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處理器在臺式機市場份額超過了英特爾?
在電腦CPU市場Intel和AMD無疑有著絕對的霸主級地位,特別是Intel處理器已經霸榜好多年了,可以說使用人數最多的處理器了。不過最近有一些作者引用了PassMark的一組數據,聲稱AMD處理器首次在全球檯式機CPU市場份額上超過了英特爾,不過這一數據的可信程度並不高。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英特爾處理器的市場地位是很難撼動的,特別是它在遊戲玩家心中的地位。此前Mercury Research還公布了一組2020年數據,顯示Intel在桌上型電腦市場佔據份額為79.9%份額,而AMD只有20.1%。
在處理器領域AMD和Intel相互競爭,有利於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一家獨大並不利於處理器的發展。其實這幾年AMD一直在迅速崛起,特別是銳龍4000系列晶片的成功上市,把AMD的影響力推到了頂點。當然AMD趁熱打鐵在Zen4架構的5000系列晶片上已經使用了全新的5nm技術,而Intel的處理器還停留在14nm和10nm技術上,在處理器設計上看起來AMD似乎走在了Intel的前面。
不過AMD的處理器雖然不錯,但是在單核性能上一直有著一些差距,這也是AMD處理器一直被英特爾壓一頭的主要原因。不過英特爾的每發布一款處理器,在性能上都只是領先AMD一點點,這讓人懷疑英特爾就是在擠牙膏。當然英特爾背負著擠牙膏的「罪名」,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早已經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了。不過現在英特爾似乎也感受到了一些壓力, 在2020年發布11代酷睿處理器的時候,曾經表示不在擠牙膏。
英特爾為什麼不用5nm和7nm?
可是雖然英特爾聲稱不在擠牙膏,但是在11代酷睿處理器工藝上也只是採用了10nm工藝,這就讓很多人懷疑Intel是技術已經落後了。但是我覺得這並不是Intel處理器真正的實力,英特爾之所以擠牙膏和不採用5nm技術,應該是另有原因。Intel這樣做很有可能只是在照顧AMD這個「小弟」,還讓自己在前進的道路上並不孤單,英特爾被動地想要增加AMD的競爭優勢。
我們可以想一下現在的幾個晶片公司,聯發科、高通、華為、蘋果和AMD等都已經有能力設計5nm晶片,難道單獨Intel沒有設計5nm晶片的技術?要知道在晶片領域英特爾是絕對的霸主級地位,擁有多年的技術積累,所以理論上是不會比企業的晶片企業差的。英特爾方面表示,14nm和10nm技術依然是當下最合理的晶片工藝,可是這應該只是行話和套話了。
英特爾之所以不使用5nm和7nm技術生產晶片,我認為最大的原因有兩個,分別是擔心被反壟斷調查和來自外部的競爭壓力太小。要知道雖然現在看起來AMD銳龍晶片的性價比很不錯,但是在銳龍4000晶片成功之前,AMD和Intel的差距還是很大的。雖然年年在多核性能上一直表現不錯,但是單核性能才是一個晶片的核心競爭力,當然核數多了也有一定的好處。而在處理器的單核性能上,有一段對AMD處理器的評論很有代表性,就是「一核有難,多核圍觀」!
如果英特爾不擠牙膏,放開性能和性價比和AMD競爭,那麼AMD的晶片不會有這麼好的發展空間。那麼最終的結果可能會是AMD徹底的失去電腦CPU市場,這其實對於英特爾不會是一個好消息的,很可能就會被反壟斷盯上。其實對於英特爾而言,兩家企業同步發展也是不錯了,畢竟無敵也是很寂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