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5個子女給小偷,對不配為人父者早該剝奪監護權 | 新京報快評

2020-12-23 新京報評論

對這樣虐待子女的事件,就必須有強有力的有形之手加以糾正,為未成年人撐起一片晴空,這是社會法治的體現,也是公眾的期待和文明的底線。

▲ 圖片來源:新華社

文 | 沈彬

據媒體報導,河南商城縣男子劉明舉與患有精神疾病的妻子,前後共生育8個孩子,其中女兒老二被拐,另一個孩子意外死亡,剩餘6個孩子中,竟有5個曾被「出租」給小偷,為行竊打掩護。此外,劉明舉還經常捆綁、虐待子女,甚至常常舉家不燒飯,以方便麵充飢。

今年8月,其虐待子女行為被鄰居舉報後,當地村委會依法起訴要求撤銷其夫婦對6個孩子的監護人資格,最終法院判決撤銷這對夫婦為6個子女的監護人資格,指定商城縣民政局為6個孩子的監護人。劉明舉原本也應被拘留一段時間,但由於妻子飲食起居無人照顧,他才被提前釋放。

細細讀完這個家庭的故事,公眾心頭湧現的,不僅是對於普通的虐待兒童、「出租」骨肉行為的憤怒,還有對於涉事家庭這種生活狀態的痛心。這是一個無力承擔撫育後代責任的家庭,不思進取,破罐破摔,把生活過成了「脫底棺材」,一路向赤貧和被剝奪歡樂的童年生活下墜。

當媽媽有精神疾病,爸爸極端不負責任,孩子溫飽都成問題,甚至被「出租」成為犯罪道具……對這樣虐待子女的事件,就必須有強有力的有形之手加以糾正,為未成年人撐起一片晴空,這是社會法治的體現,也是公眾的期待和文明的底線。

其實,早在1980年代的《民法通則》《未成年人保護法》裡就規定了撤銷監護權制度,但是由於缺乏相應的配套措施,所以20多年來一直沒有得到真正落實,導致長期在法律上對失職父母沒有實質性的剝奪性措施,全社會只能幹著急。

2014年,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民政部等部門公布了《關於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終於讓「撤銷監護權」落地,明確未成年人的其他監護人、村(居)民委員會、民政部門以及救助機構,還有共青團、學校等組織都可以按民事特殊訴訟程序,向法院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從法律上中斷侵害人與被侵害未成年人的關係。

《意見》還明確:拒不履行監護職責長達六個月以上;利用未成年人乞討,經三次以上批評教育拒不改正等7種情況,法院可以依法撤銷監護資格。這才讓被架空了20多年的撤銷監護權制度落地。

就商城縣這起匪夷所思的「把親生骨肉租給小偷案」來說,還是要看到剝奪不稱職父母監護權程序的啟動有一些滯後,劉明舉長期虐待子女,把孩子「出租」給小偷的行為長達幾年,但是直到今年8月才被鄰居舉報;因為沒有結婚證等原因,孩子也是很晚才能上戶口。

如果這種虐待、忽視兒童的案子能及時得到司法處理,民政機構能更早介入,斬斷不負責的父親和子女的關係,孩子的童年願景和回憶可能會有很大不同。

這也說明,撤銷監護權、懲治虐待兒童、杜絕家庭暴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種種超出善良人們想像虐待未成年人的罪行,不會因為有了法律規定就自動消失。對虐待子女事件,職能部門要有亮劍的決心,撿「燙手山芋」的勇氣,畢竟孩子是最柔軟的人群。

□沈彬 (媒體人)

編輯:陳靜 校對:郭利琴

相關焦點

  • 熱評丨剝奪監護權,讓「不配為父母」者「不得為父母」
    據媒體報導,今年3月,接女童回家時,姥姥發現她胳膊上纏著紗布,孩子因此前受到虐待者威脅,回答說是自己摔的,之後發生更嚴重的後果。能不能在虐待孩子的行為剛剛萌芽時就發現並進行幹預?能不能在孩子還沒受到嚴重傷害時,就及時轉移監護權,讓孩子逃離悲劇?
  • 家人縱容猥褻該剝奪監護權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最高法印發的《關於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也早有規定:性侵害、出賣、遺棄、虐待、暴力傷害未成年人,嚴重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可以剝奪監護人的監護權。  不管是實施猥褻還是縱容猥褻的父母,根據此規定,都已經觸及到監護資格的問題。相關司法部門應該在父母監護權的問題上做出穩妥安排。
  • 把孩子出租給犯罪分子的父母,應該被剝奪監護權!
    青青不過六七歲,本該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可她的啟蒙教育卻是跟著阿姨「玩拿手機的遊戲」。最令人心痛的是,當檢察官在嫌犯戶口所在地湖南省永州市道縣走訪調查時發現,「利用或出租子女實施盜竊」儼然已成為當地一些人的謀生手段。孩子們其實知道自己是在偷,可是「偷東西」對她來說到底是怎樣的一種行為呢?違法犯罪,還是不道德?這樣的詞彙,也許小青青不懂,可是父母們難道也不懂?
  • 剝奪不稱職父母的監護權,國家監護還懸在半空
    其實,在外國,依法剝奪父母對子女的監護權,有關的案例,我們透過媒體的國際新聞報導,也看過不少。雖然說中西方的社會文化存在很大差異,但我們也不難看到,在未成年人不能獲得有效監護的情況下,剝奪不合格父母的監護權,改由國家行使監護,這樣對於那些受到父母虐待、遺棄等悲慘遭遇的孩子來說,應該是一種最好的庇護,也能夠使那些孩子在更為理想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 評論:探索全流程兒童保護鏈 「激活」剝奪監護權制度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探索全流程兒童保護鏈,「激活」剝奪監護權制度撤銷監護權不是目的,對於未成年人更有效的監護才是。所以撤銷只是起點,還得啟動全流程保護鏈。近年來,因父母虐童引發的剝奪家長監護權話題,常引起社會關注。而在這方面,重慶正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剝奪監護權全流程保護鏈。據報導,今年以來,重慶璧山區先後有3名孩子的父母因嚴重失職,被法院依法剝奪了監護權。剝奪監護權制度被「激活」的背後,是當地探索構建未成年人後續監護體系漸顯成效。
  • 被撤銷6個孩子監護權的父親:出租孩子給小偷
    因暴力傷害,孩子的父親被撤銷六個孩子的監護資格,這些孩子轉由當地民政部門進行監護。由此,該村民曾將自己五個親生子女「出租」給他人的行為被牽扯出來。讓人稍有安慰的是,這六個孩子在當地民政部門的監管,以及志願者、熱心網民的關注下,如今在福利院中,過上了接近正常孩子的生活。
  • 父母出租孩子為他人盜竊 專家:可剝奪其監護權
    (原標題:親生父母"出租"孩子"致富" 專家:可剝奪父母監護權)  正義網北京2月7日電 前不久,上海市青浦區檢察院對兩名被告人以組織未成年人進行違反治安管理活動罪向法院提起公訴。該案中,兩被告人帶著一名7歲左右的小女孩在青浦區商店多次實施盜竊。這本是一起普通的案件,但案件中涉及到的這名小女孩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
  • 剝奪失職父母監護權?是真的!
    今年,璧山區先後有3名孩子的父母因嚴重失職,被璧山區人民法院依法剝奪了監護權。「剝奪監護權制度『沉睡』了太久,該到徹底『喚醒』這一制度的時候了。」剝奪監護權制度真正的難點,也恰是司法程序外的未成年人安置撫養問題。國務院兒童工作智庫專家、重慶市法學會少年法學研究會會長、西南政法大學高維儉教授認為,我國剝奪監護權條款之所以近30年才誕生首個案例,關鍵難點就在於剝奪監護權之後,對未成年人後續監護體系的缺失和不完善。
  • 喚醒「沉睡」的剝奪監護權制度
    「剝奪監護權制度『沉睡』了太久,該到徹底『喚醒』這一制度的時候了。」12月1日,參與辦案的璧山區檢察院檢察長孟衛紅感慨地說。   此前,璧山區檢察院聯合該區民政、公安等部門在全國率先出臺《關於剝奪不履行或怠於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人父母監護權暨解決監護缺失未成年人撫養問題的工作辦法》,填補了一系列剝奪監護權之後的法律監督、社會監管等空白。
  • 失職父母監護權會被剝奪?是真的!
    「剝奪監護權只是開始,遠非結束。」實際從辦理該案時,檢察機關就在醞釀如何破解未成年人後續保護難題。 剝奪監護權制度真正的難點,也恰是司法程序外的未成年人安置撫養問題。 國務院兒童工作智庫專家、重慶市法學會少年法學研究會會長、西南政法大學高維儉教授認為,我國剝奪監護權條款之所以近30年才誕生首個案例,關鍵難點就在於剝奪監護權之後,對未成年人後續監護體系的缺失和不完善。
  • 父母監護權怎麼被撤銷?剝奪父母監護權後由誰撫養孩子?
    如果現實生活中父母其中一方不能行使子女的監護權,相關部門可依法撤銷父母對子女的監護權。父母監護權怎麼被撤銷?剝奪父母監護權後由誰撫養孩子?網友諮詢:監護權的轉交我現在25歲了 監護權還有意義嗎? 是否還可以轉移。
  • 監護權被剝奪或限制法律有哪些規定?被剝奪或限制後怎麼辦?
    網友諮詢:子女和父母有很大的矛盾,此時子女的監護權可以被取消,剝奪,停止或限制等嗎?被剝奪或限制子女監護權怎麼辦?曹明祥律師補充:子女監護權被剝奪或限制該怎麼辦,如何處理?雖然我國法律對子女監護權做了規定,但是在《婚姻法》層面並沒有明確完善的規定,這是法律的一大缺失。
  • 有些家長的監護權就該被剝奪
    原標題:有些家長的監護權就該被剝奪   英國一對菸民夫婦抽菸實在太兇,以至於當地法院依法剝奪了他們對兩歲孩子的監護權。(新華網6月3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述報導可以給我們以下啟示。   首先,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只是父母的責任,也是國家的責任。
  • 探索全流程兒童保護鏈,「激活」剝奪監護權制度
    撤銷監護權不是目的,對於未成年人更有效的監護才是。所以撤銷只是起點,還得啟動全流程保護鏈。  近年來,因父母虐童引發的剝奪家長監護權話題,常引起社會關注。而在這方面,重慶正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剝奪監護權全流程保護鏈。據報導,今年以來,重慶璧山區先後有3名孩子的父母因嚴重失職,被法院依法剝奪了監護權。
  • 剝奪監護權目的在於實現更有效監護
    璧山區法院在今年剝奪了三個家庭嚴重失職父母對孩子的監護權。在司法實踐中,璧山區檢察院聯合民政、公安等部門,在全國率先出臺了《關於剝奪不履行或怠於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人父母監護權暨解決監護缺失未成年人撫養問題的工作辦法》,此舉對於解決剝奪父母監護權後孩子後續監護問題、切實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 家長被剝奪監護權後孩子誰管,法律上有什麼規定?
    但在一些情況下,可能會剝奪父母監護權。那麼,家長被剝奪監護權後孩子誰管,法律上有什麼規定?網友諮詢:剝奪父母監護權後孩子撫養權歸誰?遼寧東寶律師事務所孫志軍律師解答:撤銷監護人資格後,可指定有能力承擔監護人義務的人和組織去照管孩子。
  • 剝奪監護權「第一案」釋放出的「標杆意義」
    他們將不再困於那些不負責任的、不配為人父母的人身邊,不再陷入噩夢般的家庭卻無法逃離。這,就是法律和法治的力量,監護人失當而被撤銷監護權,不再只是「傳說」......>>   有望成為我國未成年人保護進程一標誌性事件 真正撐好兒童權益保護傘  自2013年5月,民政部在北京等全國20個地區開展未成年人社會保護試點工作
  • 俄16歲少年請求法院剝奪母親監護權 因其經常毆打子女發洩情緒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任潔】俄羅斯達吉斯坦共和國伊茲別爾巴什市一名16歲的男孩18日請求法院剝奪自己母親的監護權,因為他的母親經常對他和弟弟妹妹使用暴力。據俄羅斯《觀點報》3月19日報導,該男孩表示,他的母親過著不正常的生活,經常通過毆打子女來發洩情緒。除了毆打自己外,他的母親還經常暴力毆打14歲的弟弟和12歲的妹妹。目前,達吉斯坦共和國調查機構已根據該男孩的要求對其母親展開調查,如果確定母親存在暴力毆打子女的行為,法院將剝奪母親的監護權。
  • 代孕子女的監護權
    雙方當事人對該鑑定意見均無異議。本案審理過程中,原審法院於2015年3月30日委託司法鑑定科學技術研究所司法鑑定中心對陳某與羅某丁、羅某戊之間有無親生血緣關係進行鑑定,上述鑑定機構於2015年4月9日出具的鑑定意見為:依據現有資料和DNA分析結果,排除陳某為羅某丁、羅某戊的生物學母親。陳某為此墊付司法鑑定費人民幣(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5,000元。雙方當事人對於該鑑定意見均無異議。
  • 剝奪父母監護權,孩子該去哪兒?_評論頻道_鳳凰網
    剝奪父母監護易,解決孩子安置難剝奪父母的監護權後,孩子該去哪兒?在香港,如果發現兒童被其父母虐待,法官可以視兒童的情況做出如下幾種裁決:一是將兒童寄養在其他家庭;二是將兒童送到社會福利機構,如兒童之家、福利院等;三是兒童可以繼續在原家庭生活,但必須接受社會福利署監管,接受社工定期來訪,避免暴力事件再發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