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城市農夫,種下優雅菜園

2021-02-19 綠貝農園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本文標題下面的藍色字體「綠貝農園」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每天觀看更多關於我們的最新資訊。每周都有分享哦~~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忙忙碌碌的鋼鐵城市生活,讓有一群人嚮往鄉村田間的生活,嘗試著在屬於自己的陽臺小地,倒騰下花花草草,感受下有機的氣息,何嘗不可。

久居城市的我們,看著一個個格子間,看著一個個鋼鐵之樓,忙碌之餘,開始託思嚮往著農夫的生活,嚮往著詩與遠方中的悠然見南山,想著每天都能吃到有機蔬菜,品嘗自己的勞動果實,享受那成熟在手中的過程。

還隱約記得《歡樂頌》小包總對著安迪說,每天早上能吃到安迪親手種的菜,想想都是滿臉的幸福,其實話中的故事也少許藏於你心。

誠然,你是否也想擁有這樣的專屬菜園?可是陽臺種菜沒有種花美觀、面積又小,這種種因素讓人想放棄。沒關係,有了它們,把菜地種成花園,讓你輕鬆做個優雅城市農夫。

|||— ❶ —|||

|||把菜園擺出花園的美貌|||

誰說菜地就很難看?其實,把菜園擺出花園的美貌,在西方早已成為潮流。這種不可思議的菜園景觀有一個洋氣的名字:edible landscaping(可食地景)。

雖然我們的陽臺不大,不能擺出地景的樣子,但也可以把蔬菜種在花盆中,擺在漂亮的花架上,依然貌美如花。

多層實木轉角花架轉角花架特別適合小戶型陽臺,讓雞肋的轉角空間成為居室中的亮點。多層斜式花架的設計即節約了地面空間、增加了種植面積,還解決了各層蔬菜需要充足陽光的問題。

如果是特別小的陽臺那就更巧了,樓梯式花架靈活多變,可以組合在一起,也可以根據陽臺實際情況分開擺放。

樓梯式實木花架樓梯式花架自帶復古而文藝的氣息,讓樸實的蔬菜也穿上文藝範兒的外衣。別再說它們是一盆菜,我說這叫「景觀蔬菜」。

|||— ❷ —|||

|||瓜果藤爬出滿滿的綠蔭|||

誰說陽臺種不好瓜果藤?不過只是因為沒有攀爬的地方而已。瓜果藤喜歡高處有陽光的地方,那就給它一個空中城堡吧。

只需要在花架上用麻繩編織攀爬的網格,讓它順著網格生長,為你編出一片鬱鬱蔥蔥的綠蔭吧!

立式實木花架實木製的花架,能夠承載較重的瓜果,也更經久耐用。花架分為兩層,下層可以放短株蔬菜,上層則放上南瓜、黃瓜、葡萄等藤蔓類植物,在為你織出一片綠蔭同時,也結出華麗的果實。

如果小小的花架不能承載你滿滿瓜果與綠蔭的夢想,那這樣的柵欄花架便能實現,讓瓜果蔬菜爬滿整個牆頭吧。

柵欄爬藤花架柵欄能夠懸掛於牆面,不佔用地面任何空間,更重要的是,它寬大的面積能夠實現你滿滿的綠蔭夢想。

|||— ❸ —|||

|||無土也能種出新鮮蔬菜|||

誰說種菜就一定需要土?日劇《三星校餐》天海佑希飾演的女主家中,就有這樣一個無土迷你溫室菜園。

又曾經可見,安迪家也有這種無土培養溫室,每天做飯時隨手一摘都新鮮得掐出水來。

智能蔬菜種植箱保溫箱全封閉式種植,不受季節限制,告別水、空氣、土壤的汙染,在家中隨時都可以種菜。精緻的外形,讓蔬菜看起來更像是珍貴的盆景植物。

鈞瓷豆芽罐想吃健康的有機芽苗,只需要五天,足夠一家五口人品嘗。鈞瓷豆芽罐充滿質感,放在陽臺便是精緻的小盆栽,鬱鬱蔥蔥。

無論是豌豆、松柳、紅豆,還是苜蓿、小麥,它可以發出十幾種芽苗菜,不易爛根,輕鬆在家就能享受有機美食。

作為在城市忙忙碌碌的一族,可以在鋼鐵之外,在屬於自己的小居室裡,打造出屬於自己的蔬菜與綠植,做一把暫時遠離喧囂的城市農夫,也是一種愜意與恬靜。

歡迎關注綠貝農園官方公眾號

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是一種鼓勵 | 分享傳遞友誼

留言功能已開啟,歡迎大家來吐槽!


動動手指,在微信公眾號對話框輸入以下關鍵詞,即可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鋤草機|栽苗器|打藥機|綁枝機|綁枝卡|授粉器|陽臺菜園

評論功能已開通!

點擊文末「寫留言」,即可參與評論

香椿苗、豌豆苗、蠶豆苗、蘿蔔苗、蕎麥苗芽苗菜採用無土栽培技術種植,具有潔淨、綠色、營養、保健等特點,而且,生長周期較短、很少發生病蟲害、種植管理簡便,是家庭陽臺菜園的首選品種之一。既可食用又能觀賞,已成為時下炙手可熱的家居小寵!可直接打開菌包噴水種植,也可用花盆、鐵皮或紙板為它製作一個容器,放在陰暗無光的地方,每天早晚2次噴水,過幾天就能看到冒芽,很快就能吃上味甜肉厚的蘑菇啦!

僅重10公斤,苗間、行間,中耕、除草同時完成。

一機多用,配多種操作頭

【鋤草輪、鬆土刀】

【割草頭、打草頭】

只需更換刀片,中耕、除草、割雜草、打草、割稻、收牧草、割灌木一律搞定!

果園,茶園,大棚,山地,坡地操作自如,靈活,輕便。

農民不用彎腰就能幹活!一天能種四畝地

用於栽種辣椒、茄子、西紅柿、西蘭花、菊花、紅薯、甜菜、甜瓜、西瓜等各種蔬菜苗、藥材苗。工作效率高,栽種效果好,成活率高,省工省時省力。

適用於大棚蔬菜,小麥、玉米、大豆、西紅柿、西瓜、葡萄、棉花、蘋果等農作物。具有霧化效果好、省藥的特點。風送筒可以打到葉子的背面,大大增加了噴藥效果。因為採用風做動力,所以對任何農藥無傷害此款輕便,主機只有4.5公斤,婦女兒童輕鬆完成打藥工作。射程遠、能見度10米遠;噴藥速度快,一桶16升的藥 7分鐘就能打完一畝地;而且植物反正面都能噴到藥液。本機器適合園林大棚果樹農藥噴霧,還可以給大棚輕鬆掃雪,還可以用做公路除塵器。

現已開通

(店鋪名:小農業技術服務)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店鋪

點擊閱讀原文,領取驚喜豪禮

相關焦點

  • 樓畈村打造「小小農夫親子菜園」——
    本報記者 唐車 6月11日,來自信陽市勝利路小學的白老師和她的學生們來到溮河區董家河鎮樓畈村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小小農夫親子菜園」忙起了活計。 「周末帶孩子們來參加樓畈村眾城合作社的揭牌儀式,認租屬於自己的『親子菜園』,讓孩子們通過親自採摘讓孩子們知道超市裡的蔬菜是怎麼來的。
  • 現實版的開心農場 愛上種菜的城市人何處安放農夫夢
    但隨之而來的城市問題也不容忽視,比如私開小區綠地種植蔬菜。「我知道破壞綠化種菜不對,但是實在也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去種菜了啊,不就是想給孩子種點健康蔬菜麼。」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女士在採訪中無奈地告訴記者。的確,在鋼筋水泥的城市中,想為種子們找塊土壤並非易事。不過,也有一些「都市農夫」為自己的農夫夢找到了合適的場所,他們的方法或許對愛種地的你也有啟發。
  • 樓畈村打造「小小農夫親子菜園」——城裡娃當起小農夫—綜合...
    本報記者 唐車 6月11日,來自信陽市勝利路小學的白老師和她的學生們來到溮河區董家河鎮樓畈村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小小農夫親子菜園」忙起了活計。 「小小農夫親子菜園」位於溮河區董家河鎮樓畈村的精準扶貧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今年年初開工建設,目前,基地內水、電、路等配套基礎設施一應俱全,還建有休息室,提供給市民使用。 今年年初,眾城合作社從村民手中流轉土地102畝,以種植無公害蔬菜為主,土地分為對外租認種植和集體種植銷售兩種模式。認領種植園建有20000平方米生態基地。目前,認領種植園種上了鮮玉米、黃瓜、西紅柿等。
  • 城市沒有多大空間也能種出菜園的,一起來看看花友的一米菜園
    下面要給大家介紹在小空間裡面養出一個小菜園,下面這些菜園的創意很奇特,有點像升高花床,這是用一些架子搭設出格子狀的小菜園,人們把它叫做一米菜園。一米菜園的創意主要就是為了適應城市裡面空間小的環境,在露臺、院子,甚至小陽臺上都能種出小菜園。栽培的土壤都是使用一些調配好的肥土,對清除雜草和病蟲害都是非常容易的,養護蔬菜也不太難。
  • 淡水一日遊 下田當農夫去[圖]
    上農夫先修班  這一天,到淡水自然中心跟著小朋友一起當一日農夫,首先,我們到一處秘密基地上農夫先修班。為大家上課的是荒野保護協會的義工,同時是聖約翰科技大學(原新埔工專)淡水研究室的主任宋宏一。「秘密基地」就在大學裡OK便利商店的地下室。
  • 「城市菜園」探索社區融合新路徑
    「城市菜園」探索社區融合新路徑永陽街道十裡牌社區利用閒置土地打造城市菜園,「自耕自種」拉近鄰裡關係,同時推動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助力美麗鄉村建設「老師「老師,我種下去的大蒜要多久才能發芽?」初冬時節的永陽街道十裡牌社區「城市菜園」熱鬧非凡,社區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化身一個個「小農民」,七嘴八舌地討論著蔬菜種植的歡樂。「其實,孩子的生態科普教育只是城市菜園的功能之一。」
  • 農夫山泉有點「田」!普陀鄉村菜園招募,打造自己的開心農場
    現實中,久居城市的人,也時常夢想在農村有一塊菜地,自耕自種,播下幾粒種子,體驗農耕的樂趣。 如今,這樣的夢想逐漸成為現實,普陀田園綜合體開闢了一處16畝大小的耕讀菜園並公開推出第一期報名認購,共分80塊農田,每塊面積平均30平方米,鄉村旅遊逐步由「拍照式」變為「勞動式」「體驗式」。
  • 優雅農夫藝文農場 | 多彩童趣的放鬆空間,文藝範鄉村創新
    可以幫助社區,也可以讓夢想成真,恰好優雅農夫藝術園區就是這樣的案例,一個由大學藝術系學生自發組織的社區團隊,畢業後大家志同道合留在農村,紛紛創業,貢獻所長,超過十年的時間,從小小的項目,一步步擴大,發展出一個嶄新的觀點,將農村變身為美術館,人們在此學習農業、尊敬土地、兒童自然教育、城市人接近田園,還可以帶回藝術家限量創作的文創商品。
  • 城市空中菜園也許是新農人的另一種出路
    臥室窗外的鐵架護欄,陽面,種的雞毛菜,太陽太曬了,一天沒澆水,淺棕花盆裡的雞毛菜乾死好幾顆,後又補種了點。窗臺上長方形花盆裡種的油麥菜剛剛出苗。對了,那兩張光碟隨風飛舞,是用來趕鳥的。還是臥室外的鐵架護欄,從另一個角度拍的。
  • 江洲現實版「QQ農場」讓種菜成為樂趣,想當「都市農夫」 不妨去看看!
    作為柴桑區首個「QQ農場」主人的彭偉,4年前為了照顧家人返鄉創業成種植大戶,在鎮村兩級黨委的號召下實行農業經濟轉型,利用創新經營模式打造可託管的農場,帶動鄉親們共同致富。為了家人,返鄉創業成種植大戶「菜園一對外開放,我就認領了一塊地,種了茄子和豆角,周末沒事就過來澆澆水,帶著孩子體驗幹農活的樂趣。」
  • 辣椒、豆角、捲心菜……荒坡變菜園,四川這個社區圓了城市居民一個...
    大花地社區臨時黨委書記楊麗華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建設「城市菜園」的初衷,社區老人數量多,社區養老也需要給老人們提供一個活動的方式及場地。這些老人很多都是老一輩建設者,從農村出來,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所以就想到將邊坡開闢成菜園。↑小區「城市菜園」。
  • 現在流行在城市裡做農夫
    五十多年前,臺北市將愛本澤·霍華德(英國城市規劃師)的田園城市理論付諸實踐,成型為現在的民生社區。如果你問臺北市的居民,哪裡是他們夢想的安家地?他們一定會說,民生社區。這裡大多是四層的老公寓樓。街邊種滿了樹,如今已綠樹成蔭。咖啡店、花店、手工店等各種充滿情調的小店隨處可見。
  • 臺灣大學生變「優雅農夫」 三線並行改造社區
    臺南後壁區「土溝農村美術館」將向藝文社會企業過渡,以「優雅農夫」為招牌,朝空間藝術、文化旅遊及音樂創作多元發展。魏婉如以農村文化旅遊為事業核心,設計好玩的農村旅遊路線,變出下田插秧、扎稻草人、大談當地食材料理等新玩法。她將洋香瓜命名為「甜蜜蜜」的創意,以生產者的故事包裝行銷,引發搶購潮,一周賣出二十箱,連果農都嚇了一跳。現在的土溝,每逢假日總有大堆遊覽車及遊客參訪。在藝術、旅遊外,劉主揚則為土溝帶來音樂氛圍。
  • 煙臺海陽打造休閒農場 800塊「小菜園」供市民認領
    昨日,籤完認領協議,拿到旅遊度假區臧家村休閒開心小菜園「認領卡」的曲蓉琳開心地「顯擺」起來。當日,臧家村休閒開心小菜園正式公開認領,不管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來的居民紛紛「下單」,爭當「開心農夫」。「早就聽說臧家村規劃出一塊對外認領的菜園,我今天早早就過來了,沒想到還成為第一個認領的人。」
  • 當餐廳遇上菜園
    他們在餐廳附近開闢菜園,每天提供新鮮蔬菜,甚至不設菜單,每天只根據時令變化「看菜下單」,美其名曰「白卡菜單」。這種對食材新鮮度的執著不僅帶來美好的味覺體驗,也讓去餐廳吃飯增添不少未知的趣味。當然,對於鄉間的酒店和餐廳而言,菜園的空間根本不算一回事,但是在城市當中吃到專屬菜園提供的新鮮蔬菜,就難能可貴。
  • 活動回顧|都市農夫故事匯So1第一期:一切從心開始
    每期活動會由不同的發起方與分享者共同組織開展,活動形式自由、開放,以線上或線下的方式與大家分享或本土、或異域的都市農夫故事、經驗及心得。        而本期由華南農業大學穠可食地景組主辦的都市農夫故事匯第一季第一期的主題是:一切從心開始。
  • 農夫做過不同季節的實驗
    紫藤是非常易活的藤本植物,農村人有時候用紫藤老樹幹做菜園籬笆樁,就是砍了比茶杯粗的紫藤,取比較直的一段做籬笆牆的樁,只要不是夏天釘下的,大多會發芽。好攝農夫也在不同季節種植過下山紫藤,就在這裡和藤友們說說經過吧。
  • 創意農場 在城市大廈裡做農夫
    創意無界限,你能否想像在鱗次櫛比的寫字樓上種瓜果、糧食、蔬菜會是什麼樣的風景?最近,國外流行的創意農業竟然是「在城市裡隨心所欲地建農場」。  成長盒子,英國倫敦  在一個20英尺的裝運容器裡,成長盒子(GrowUp Box)在貯水池裡養殖羅非魚,並在垂直柱狀物上種植綠色蔬菜,用廢棄物施肥。
  • 美術生手下的瓶子「擬人」,農夫優雅時尚,老乾媽帥呆了
    第一個是農夫山泉,農夫山泉標籤上主要是以白色和紅色為主的,綠色作為點綴讓人眼前一亮。而擬人之後的農夫山泉變成了一個都市女郎,白晨陽和紅色的過膝長裙配上綠色的裝飾,看上去相當優雅了。
  • 活動招募︱怎樣種出一個陽臺菜園——特色蔬菜新優品種及家庭種植...
    活動招募︱怎樣種出一個陽臺菜園——特色蔬菜新優品種及家庭種植栽培 2020-10-11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