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奪不稱職父母的監護權,國家監護還懸在半空

2020-12-13 可讀一二

父母收千元紅包「彩禮」,竟然要將15歲女兒許配人家。如此父母,不僅置女兒的人生幸福於不顧,也涉嫌違法。如此父母,確實沒有盡到監護人的法定職責,不配充當女兒的監護人。

如果父母不能充當兒女的法定監護人,那麼建立國家監護制度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配套」措施。

想到國家監護制度,不由得讓人想起電影《刮痧》。

《刮痧》講述一對中國夫婦移民到美國的故事,其中有一個重要情節,就是他們的兒子有一天生病了,結果孩子的爺爺不懂英文無法帶孩子上醫院,就幫孩子做了刮痧治療,最後因孩子刮痧後身上留下青紫瘀斑,被美國兒童監護部門認定為「虐待」兒童罪,剝奪他們對兒子的監護權。

其實,在外國,依法剝奪父母對子女的監護權,有關的案例,我們透過媒體的國際新聞報導,也看過不少。雖然說中西方的社會文化存在很大差異,但我們也不難看到,在未成年人不能獲得有效監護的情況下,剝奪不合格父母的監護權,改由國家行使監護,這樣對於那些受到父母虐待、遺棄等悲慘遭遇的孩子來說,應該是一種最好的庇護,也能夠使那些孩子在更為理想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放眼全國,為人父母者沒有盡到監護之責,或是對子女放任自流而不加管教,或是讓子女四處流浪而不管不顧,或是對子女動輒拳腳相加百般摧殘,諸如此類使威脅子女的生存權、受教育權、發展權的情況,卻是大有人在。

每當新聞媒體報導不稱職的父母傷害兒女的案例,公眾無不感到義憤,但真正要剝奪這些父母對子女的監護權,卻會遇到很多問題,致使國家監護制度往往只是說說而已,難以真正落實。

如何從制度層面,從司法保護層面上,對那些不能對子女切實履行監護責任的不合格父母進行剛性約束,確實值得政府、立法、司法等有關部門深思。

可是,我國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雖然在《未成年人保護法》、《民法通則》等法律中,對未成年人監護問題作出了諸多規定,但在剝奪不合格父母的監護權方面,還是缺少可操作性,在司法實踐層面上,也鮮有具體的審判案例,使得相關的法律規定只能懸在空中,無法落到實處。

落實國家監護制度,至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其一,建立監護人監督制度。對諸如未成年人權益已經受到侵害的,父母有嚴重不良行為或者犯罪行為的,父母對子女放任不管的,父母非常貧窮的,等等「非正常」家庭列入監督視野。一旦發現此類家庭中出現父母對子女監護不力,發現未成年人權益受到侵害等情況,及時予以制止,責令家長予以改正,對那些不具有監護資格的父母,必要時應該強制剝奪他們對子女的監護權。

其二,確立國家監護制度。對那些對那些不具有監護資格的父母,在剝奪其監護權後,改由國家承擔監護責任。當前情況下,確立國家監護制度,應該將代表國家的民政部門監護職責具體化,並且國家應該撥付專項資金。

其三,制定剝奪父母監護權的相關法律。由於當前的相關法律存在缺失,對那些不具有監護資格父母,要剝奪他們的監護權,還缺乏可操作性。應該制定相關的法律,使剝奪父母監護權做到有法可依,具體可行。

同在藍天下,同唱一首歌。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快樂健康成長,是文明社會的應有追求。對每一位兒童,我們都有義務、有責任對他們實施切實有效的保護。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獲得應有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就必須在制度層面上建立長效機制。

相關焦點

  • 剝奪失職父母監護權?是真的!
    此前,璧山區檢察院聯合該區民政、公安等部門在全國率先出臺《關於剝奪不履行或怠於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人父母監護權暨解決監護缺失未成年人撫養問題的工作辦法》,填補了一系列剝奪監護權之後的法律監督、社會監管等空白。最高檢對此評價:「檢察機關在辦理刑事案件中,能夠做到刑事追究與民事維權並重,切實加強未成年人保護,是對民法典特殊監護規定的生動實踐。」
  • 失職父母監護權會被剝奪?是真的!
    「剝奪監護權制度『沉睡』了太久,該到徹底『喚醒』這一制度的時候了。」 此前,璧山區檢察院聯合該區民政、公安等部門在全國率先出臺《關於剝奪不履行或怠於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人父母監護權暨解決監護缺失未成年人撫養問題的工作辦法》,填補了一系列剝奪監護權之後的法律監督、社會監管等空白。
  • 剝奪監護權目的在於實現更有效監護
    璧山區法院在今年剝奪了三個家庭嚴重失職父母對孩子的監護權。在司法實踐中,璧山區檢察院聯合民政、公安等部門,在全國率先出臺了《關於剝奪不履行或怠於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人父母監護權暨解決監護缺失未成年人撫養問題的工作辦法》,此舉對於解決剝奪父母監護權後孩子後續監護問題、切實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 喚醒「沉睡」的剝奪監護權制度
    張瀚尹說,與其他案件不同,辦理剝奪監護權案件是一項牽涉眾多領域的系統工程。   司法層面之內,需確認王蘭是否已達被剝奪監護權程度,還須逐一落實具有王欣童監護資格的主體,如果仍舊沒有,就需要適格主體來承擔監護義務。   司法層面之外,無論由誰監護孩子,都須考慮其健康成長、教育、醫療,以及隨之而來的居住地、資金等龐雜的問題。
  • 喚醒「沉睡」的監護權,關鍵在於後續監護有保障
    https://www.sohu.com/a/435722430_162758這就意味著,監護權被剝奪,不等於不需要履行撫養義務,顯然不是有總比無這樣簡單,而是讓當事孩子的後續監護更有保障。要不然,單純剝奪監護權或者說為了剝奪監護權而剝奪,是沒法實現「有效保護孩子」這一目的的。
  • 父母不稱職怎麼辦?民法總則:可以撤銷監護權
    被父母「出租」給犯罪團夥,小汪、小何回到原籍之後,她們的父母會不會再次將她們「出租」呢?即使不「出租」,又會不會真正地履行好監護義務呢?這樣的監護人,合格嗎?事實上,小何、小汪的父母將孩子交由犯罪團夥,任由犯罪分子教唆孩子犯罪,剝奪了孩子的受教育權、發展權等基本權利,嚴重影響了未成年人的身心正常發展,依靠原生家庭已不足以給孩子創造健康的生活環境。
  • 父母監護權怎麼被撤銷?剝奪父母監護權後由誰撫養孩子?
    如果現實生活中父母其中一方不能行使子女的監護權,相關部門可依法撤銷父母對子女的監護權。父母監護權怎麼被撤銷?剝奪父母監護權後由誰撫養孩子?網友諮詢:監護權的轉交我現在25歲了 監護權還有意義嗎? 是否還可以轉移。
  • 剝奪監護權「第一案」釋放出的「標杆意義」
    說到底,作為國內首例剝奪父母監護權的司法案例,在對孩子的後續監護和照顧問題上,既要大膽探索嘗試,同時也要謹慎行事,為以後更多類似的案例積累經驗,以保障更多監護權被轉移孩子的合法權益。===  剝奪失職父母監護權 只是一個開始  但是在我看來,通過法律手段剝奪不稱職父母的監護權,只是對女童權益保障的一個開始,真正的難題在於收回監護權之後,如何儘快幫助女童擺脫之前因為不堪經歷所造成的心理陰影
  • 有些家長的監護權就該被剝奪
    原標題:有些家長的監護權就該被剝奪   英國一對菸民夫婦抽菸實在太兇,以至於當地法院依法剝奪了他們對兩歲孩子的監護權。(新華網6月3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述報導可以給我們以下啟示。   首先,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只是父母的責任,也是國家的責任。
  • 剝奪父母監護權,孩子該去哪兒?_評論頻道_鳳凰網
    中國目前缺乏國家監護制度世界許多國家都建立了專門的兒童維權機構,並由法律賦予執法權。美國在1909年即在聯邦政府設立兒童局,每年預算經費達90億美元,擁有大量調查員及律師,許多州和市也成立了相應的機構;日本成立專門的兒童和家庭局,並成立中央兒童福利理事會協調相關事務;香港政府社會福利署設立了專門的兒童保護服務組,香港警務處也設立了兒童虐待政策組和調查組等。
  • 未盡監護責任,父母被撤銷監護權
    父母是兒童法定監護第一責任人,必須切實履行主體責任,不能因為自身原因疏於或放棄對子女監護和撫養,否則將被依法剝奪監護人資格。近日,京山市人民法院審結一起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案,依法撤銷了父母對兩名未成年女兒的監護權,指定京山市救助管理站為兩人的監護人。
  • 探索全流程兒童保護鏈,「激活」剝奪監護權制度
    撤銷監護權不是目的,對於未成年人更有效的監護才是。所以撤銷只是起點,還得啟動全流程保護鏈。  近年來,因父母虐童引發的剝奪家長監護權話題,常引起社會關注。而在這方面,重慶正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剝奪監護權全流程保護鏈。據報導,今年以來,重慶璧山區先後有3名孩子的父母因嚴重失職,被法院依法剝奪了監護權。
  • 「I am Sam」-國家居然可以剝奪我的監護權
    ,終於引起了學校老師、社工的注意,政府要剝奪Sam的監護權,為了給Lucy更好的未來,把孩子送到寄養的家庭,於是電影的主題就是Sam如何爭取女兒的監護權。 看這部電影,我們學習一個小小的法律知識點,就是國家能不能剝奪我們對孩子的監護權。我們都知道在美國等歐美國家,如果看管孩子不當政府是可以父母對孩子的監護權,更別說孩子做作業時的大吼、單打及雙打了,那是會招致牢獄之災,具體可觀看梁家輝、蔣雯麗主演的電影「刮痧」。
  • 監護權被剝奪或限制法律有哪些規定?被剝奪或限制後怎麼辦?
    針對當前一些父母拋棄、虐待子女以及其他不履行監護義務的行為,《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經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的資格,依法另行指定監護人。
  • 重慶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剝奪監護權全流程保護鏈
    張瀚尹說,與其他案件不同,辦理剝奪監護權案件是一項牽涉眾多領域的系統工程。  司法層面之內,需確認王蘭是否已達被剝奪監護權程度,還須逐一落實具有王欣童監護資格的主體,如果仍舊沒有,就需要適格主體來承擔監護義務。  司法層面之外,無論由誰監護孩子,都須考慮其健康成長、教育、醫療,以及隨之而來的居住地、資金等龐雜的問題。
  • 評論:探索全流程兒童保護鏈 「激活」剝奪監護權制度
    近年來,因父母虐童引發的剝奪家長監護權話題,常引起社會關注。而在這方面,重慶正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剝奪監護權全流程保護鏈。據報導,今年以來,重慶璧山區先後有3名孩子的父母因嚴重失職,被法院依法剝奪了監護權。剝奪監護權制度被「激活」的背後,是當地探索構建未成年人後續監護體系漸顯成效。
  • 未成年人遭父母隱蔽侵害 能否撤銷父母的監護權?
    不稱職父母的監護權應被撤銷12歲女孩小芳的母親在外務工,小芳留守家中由親生父親獨自監護,不料父親楊某藉機性侵小芳長達數月。2018年12月11日,經四川省敘永縣檢察院提起公訴,楊某因犯強姦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零六個月;犯強制猥褻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零六個月;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年。
  • 剝奪監護權制度沉睡20年 受虐兒童變更監護人靠等
    剝奪監護權制度「沉睡」二十餘年   6月21日,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泉水新村兩名女童被發現餓死在家中,孩子死前曾因飢餓徹夜拍門喊媽媽。  他們被統稱為「事實無監護兒童」,面對已無監護能力的父母,他們只能生存在惡劣的環境中。
  • 熱評丨剝奪監護權,讓「不配為父母」者「不得為父母」
    能不能在孩子還沒受到嚴重傷害時,就及時轉移監護權,讓孩子逃離悲劇?大家或許還記得,今年4月,黑龍江發生過一起4歲女童被虐打進ICU案,親生父親縱容女友虐打女兒,同樣是孩子被打得生命垂危。這樣的父母,有再多的理由也無法為其開脫,可以說活生生地詮釋了什麼叫「不配為父母」。
  • 把孩子出租給犯罪分子的父母,應該被剝奪監護權!
    很難想像,在依法治國的今天,竟然還有這樣一些地方,父母靠著明碼實價出租自己的孩子為生。他們真的有那麼多迫不得已嗎?他們對孩子的「愛」又體現在哪裡?按照新聞中的描述,這些父母明明都能自食其力,雖然不富裕,卻也算不上窮困,他們所謀求的不過眼前小利,卻沒有想過這樣做將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