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蔬菜種在水面上,充滿詩情畫意的水上菜園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2020-12-11 鄉村田小園

除了流行的無土栽培技術,水上栽培更具詩情畫意

在人們的印象中,花卉、蔬菜、水果都是種在泥土中,長在田地間。然而,他們卻顛覆了大家的印象,將蔬菜、花草栽培在魚塘水面上,實現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既生態環保,又風景秀麗。

這種技術叫做:生物浮床景觀栽培技術

利用植物根系在水中形成濃密的網,吸附水中大量懸浮物,在植物根系表面形成生物膜,膜中的微生物可將水中的有機汙染物降解並吸收,從而促進植物生長並淨化水體。

將水生蔬菜和花卉種植在生物浮床上,不僅打造出優美的環境,更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浮床」的植物能吸收水中的氮磷,又能吸收陽光和遮蔽陽光,使「浮床」下形成「冷水團」,非常適合於魚蝦的養殖。

一片片綠油油的蔬菜不是長在菜地裡,而是長在魚塘的水面上,城裡來的美女帥哥劃著竹排,在水上菜園裡穿梭採摘,這充滿詩意般的場景不是傳說,而是發生在湖南長沙望城區烏山鎮八曲河水上蔬菜基地的一幕。

傅珍檢是烏山鎮的一名農民,幾年前,他承包了一口20多畝的魚塘,但因為排入魚塘的水太肥,導致魚塘的水變黑變臭,附近村民對此意見很大,傅珍檢想,如果有一種辦法能讓魚塘的水質得到淨化就好了。

傳珍檢突發奇想,何不在魚塘種植那些需要汲取大量水分的蔬菜來淨化水質呢?他用塑材、泡沫等浮板,設計出了100套由水上漂浮板、漂浮杆、漂浮網等組合成的水上種菜專用設備,並請當地農民在20多畝的魚塘裡布局栽苗,搞起了水上蔬菜種植。

讓人沒想到的是,傅珍檢種在魚塘水面上的空心菜、娃娃菜等長的梗肥葉綠,並大獲豐收,傅珍檢介紹,水上種植的空心菜等蔬菜根鬚生長在水中,可以吸收水中的營養,無須人工施肥,而且不用除草、澆水、噴灑農藥等。「現在不僅魚塘裡的水變清了,也不臭了,村民也不找我投訴了。」傅珍檢說。

「髒水、臭水上長出的蔬菜人能吃嗎?」面對疑問,傅珍檢將自己的水上蔬菜送檢報告擺了出來,這份由農業部門出具的檢驗報告顯示,各項指標均達到食用標準。

傅珍檢說:「我的水上蔬菜部分用來養豬了,不僅節省了飼料成本,豬吃了水上蔬菜宰殺上市後,肉嫩湯鮮。」

什麼蔬菜適合在水上種植?

據有關資料顯示,水上蔬菜是指在無土的條件下,在水上種植出來的蔬菜,在很多人眼裡,把蔬菜苗放入水裡,不用土,會死掉,其實不然,很多植物都有水中生長的潛能,並不一定非要土壤才能生長,土壤只是起固定植物的作用,例如適合在水上種植的蔬菜有芹菜、甜玉米、茭白、生菜、茼蒿等。

大家可以根據以上案例的介紹,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活學活用,舉一反三,希望能給農民朋友們帶來幫助,歡迎留言補充。

相關焦點

  • 奇異茵萊湖:鄉民供養僧人,菜園種在水上,漁民划船用腳不用槳!
    我發現茵萊湖中有許多水上居民的長腳屋,屋舍之間由長長的木板橋相互連接,每家每戶的房子都是簡陋的木屋,如棋盤矩陣一般,它們猶如一條條連接鄰居之間的水上胡同,構造了最原始的村落社交模式。這些水上民居有一層的、也有兩層的,有些房子的屋簷下還帶著迴廊,居民的床單、被罩就晾在上面。
  • 小菜園裡還空著?有3種蔬菜,四月種最合適!農戶別錯過了
    進入四月份,有一個重要的節氣就是清明節,都說清明前後種瓜點豆,這也是一個種菜的好時節。每年都會在家裡的小菜園裡種些蔬菜,而這片小菜園也是我們能吃到綠色無公害蔬菜的唯一來源,四月份播種,等一個月後再回家時,就能吃到一部分的蔬菜了。
  • 活動招募︱怎樣種出一個陽臺菜園——特色蔬菜新優品種及家庭種植...
    活動招募︱怎樣種出一個陽臺菜園——特色蔬菜新優品種及家庭種植栽培 2020-10-11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裡的景象十分獨特,是緬甸最大的水上市場,充滿了原始風味
    談到水上城市,獨特的威尼斯水城是令人難以忘懷。這是西方國家的文化遺產,但在古老的緬甸東部,萊茵湖的水鄉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水上商業街。生活在當地的茵達人通常在湖邊或島上的淺水區建造根高腳木樁的房屋,大大小小的房屋形成了一座座水上村落。遠遠望去就好像房子在清澈的海水上面,別有一番景色。
  • 一枚城市農夫,種下優雅菜園
    雖然我們的陽臺不大,不能擺出地景的樣子,但也可以把蔬菜種在花盆中,擺在漂亮的花架上,依然貌美如花。花架分為兩層,下層可以放短株蔬菜,上層則放上南瓜、黃瓜、葡萄等藤蔓類植物,在為你織出一片綠蔭同時,也結出華麗的果實。
  • 一葉扁舟搖進芭提雅的水上市場,在這裡體驗當地的水上生活
    四方水上市場裡水路縱橫,水面上木樓別具風格,在芭堤雅四方水上市場,你可以品嘗到泰國各地的小吃,各種各樣的水果、購買各種工藝品,當然進這個四方水上市場還需坐著細長條的小船,有當地人搖你「搖」進市場時,那小船慢悠悠的搖晃,從一座座小橋下穿過,微風吹佛在臉龐,扁舟穿梭於橋亭之間。
  • 農村生活和農家小菜園裡的大眾蔬菜,黃瓜
    農民自打生活水平提高後,陸陸續續的都發展了自己的菜園,也逐漸有了專用的菜園地。發展菜園,也不光是為了自己吃,好多家庭也是為了發展經濟,因為蔬菜被定義為經濟作物。這些年農村種植蔬菜發展經濟的少了,起碼是我們家周圍,十裡八鄉的百姓們,職業種菜的已經很少很少了。
  • 讓孩子愛不釋手的繪本推薦3:充滿趣味的蔬菜水果
    配合童謠背景,作者巧妙融入中國元素,無斧鑿之痕,例如援用京劇武打場面,又如扉頁風景和〈清明上河圖〉汴京城郊菜圃的聯想。而拙畫風則似承襲徐渭、齊白石,線條的表情豐富、力道十足,讓讀者感受的不只是視覺效果,還有觸感上的軟與硬、聽覺上的鬧與靜,甚至連肢體也體驗著每個角色的進退、緩急。
  • 在威廉王子念書的大學種菜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一路上,他向我們介紹了放在烤箱裡烤一下就能吃的海草、帶我們走了一圈適合野生貝類食物的潮間帶、還領著我們在附近的街區逛了逛,指出了幾種能被做成果醬的野果和野花。最讓我驚訝的是,無論是否參與勞動,任何人都可以來菜園免費採摘,只需把菜帶回家之前在採摘本上做好記錄就好。
  • 城市沒有多大空間也能種出菜園的,一起來看看花友的一米菜園
    一米菜園的創意主要就是為了適應城市裡面空間小的環境,在露臺、院子,甚至小陽臺上都能種出小菜園。栽培的土壤都是使用一些調配好的肥土,對清除雜草和病蟲害都是非常容易的,養護蔬菜也不太難。這種小花床的創意特別適合一些喜歡種菜,但是又沒有太多空間的城市人,這種小菜園對土地的面積要求不大,而且是用自己調配的土壤,可以直接買一些盆栽土,這樣會比較省事,而且還能吃到自己種出來的有機蔬菜,使用一些比較輕的土壤,在陽臺上都能栽種
  • 當餐廳遇上菜園
    他們在餐廳附近開闢菜園,每天提供新鮮蔬菜,甚至不設菜單,每天只根據時令變化「看菜下單」,美其名曰「白卡菜單」。這種對食材新鮮度的執著不僅帶來美好的味覺體驗,也讓去餐廳吃飯增添不少未知的趣味。當然,對於鄉間的酒店和餐廳而言,菜園的空間根本不算一回事,但是在城市當中吃到專屬菜園提供的新鮮蔬菜,就難能可貴。
  • 共享菜園 西紅柿胡蘿蔔茄子都是有機蔬菜
    12月27日,海南省萬寧山根鎮大石嶺村共享菜園迎來豐收的喜悅,第一波有機菜悄然成熟,一排排綠油油的芥菜也讓菜園裡顯得生機勃勃,來自新疆的候鳥老人看見綠油油的菜感慨:「12月6日來的時候這裡還沒有種,20多天過去就豐收了,在自己租種的菜園上,親手播種,在休閒健身的同時,享受豐收的喜悅,多麼美妙的田園生活
  • 水面,超越水面——最酷的水上交通工具
    雖然水上運動總是離我們大多數人很遠,但是這不妨我們來欣賞那些小眾的、令人驚嘆的水上交通工具,感受科技的力量。是的,這是火箭帆船在建造這個設備時,火箭帆船的設計師們就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創下B級152至235平米帆船的速度紀錄。
  • 休閒度假體驗農耕 通州「儒家菜園」打造現實版家庭農場
    很多城裡人想在農村有一塊私家菜園,休閒度假體驗農耕的快樂。近日,我區美麗鄉村建設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全市首個孟母文化村馬合店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加速推進產業富民,推出「儒家菜園」傳統文化體驗項目,打造現實版「家庭農場」,讓廣大市民在休閒時光盡享田園樂趣,也進一步帶動村民增收。
  • 「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四川興文「一米菜園」帶你領略田園風光,體驗...
    「都市種地族」看起來一種是有些特立獨行的生活方式,但久居城市的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壓力都很大,他們渴望有心的放鬆空間,領略農村的田園風光就是好的去處。農村的田園風景也是一種誘惑,而且城市與農村都是一個並存的整體,雖然農村的城市化進程在加快,但城市始終不能脫離農村而存在。
  • 打理自己的農村庭院,有花園、菜園,真有一種田園生活的氣息
    也許現在的人們生活都好了很多,無意當中都在想著退休以後的生活,當然希望自己能夠有一方庭院,閒暇時間蒔花弄草,春天能夠欣賞到百花的爛漫,夏季能夠有一處陰涼,藤架下看累累碩果,秋季能夠品嘗到豐收的喜悅,躬耕自己的小菜園,自己親手種植各種的時令蔬菜,以及新鮮的瓜果,偶爾坐下來品茶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天
  • 「親子菜園」帶動脫貧
    10月13日,信陽市溮河區董家河鎮樓畈村的親子菜園裡歡聲笑語。    該村以村集體入股的方式成立眾誠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集聚土地資源,建設蔬菜、瓜果種植示範基地,吸納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以對外租賃和集體種植銷售兩種方式,向轄區學校食堂定點供應蔬菜、向城區消費者租種「親子菜園」,發展休閒農業、體驗式農業。
  • 煙臺海陽打造休閒農場 800塊「小菜園」供市民認領
    曲蓉琳家是黑龍江的,在海陽定居已經4年,她坦言,雖然自己並不會種菜,但慢慢學習也是個樂趣,享受這個「腳踏實地」與大自然共處的美好時光,最主要的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吃到綠色放心的蔬菜,當天她和同事一共認領了60平方米的地,也算是「大戶」了。
  • 可食地景 · 花園式菜園的設計妙招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庭院裡或陽臺上建造一個家庭菜園,有的甚至是用菜園來造景,用各種可食作物代替花卉。在美國,菜園景觀有一個高大上的名稱——edible landscaping(可食地景)。家庭菜園能為我們的餐桌提供健康、新鮮、安全的食材。用收穫的蔬菜贈送朋友鄰居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家庭菜園能讓我們體驗從種子開始培育到豐收的滿足感和喜悅。對於有孩子的家庭來說,能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讓他們體驗勞動的價值。
  • 春節期間有什麼應季蔬菜?菜園裡走一圈就知道了!
    春節期間有什麼以及蔬菜?菜園裡走一圈就知道了對於吃什麼菜,農村是不愁的,來到田裡走一圈就知道了。農村一般自家有菜園,自己的田自己的地,自己種點蔬菜,產量不算多,但是品種多,多種蔬菜,基本自給自足基本沒問題,菜都不用買了。因為只是自己吃,不是要賣的,不用大棚,品相不是很好看,表面可能還有一點蟲眼,但是不影響食用,吃不完的蔬菜就給雞鴨鵝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