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演化的角度看世界
廣德金融書院出品 作者:項大爺
今天項大爺想和大家一起來談一談世界觀的問題,希望會對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注入一點能量——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活下去的。
|混沌
我們先來看一個物理學家鮑姆對生物群落數量做出的一個數學模型(看到公式就頭暈的同學可以略過),公式是:
)
這裡面R是係數,實際代表著出生率減死亡率的差;是本次的結果,是下次的結果,它代表著當前種群數量比空間可容納數量最大值之比。這是一個典型的迭代公式,也是計算機擅長的計算方式。
(1)當R=2時,無論如何變,最後都會在幾次迭代後,讓X=50%。
(2)當R逐漸增大後,X會逐漸增加,直到R=3.1後,X會在2個固定值之間跳變,睿哲R繼續增加,X會在4個固定值之間跳變,之後的跳變會按8個、16個、32個的樣式增加。這個趨勢在R=3.57後,跳變周期會趨於無窮大,即混沌出現。
(3)當混沌出現後,初始值上微小的差異都會在迭代幾次後出現巨大的偏差。
這個例子在數學層面很簡單,但哲學意義很深刻。一個非線性系統在進入混沌點之前是可測量和預測的,但進入混沌點之後是不可預測的,且微小的差別都能帶來巨大偏差。人類非常願意或者善於去尋找原因,認為一個結果必然對應著一個決定因素,這是典型的線性思維。但是,很遺憾,人類社會是一個非線性系統或者說是複雜系統,跟上面的算法很像,一個輸入的小小差別就會導致後面巨大的差異,這很難用一個或者多個原因來解釋。就如Google公司的AlphaGo一樣,人工智慧通過學習,演化到後面是我們沒有辦法理解的。就像它在2017年同柯潔的幾場比賽中的「妙招」一樣,你能說出是什麼原因讓它走出了這一步「非人類」的招數呢?
|運氣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了太多心靈雞湯,什麼成功是99%的努力+1%的天賦之類的,我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會成功。但,真的是這樣嗎?用演化的世界觀來看,也許能讓你清醒一些。高考是大部分人都經歷過的,不知道你們有這樣的例子。項大爺以前高中同學中兩個同樣優秀的男生,印象中都是年級前五名吧,高考時都填了清華,但是一個剛剛上提檔線,另一個以兩分只差落榜。落榜之後的男生掉到了本地的一所大學,但也是985和211的重點院校,說實話也不賴,兩個人都讀的相同專業--計算機。20年後,大家認為當年兩分之差的兩個理工男現在的收入差距有多大?(此時請大家閉上眼睛思考)真實的答案是500倍!大家還可以回想一下2005年的超女,前幾名依次是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何潔、紀敏佳、黃雅莉、葉一茜、易慧……咦?易慧是誰??
不可否認,運氣在我們的命運中佔據的太多,我們可能會將最後的結果都歸結為運氣,但這應該沒人能夠接受,可事實又是如此,該怎麼辦?我們必須用演化的視角來看待問題。不同的人生會有不同的路徑,就如同第一節中的算法一樣,也許某一天一個微小的差別就能讓各自的道路從此分道揚鑣。但不可否認,總有那麼少數人的人生路徑就像開掛一樣,每個節點都有好的運氣,最後達到其它人無法企及的高度。用我們最熟悉的馬雲來說,如果他當時高考一考就中並順利讀到名校、如果他一直都當一名老師而不是下海經商、如果他不是碰到賭性極大的投資人孫傳義、如果他沒有在去年的某峰會上高談闊論……太多的不確定性,每一個節點的選擇都有可能讓現在的馬雲消失,但同時在每一個節點同時代的「雲馬」們都已經成為了「浮雲」。從演化的角度看,一定會有一個「馬雲」出現,也一定會有「浮雲」隕落。演化的魅力在於,是整個複雜系統選擇了馬雲,而不是馬雲主導了系統!
|心態
能用演化角度正確看待運氣的人,心態往往會更好,因為自己僅僅是系統演化的一條路徑而已。就像項大爺很喜歡的電影《蝴蝶效應》一樣,即使人生重來也不可能獲得理想結果,因為這個系統背後並不存在總設計師。
因此,我們大可以放鬆心態,在努力的同時,好好享受當下的生活。運氣確實非常重要,人生的節奏踩錯一步就將越走越遠,而且根本沒有重來的機會,即使有,也沒用,天知道重來以後情況會不會更糟……比如說地中海貧血症,這是一個在地中海地區的基因變異導致的疾病,得病的人一般活不過30歲。但是這種變異能夠通過演化生存到現在的原因就是它能夠抵禦瘧疾,患有地中海貧血症的人在感染瘧疾以後的存活率要比正常人高90%。還比如,據研究,我們人類基因中大約只有不到1/4的基因是有效的,還有3/4是無效甚至有害的。這3/4的基因也許就是我們人類進化的痕跡,只不過這些基因在後來的演化中「睡眠」了而已。在演化的角度裡,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它們僅僅代表著一種可能性,我們幹嘛要對這麼多可能性產生情緒呢?
|贏者
我們現在已經進入到信息網絡社會,信息的傳遞是如此之快以至於讓每個人都感覺好累,有時我們喜歡旅行可能僅僅是為了讓自己慢下來而已。如今物聯網時代即將到來,我們人與物之間將再次形成更大的網絡,這對我們影響將如何,天知道!我只知道,演化將會加速,贏者將會通吃!
回看人類的演化史,大約600萬年前,人類同黑猩猩在演化中就分道揚鑣了。又大概10萬年前,人類中的一支智人走出非洲,滅絕了其餘10幾種人類,迅速佔領全世界。我們自己就是贏者通吃的典型案例。
中國目前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都是贏者通吃的例子,這也是網際網路企業燒錢的邏輯所在,因為他們知道,贏者將享有全部的資源。這也是為什麼社會演化一定會導致貧富分化的原因,而且分化的程度將會越來越高,分化的速度也會越來越快。作為老百姓,現在的競爭已是足夠的激烈,為了避免成為淘汰的對象,我們自己要保證在有限範圍內的生存競爭力。「一招鮮」吃一輩子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信息效率太高,你在有限區域中的那點優勢很快就會被網絡所摧毀,最後被贏家淘汰。但如果有兩項或者更多的技能,並且都能排在一定範圍內(比如一個公司、一個村鎮)的前20%,那你生存的概率就大了許多。現代社會中,想要成為贏者,除了運氣,真的需要努力。當然,有時候連努力的機會都是一種運氣……
|教育
現在的小孩真的很苦,項大爺的小孩才四年級,每天作業大概要花3-4個小時才能完成,周末也會有各類補習。我們這樣折磨小孩不就是不想讓他們輸在起跑線上嗎?儘管很多人質疑這個觀點,但項大爺認為它還是有充分依據的。
我們來看娛樂圈,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現在無論是歌手還是演員,基本都是科班出身,那種一個漂亮臉蛋就能混娛樂圈的時代已經是徹底過去,隨便挑一個N線小藝人多半都擁有多項才藝。在體育界,那更是殘酷,中國最優秀的籃球運動員背靠10多億的大市場才能有去拼的機會。年齡大一點的朋友也許還記得20多年前甲A聯賽的「花蝴蝶」馬麥羅,可他當時就是巴西億級聯賽的一名普通球員,他如果在一直在巴西,機會真的很渺茫。在職場,好的黨政機關、國企中,研究生學歷可能只是門檻;在三甲醫院,碩士學歷都只能墊底。我們再看看高考分數,700分都不一定讀的上清華北大……
說簡單一點,這個世上和你一樣的人太多,我們只是想拼一個運氣的機會罷了。從演化的角度看,教育方法沒有對錯,我們只是儘量想減少在演化初始階段與其他人的輸入差距,畢竟,一個微小的差距都能導致命運巨大的分叉。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裡,最後用加措活佛的話作為安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以上內容純屬虛構,僅博大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