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幼小銜接」準備工作表,父母們一定要收好,滿滿都是乾貨!

2020-12-16 諾媽家有男寶娃

前幾天,諾諾的幼兒園召開了本學期的第一次家長會,主題直接針對「幼升小」銜接工作,專程請來小學名教師給在座的父母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孩子的幼小銜接工作怎麼做?」這個問題,幾乎成為所有幼兒園大班階段父母們最關注、最擔心的問題。

的確,從幼兒園到小學,隨著孩子學習戰場的轉移,隨之改變的還有學習內容、學習模式、學習思維、作息時間等方方面面。是否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為孩子能否順利開展小學學習,打下重要的基礎。今天,諾媽做為一個備戰「幼升小」的家長,跟各位父母聊一聊關於「幼升小」應該注意的那些事兒。

習慣養成篇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這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專家威廉詹姆斯的話,時常被拿來作為「習慣培養」的警訓。

針對「幼小銜接」的孩子,相比知識儲備,習慣養成更重要,良好的習慣能為後繼的學習打好基礎,減輕父母一半的教育精力。

那麼,一年級的孩子需要養成哪些良好習慣呢?諾媽整理了一張習慣表格,各位父母可以對照一下,查漏補缺,看看自己的孩子哪一方面還有待加強?

知識儲備篇

誤區一:幼小銜接就是提前學好「拼音」嗎?

很多這個階段的父母都有共識:要讓孩子提前學好拼音。至於為什麼,卻又說不出原因。諾媽建議父母們:任何事情,了解原因再做對策!

之所以要讓孩子提前接觸拼音,主要有這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老師的教學進度過快,一個月左右的拼音教學,0基礎的孩子無法消化。雖然今年開始,新改革的小學語文教材把拼音教學往後推了幾個月,適當為剛入學的孩子有了適應緩衝期。但是,要在短時間掌握拼音學習,還得有基礎。

其二拼音教學比較抽象,相對枯燥,學習難度比較大。作為一個剛剛從幼兒園邁入小學門檻的孩子來說,適當的知識鋪墊,能提高孩子進入小學的適應能力。

其三拼音很重要,它作為學習工具,未來關係到孩子識字、考試等方方面面,基礎要打紮實,就像打房子的地基一樣重要。

當然,拼音要學,其他知識也要儲備。幼小銜接的知識儲備,主要針對語文、數學來講。

語文方面:拼音是一塊內容,識字量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塊內容。

數學方面:讓孩子學會20內的加減法。

誤區二、幼小銜接是不是提前學課本知識?

絕對不能提前讓孩子接觸課本!這是敲黑板的重點。

為了讓孩子順利過渡小學,有不少的媽媽會跑書店買來小學一年級的數學、語文課本,按著課程一點一點教孩子學習,希望等孩子正式上學了,能夠輕鬆上陣。

這其實是非常不可取的方法!

低齡的孩子本身專注力差,很容易被身邊事兒給吸引,導致分散注意力。課本上的新知識是吸引孩子學習的一個興趣點,孩子一旦發現,這個內容自己學過,那麼就會在潛意識裡面放棄學習。這個時候,他雖然人坐在課堂,心卻不再聽老師講解,哪怕一支鉛筆都會轉移他的上課注意力。父母教孩子知識,要用與課堂不一樣的教學工具。

其他注意篇

A、學習用具,一切從簡

孩子從幼兒園升入小學,是一個裡程碑式的階段,為了給孩子一個成長的儀式感,很多父母會帶孩子去學習用品店正式購置一套學習用品。一般在這時,父母們會把選擇權交給孩子,讓他們自己挑選喜歡的學習用具。孩子往往會主動選擇那些比較好看好玩的學習用品,比如頭上帶著卡通玩偶的鉛筆,一個多功能的鉛筆盒,一塊造型獨特的橡皮……

事實上,這些好看好玩的學習用具,卻常常成為孩子課堂走神的一部分原因。一堂四十分鐘的課,本身對孩子是一份考驗,當孩子坐不住的時候,手頭上的這些小玩意兒就成為了他的興趣點。因此,挑選學習用品,一切從簡。

B、人身安全,時刻牢記

幼兒園和小學,有一個非常大的區別就是:老師關注點的轉移。

在幼兒園,無論是在課堂還是在戶外,人身安全始終是幼兒園老師最關注的問題,1個班3位老師6雙眼睛,幾乎是全方位無死角地緊盯著每個孩子的一舉一動。但是到了小學,老師的關注度主要集中在了孩子的學習上,走出課堂,孩子的戶外時間基本都是全自由,無監管。孩子好動,一不留神就會出狀況。

所以,關於安全問題,父母一定要時常對孩子叮嚀,多想到一點,多對孩子交代一次,總少一些隱患。說到底,孩子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這份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對照表,需要的父母可得收好啦!孩子順利,父母放心。

相關焦點

  • 「幼小銜接」全方位工作對照表,條條是乾貨!
    前幾天,諾諾的幼兒園召開了本學期的第一次家長會,主題直接針對「幼升小」銜接工作,專程請來小學名教師給在座的父母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孩子的幼小銜接工作怎麼做?」這個問題,幾乎成為所有幼兒園大班階段父母們最關注、最擔心的問題。
  • 幼小銜接親子講座:幼小「愛」相聚,銜接零距離
    ,本次主要邀請了劉曼英老師採用講座和互動結合的方式,將如何做好幼小銜接的經驗傳授給父母,使其能更好地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新學期的生活和學習。:從幼兒園到小學,中間僅有兩個月的時間,但在作息方式、學習內容、日常生活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差別,以至於孩子在學習和生活的道路上突然面對一個轉折點,極易產生適應不良的情況。
  • 零起點教學,不等於孩子零準備入學,幼小銜接父母要避開這個坑
    幼小銜接,既是每一個孩子人生之路上的一次重要考驗,又是大多數父母無法迴避的一項重大挑戰。 無論如何,幼小銜接之路上,孩子都離不開父母的用心陪伴。美國慈善家羅斯·甘迺迪所說:照看孩子不僅是一種愛與責任的表現,也是一項職業,就像世界上其他任何令人尊敬的職業一樣,它充滿樂趣和挑戰,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 幼小銜接到底銜接的是什麼?新一年父母要了解這幾點
    開學季就這樣來了,這個時候最頭疼的應該是上了幼兒園,該如何選擇幼小銜接的父母吧。不讓孩子上,擔心孩子在上小學各方面的不適應。讓孩子上,又擔心學得過多,在三年級會因沒學會聽課而拉下課程。關於幼小銜接,其實有這幾點想說。
  • 90%的父母都沒有想明白:幼小銜接,銜接的到底是什麼?
    前段時間,來找我諮詢的父母有很多,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就是要不要給孩子報幼小銜接班。按道理說,很多父母覺得沒有必要報,畢竟開始上了小學,孩子以後就會特別忙,不如趁著這段時間好好休息。但是,父母也會有擔憂,畢竟其他孩子都學習了那麼多知識,等到老師提問的時候,都能積極發言。自家孩子要是啥也不會,自信心也容易受到打擊,那以後的學習之路可能就不好走了。
  • 小學語文教材變化大,幼小銜接該做好這些準備
    近日,我們就家長們最關心的語文教材問題,專訪了成都知名的小學語文老師,從教材變化談到應對措施,以及語文學習的核心方法和未來考察趨勢等焦點問題。 對此,家長們的疑問依然不少:語文教材變革了,我們幼小銜接該如何準備?
  • 要不要上幼小銜接?該怎麼選?跑遍大小機構,總結出這份經驗
    但今天的乾貨分享我沒這麼做,在群裡浸潤這麼久,我發現每個媽媽都有自己的教育觀,和給孩子規劃好的教育路線;再加上,每個家庭對幼小銜接的距離要求、教育支出的預算不同;探校期間我發現,同一個幼小銜接品牌的不同校區,環境、教學質量也各不相同。
  • 家長的「幼小銜接」學習手冊
    「幼小銜接」這個詞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尤其是對於家有即將升入一年級的小朋友家庭來說。更多的這個詞我們聽到的,理解到的都是關於孩子如何做好「幼小銜接」,要不要報個班學習下,也因著這樣關於幼小銜接是關於孩子的,在於學科知識方面的適應和提升。今天我分享到這個是關於家長的「幼小銜接」手冊。
  • 志漁家長學校|幼小銜接時家長們該做哪些準備?
    這就需要科學正確地認識幼小銜接、什麼是幼小銜接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環境,孩子認識世界時,他眼中最常見到的就是父母,可以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因此家庭教育具有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那麼,面對幼小銜接時家長們該做哪些準備呢?
  • 寶寶幼小銜接心裡苦?專家:家長也要幼小銜接
    在這之前,他最大的苦惱只是媽媽總要求他多喝水、不許剩飯,還有中午要睡覺。如今,他感受到了些許不一樣的壓力:每天要學寫兩個字,學拼音,還要做算術題。在幼小銜接階段,軒軒並不是一個人。因為擔心孩子一上小學就掉隊,不少家長把起跑線設在了幼兒園大班甚至更早。專家表示,幼小銜接更重要的習慣的培養,這一點大多數父母都懂了。
  • 幼小銜接,到底銜接什麼?幼小銜接班孩子要不要上?怎麼選?
    原創:牛媽彭小蹦【牛媽心語】爸爸媽媽們,孩子放暑假了,你們的小心臟還好嗎?哈哈哈哈……即將上小學的父母們不淡定了,眼看著別人家孩子一個個都上幼小銜接班了。自己家孩子也得迎頭趕上啊,不能讓娃輸在起跑線上……(中班的家長們紛紛表示:我們現在就已經不淡定了)幼小銜接,到底銜接的啥?弄明白這一點很重要!幼小銜接,真正銜接的是孩子的社交能力與(學業)抗壓能力。
  • 現在幼小銜接的市場有多大?什麼是幼小銜接?
    關於幼小銜接市場,當然是很大了。 一方面,小學課程進度快,拼音一個月教完,孩子掌握有難度。解釋下,並不是老師不願意好好教。很多孩子提前學,教學是根據孩子掌握情況調整,速度自然會有所提高。結果就是,家長們都給孩子報幼小銜接班,你一家不報孩子跟不上。 另一方面,父母基本都雙職工,暑假一個多月孩子沒人看。
  • 幼小銜接,銜接的是什麼?
    每年中高考之後總會引發一批波動,排名熱,學區熱,家長從高中焦慮逐漸下沉,下到初中,下到小學,甚至連幼兒園的家長們也開始焦慮起來。這不幼小銜接要上嗎也成了熱門討論的話題。說到幼小銜接,作為家長,關注的應該是:需要銜接什麼?而不是要不要上的問題,找準方向,你才有可能根據孩子情況判斷要不要上,才不會如無頭蒼蠅亂打亂撞,平添焦慮。幼小銜接,銜接的就是規則和習慣。
  • 幼小銜接,您準備好了嗎?
    小朋友們和家長們,你們準備好了嗎?我是一名小學生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階段,標誌著他(她)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條件,能夠擺脫對大人的依賴,擁有能獨自處理一些簡單問題的能力。這個時候,孩子會意識到「我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
  • 剛上完幼小銜接的我們來回答,幼小銜接孩子要銜接的到底是什麼?
    從事過幼兒園和小學教學的我,經常會被家長諮詢到是否有必要給孩子報幼小銜接。其實幼小銜接這個概念不是現在剛剛就有的新名詞,過去的幼兒園學前班基本就是目前家長們給孩子報名的幼小銜接的雛形。於是校外的培訓機構開始興起,「幼小銜接班」、「拼音班」、「識字班」等到開始如雨後春筍般爆出,向家長們販賣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心情,讓家長們心甘情願的買單,甚至不少家長最後一年的幼兒園都不讓孩子上了,而直接送去全託制的幼小銜接機構了。
  • 不容錯過的「幼小銜接」書單
    所以我的這份幼小銜接書單,會涵蓋我認為需要具備能力的多方面,但每項能力在書的選擇上,我儘可能只選1-2套我認為適合我們的書,不會貪多,這樣也可以減少糾結和過於依賴書籍,而無法利用好每一套書。恬媽幼小銜接書單介紹:如果把幼小銜接作為一個項目去對待,那麼首先我們需要識別項目需求,也就是我們家長要清楚的了解「幼小銜接」的範圍具體包含哪些方面?我們需要做哪些準備?所以書單第一部分是給家長看的。
  • 幼小銜接至關重要 家長們應謹慎選擇
    「孩子雖然沒有讀幼小銜接班,但這半年的時間我一直都按線上幼小銜接課在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準備今年讓6歲兒子正常入小學一年級的周慧說,「我兒子從小就特別聰明伶俐,坐得住,愛讀書,自理能力也很強,學習習慣好,就算半年沒去幼兒園,依然保持每天的學習習慣和作息,因為自己全職在家帶孩子,所以就把全部精力用在教育孩子上,現在孩子唐詩三百首基本全會背並簡單理解含義,不認識的字也會用拼音代替,100以內加減法也非常靈活,而且自己玩搭積木也非常有想法,孩子自己也特別喜歡學習,每次陪孩子玩遊戲都是他先畫出來
  • 幼小銜接,家長需要做好的5個準備
    其實對於幼小銜接(6000字告訴你,孩子幼小銜接習慣養成攻略),其實,我們應該更早就開始準備,而不是到了這個時候才匆忙準備。所以,作為父母,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坦然並且充滿好奇心的去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新的生活形態,並且你要願意為此做出適當的準備。
  • 你知道孩子幼小銜接的重要性了嗎?趕快看過來!滿滿的乾貨分享
    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和小學教育兩個教育階段的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兒童成長過程的一個重大轉折,這個階段也是處於人類整個邏輯思維形成和使用過程中所要經歷的三次環境轉換的第二次轉換期,幼小銜接的重要性由此可見,意義重大。
  • 愛爾蘭幼小銜接的政策、實踐與啟示
    二、愛爾蘭幼小銜接的實踐(一)提倡幼兒與學校「雙向準備」為了順利進行幼小銜接,幼兒首先需要做好入學準備。在這方面,愛爾蘭尤其看重幼兒的社會性和情感技能,而非學業技能。對愛爾蘭的父母和教育者的「入學準備」概念進行研究發現,傳統觀念中的幼小銜接只關注幼兒的「入學準備」,即幼兒需要準備好適應學校。研究者建議在對待「入學準備」這一概念時應採取一種「互動主義理論」(Interactionist)的視角,把「入學準備」視為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即幼兒先前經驗、遺傳天賦、成熟狀態與所處環境和社會文化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