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效應,名詞解釋:針對同一個問題,出現兩種不同的描述或者解讀,會給決策者或者聽眾做出來完全相反的感受或決策判斷,
這個心理學效應是2002年一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專家提出來的,很有意思的一個心理學效應,
典型生活中小例子:
朋友請閨蜜們吃家宴,結束時候,閨蜜甲,會說這飯菜燒的很好吃,比如紅燒獅子頭,色澤鮮亮非常誘人、清蒸鱸魚鮮美動人等等巴拉巴拉,
可閨蜜乙,非要換個方式:這個獅子頭下次可以多切一些蔥絲和薑絲、最好再放點香菜點綴,那個鱸魚可以用李錦記的蒸魚豉油別用海天的,海天的有點苦,也是巴拉巴拉一通,
最後的畫面,大家可以想像,,,
再比如,此次抗疫重要措施之一,居家7+7+7,
有人把它理解的很消極,那他的天空就會很陰暗,
那他每天,整個人都會不好了,他對他家人也會不好,他的全家都不好了,他家的狗也會不好,然後大家都知道那個蝴蝶效應,他的全世界都會不好,他這個人就會活在消極的世界裡,
也會有更多人理解居家7+7+7時,就會很積極,比如,昨天說得,有個朋友留言說,她已經把她所有的300個孩子的輔導轉到線上,所有家長和孩子都支持她,
真的替她感動!
正能量不是用來感動的,而是用來攜手前進,共克時艱的!
框架效應生活中還有例子,那就是服裝店的換季清倉,有的服裝店打出來的「清倉大甩賣」,消費者的感受就不太好,可能就會覺得這家店裡應該是些賣不出去的殘次品、尾貨,
於是就有聰明絕頂的服裝從業人員,發明另外一個詞「反季特賣」;此時,不明覺厲的路人,感覺似乎就有了高大上那個味兒了,至少不會有殘次、尾貨的感覺了,
框架效應在工作中最經典的應用是,損失與收益效應,
大意是,人們天生厭惡損失,損失所帶來的負效應是遠遠大於相同的收益所帶來的正效應的,
比如大家曾撿到過1元、5元或者10元的紙幣,心中肯定是陣陣竊喜;
可當你丟了100塊錢時,往往需要撿到150塊錢才能撫平內心的創傷;
哪裡會給你那麼多撿錢的機會啊,生活中大多數都是丟錢機會遠遠大於撿錢機會,
所以,年輕人積極向上努力學習吧,這個世界機會很多,機會都是給積極有準備的人;很少或者沒有消極低落,讓你等到白撿錢的機會,,,
記住,情緒消極時,有個框架效應能激發你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