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節選自鳳凰weekly、假裝在紐約等
攜程親子園事件自從昨天爆出之後持續發酵,據最新消息,其中三人因涉嫌虐待被監護、看護人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擔任親子園監管方代表的HR高級總監邵某也已經引咎辭職。
事情到此為止,似乎就已快落下帷幕。但是,更多細節相繼被網友們挖了出來,這一起震驚全國的事件,背後的確有很多猛料,這些猛料揭示了這次虐童事件的兩個深層次原因:
一、絕對的權利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神秘的第三方機構
攜程的親子園目前並非自己獨立運營,而是引入了某第三方教育機構。
這個機構是什麼來頭呢?請看下圖。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這裡出現了一個關鍵人物。通過搜索,張XX的背景也逐漸浮出水面。
首先,她是一個民辦非政府組織(NGO)的理事長。非政府組織(NGO)是非營利性的,稅極少,而且可以直接承接特定方向的政府採購。
同時,張XX還創辦了一家同名的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從股權變更記錄可以看出,直到2017年5月,她才把法人和股份轉給他人,但現在依然疑似實際控股人。
▼
來自「企業信息調查工具」天眼查的信息
也就是說,張XX一方面利用民辦非政府組織的身份便利,和文教婦衛相關方面的關係,承接政府採購或者公益項目,比如攜程親子園這種;
另一方面,又利用「上海錦霞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的公司實體,以極低的年薪(4-5萬)招聘三無託班老師,經營項目。演了一出「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戲碼。
而且,上海錦霞本身也沒有託育資質。
▼
上海錦霞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發布的招聘信息
這樣一個沒有資質的公司,是如何獲得婦聯的推薦,並承接下這個項目的?婦聯為何不迴避自己的關聯公司?裡面是否存在著利益輸送?
企業想辦自己的託兒所,難!
事件發生後,有很多人呼籲政府加強監管,甚至有些自媒體人,直接把槍口對準了民辦幼兒園。
但頻繁出現的虐童事件,真的是因為監管不夠嗎?
事實上,最初攜程是自己獨立辦園的,但僅一周就被叫停。
▼
去年的新聞報導,揭示了原因。
這一段,在攜程老闆梁建章10月20號寫的文章《中國為什麼缺少託兒所?》中亦有提及:
攜程是極少數興辦了員工子女託兒所的中國企業。為了解決一歲半至三歲半員工子女的看護難題,2015年年底,攜程闢出800平方米的場地,成立「攜程親子園」這一在國內企業中鮮見的日常託育服務項目。該親子園現有100多名小朋友,5個班級,開辦後越來越受員工們的歡迎。
但即便是攜程這樣的大型企業,也是在投入大量資金,尤其是經歷了非常複雜的審核流程之後,才好不容易獲得了相關許可。這些都說明,在現行的市場和政策環境下,企事業興辦託兒所很難成為主流。要真正解決這個問題,還是需要借鑑發達國家的經驗,在鼓勵民間參與的同時,政府直接或者牽頭興建更多的託兒機構。
企業為了解決自己員工的育兒問題,自己出資出場地辦個託兒所用來照顧自己員工的孩子,居然不行。
然而,在引入婦聯推薦,同時也是婦聯全資子公司的第三方機構之後,就可以繼續辦園了。還成了上海市社區幼兒託管點實事項目,首批掛牌試運營的社區幼兒託管點。
監管缺失了嗎?沒有,否則攜程一開始的獨立辦園便不會被叫停。
相反,監管過多過嚴反而是事件的根本原因。
準入限制滋生權力尋租
其實,監管並非全是壞事,比如辦學過程中的質量監管,以及事後的追責就很有必要。但許多時候,監管往往會被簡化成準入限制,就是所謂的牌照限制。
在這裡,就表現為最初攜程自己開辦的親子園被叫停——不允許私自辦園。
然而,政府並沒有能力和意願對服務質量進行持續監管。比如今年4月,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調研組就曾到該親子中心調研,但並沒有發現普通網民用搜尋引擎就能發現的問題(張XX同時創辦NGO和企業,且沒有相關辦學資質)。
將監管簡化為牌照管制,不僅因為這樣更省力,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牌照管制給權力尋租留下了空間,相關部門的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審批權力攫取利益。
這就是攜程幼兒園在引入了婦聯旗下的機構之後,雖然還是沒有資質,卻可以繼續運營的原因。
有些人可能會說,現實看起來,的確是公辦的更好,虐童的基本上都是民辦的,這怎麼解釋?
沒錯。但這是因為,在這種嚴格的監管下,機構的競爭力並不來自服務質量,而來自牌照,因此沒有動力去提升服務質量。
說白了,被允許開設的機構數量嚴重不足,但這方面的社會需求卻很大。供不應求的局面下,有足夠的生源/客源湧來,為什麼還要費錢費力去提高服務質量呢?
不管他們的服務多糟,這些有資質的機構是有限的,人們只能從中選擇,愛來不來,不來滾蛋!
同時,民營機構相比公立機構約束更少(比如沒有編制等),所以幹起壞事來更無底線,因此我們常常會看到民辦幼兒園發生虐童事故。
那麼上海市對於幼兒園的監管要求有多高呢?
根據上海市《普通幼兒園建設標準》,如果想在中心城區內建立一個幼兒園(包含託兒所),平均每個孩子的用地面積指標是21.29。也就是說,如果按照這個標準,100個孩子的幼兒園需要2100多平米的場地!
這樣高的要求,顯然難倒了大部分人,只有一些有關係的或者財力雄厚的人才能夠辦園。
因此,非公立幼兒園基本分為兩種:
大筆資金投入的貴族幼兒園,學費不是一般人能夠承擔得起的;
工薪族能夠承擔的普通幼兒園,服務往往很差。
這就是監管帶來的供應不足和缺乏競爭,繼而導致了價格過高和服務低劣。
絕對的壟斷帶來絕對的低效,絕對的權利帶來絕對的腐敗,孩子都被虐成這樣了,你還依然認為習大大的反腐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嗎?
二、中國保護兒童的法律嚴重缺失
上海攜程親子園員工虐待孩子的視頻,再一次深深刺痛了家長們本就敏感焦慮的內心,有關視頻、圖片,在微博上幾乎成刷屏之勢,牢牢佔據著熱搜。
不過,我更想問的是:諸如此類的惡性虐童事件,我們除了憤怒和哭泣,除了唾罵和以牙還牙,還能做些什麼?
因為我必須提醒我自己:
虐待兒童的事情永遠都不會消失,你永遠無法左右人渣的出現,這個世界總有一些人的存在,就是為了噁心你,就是為了傷害你。
可問題是,當我們的孩子受到傷害之後,我們這個社會還能為孩子們做些什麼呢?
或者,讓我們換個角度來思考,那些虐待兒童的「老師」,道歉之後,被開除之後,他們是不是換個城市,搖身一變,又能變成另一群孩子的夢魘?
更重要的是,他們真的受到足夠重的懲罰了嗎?
抱歉,並沒有。
還記得這張圖片嗎?
這張圖片也曾經戳痛過千千萬萬名家長脆弱的內心。這是在2012年的10月,一位名叫顏豔紅的幼兒教師,在自己任職的幼兒園中,「因為好玩」,強行揪住一名幼童雙耳向上提起,不顧孩子表情痛苦,嚎啕大哭……
隨後,顏豔紅被網友人肉,她的QQ空間迅速被破譯,裡面出現了將幼童扔進垃圾桶的照片,另有多張幼童互相親吻、幼童跳舞時被脫掉褲子的照片……
隨後,她被幼兒園開除——實際上,她本來就不應該上崗,因為她根本沒有教師資格證。
她被公安機關帶走了,但是,結果呢?
就在家長們終於覺得,法律應該能給施暴者一個教訓的時候,這位虐待兒童的女老師,得到了中國司法部門無罪釋放的裁決。
「現依法撤銷刑事案件,對其作出行政拘留十五日的處罰,羈押期限折抵行政拘留。今天,溫嶺警方依法釋放顏豔紅。」
無獨有偶的是,2012年10月,發生在山西太原的幼師虐童事件中,掌摑孩子數十下耳光的女教師,被公安機關抓捕後依然是「無罪」,僅被處以15天的行政拘留。
從法律角度來看,法院和公安的裁決,完全符合中國法律框架,完全沒有問題。
那麼,問題出在哪裡了呢?
在很多國家,虐待兒童都是重罪,包括孩子的親生父母也是一樣,即便是鄰居看到你虐待自己的孩子,那麼你面臨的就是法制節目結尾時永恆的那句話:等待你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如果在美國這樣槍枝泛濫的國家,等待你的,可能還有孩子家長黑洞洞的槍口。
但是,在我們國家,虐待兒童,無論行為多麼惡劣,給孩子的身心帶來多麼巨大的傷害——只要沒有構成孩子重大傷殘,施暴者最多就是被開除,被罰款,公開道歉,頂天了就是一個行政拘留——完全上升不到刑事案件的層面。
問題出在那裡了呢?
我們可以把太空人送到太空,我們有全世界最棒的高速鐵路,我們在菜市場也可以用行動支付,我們的GDP超過74萬億穩居世界第二。
但是,我們迄今依然沒有一部「虐待兒童法」。
是的,溫嶺虐童事件曾引得舉國關注,柴靜專訪,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和反思,但5年過去了,我們迄今沒有等來這樣一部法律。
我們很難防範人渣們的主動出擊。但是,如果我們連對他們最起碼的法律震懾也沒有,你又怎麼能指望,他們在面對毫無還手之力的孩子們時,有所忌憚呢?
說到底,大不了就是被開除,換個工作嘛。
那麼,下一次再發生這種類似的虐童事件,我們還是只能憤怒和哭泣嗎?
如整理的文章對您有啟發,別忘了到下面點個讚,小編會再接再厲!
自然和社會科學的燈塔——走進科學
長按以上二維碼可關注本公眾號,十幾位中科院院士都關注了公眾號「走進科學」(k95028),讓我們一起,看破迷霧。
走進科學文章,只為探尋真理,您的一次傳播可能會照亮無數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