白色的出膠效果更好。
2.浸泡時要先用冷水浸泡,然後再用溫水浸泡,這樣效果更好。
3.燉煮前最好把銀耳撕碎,越碎越好。
4.燉煮的過程中記得要攪拌,很有利於出膠。
5.燉煮好的銀耳最好燜一會,這樣膠質更加黏稠。
燉銀耳湯是很家常的一道甜湯,到了冬天天氣寒冷,氣候乾燥,特別適合吃銀耳湯,美味又營養,但是想把銀耳湯做好,還是需要一些技巧的,只要按照上面分享的4個訣竅,做出來銀耳湯黏稠,而且省時又省力。
我是水墨尚食,一個愛美食愛分享之人,想了解更多美食知識以及製作技巧,就關注我吧!歡迎評論、留言、轉發,一起探討學習,今天的美食就分享到這裡了,最後,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