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五大官姓,你知道嗎?鄭氏絕對是名門望族,轉給宗親

2021-03-05 鄭氏鄭姓一家親

點上面「鄭氏鄭姓一家親」加入鄭氏大家庭。

  無論你在哪裡,只要你姓鄭;請點擊上面鄭氏鄭姓一家親」關注,擁抱中華鄭氏大家庭,和各地宗親交流,攜手同行,弘揚鄭氏文化。

鄭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子姓、姜姓、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周朝的鄭桓公為姬姓鄭氏得姓始祖。 鄭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七位。鄭姓在中國大陸為第二十一大姓(在臺灣地區是第十二大姓)。大陸鄭姓人口約為1500多萬,約佔大陸總人口約1%。

堂號是指由於人口不斷流動,家族一支一系定居某地後,為了保持最親近的血緣關係,便以'堂號'來區分和維繫。現居閩、浙、粵等地鄭氏後代,家家戶戶都有"滎陽堂、滎陽衍派"的匾額,僑居海外的鄭氏子孫更以"滎陽"為榮 。

"鄭氏官姓"據悉眼下就有"滎陽世家、屐聲世家、明謨世家、義門世家、書帶世家"這五個官姓的說法。

經查,都出自歷史上有關事例

滎陽世家

自太始祖桓公受封立國,鄭武公建都滎陽後,由於當時鄭氏家族旺盛,許多鄭氏族人都引以為榮,其後代子孫也光耀門庭,故有"天下鄭氏出滎陽"之說,鄭氏族故稱"滎陽世家"。

屐聲世家

漢朝的鄭崇官居尚書之職,卻穿著樸素,常著木屐。每逢早朝聖上聞木屐之聲,便知鄭公入朝。皇帝對其他官吏說:"我知鄭卿之屐聲"。一時間"鄭卿屐聲"被稱為美談。其後代子孫,也就沿用"屐聲世家"這個官姓來自報家門。

明謨世家

永定始祖鄭清之在宋理宗時,官拜右丞相兼樞密使等職、晉封申國公,嘉熙四年,賜錢十萬緡為築室、御書"輔德明謨"之閣,是故凡清之公下傳後裔門第有"明謨世家"或"明謨第"之稱。

義門世

宋代的鄭濟,官升內閣、拜官為相、身居要職。為官處事以孝義為先,其子孫一十三世同居一家,可稱孝義之門。皇上御封為"義門",故此有了"義門世家|一說。


書帶世家

宋代的鄭欽任滎陽知府,為官清廉、政績卓越、加升中書之職,且其家族人丁興旺,自成一脈,世人也稱其為"書帶世家"。

滎陽鄭氏,中國漢朝至隋唐時期的北方著名士族,北魏隋唐時期,與博陵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範陽盧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並稱為五姓七家(也稱七姓十家),唐代時北魏滎陽鄭溫的後人位列"七姓十家"之一的禁婚家。

↓↓ ↓點擊閱讀原文更精彩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全國鄭氏人口分布圖式
    如在1982年進行全國人口普查時,有人對北京24948人的姓氏使用情況作一調查,發現其中有198人姓鄭,這種結果,使鄭姓在北京大姓中成為第22大姓,並佔被調查總數的0.794%。當然,居住在北京一帶的鄭姓人也並非絕對是在近現代以後才有人知名。如明代大興人鄭永寬由於是皇妃之父,官至都督同知,其子孫也都分別在朝中擔任都指揮使等職務,便是一個典型事例。
  • 鄭氏與鄭姓
    鄭氏與鄭姓中華鄭氏有著高貴的帝王血統,是百家姓望族之一,主要有(女巳, sì)姓鄭氏、子姓鄭氏、姜姓鄭氏和姬姓鄭氏,源流如下:1、源於(女巳,sì)姓。2015年10月《滎陽與中華鄭姓源流研討會會議紀要》(執筆:李立新)載文:中華鄭氏可溯源於鄭國,歷史上存在著(女巳,sì)姓鄭國、姜姓鄭國和姬姓鄭國。
  • 【鄭氏春秋】鄭姓在全國的分布
    如在1982年進行全國人口普查時,有人對北京24948人的姓氏使用情況作一調查,發現其中有198人姓鄭,這種結果,使鄭姓在北京大姓中成為第22大姓,並佔被調查總數的0.794%。當然,居住在北京一帶的鄭姓人也並非絕對是在近現代以後才有人知名。如明代大興人鄭永寬由於是皇妃之父,官至都督同知,其子孫也都分別在朝中擔任都指揮使等職務,便是一個典型事例。
  • 中國十大「名門望族」,裡面有你的家族嗎?
    百家姓上有「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據統計,記錄在文獻中的姓氏有5662個,其中單姓3484個,複姓2032個,三個字的146個。如此多的姓氏之中,就有很多姓氏在歷史的長河中發揮巨大作用,形成出將入相的名門望族,對歷史的走向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 鄭氏家族,一段令徐水人引以為豪的歷史……
    點上面「鄭氏全球群」加入鄭氏家族!
  • 滎陽鄭氏遍天下​
    為了加強同姓宗親之間的聯繫,他們還在臺北、基隆、桃園、新竹、花蓮、臺中、臺南、苗慄、嘉義、屏東、金門、高雄、臺東、白河等地成立了「國姓會」在這些宗親組織中,成立最早的是基隆鄭氏宗親會,成立的時間是清鹹豐五年(公元1885年)。
  • 全國鄭氏哪裡最多?鄭姓分布狀況,鄭家人快速看!
    點擊加入鄭氏大家庭無論你在哪,只要你
  • 鄭氏壽宴:首推「家文化」傳承禮
    壽宴大廳座無虛席,參加壽宴的有鄭氏家族宗親、親友鄰居,以及主辦方、壽星鄭立春老人的長子鄭應平的好友與酒業人士。第二輪,宗親侄子、侄女輩拜壽;第三輪,晚輩親友、街坊鄰居拜壽。據史料記載,鄭氏以國名為姓,鄭國的建立者鄭桓公為鄭氏始祖。鄭桓公、鄭武公、鄭莊公是鄭國開國後的三代君王,分別被鄭氏後裔稱為太始祖、二世祖、三世祖,被尊「鄭氏三公」。戰國時,韓滅鄭國,國民遂以鄭氏為姓,散居河南、四川、陝西等地。
  • 天下鄭氏一家親!鄭氏起源,宗親們都要了解
    點擊加入鄭氏大家庭無論你在哪,只要你
  • 鄭姓第一大省,廣東152萬鄭氏宗親,名人輩出,光宗耀祖
    偉大的鄭氏三公締造了燦爛的鄭氏文明,不忘初心的鄭氏子孫繼往開來,傳承先祖精神。作為鄭姓第一大省的廣東省,現有約152萬鄭氏宗親,名人輩出,光宗耀祖。廣東省是鄭姓人最多的一個省份, 2013年統計人數達1528115。
  • 鄭國鄭州鄭縣與中華鄭氏
    鄭國鄭州鄭縣與中華鄭氏     鄭州與鄭姓      「鄭縣」,雖然在鄭州設鄭縣不是最早
  • 北朝分裂時期的滎陽鄭氏
    北朝分裂時期的滎陽鄭氏      在使滎陽鄭氏成為天下望族的北魏王朝滅亡以後,北朝一分為東魏
  • 寧德福首鄭氏始末考
    鄭積,官至侍御史。妣楊氏,生子七:方道(分汾溪房)、方遽、方述、方迥(遷福州大田)、方遷、方遜(遷福州竹演)、方迓(遷永嘉德化)。光緒十年版《福安縣誌·卷終·氏族》之《鄭氏志》則記載:       甘棠裡街鄭氏(福首鄭氏分支):陳太府卿鄭露,字恩叟。祖昭,自滎陽入閩,居永泰。露與其弟中郎將莊、別駕淑,徙莆田,開莆來學,世稱「南湖三先生」。
  • 鄭氏家族歷代狀元-宰相-駙馬(郡馬)-皇后(名妃)大全,姓鄭的快看!
    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鄭」,先點上面藍字鄭氏全球群,再點關注,每天免費閱讀.鄭氏宗親點擊進入鄭氏全球群【鄭洪業】懿宗鹹通八年(867)丁亥科進士第一人,此科進士及第30人,同榜有著名詩人皮日休,韋昭度等,考官為禮部侍郎鄭愚。《全唐詩》存其《詔放雲南子弟還國》詩。
  • 中國最尊貴的「五姓七望」,連皇族都沒資格迎娶,看看有沒你的姓氏
    從遠古時期就因此誕生了家族這一說法,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間的積澱,慢慢形成了各種名門望族。而在我國歷史上就存在過最為尊貴的「五姓七望」。他們有著連古代皇族都沒資格迎娶的地位,這其中有你的姓嗎?
  • 海外鄭氏 • |臺灣姓氏知多少
    點擊加入鄭氏大家庭無論你在哪,只要你
  • 老寧波念念不忘的鄭氏十七房,到底藏著什麼故事?
    ——這約莫是老寧波眼中的鄭氏十七房。 一號展館從望族女性成長經歷的角度出發,為世人揭開十七房女祠的神秘面紗。 二號館則以水上十裡紅妝為代表,展示了浙東望族女性的婚嫁習俗。
  • 王姓尋根——中國古代的名門望族「五姓七望」之太原王氏
    而「五姓七望」就是中國古代非常著名的世家大族代表。 「五姓七望」是指:太原王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範陽盧氏、滎陽鄭氏。我們今天主要來介紹一下其中的太原王氏。 古時候的太原,包括今晉中市、陽泉市的很大一部分,轄晉陽、榆次、盂縣、祁縣等12縣,遠比如今的太原市所轄面積廣闊。
  • 長濂鄭氏:濟世以德 捐身以勞
    崇學尚廉的村風、雄厚的書院文脈,都與鄭氏宗族家風的傳承和發揚密不可分。鄭氏家譜記載:「始祖心厭紛華,性喜恬淡,積德行善。七世孫樂善好施,更有隱德。」鄭氏子孫自小就受到極好的仁義道德薰陶,十五世孫與物無忤,被譽為處州的「仁讓世家」。在長濂村人的記憶中,廉吏鄭秉厚曾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大明律》《鄭氏規範》與宋濂不得不說的故事
    明朝的《大明律》,被視作中國法制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部法典,而這部法典制定的背後,就有浦江鄭氏一族家規《鄭氏規範》的影子,而《鄭氏規範》的修訂,又離不開被明太祖朱元璋稱為「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的貢獻。這一段故事,還真得從宋濂在浦江東明精舍執教20餘年開始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