骷髏碗,人皮鼓,西藏密宗的法器

2020-12-22 搜狐網

  骷髏碗,人骨笛,骨珠,人皮鼓…… 西藏密宗的法器一覽。

  西藏密宗法器:骷髏碗

  藏傳佛教密宗盛行用人的骨骼製成各種法器。骷髏碗也稱人頭器,它是密宗修祛者舉行灌頂儀式時,在灌頂壺內盛聖水,頭器內盛酒,師傅將聖水灑在修行者頭上,並讓其喝酒,然後授予密法。灌頂的意義是使修行者聰明和衝卻一切汙穢。

  

西藏密宗法器:人骨笛

    關於骷髏碗使用《格薩爾王傳》中有記載:格薩爾王在長臂妖魔面前束手無策,後因得到王妃梅薩的幫助,在頭蓋骨碗裡裝上毒藥水使命根子海水乾枯,用金斧子砍斷命根地,用神弓寶箭射死命根子牛,並在妖魔額前水晶小魚發光時,用箭射中後才將魔國王制伏。然而西藏骷髏碗的使用並非自古以來就是司空見慣的。

西藏密宗法器:人皮鼓

    桑耶寺建成後,白若雜那在印度學得密法,返回西藏開始傳播。密宗的修行儀式來自貴族的激烈反對,赤松德贊之妃側繃紗說:「所謂嘎巴拉,就是人的頭蓋骨;所謂巴蘇大就是掏出來的人的內臟;所謂岡凌,就是用人脛骨做的號;……,這不是教法,是從印度進入西藏的罪惡。」這段史料說明當時骷髏碗的使用並非是司空見慣的,它於數百年後在西藏普及是隨著密教在西藏的廣泛傳播而開始風行的,而非土生土長。密宗禮儀中使用骷髏碗的作法傳入西藏之前,西藏沒有普遍使用骷髏碗。

西藏密宗法器:人皮鼓

    在元代,王室對藏傳佛教格外偏愛。據說藏僧楊璉真伽曾勾結維吾爾族宰相桑哥盜掘南宋帝後卿相陵寢一百多座,以宋理宗頭蓋骨奉給帝師為飲器。

    十三世紀中葉,西方人的遊記中敘述了西藏天葬和骷髏碗使用的風俗,這段時期,正是藏傳佛教大量向中原傳播的階段。

    在明朝,憲宗開始,藏僧受到皇帝的寵信,在北京的市民中間;有些人混入藏僧行列,掘墓發棺將頭蓋骨等製成骷髏碗具賣給藏僧供修法事之用。

說明這段時期藏傳佛教中使用骷髏碗已經成為代表性的行為。

    西藏密宗法器: 人骨笛

    藏語稱為「罡洞」,長約三十釐米,是用人的小腿骨製成,局部包銀或銅,吹起來聲音尖利刺耳,給人以恐怖之感。

    西藏密宗法器: 骨珠

    以修持成就之喇嘛的眉心骨或頭頂骨做成。一位喇嘛只能取一枚,故一百零八顆的念珠,即是一百零八位成就喇嘛之加持。另外,骨珠所代表的意義,若依世俗義來說,是表示無常,提醒死亡隨時到來,當精勤修持。若依勝義說,則是表徵空性。

    西藏密宗法器: 人皮鼓

忿怒尊或持明尊所持之法器。以兩個天靈蓋相背接合,兩面再蒙以人皮,塗作綠色。修法中,於頌讚時,配合金剛鈴杵使用。

    西藏密宗法器: 嘎巴拉

    即天靈蓋,怒尊所持之法器。通常以喇嘛死後的頭蓋骨做成,表徵空性。平通用以盛甘露,供於壇城上。

(責任編輯:劉盼)

相關焦點

  • 西藏密宗的法器(圖)
    西藏密宗的法器:骷髏碗藏傳佛教密宗盛行用人的骨骼製成各種法器。骷髏碗也稱人頭器,它是密宗修祛者舉行灌頂儀式時,在灌頂壺內盛聖水,頭器內盛酒,師傅將聖水灑在修行者頭上,並讓其喝酒,然後授予密法。灌頂的意義是使修行者聰明和衝卻一切汙穢。
  • 舊西藏的「人骨」密宗法器——嘎巴拉
    嘎巴拉,其實是西藏人骨製品的俗稱。它一般由已獲圓滿報身有修為的藏族人死後的骨頭所制,以頭蓋骨,指骨為主,是神秘的密宗法器之一。嘎巴拉翻譯成漢字的意思就是「頭骨蓋」,最早的嘎巴拉選用的材料是佛教高僧圓寂後的遺骨中的頭骨嚴格按照密教的儀軌和壇城,意在輔助密教信眾的灌頂和修行,十分珍貴稀奇。
  • 西藏密宗之中心教旨
    密宗(金剛乘)的見解,與後期大乘並無二致,全部接受了「轉」識成智,或「悟」識即智,和即心是佛的見解;且更進一步說,煩惱即菩緹,眾生即佛。在眾生位似乎有「轉」的必要,其實開悟以後,並不覺得有什麼可轉變的。因為佛性和佛果不增不減,早就圓成的在那裡了。因此,說密宗的見和行都是由「果位」的觀點出發的。所以叫做「果位見」。
  • 請問皈依佛教禪宗派後,家裡能否放置密宗的法器?謝謝。_澎湃新聞...
    X 請問皈依佛教禪宗派後,家裡能否放置密宗的法器
  • 佛教法器簡介,那些杵、鈴有什麼特殊意義?
    明代的密宗法器一般是合金打造,具體成分不詳,基本上都是官造,民間很少有實力打造這麼複雜的金屬製品,官造品多集中在永樂、宣德兩朝,尺寸基本一致,一般鈴和杵長都接近20釐米左右,人手一般大小,而且有款,很抱歉不能為大家展示一下圖片,因為這些帶款的法器都是各大博物館鎮館之寶。是什麼原因讓這些法器看起來如此神秘?
  • 西藏佛教神秘的法器嘎巴拉,竟是用高僧骨頭製成的
    西藏那是我國海拔最高的省,也是我國最神秘的省份之一,傳聞西藏人人都信佛,而在藏佛中就有一種神秘的法器嘎巴拉,還是用高僧的骨頭製成的,是不是有點嚇人,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這種法器。嘎巴拉嘎巴拉在藏傳佛教中裡一種由人骨製成的法器,而且只有高僧大德的頭骨眉輪骨、指骨製成的才叫嘎吧啦,一般人的骨頭是不行的,傳聞在西藏喇嘛死後,都是天葬,天葬指的就是死亡之後,屍體直接餵禿鷲
  • 藏族密宗史之歷代藏族密宗大師
    後人以此為佛教在該地區的最初傳播時期,在當地民間傳說中毗盧遮那是「點燃東方(相對西藏而言,指康區)佛教明燈的聖人」。  B、卓彌·釋迦益西  卓彌·釋迦益西,是西藏後藏芒喀地方人,生於藏曆水蛇年(即公元993年)。他是藏傳佛教「後弘期」初期的一位著名高僧,也是一位密宗大師、大翻譯家。
  • 藏傳佛像:密宗之魂 極具升值潛力
    傳入中國大約在東漢初年,此後,佛教經過不斷發展,產生了許多宗派,比如華嚴宗、淨土宗、天台宗、禪宗、密宗等。其中的密宗,因其通過藏族語言流傳,以青藏高原為主要傳播區域,所以被稱為「藏傳佛教」,又稱喇嘛教。  密宗最早也是在印度興起,據傳在唐太宗時期,密宗的蓮花生大師入藏傳授密宗教法,從此有了「藏密」一詞。
  • 密宗法門與蓮花生大士
    密宗另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與道教一樣,特別強調師承。密法的各種修持法門在根本宗旨和目的上面和大乘教法並無不同之處,只是形式和方式有區別。密宗法門講究氣,脈,明點的修法。氣是內氣,脈是經脈,明點是指脈上一些特定的部位。接近於現代內分泌系統的一些腺體的位置。密宗的修法大都保留在《無上瑜伽部》一書中。
  • 李連杰有顆珠子,專家稱:或是密宗佛教的「聖物」,價值不可估量
    如果從歷史角度看,「天珠」的意義已經超出了藏傳佛教的範疇,甚至可以代表藏民族群;眾所周知,藏族是一個信奉密宗佛教的宗教民族,追溯歷史,傳說千年前就有密宗弟子從「上師」手中獲得一枚珠子作為護身符,此後被藏民視為「上天神物」,可招財、納福等,密宗弟子為表示尊敬及珍貴稱之為「天珠」。
  • 智慧劍、金剛杵是四大菩薩那幾位的法器
    梵林的智慧劍,保留了佛教法器威嚴的同時更適合個人佩戴,集時尚與信仰於一身。劍身採用18k黃金與墨玉鍛造而成,並且輔以南紅寶石,原本單調的色彩瞬間有了氣色的神採,大氣雍容。梵語的普賢稱「三曼多拔陀羅」,密宗亦稱普賢為善攝金剛、真如金剛、如意金剛。在雕像上,普賢乘白象侍佛之右;文殊駕獅子侍佛之左。據說普賢菩薩掌管諸佛的理德、定德、行德;文殊菩薩則掌管諸佛的智德與證德。一般把普賢菩薩視為祈求延命的本尊。普賢單獨造像通常騎六牙之白象,頭戴五佛冠,形如滿月童子。
  • 中國道家捉鬼鎮宅法器
    下面我們一起去探究一下中國道教文化中捉鬼鎮宅的法器都有哪些!第一種金錢劍:金錢劍是法師用於捉鬼降妖時用的,也可以掛在家裡用來闢邪擋煞。金錢劍是用銅錢跟紅線手工製作而成。按照製作要求金錢劍都是在農曆五月初五午時,八節,三元日製作。其中60年一甲子的午年農曆午月午日午時和申年月日時,酉年月日時最佳難得。
  • 來自星星的鐵,帶你認識西藏天鐵!
    西藏人認為天鐵和天珠一樣,都是天上掉下來的東西,密宗稱之為「天鐵」,即是「來自天上的鐵」之意,多用來製造成金剛杵、普巴杵等法器。 天鐵,藏語稱「託甲」,譯為天鐵或雷石,藏族傳統解釋為打雷時降下來的鐵塊,埋藏地下,長期不鏽,呈現各種形色。人們如果找到此類物,可以做護身符用,有避邪功用。
  • 密宗不神秘!三分鐘了解佛教密宗的基本修持法:三密相應!
    密宗,源出於古印度佛教中的密教。公元8世紀至11世紀間,印度密教傳入西藏地區,建立了西藏密教的傳統,稱為藏密。密宗認為,口密、身密、意密「三密」,是密宗一切修法的基礎,為密宗修行之要,是密宗修持者必須信仰、嚴守和實踐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 藏傳佛教法器「金剛杵」,到底有多神秘?
    在藏傳佛教眾多的收藏門類中,除了傳統上的佛像和唐卡外,法器作為一個單獨的分支逐漸受到重視,在重大的拍賣中屢屢創下天價的成交。比如北京翰海秋拍中最受矚目的一件拍品,也是迄今僅見的明代宮廷藏傳佛教法器「明永樂鐵鎏金龍紋鉞刀」,以6670萬元成交,足見這一收藏領域的吸引力和價值。法器種類眾多,其中金剛杵因為造型優美、製作工藝高超,成為收藏翹楚,目前受關注程度最高。
  • 略說密法師成就——成真正的法器
    根據密法來講,真正的密法成就都是「法器成就」,知道了嗎?我們平常念咒,念一百萬遍、一千萬遍,僅僅算是加行,這是漢地講的加行啊。漢的真正的密宗講的加行,你念咒、觀想、三昧相應,僅僅是加行。什麼叫正行呢?是等你前面加行修好了,有力量,念咒念的有效果才可以。
  • 藏地密碼作者加盟《藏地傳奇》密宗世界觀首曝
    【17173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日前,17173獨家了解到,網易《藏地傳奇》為打造西藏密宗神魔劇情,特別邀請了《藏地密碼》作者韓愛蓮加盟,出任《藏地傳奇》密宗探險劇情總策劃。
  • 岡仁波齊神山與密宗
    密宗崇拜菩薩,提倡性交修道,認為男女兩性的交合就是在實現瑜伽的修練目標。在我國西藏和蒙古地區的寺院中,可以見到歡喜佛。  古人讚美性,很可能是出於性快感的運作體驗和對生殖之事的熱切渴望,當時的人們對性的審美觀點也基本上是出於對性神聖的宗教信仰的考慮,性之聖締造了性之美的意象,性之美因性之聖而走向實化和聖美意境。
  • 密宗不神秘!「灌頂」就是高僧在你頭上灑點聖水嗎?
    很多人認為,「灌頂」就是高僧在你頭頂上灑點聖水,或者在你頭頂上摸一摸,或者用佛像或法器在你頭頂上放一下,就是灌頂了。這實在是對灌頂極大的誤解。灌頂,梵文為「阿毗曬噶」,原意是古印度帝王即位的儀式。佛教密宗效此法,凡弟子入門或繼承阿闍梨位時,必須先經本師按儀軌給予灌頂。灌謂灌持,表示諸佛的護念、慈悲;頂謂頭頂,代表佛行的崇高。
  • 唐卡透露了密宗「即生成佛」之密法的什麼秘密?
    三乘一體的密宗認為只要在上師、佛菩薩的加持下、方法得當,就能「即生成佛」!意思是:此生就能成就佛果。不必像顯宗那樣一步一步修行,累積菩薩道之菩提資糧,經歷三大阿僧祗劫才能成就。密宗修行中因此十分注重上師、佛菩薩之「三密加持」,即:身(密)、口(密)、意(密)三密。簡單講,人造業通過身口意,轉業也須通過身口意。密宗修行必經「本尊法」。修持本尊法一個必經法門是觀想法,即觀想佛菩薩(你的本尊)。這就是身口意三密裡的意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