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演化的角度看世界

2021-02-08 項大爺

用演化的角度看世界

廣德金融書院出品 作者:項大爺

今天項大爺想和大家一起來談一談世界觀的問題,希望會對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注入一點能量——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活下去的。

|混沌

我們先來看一個物理學家鮑姆對生物群落數量做出的一個數學模型(看到公式就頭暈的同學可以略過),公式是:

)

這裡面R是係數,實際代表著出生率減死亡率的差;是本次的結果,是下次的結果,它代表著當前種群數量比空間可容納數量最大值之比。這是一個典型的迭代公式,也是計算機擅長的計算方式。

(1)當R=2時,無論如何變,最後都會在幾次迭代後,讓X=50%。

(2)當R逐漸增大後,X會逐漸增加,直到R=3.1後,X會在2個固定值之間跳變,睿哲R繼續增加,X會在4個固定值之間跳變,之後的跳變會按8個、16個、32個的樣式增加。這個趨勢在R=3.57後,跳變周期會趨於無窮大,即混沌出現。

(3)當混沌出現後,初始值上微小的差異都會在迭代幾次後出現巨大的偏差。

這個例子在數學層面很簡單,但哲學意義很深刻。一個非線性系統在進入混沌點之前是可測量和預測的,但進入混沌點之後是不可預測的,且微小的差別都能帶來巨大偏差。人類非常願意或者善於去尋找原因,認為一個結果必然對應著一個決定因素,這是典型的線性思維。但是,很遺憾,人類社會是一個非線性系統或者說是複雜系統,跟上面的算法很像,一個輸入的小小差別就會導致後面巨大的差異,這很難用一個或者多個原因來解釋。就如Google公司的AlphaGo一樣,人工智慧通過學習,演化到後面是我們沒有辦法理解的。就像它在2017年同柯潔的幾場比賽中的「妙招」一樣,你能說出是什麼原因讓它走出了這一步「非人類」的招數呢?

|運氣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了太多心靈雞湯,什麼成功是99%的努力+1%的天賦之類的,我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會成功。但,真的是這樣嗎?用演化的世界觀來看,也許能讓你清醒一些。高考是大部分人都經歷過的,不知道你們有這樣的例子。項大爺以前高中同學中兩個同樣優秀的男生,印象中都是年級前五名吧,高考時都填了清華,但是一個剛剛上提檔線,另一個以兩分只差落榜。落榜之後的男生掉到了本地的一所大學,但也是985和211的重點院校,說實話也不賴,兩個人都讀的相同專業--計算機。20年後,大家認為當年兩分之差的兩個理工男現在的收入差距有多大?(此時請大家閉上眼睛思考)真實的答案是500倍!大家還可以回想一下2005年的超女,前幾名依次是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何潔、紀敏佳、黃雅莉、葉一茜、易慧……咦?易慧是誰??

不可否認,運氣在我們的命運中佔據的太多,我們可能會將最後的結果都歸結為運氣,但這應該沒人能夠接受,可事實又是如此,該怎麼辦?我們必須用演化的視角來看待問題。不同的人生會有不同的路徑,就如同第一節中的算法一樣,也許某一天一個微小的差別就能讓各自的道路從此分道揚鑣。但不可否認,總有那麼少數人的人生路徑就像開掛一樣,每個節點都有好的運氣,最後達到其它人無法企及的高度。用我們最熟悉的馬雲來說,如果他當時高考一考就中並順利讀到名校、如果他一直都當一名老師而不是下海經商、如果他不是碰到賭性極大的投資人孫傳義、如果他沒有在去年的某峰會上高談闊論……太多的不確定性,每一個節點的選擇都有可能讓現在的馬雲消失,但同時在每一個節點同時代的「雲馬」們都已經成為了「浮雲」。從演化的角度看,一定會有一個「馬雲」出現,也一定會有「浮雲」隕落。演化的魅力在於,是整個複雜系統選擇了馬雲,而不是馬雲主導了系統!

|心態

能用演化角度正確看待運氣的人,心態往往會更好,因為自己僅僅是系統演化的一條路徑而已。就像項大爺很喜歡的電影《蝴蝶效應》一樣,即使人生重來也不可能獲得理想結果,因為這個系統背後並不存在總設計師。

因此,我們大可以放鬆心態,在努力的同時,好好享受當下的生活。運氣確實非常重要,人生的節奏踩錯一步就將越走越遠,而且根本沒有重來的機會,即使有,也沒用,天知道重來以後情況會不會更糟……比如說地中海貧血症,這是一個在地中海地區的基因變異導致的疾病,得病的人一般活不過30歲。但是這種變異能夠通過演化生存到現在的原因就是它能夠抵禦瘧疾,患有地中海貧血症的人在感染瘧疾以後的存活率要比正常人高90%。還比如,據研究,我們人類基因中大約只有不到1/4的基因是有效的,還有3/4是無效甚至有害的。這3/4的基因也許就是我們人類進化的痕跡,只不過這些基因在後來的演化中「睡眠」了而已。在演化的角度裡,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它們僅僅代表著一種可能性,我們幹嘛要對這麼多可能性產生情緒呢?

|贏者

我們現在已經進入到信息網絡社會,信息的傳遞是如此之快以至於讓每個人都感覺好累,有時我們喜歡旅行可能僅僅是為了讓自己慢下來而已。如今物聯網時代即將到來,我們人與物之間將再次形成更大的網絡,這對我們影響將如何,天知道!我只知道,演化將會加速,贏者將會通吃!

回看人類的演化史,大約600萬年前,人類同黑猩猩在演化中就分道揚鑣了。又大概10萬年前,人類中的一支智人走出非洲,滅絕了其餘10幾種人類,迅速佔領全世界。我們自己就是贏者通吃的典型案例。

中國目前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都是贏者通吃的例子,這也是網際網路企業燒錢的邏輯所在,因為他們知道,贏者將享有全部的資源。這也是為什麼社會演化一定會導致貧富分化的原因,而且分化的程度將會越來越高,分化的速度也會越來越快。作為老百姓,現在的競爭已是足夠的激烈,為了避免成為淘汰的對象,我們自己要保證在有限範圍內的生存競爭力。「一招鮮」吃一輩子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信息效率太高,你在有限區域中的那點優勢很快就會被網絡所摧毀,最後被贏家淘汰。但如果有兩項或者更多的技能,並且都能排在一定範圍內(比如一個公司、一個村鎮)的前20%,那你生存的概率就大了許多。現代社會中,想要成為贏者,除了運氣,真的需要努力。當然,有時候連努力的機會都是一種運氣……

|教育

現在的小孩真的很苦,項大爺的小孩才四年級,每天作業大概要花3-4個小時才能完成,周末也會有各類補習。我們這樣折磨小孩不就是不想讓他們輸在起跑線上嗎?儘管很多人質疑這個觀點,但項大爺認為它還是有充分依據的。

我們來看娛樂圈,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現在無論是歌手還是演員,基本都是科班出身,那種一個漂亮臉蛋就能混娛樂圈的時代已經是徹底過去,隨便挑一個N線小藝人多半都擁有多項才藝。在體育界,那更是殘酷,中國最優秀的籃球運動員背靠10多億的大市場才能有去拼的機會。年齡大一點的朋友也許還記得20多年前甲A聯賽的「花蝴蝶」馬麥羅,可他當時就是巴西億級聯賽的一名普通球員,他如果在一直在巴西,機會真的很渺茫。在職場,好的黨政機關、國企中,研究生學歷可能只是門檻;在三甲醫院,碩士學歷都只能墊底。我們再看看高考分數,700分都不一定讀的上清華北大……

說簡單一點,這個世上和你一樣的人太多,我們只是想拼一個運氣的機會罷了。從演化的角度看,教育方法沒有對錯,我們只是儘量想減少在演化初始階段與其他人的輸入差距,畢竟,一個微小的差距都能導致命運巨大的分叉。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裡,最後用加措活佛的話作為安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以上內容純屬虛構,僅博大家一笑!


相關焦點

  • 用化學的角度看世界
    化學是一門神奇的學科,也是初高中必學的基礎課程之一,化學在生活中有著很多應用,比如我們穿的衣服,所用的燃料,甚至是我們所品嘗的美食,都與化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很多時候我們生活在化學中卻不自知,如果你精通化學,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學好化學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 生物思維——演化創造了世界
    對比那句:我們不是生活在客觀世界裡,而是生活在思想家為我們搭建的思想世界裡。我們現在的認知就是真理嗎?不一定,也許我們只是進入了一個更大的想像空間而已。科學發展就是一步步打破現有認知,不斷發現新知的過程。除了牛頓的物理學思維,還有一個偉大的理論體系就是達爾文的生物學思維。達爾文的生物學思維達爾文(1809年-1882年),英國生物學家。
  • 人類中年期的演化由來
    從生物學、心理學、神經科學等學科角度,發現中年階段絕不是在逐漸凋零,等待步入老年,而是在經歷社會、生理、心理全方位地再次改變。以至於中年的人類,很多能力正處於最佳狀態。人是高級動物,為什麼只有人類有中年,而其他動物沒有?中年對人類這個物種,究竟有什麼意義?人類為什麼會演化出中年這個階段?我們先聊聊青少年期。
  • 如果想不通,就換個角度看世界
    錢鍾書先生說過:換個角度看世界,會收穫到不同的東西,世界也因此以另一個面貌展示在你面前。聽過這樣一則寓言故事:有位畫師收了很多徒弟,有一天,他想試試徒弟們的水平,便不命題,讓他們自由發揮畫一幅畫。大家互相大眼瞪小雅,不知如何下手,只能硬著頭皮往上畫,試圖用不同的方法掩蓋黴點的痕跡。只有一個人稍作思考,便不慌不忙的畫了一幅荷塘畫,原有的汙點都被他點染成了一隻只活靈活現的小蝌蚪。其中的結果,可想而知這位徒弟得到了師傅的真傳,最終成為一代宗師。我們總覺得人生很難,很多事都難於上青天,總覺得爛事纏身,又不知如何解脫。
  • 行旅規劃師|帶你用不一樣的角度看世界!
    這樣一個多元化的世界裡,有許多不同的文化和信仰。人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去追尋心靈的腳步,期待用不一樣的角度看世界。
  • 文化和基因共同演化
    今天推送選自啟真·跨學科社會科學譯叢《基因之外:文化如何改變人類演化》一書其中的一篇文章,從文化的角度理解我們自身的變化。曾經美國市場上的牛奶與這麼一條廣告詞一同出現:「人人需要牛奶。」這很抓人眼球,但卻不是真的,大多數人不僅不需要牛奶,他們甚至無法容忍它。
  • 以數字角度看世界,激發孩子探索自己與世界的好奇心
    除了提供不一樣的看世界角度,該書信息增量多,知識有趣易懂,激發孩子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每個主題數字對比中,感受世界的多元化。雖然這本書是寫給兒童的科普書,我卻看得津津有味。01、以數字視覺看世界這本書文如其書名,每一開頁設置一個「為什麼」主題,以數字來向孩子科普動物、植物、地球和太空、建築物、旅途中、自身有意思的數字。通過這些有意思的數字,我們不僅可以向外認識世界,還可以向內認識自己。
  • 繩網探險樂園——以另一種角度看世界
    路並非只能向前向後,當進退兩難,要換一個角度,換一種活法。換一個角度,就能看到不一樣的世界,由石家莊拓奇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歷奇探險天空步道項目,和你一起用另一種角度看世界。生活的道路很多,當前面的路走不了要懂得拐道,換一個角度,換一種活法。歲月荏苒,人生不圓滿是常態,而圓滿則是非常態。面對挫折,只要換個角度去思考,去觀察,就會發現,生活所展現的並不是通常感覺那麼陰雲滿天,那麼沒有希望;只要眼睛能越過障礙,心能放下當下,開闊視野,轉變觀念,改變生活方式,再悲慘的生活也會峰迴路轉,再痛苦的人生也會柳暗花明。生命,也將因改變而精彩!
  • 理察·普魯姆談美的演化:美是水到渠成的事
    這種改進是為了它的功能,讓輪子更好用,而不是為了獲得審美上的愉悅,讓輪子變得更好看,儘管我們也可以這樣讚美輪子。所以,技術與功能的協同演化是一種非審美的方式,而審美——比如喜歡與討厭——都與主觀評價領域有關。
  • 心理理論的發展與演化
    40多年來,來自社會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臨床心理學以及人類學領域的學者嘗試從不同角度去探究和解釋心理理論的認知機制和演化淵源。這一重要的心理能力是否為人類獨有?如果不是,不同的物種在這一能力上的表現有何差異?差異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這樣的差異能夠揭示什麼演化秘密?到底是複雜的社會塑造了這樣的能力,還是這樣的能力導致了複雜社會的產生?
  • 從「函數」角度看「組織」——數學思維看世界
    摘要從「函數」的角度出發,思考「組織」、解釋組織中的現象,以期望改善組織績效。同時,通過數學的思維看世界,研究了「換元思想」與組織角色、「映射思維」與組織分工、「極值點」與組織績效、「點圓」與組織戰略,進而更新學生的認知,改變部分學生對數學的看法。
  • 《我的世界》圓石和草方塊演化詳解 沒有獲得草方塊的合法途徑
    《我的世界》圓石和草方塊演化詳解 沒有獲得草方塊的合法途徑時間:2017-07-04 21:14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的世界》圓石和草方塊演化詳解 沒有獲得草方塊的合法途徑 今天遊戲堡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我的世界圓石和草方塊演化詳解,還不知道的玩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名校之路丨在南半球換個角度看世界
    澳大利亞名校之路的主題是「由東向西看世界」。東西和南北在世界格局中,不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地理名詞,而是一種具有深刻文明發展的概念。鴉片戰爭之前,部分中國人還活在天朝大國的美夢中,直到被英國的堅船利炮敲開緊閉的大門,才開始覺醒。
  • ​走進「陰陽」(另一個角度看世界)
    可見古人是從物質世界的本質——「氣體」和氣體的「運動」這兩個角度定義「陰陽」的。古人不稱「陽陰」而稱「陰陽」,這與古人的世界起源邏輯有關。其世界創生次序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即天地)。。。「無極」即「混沌」,「混沌」即散漫飄蕩的水汽。「太極」即圓心,而圓心的出現是和圓周運動的發生同時刻的。圓周運動的主體就是散漫的水汽。
  • 從遞弱代償原理看病毒演化(下)
    從遞弱代償原理看病毒演化(下)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倫道夫·M·尼斯《我們為什麼會生病》,卡爾·齊默《病毒星球》,理察·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尤瓦爾·赫拉利《未來簡史》,王東嶽《物演通論》,理察·普雷斯頓
  • 徐英瑾 | 演化心理學對馬克思「異化」觀的「祛魅」
    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貶值成正比。」青年馬克思認為,這是一個引發他對於異化勞動之所有討論的「經驗事實」。站在演化心理學的角度去解讀,這重異化無疑說的就是在工業化生產條件下,未跟得上社會演化速率的「原始」心理機制所產生的種種機能失調或不適應症。前面所說的兩重異化都具有「現象描述」的特徵,而熱衷於進行本質性概括的馬克思顯然不可能止步於此。
  • YAM的演化_騰訊新聞
    YAM一直以來都是爭議很大的彈性穩定幣實踐,它是AMPL的分叉,同時又借鑑了YFI的分配機制,它發展出了跟AMPL不一樣的演化路徑。 雖然其聲音比之前小了很多,不過YAM本身還在探索,還在推出一系列基於DAO治理的產品,有些在未來一到兩個月內會發布,有些還在構思中。
  • 泰國之芭提雅的「MINI SIAM」,用不一樣的角度去看世界
    迷你暹羅位於泰國芭提雅市郊區Sukhumvit路,為世界第四大微型景觀。這裡是泰國各地名勝的縮影,又稱芭提雅小人國(迷你博物館)。園中共有80個景點,展示泰國眾多著名的文化和歷史建築物,除此之外還有世界各地有名的建築物,標誌性建築物。
  • 看演化怎麼說
    「給世界來杯可樂」。在墨西哥北端小鎮吉拉姆,牙醫醫院和軟飲料的廣告並排而立,那裡的年輕人經常喝軟飲料,20-30歲青年嘴裡的蛀牙數量是沒錢喝軟飲料只能吃粗玉米餅的隔壁窮鎮青年的3倍。在5月28至30日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舉行的「人類齒顎演化:對牙科學和畸齒矯正學的啟示」大會上,庫奇納報告了自己的研究,古人類學家、考古學家、牙科學者和食品科學家攜起手來,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會議指出,古人類與其他靈長類一樣也面臨牙病問題,但那是上了年紀之後的結果。兩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上只有2%的牙齒是蛀牙,牙周病和咬合不正等問題也難覓其蹤。
  • 輿論場結構演化論--四川頻道--人民網
    四、輿論場的演化與動態方程 1、輿論場的演化及其內在規律 通過分析輿論演化發展的進程可以發現,輿論場的演化歷程可以創新性地分為以下四個階段:單核管制輿論場、雙焦橢球輿論場、莫比烏斯輿論場、單核共生輿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