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底下出孝子?嚴師手下出高徒!

2020-12-14 正人少兒藝術

前段時間的「不打小孩日」火了,朋友圈紛紛在曬小時候被父母打的趣事,有些很慘烈,有些很委屈,有些卻很有意思。這個節日其實是由一個美國反體罰組織發起的,旨在宣導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

正人少兒藝術舞蹈系課堂

那天有多少人不打小孩我不知道,但是在中國傳統教育裡一直流傳著一句老話「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話被很多家長當做真理,很多家長都通過「打罵」來管理教育孩子,所以在大多數人的童年時期都或多或少都被揍過。用這種方式就真的能教育好孩子嗎?恐怕不是這樣的,在孩子被「打罵」之後或許會中止之前的錯誤行為,但是只是因為他們害怕再次受到家長的「棍棒式教育」而不是真正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什麼而主動去改正。長此以往,家長的這種暴力行為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烙印,有樣學樣,在孩子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出現以暴制暴的這種惡性循環。這是極其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的。而「棍棒底下出孝子」這麼一句老話可以消逝在歷史長河中了。

正人少兒藝術舞蹈系課堂

同樣和「棍棒底下出孝子」一樣有名的一句老話是:嚴師手下出高徒!這句話究竟是不是有道理呢?是否也需要消逝呢?下面我們就拿舞蹈學習為例,討論一下。

眾所周知,學舞蹈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是需要孩子和家長兩方都堅持的事情。要想學有所成站在臺前,沒有紮實的基本功是不現實的。而基本功練習大多為壓腿,劈叉……這些力量和柔韌性的鍛鍊,這些鍛鍊不用我解釋,光看詞的表面意思就應該知道,這是對人身體潛能的開發和極限的挑戰,只要是學習舞蹈都逃脫不了這些。因為孩子小,又是家長們的掌中寶,很多家長送孩子去舞蹈課的時候都心疼孩子,怕孩子疼,會和老師再三要求不要那麼嚴厲,上課溫和一點,隨意一些。有的時候,孩子比較嬌氣,是家裡的霸王,上完舞蹈課會和爸爸媽媽告狀,說老師兇,聲音大,壓腿太疼了。這個時候有些家長會投訴老師,或者直接就退出了。殊不知,會這樣大聲,「兇」的老師才是真正的好老師!

正人少兒藝術舞蹈系演出

如果你接觸過舞蹈院校的學生們,問問她們的老師是怎樣的,你就會發現,那些很「兇」很嚴厲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都是最棒的,誰都希望被那樣的嚴師兇一下。因為這樣的老師才是真正對孩子負責,既然花了錢來上課了,就要對得起爸爸媽媽辛苦賺下的錢,要讓孩子學有收穫。她們「兇」,是希望學生能夠真正用心去學習舞蹈,記住科學的練習方法;她們大聲,是希望用聲音大這個直白的方式讓學生牢記上課說的動作要點,是在一直給學生打氣,是在鞭策每一個孩子。孩子一次次練習,她就一遍遍的指導,孩子流了多少汗水,嚴厲的老師也不比孩子少。從水平參差不齊,到熟能生巧,「兇老師」們付出了許多許多,只為孩子能夠取得好成績,在舞蹈舞臺上大方異彩。

我國著名舞蹈家黃豆豆、金星都曾經說過,他們的成功離不開學生時期的嚴師,雖然兇了點……也曾不理解……但是,在逐漸長大後,對那些「兇」老師是滿滿的感恩。因為沒有當時的嚴師教學,就不會有現在的他們。所以,「嚴師手下出高徒」這句老話一點都沒有問題,有時候兇,嚴厲,是一種考驗和磨礪,只有經歷這些才能最終成長蛻變。

相關焦點

  • 「嚴師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真的還適應現在的教育環境?
    在生活中我們會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而像嚴師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這些話就是從老一輩流傳下來的,它們真的對現在的學生或者孩子有益嗎?下面小編列舉幾個例子來進行分析。小晏原本是個學習成績優異,性格開朗的孩子。
  • 揮舞著棍棒的教師不是嚴師,出不了高徒,嚴格以「師德」先行!
    據了解,該孩子是因沒背好古詩被打的,傷口讓人看了觸目驚心,網友紛紛譴責涉事老師的「嚴格」,這不是嚴格而是「棍棒相加」!同時也有學生家長反映,涉事老師比較嚴格,「往往一人犯錯就讓全班受罰,伸出手被打,不許說疼,說疼的加倍懲罰!」
  • 也談談「棍棒底下出孝子」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傳統教育方式全盤否定。棍棒底下出孝子,在現代教育理論和人性理論下分析,是不對的,不可取的,可是既然有這麼一句話,並且是人人皆知的一句話,說明他在以往家庭教育中所佔的分量,任何一句流通量大的話,都是在生活中經久總結出來的,所以說「棍棒底下出孝子」是被人們認可的,一直沿用的教育方式。在以前,人們對教育的認識具有局限性,孝順聽話是基礎,然後才是成就功名,立業揚萬。
  • 棍棒底下出孝子簡直是胡說八道
    老話說,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樣的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看似有道理,其實沒什麼大道理,只能說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必須在特殊的情況下才能適當體罰,主要是為了讓子女長記性,但是過度了,危害就大了,不但不起作用,反而讓子女心裡背負極大的陰影而影響其一生。
  • 你相信科學育兒,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網友2:小時候在你的棍棒之下低眉順眼,只能聽你的,但骨子裡是躁動的,等他長大了,你打不過他了,就等著他跟你各種幹吧,遲早要還的! 今天和大家談教育和親子關係的話題,做有幼兒園15年了,見的家庭也多了, 尤其最近幾年,不是問題兒童多,很多孩子都多多少少會呈現出一些問題:一種:家庭溺愛型, 全部由著孩子,家庭規則缺乏,面對幼兒園還不允許老師說,用擔心老師對孩子不好,出頭露面型,每天盯著視頻24小時監控老師 這樣的家長帶出來的還有,個別在小班的時候還是開朗,自在
  • 傳統觀念大反思:還該不該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
    中國素有「棍棒底下出孝子」一說,這段時間,關於「狼爸」教育孩子上北大的新聞成了人們議論的熱點。「中國狼爸」蕭百佑崇尚體罰,「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而他的4個孩子中,確有3個進了北大。雖有專家學者質疑,但卻有大批家長力挺。您怎麼看「狼爸」的體罰教育呢?
  • 12歲男孩持刀殺母,只因不滿管教太嚴:棍棒底下為何沒出孝子
    我們都知道這麼一句俗話,「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話源自春秋戰國時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的話,說的是「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聖君之下」。經過民間的升華和不斷傳承,最終形成俗語:「棍棒底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
  • 棍棒底下真的能出孝子嗎?
    朋友說,你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家庭,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對孩子的棍棒程度,也在逐漸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了嗎?換句話說,我們幾乎都是棍棒下長大的,我們太知道被打後的痛,還有對父母深深地畏懼感了。因為很大程度上,我們父母那代人覺得只有打了孩子,才能讓孩子長記性,孩子才會聽話懂事。但其實,現在還是會有不少家長用打孩子代替教育孩子。優長君有個朋友,是個很漂亮很水靈的女孩,因為父親從小的棍棒教育一直都非常的懼怕父親,甚至當時我生日時邀請她一起出來玩都是瞞著爸爸出來的,那時候她已經20歲了。
  • 棍棒底下出孝子,你認同嗎
    棍棒底下出孝子,你認同嗎不認同。實際上你仔細看《孝經》就知道,一個家庭應當是父慈子孝兄弟悌,所以注意父慈子孝是寫在一起的,也就是說,一般而言,父(母)親慈愛,小孩不用什麼「棍棒教育」。另外《論語》中有一句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 嚴師出高徒被誤導?
    然而在當時人們的思想認為老師就該這樣,棍棒出孝子,嚴師出高徒,在農村30多歲的青年有哪個小時候沒有被父母「修理」過?以前被父母吊在房梁上打的人也存在,但是20年前沒有人覺得這樣做是錯的,大家都習以為常,儒家思想在當時的人心中根深蒂固。
  • 棍棒底下出孝子——有關於今天的教育「1」
    剛接小學一年級近一個月,讓我見識到了許多家長的教子之法,大部分都是很簡單,孩子作業寫的慢——打,孩子沒完成作業——打,孩子上課不注意——打,孩子考試不及格——打……我發現家長們比較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話,那麼關於這句話「棍棒底下出孝子,黃荊條下出好人。」
  • 「棍棒底下出孝子」,出的是孝子還是「笑子」
    包麻麻想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在我們那個小小的山村,出了一位「天之驕子」,三鄰五村無人不知,可謂家喻戶曉。他的父親始終秉承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箴言,手裡拿著棒子陪著、看著兒子讀書、學習,而兒子也非常爭氣,考入了北京知名大學,成為當地的風雲人物,父親也感到風光無限。
  • 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些棍棒底下長大的孩子如今都怎麼樣了?
    前言: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意思是說,教育孩子,如果不打他,他就不可能長得好,也不會對家人孝順,更不可能有出息,可是,真的是這樣嗎?我身邊的一些朋友中就有從小在父母的棍棒底下長大的孩子,反觀她們的行為和性格,我覺得棍棒底下長大的孩子可能會有這幾個方面的缺陷。
  • 「棍棒底下出孝子」,卻是「孝子」童年陰影!舊語新解,何為教育
    文|橘媽育兒「棍棒底下出孝子」來源於法家學說創始人韓非子的「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聖君之下」之後就在民間開始流傳「棍棒之下出孝子,黃荊條下出好人」,進而衍生出這句話。「棍棒底下出孝子」只適於那個年代在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時期,人們深受儒道法等思想流派的洗禮,在那個時期所有的人都被灌輸「百善孝為先」的思想,所以,即使父母對子女動手,那也是在教育子女,為子女好。在子女犯錯時,通過暴力來讓子女「長記性」,在以前看來確實是一種快速有效的教育「手法」。
  • 棍棒底下出孝子?別讓家教變家暴
    據報導,李某堅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從兒子6歲起,就逼兒子用頭撞牆練「鐵頭功」,效仿古人讓兒子「頭懸梁」。其妻子報警後向法院申請了人身保護令,法院迅速作出上述決定。這種荒唐的育兒方式令人啼笑皆非,更引人深思。此事固然只是極端個例,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育兒理念,至今依然有一定市場。該案例中,李某就一直認為,想讓孩子身體結實、孝順父母,就得把孩子「打服」。
  •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到底正不正確?網友:不打不成器
    評論區互動~中國有兩句老話,一句叫「棍棒底下出孝子」,一句是「不打不成器」,回想一下似乎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我們的成長中,總免不了家長的「皮帶炒肉絲」。豆芽媽也不例外,同樣是這麼過來的~1.現代教育的問題就是打孩子太少?前不久,一篇名為《現代教育的主要問題,就是打孩子打太少》的文章刷屏了家長們的朋友圈,得到了很多家長的支持。
  • 「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是流傳千年的謊言
    這兩天的新聞讓人很心痛,先是12歲的孩子在自己家裡,死在了自己父母的棍棒之下。 然後,今天又有父親把自己打孩子到「吐血」,還在班級群裡說自己揍孩子揍到胳膊酸巴掌疼……21世紀了,怎麼還有人頂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論大行其道呢?
  • 課堂上拍打學生的老師被行政拘留了,說好的「棍棒之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呢?
    在我們的童年,「棍棒之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還是社會的主流教育理念。一般父母把孩子送到學校的時候,對老師常說的話就是,孩子送來了,不聽話你們就揍。於是,我們那個年代,講桌上永遠會有一根小竹竿。那就是老師的教具,不揍人的時候用於敲桌子提醒對面的學生看過來,揍人的時候效果倍棒還耐用。
  • 今年高考作文預測、優秀作文點評:《沙蚌誕明珠,嚴師出高徒》
    【優秀作文】沙蚌誕明珠 嚴師出高徒明珠閃耀,卻是蚌在經歷沙石的磨礪下歷經磨難才得以誕生,否則便只是一攤爛泥把散沙;高徒出色,也必當是經歷了老師的嚴格教導後才能夠成就自我,不然也只能碌碌無為。為此,在看到司法部就「老師是否可以懲戒學生」發布徵求意見稿時,我認為「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中國要想培育出優秀的接班人,應適當打開對孩子的保護罩,讓學生可以更努力地面對學業,使教育革命貫徹到底。若想嚴師出高徒,須得把握教育方法,恩威並施。
  • 棍棒底下出孝子?
    中國有句俗語:孩子不打不成器,意思是父母用武力來教育孩子,秉承著:棍棒底下出孝子。恐怕熒幕前的你們多少都在兒時挨過父母的打。母親嘴裡叨叨幾句,發現我又不跑,又不出聲,沒有意思了,就停止了對我的懲罰,真開心,以歷史性最短的時間結束了對我的懲罰。再後來,母親不再打我了。還是可以總結一下,小時候被雞毛撣子、小木條、藤條、火鉗、衣架等東西打過,可是我身上從沒留下過被打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