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有良好的品行,不妨試試以下建議

2020-09-14 蜜雪兒麻麻

我是一名80後母親,對於孩子的教育一直是我心中最牽掛的事。

今天和好朋友閒聊,得知朋友有件苦惱的問題向我諮詢。她兒子九歲了,不懂得尊重老人,由於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爺爺奶奶對孩子過於溺愛,孩子稍不如意就拿東西摔,問我怎樣去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

我便安慰她,同時也幫她分析了原因。如果不希望孩子將來會變成這樣,你必須付出精力改變孩子的成長環境,糾正孩子的思想行為。我給她分享了鄰居家孩子的成長故事,鄰居因為工作原因孩子從小跟爺爺奶奶住,爺爺奶奶對孩子過於溺愛,孩子總是眼裡無長輩,且生活自理能力很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她把孩子接到了工作的地方生活,周末才回家看望老人。雖然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非常辛苦,但是看到了孩子的一種翻天覆地的改變。孩子與父母一起生活,看到父母的辛苦付出,在潛移默化中變得乖巧懂事起來,開始幫著做家務,甚至周末回到爺爺奶奶家,也懂得照顧老人。

我認為每個孩子天性並不壞,只要我們給予正確的指導,孩子就會朝著太陽的方向生長。老人寵溺孩子,把孩子捧得過高,導致在孩子面前沒有形成一定的權威性。我們改變不了老人的思想,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思想,正確地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質。

孩子的成績好壞與否,品行是關鍵。道德可以彌補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卻難以掩蓋道德的缺陷。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與他的家教有關。老師只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家長卻是孩子一生的影響者。怎樣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個人覺得以下幾點建議可供參考。

1、培養孩子從小擁有愛心 責任感

在家裡,我們要讓孩子感受到充滿愛的環境。一家人相親相愛互幫互助的氛圍,從小讓孩子產生一種溫馨的感覺,尊老愛幼、樂於助人的品質也就是這樣產生的。現在大部分獨生子女自私,只會接受別人的愛,而不會去愛別人,包括愛自己。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的培養,一言一行的引導。父母應該以身作則,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沒有愛心的人永遠不會懂得尊重別人,更不懂得感恩。五一假期最後一天,我身體不舒服沒起床。女兒起床後看我不舒服就幫著收衣服,折衣服,打掃房間衛生,還煮餃子端給我吃,讓我心裡特別的溫暖。

家庭中,我們要有意識的教給孩子一些任務。讓孩子明白自己也是家中一份子,要教導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鼓勵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終。孩子獨立做事情過程中難免犯錯,比如:做家務洗碗的時候打碎盤子,不小心把杯子打碎,把作業寫錯,不經意地撒謊等等。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們不要去責備孩子,應該鼓勵孩子勇敢地承擔錯誤的一種責任,將功補過。我們願意諒解一個做錯事的人,不會原諒一個掩飾錯誤的人。因為做錯事可能是無意的,但迴避譴責一定是有意的,敢於懺悔和承擔認錯的人是永遠值得尊敬的。

2、鼓勵孩子說實話 懲罰說謊

做父母的要做到明辨是非,獎罰分明,還是要慎重行事。小孩子理解對錯沒那麼深刻,我們要制定獎懲制度更有些。特別在誠信這個問題上,孩子第一次撒謊,一定要給予嚴厲的懲罰,讓孩子深刻記住自己所犯的錯誤,以免日後再犯,若孩子能主動地承認錯誤說明原因,我們應該給予表揚,幫助孩子找到彌補錯誤的方法,多一些鼓勵和支持。孩子日後也不會隱瞞錯誤,不會欺騙家長。漸漸地在孩子心中就會樹立起一定的是非觀念,進行自我約束。

3、培養孩子從小誠實守信

一個誠信的社會,一個誠信的民族,我們要以身作則,在要求孩子誠實的前提下,父母自己一定要言而有信,做不到的事情不要隨便承諾孩子,一旦承諾了就一定要做到。如果父母答應孩子的事情做不到的話,就要和孩子解釋清楚。我們答應孩子的大小事情要儘可能地去辦到,不能敷衍孩子,孩子只知道今天父母說話算話,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變得言而有信。同樣道理,父母說謊,孩子也會跟著說謊。

我們要正確地引導孩子誠實守信,多和孩子分享一些誠實守信的故事,讓孩子理解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孩子從每件小事做起,在家做一個誠信的好孩子。在校做一個誠信的好學生,在社會做一個誠信的好公民。讓誠信紮根於孩子的心靈,讓誠信遍布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我們也要以身作則,做一個有影響力的父母。 歡迎留言指導,謝謝關注!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孩子有責任心,不如試試以下方法:
    但這種品質並非與生俱來的,而有的是通過後期的不斷培養所形成的。我覺得,在育兒成長過程中,我們對孩子進行責任感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對待身邊事物會專注認真,也能更好地適應這個群居的人類社會。
  • 如何培養孩子情商,有以下建議:
    孩子智商高,情商不一定高;情商高,智商一定不低。智商決定人的認識能力。智商高的人,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強,容易在某個專業領域有較高造詣,取得傑出成就,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情商的高低決定著人的認識和實踐的動力大小,它通過影響人的興趣、意志、毅力,來加強或弱化認識和實踐的驅動力。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中,更應該認識到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孩子的情商比智商更有潛力,更有效果。
  • 如何把孩子從暑假「放飛模式」中拉回來?不妨參考以下建議
    但由於家長需要工作,很難抽出大量的時間陪伴孩子,加上孩子的自控力也相對有限,所以很多孩子選擇沉溺於網絡來度過暑假的時光。如今各學校已準備陸續開學,家長務必要幫助孩子慢慢收心,讓孩子以良好的狀態迎接開學。
  • 如何培養孩子擁有良好個性,促進健康成長?
    來源:新浪財經2021年1月14日,瀋陽市衛生健康網發布健康知識:《健康科普堂 | 如何培養孩子擁有良好個性,促進健康成長?》市精衛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門診前來諮詢求助的家長越來越多。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擁有一個良好個性,促進其健康成長呢?一、如何讀懂孩子眼中的訴求?(一)家長情緒穩定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很多家長都感覺在孩子逐漸長大的過程中,和孩子的溝通越來越困難,孩子有心裡話不願和父母說,明知道孩子性格有弱點卻不知道如何引導,青春期孩子越來越叛逆卻毫無辦法。
  • 對於新入學的孩子,父母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習慣孩子終生受益,因此對於新入學的孩子,我建議家長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去做: 1.營造讀書氛圍。 為孩子提供獨立、固定的學習空間。我曾見到有許多孩子放學回家,今天趴在餐桌上寫作業,明天趴在床上看書等,其實一年級的小朋友完全應該擁有一張獨立的書桌,甚至是獨立的臥室等。
  • 如何去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不妨可以試試下邊幾種觀點與方法
    那麼作為男孩的父親,如果還不清楚如何去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不妨可以試試下邊幾種觀點與方法!面對兒童期的男孩明確規則,培養他們的自控能力面對兒童期的男孩,家長應該明確規則培養他們的自控能力,作為兒童期的孩子們。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做規則,對於任何事情都是懵懂無知的。而在這個階段,家長應該加強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讓孩子建立起一個良好的遵守規則的習慣。
  • 小孩晚上咳嗽,不妨試試這些偏方
    小孩晚上咳嗽,不妨試試這些偏方 小孩晚上咳嗽睡不著覺,家長也跟著受累。那麼,該如何緩解小孩晚上咳嗽呢?今天育姐給大家介紹幾種緩解夜間咳嗽的偏方,趕緊試試吧。
  • 李玫瑾:6歲之前,是孩子品行塑造的「黃金期」,家長要好好培養
    家長都希望自己家孩子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但現在有些家長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卻忽略了對孩子品行的培養,要只知道品行對一個人來說比起能力更重要,能力與品行就如同左手和右手,光有能力,沒有品行,終究不會有什麼成就。
  • 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俗話說三歲定八十,孩子的良好習慣,至關重要,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好的習慣一旦培養成,不用借著記憶很容易發揮作用,使寶寶很容易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今天我就來談談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方法: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而我們中國也有句"三歲定八十"的老話,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的的確確,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養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從小抓起。
  • 孩子學習總是「磨洋工」,如何培養專注力?不妨試試「時間遊戲」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孩子教育問題。不同階段的孩子有不一樣的教育方法。對於小學生家長群體而言,不少孩子都存在學習「磨洋工」的現象,對於學習這件事總是磨磨蹭蹭。那麼,作為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 教育應以人為本,把培養孩子品行放首位,家長的這幾種方式很有益
    我們中國有這樣一句古話: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可見,培養一個優秀得孩子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如今絕大多數的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為了讓孩子將來能有出息,家長們真是費盡心思,這對於孩子的成長確實很有意義,但是有很多的家長只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而忽視孩子的品行、人格教養,總是認為教育就指的是孩子的學習,只要學習成績好,那麼所有的都不是問題,這樣的觀念是非常片面的
  • 孩子良好的溝通能力如何培養
    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很重要。培養孩子良好的交往和溝通能力,能讓孩子在人際交往中,更遊刃有餘,獲得更多機會,更易得到成功。孩子的良好溝通能力怎樣培養?父母要鼓勵孩子不要害怕與人交往,在平時注意讓孩子養成與各種人交往的好習慣,比如見到鄰居和周圍的人要主動與他們打招呼、問好。二、要有同理心。
  • 教育:培養良好的品格,引領孩子走向陽光
    一個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雖說與所接受的教育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有關,但最主要還是取決於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式。1.良好品格的塑造要從小開始。孩子本是一張白紙,「人之初,性本善」,家長要本著德育先行的思想,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品德,長大後很難改變過來。良好的品格可以為日後學習文化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 如何培養孩子管理金錢能力,不如試試以下方法
    現在的孩子想接觸金錢,比以前難了。對於孩子來說,孩子年齡小,閱歷少,,自制力也不強大,通常不能很好地管理零花錢,因此,我們有必要教會孩子正確管理零花錢,讓金錢發揮出足夠的價值。如何培養孩子管理金錢的能力,不如試試以下方法:1、讓孩子管理金錢懂得權衡利弊給孩子零花錢不要去沒收,而應該教會孩子自己管理,必要時可代管,在需要的時候給她,孩子遲早都要成人,都要過自己的生活。我們要讓孩子明白,什麼東西是最需要的,零花錢畢竟有限。
  • 想培養誠實的孩子,家長不妨試試從這3步開始做起,養成良好品格
    文丨崔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常言道,誠信是金,現在很多家長都想讓孩子養成誠實守信的良好品格,確實,誠信是難得的好品質,不僅對孩子目前的學習大有好處,對孩子將來的工作發展等也有所裨益。
  • 這樣做,培養孩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良好的交往能力,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培養。01 語言能力語言能力包括理解別人的能力和表達自己的能力。要交往,就要靠有效的語言溝通,家長除了要多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語言理解能力之外,還要注意培養孩子出色的語言表達能力。 判斷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幾個指標是:說話時聲音響亮,態度自然,用詞恰當,能比較完整連貫地、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 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注意以下幾點
    良好習慣怎樣培養,一個人生活、衛生習慣好,就有益於身體健康成長;文明禮貌習慣好,品德就優良;學習習慣好,就能取得好的學業成績。總之,習慣對人的生活、學習以至事業上的成就都至關重要,父母應從小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需要家長潛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良好的習慣的教育。而且更重要的是,對幼兒的教育要滲透於日常生活中,做到堅持不懈。
  • 父母言行端正,孩子品行優良
    對於父母而言,如果自身品行惡劣,則教養出來的孩子無論如何也做不到品行端正。因而父母要想培養出品德高尚、行為端正的孩子,首先要對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在為人處世方面做得更好,符合道德的要求。現代社會,很多父母都感慨孩子越來越難管,還說孩子總是故意與父母對著幹。
  • 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家長是不是都做過以下努力?比如:花費很多時間陪著孩子寫作業,給孩子設定考100分的目標,還許諾他要是取得好成績,就給他一個大大的獎勵。這麼做在短期內可能會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長期下去孩子和家長都會很累。那麼,怎麼輕鬆地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 做到以下幾點,幫助您的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低年級階段,家長聽到老師囑咐最多的一句話應該是:希望家長能配合老師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到底這句良好的學習習慣作何解?什麼才算是良好的習慣? —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一點,可翻看我之前寫的《大語文時代,你知道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嗎?》以上四點,看起來容易,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就會發現很有些難度。畢竟,在低年級階段,除了晚上的作業時間,早上起床上學的時間點也是一番雞飛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