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被一則網傳視頻刷屏,視頻中顯示一名老人在銀行辦理業務籤字時一直寫不成,老人身旁的家屬想扶著老人的手幫助籤字,銀行工作人員連忙出口制止:「不行,不能代籤」,老人窘迫的握著筆一聲不吭。
類似這種老年人在現代生活中遇到的窘迫和為難,我們在新聞中也經常看到,前一段時間新聞報導了一位行動不便的94歲老人,為了激活社保卡,被親屬抬到銀行、抱起進行人臉識別。
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都會引起社會的熱議,這個時代發展的太快,把許多老年人都甩下了,他們許多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他們也是極力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奈何這中間的「鴻溝」不是他們能輕易跨越的。
其實老年人要辦理的銀行業務一般都相對簡單,如養老金領取、定期存款到期轉存、水電費、煤氣費繳費等,以及偶爾因記性不好丟失存單或者忘記密碼,另外還有兌換零幣用於日用的業務需求。
銀行可以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適當簡化老人辦理業務流程,就比如視頻裡老人去銀行辦業務不會籤字,銀行工作人員可以表明家屬不能代籤,但可以熱心的為老人提供其他解決辦法,比如指導老人用指紋完成業務辦理。再比如行動不方便的老人,銀行現在已經有智能設備可以面對面處理業務,如果老人需要還可以提供預約上門辦理業務。
這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他們也成了追不上時代的人,他們雖然都有了智能機,但只會開視頻電話,他們不會網上支付,都是現金支付,他們不會掃碼乘車,都是零錢投幣,他們不會網上預約,都是窗口買票,他們也不會掃健康碼,他們不會的東西還有很多。我每次回去都跟他們說學一下這學一下那,他們總是笑著說學不會,即使學會了又忘了。
我們總說數位化便捷,但卻是他們的難處,所以,我們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呢?
首先拒絕歧視,尊重他們。國家已經出臺相關政策法規,為老人提供方便,我們現實生活中遇到老人需要的時候及時伸出援手。
其次關愛老人,耐心指導他們。老人也不希望自己成為社會的負擔,他們也在積極應對社會的發展,我們要幫助他們一起學習。
最後社會共同承擔責任,比如不拒收現金、設立無健康碼專用通道等,主動為老人提供方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關愛老人,從你我做起。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