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長高
是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靠遺傳、靠營養還是靠運動?
不少家長有自己認同的一套方法
王先生就選擇了運動這條途徑
想想運動總該靠譜了吧
可是這段時間
兒子小王每天跳繩1000多個
個子沒往上竄
身體倒是朝「橫向發展」
重了6公斤!
怎麼回事?
跳繩1000個獎10元,然而…
王先生的兒子小王今年12歲,下個學期上小學6年級,看上去白白胖胖的很可愛,不過身高、體重和同齡人一對比,就發現了大問題——
小王身高145釐米,12歲的男孩平均身高是152釐米,而他的體重有48公斤,比平均體重又多出了足足6公斤。
說起來,小王的爸媽對他的身高關注度不可謂不高,特別是爸爸王先生,拿出了重金獎勵——小王每天要跳繩至少1000個,滿1000個獎勵10元,跳得越多,獎勵也越多。
這樣的「金錢誘惑」讓小王堅持了一整年的跳繩,可他的身高卻從全班的中流慢慢滑落到了末位……
原來小王拿了錢在做這件事
「你是不知道啊,他跳繩從我們這『賺』到多少錢了。」說起重金獎勵跳繩的事情,王先生連連搖頭,「除了有幾天生病之外,每天都起碼跳繩1000個,多的時候跳3000個。」王先生粗粗算了一下,兒子跳繩拿獎約有4000元。
跳繩這樣的縱向運動,對於孩子來說是長高利器,可跳繩如此頻繁的小王為啥身高止步不前了?
「前幾天碰到了他同學的家長,聊天才發現,原來他每天拿著零錢買垃圾食品和飲料吃,因為他零花錢多,經常買多了零食分給關係好的同學。」王先生說,「家裡我們花盡心思燒的菜他不吃,原來肚子都被這些東西填飽了。」
在王先生的「逼問」下,小王不得不交待出了他的零食構成:薯片、油豆乾、雪碧,基本每兩天都會買一次,接下來,但凡在廣告中出現過的零食,他都會挨個買一遍。
零食怎麼吃才健康?
「想讓兒子長高,採用這種方法激勵他運動,誰知他不長高反而變胖了。」在生長發育專家、原浙江省體育醫院骨齡研究中心主任餘紹淼的診室裡,40歲出頭的王先生滿臉懊悔。
上周四,王先生帶著兒子找上了餘紹淼,「已經落後同學這麼多身高了,他最後還能長高嗎?」王先生的語氣裡滿是焦慮,王先生身高172釐米,妻子身高161釐米,兩人的個頭在人群裡毫不起眼,根據公式測算,小王的遺傳身高也只有172釐米左右,「如果因為這樣子長不高,真的要後悔死了。」
好在,餘紹淼的解答讓王先生鬆了一口氣,「從小王的骨齡片來看,他的骨齡與實際年紀相比稍偏小,現在落後的身高,努力一下還能趕回來。」
據悉,終身身高,遺傳因素佔70%~80%,後天因素佔20%~30%。
「一個孩子在幼兒時期養成的行為習慣會影響他們的一生身高,幼兒時期也是最容易養成習慣的黃金期。」餘紹淼說,就拿吃零食這一點來說,可以吃哪些零食、不能吃哪些零食,不論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帶孩子,一定要有嚴格的規定。
餘紹淼是怎麼規定自己外孫女的零食的?
「小孩吃零食這件事沒法避免,我們要做的,就是為他們提供優質零食。」餘紹淼說,在他外孫女的零食單上,主要有花生、核桃、腰果等堅果;葡萄乾、芒果乾等水果乾;全麥麵包、雜糧餅乾、燕麥等粗糧製品;純牛奶、酸奶、奶酪等奶製品。
「千萬要記住,不能攝入高熱量、高糖分、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零食,不要喝碳酸飲料。」餘紹淼說,小王就是因為吃了太多這樣的零食,才不斷變胖,而影響身高的。
孩子能不能長高
遺傳是一方面
後天良好習慣更重要
內容來源:錢江晚報
編輯:戴震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