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與鄭姓
中華鄭氏有著高貴的帝王血統,是百家姓望族之一,主要有(女巳, sì)姓鄭氏、子姓鄭氏、姜姓鄭氏和姬姓鄭氏,源流如下:
1、源於(女巳,sì)姓。2015年10月《滎陽與中華鄭姓源流研討會會議紀要》(執筆:李立新)載文:中華鄭氏可溯源於鄭國,歷史上存在著(女巳,sì)姓鄭國、姜姓鄭國和姬姓鄭國。卜辭顯示在商代存在一個(女巳,sì)姓鄭國,位於古本《竹書紀年》所說的â鄭父之丘â,地當河南鄭州一帶,是最早的鄭國,大約有4000年的歷史。
2、源自子姓。出自商王武丁之子子奠之後,子奠(即鄭)也稱奠侯,以主持祭奠用酒而得名,為商朝一方國(參考曹定雲《殷代鄭國考》,徐義華《殷商時期的鄭國》)。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子姓國民也隨之減少,周人遷子姓國遺民遷徙到渭水上遊,約在今陝西寶雞附近。子姓鄭氏的歷史至少有3200多年,這支最古老的鄭姓,人寡勢弱,以後一直無聞,可能淹沒於姬姓鄭氏之中。因â鄭â字由â奠â字演變而來,部分學者認為與後來的â鄭â有關,子姓國之後被稱為â西鄭â因而視為鄭氏來源之一。
3、源自姜姓。出自姜太公之後。周滅商後,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於鄭,以統治子姓遺民,史稱西鄭,故城在今陝西鳳翔縣。周穆王奪西鄭為下都,姜姓所統治的西鄭滅亡。國人姓奠井氏,或為鄭井氏,亦即鄭氏。這支姜姓鄭氏也有3000年的歷史,後來史書上未見這支鄭姓的去向,可能也淹沒於姬姓鄭氏之中了。
4、源於姬姓,以國號為氏。出自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封地鄭國,姬友為鄭國第一國君,稱為鄭桓公,族人認同為â鄭氏太始祖â。公元前806年立國於陝西華縣,公元前375年失國,歷經十四代23君。鄭氏失國後,散居於陳(今河南淮陽)、宋(今河南商丘)等地。為紀念故國,以公子魯為代表的鄭國人相繼以國為姓,自此,鄭姓誕生,鄭魯公被公認為 â以國為姓â的文化認同代表。
5、源於地名。以居邑名稱為氏。出自古褒國附庸之邑南鄭。因鄭國內部矛盾加劇,韓哀侯乘勢攻破鄭國後,鄭國王族、國民逃遷至陝西漢中地區,以故國之名再建了一個小方國,史稱南鄭,並以故國名為姓氏,稱鄭氏。Ã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