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之所以不使用5nm和7nm技術生產晶片,應該是另有原因

2021-01-08 智慧山東阿水

AMD處理器在臺式機市場份額超過了英特爾?

在電腦CPU市場Intel和AMD無疑有著絕對的霸主級地位,特別是Intel處理器已經霸榜好多年了,可以說使用人數最多的處理器了。不過最近有一些作者引用了PassMark的一組數據,聲稱AMD處理器首次在全球檯式機CPU市場份額上超過了英特爾,不過這一數據的可信程度並不高。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英特爾處理器的市場地位是很難撼動的,特別是它在遊戲玩家心中的地位。此前Mercury Research還公布了一組2020年數據,顯示Intel在桌上型電腦市場佔據份額為79.9%份額,而AMD只有20.1%。

在處理器領域AMD和Intel相互競爭,有利於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一家獨大並不利於處理器的發展。其實這幾年AMD一直在迅速崛起,特別是銳龍4000系列晶片的成功上市,把AMD的影響力推到了頂點。當然AMD趁熱打鐵在Zen4架構的5000系列晶片上已經使用了全新的5nm技術,而Intel的處理器還停留在14nm和10nm技術上,在處理器設計上看起來AMD似乎走在了Intel的前面。

不過AMD的處理器雖然不錯,但是在單核性能上一直有著一些差距,這也是AMD處理器一直被英特爾壓一頭的主要原因。不過英特爾的每發布一款處理器,在性能上都只是領先AMD一點點,這讓人懷疑英特爾就是在擠牙膏。當然英特爾背負著擠牙膏的「罪名」,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早已經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了。不過現在英特爾似乎也感受到了一些壓力, 在2020年發布11代酷睿處理器的時候,曾經表示不在擠牙膏。

英特爾為什麼不用5nm和7nm?

可是雖然英特爾聲稱不在擠牙膏,但是在11代酷睿處理器工藝上也只是採用了10nm工藝,這就讓很多人懷疑Intel是技術已經落後了。但是我覺得這並不是Intel處理器真正的實力,英特爾之所以擠牙膏和不採用5nm技術,應該是另有原因。Intel這樣做很有可能只是在照顧AMD這個「小弟」,還讓自己在前進的道路上並不孤單,英特爾被動地想要增加AMD的競爭優勢。

我們可以想一下現在的幾個晶片公司,聯發科、高通、華為、蘋果和AMD等都已經有能力設計5nm晶片,難道單獨Intel沒有設計5nm晶片的技術?要知道在晶片領域英特爾是絕對的霸主級地位,擁有多年的技術積累,所以理論上是不會比企業的晶片企業差的。英特爾方面表示,14nm和10nm技術依然是當下最合理的晶片工藝,可是這應該只是行話和套話了。

英特爾之所以不使用5nm和7nm技術生產晶片,我認為最大的原因有兩個,分別是擔心被反壟斷調查和來自外部的競爭壓力太小。要知道雖然現在看起來AMD銳龍晶片的性價比很不錯,但是在銳龍4000晶片成功之前,AMD和Intel的差距還是很大的。雖然年年在多核性能上一直表現不錯,但是單核性能才是一個晶片的核心競爭力,當然核數多了也有一定的好處。而在處理器的單核性能上,有一段對AMD處理器的評論很有代表性,就是「一核有難,多核圍觀」!

如果英特爾不擠牙膏,放開性能和性價比和AMD競爭,那麼AMD的晶片不會有這麼好的發展空間。那麼最終的結果可能會是AMD徹底的失去電腦CPU市場,這其實對於英特爾不會是一個好消息的,很可能就會被反壟斷盯上。其實對於英特爾而言,兩家企業同步發展也是不錯了,畢竟無敵也是很寂寞的。

相關焦點

  • 7nm延遲6個月,英特爾的晶片也要外包了
    這意味著英特爾將第三方工廠作為應急計劃,幾乎保留所有選擇,包括如果第三方工廠確實是最佳選擇,也會考慮完全在第三方工廠生產產品。最終,英特爾需要面臨的問題是,在多大程度上依靠自己的7nm晶圓廠,又在多大程度上依賴第三方。與此同時,支撐這一新策略的靈活性理念的是英特爾公在EMIB和Foveros等先進封裝技術方面的發展。這
  • 晶片製程之戰:從7nm到5nm,同場競技哪家強?
    從華為和蘋果打響7nm旗艦手機晶片第一槍開始,7nm晶片產品已是百花齊放之勢,5nm晶片也將在下半年正式首秀。這些逐漸縮小的晶片製程數字,正是全球電子產品整體性能不斷進化的核心驅動力。7nm與5nm差距在哪半導體製程技術從7nm邁入5nm,將為晶片性能及工藝效率等帶來極大程度的提升。
  • 沒有EUV光刻機也能生產7nm晶片,中芯梁孟松給出了明確答案
    即便是英特爾這樣的半導體巨頭,其也無法量產7nm晶片,這是因為英特爾選錯了路線,導致7nm晶片的量產時間多次延期。以至於,英特爾不得不將6nm、3nm等先進位程的晶片交給臺積電代工生產。據悉,7nm晶片之所以難以生產製造,一方面是技術原因,一方面是設備原因,如果採用DUV光刻機生產7nm的晶片,難度確實高,目前只有臺積電實現了。隨後,臺積電又推出了第二代7nm製程的晶片,採用的就是7nm EUV工藝。
  • 為什麼7nm、5nm晶片用12寸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
    為什麼7nm、5nm晶片用12寸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晶片的生產最重要的就是晶圓,晶圓就是矽半導體電路的矽晶片,高純度的多晶矽經過多重的工藝製作之後就會變成晶圓片,而我國的晶圓生產線多半都是以8英寸和12英寸為主的。那麼你們知道為什麼7nm以及5nm的晶片要用12寸的晶圓?還有一塊晶圓到底可以生產出多少的晶片呢?
  • 英特爾7nm折戟,首席工程師突然離職
    在英特爾的官方公告中,原來由Renduchintala領導的TSCG小組將拆分為5個小組,分別為技術開發,製造和運營,設計工程,架構、軟體和圖形以及供應鏈,幾個小組的新領導將直接向執行長Bob Swan匯報。 最新的人事異動顯然和英特爾遭遇生產困境、7nm製程難產有關。
  • 臺積電宣布喜訊,7nm晶片已生產出10億顆,華為是最大功臣
    臺積電,大家再熟悉不過,它是華為最主要的晶片供應商,同時也是整個晶片代工市場地位最高的廠商。然而,美國晶片禁令突如其來,臺積電與華為徹底斷了聯繫,麒麟9000很有可能成為華為絕版晶片。最近,臺積電再次傳來一個好消息。
  • intel太笨了,要向臺積電學習,把10nm說成7nm,7nm說成5nm
    因為intel完全可以把自己的10nm稱為7nm,把7nm稱為5nm就行了,但它偏偏老老實實的把相當於臺積電的7nm做10nm,把相當於臺積電的5nm叫7nm,太實誠了。先說說臺積電的XXnm製程,其實在2016年時,就有人質疑過臺積電,因為當時臺積電說自己在研發7nm,而英特爾說我還在研發10nm,於是有人提出要臺積電來對比下自己的7nm和英特爾的10nm,究竟差距多大,臺積電拒絕對比。
  • 7nm工藝延期致股價暴跌!英特爾解僱首席工程師 組織架構重大調整
    7月28日消息,近日有外媒報導稱,「擠牙膏」大廠英特爾宣布其7nm晶片技術落後於原計劃六個月後,該公司解僱其總工程師默蒂·倫杜欽塔拉(Murthy Renduchintala)。相比之下,英特爾的競爭對手AMD基於7nm架構的Ryzen 4000晶片已經上市數月時間了,遠遠領先於英特爾。受7nm晶片延期的消息影響,英特爾股價暴跌,在宣布7nm延期的次日,美英特爾股價下跌9.81美元,報收於50.59,跌幅高達16.24%,市值蒸發410億美元,創下近四個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 自研晶片亮相 蘋果與英特爾正式分手
    蘋果中國官網顯示,上述3款新款電腦的人民幣起售價分別為7999元、9999元和5299元,均從當天起接受預訂,下周發貨。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蘋果官網已經下架了搭載英特爾晶片的上代Mac,而以全新的M1晶片版替代,目前僅有16英寸的搭載英特爾酷睿i7或i9處理器的MacBookPro在售。路透社的評價更為直接:這款名為「M1」的新晶片標誌著蘋果Mac電腦脫離對英特爾技術近15年的依賴。
  • 臺積電在美國建5nm生產線,卻在南京擴建28nm工廠,原因望周知
    臺積電是全球晶圓代工最先進的廠商,也就是因為技術先進,很多國家和地區都邀請臺積電建廠,而美國也是其中之一。雖然美國是晶片大國,像英特爾、高通、英偉達、AMD以及蘋果等都是頂尖的晶片企業,但在晶片製造方面,卻略顯落後,至今還無法生產製造7nm的晶片。
  • 英特爾又要找別人代工了?6nm?英特爾:給我一個理由
    自從英特爾10nm被披露難產以來,已經有不知道多少消息稱英特爾要找別人代工,開始的時候我還象徵性地相信一下以表尊重,但隨著謠言和闢謠的不斷升級,現在看到「英特爾找別人代工」的新聞都可以被統一判定為假新聞了,但是,看到這樣的新聞我還是很願意搬過來,加工一下,僅供娛樂哦!
  • 三年突破7nm製程,靈魂人物梁孟松突要辭職,中國晶片何去何從
    他應該獲得公司什麼樣的獎勵? 或許至少應該獲得與成就相匹配的尊重和信任。我深深的感到已經不再被尊重與不被 信任。我覺得,你們應該不再需要我在此繼續為公司的前景打拼奮鬥了。我可以暫時安心的休息片刻.
  • 英特爾10nm的前世今生
    顯然,在2015年發布任何公告之前,英特爾就已經對10nm製程的問題有了更多的了解。考慮到這些風險,他們需要確保即使不使用其前沿節點,也能在未來幾年生產出滿足成本、性能和上市時間要求的CPU。為此,這家晶片巨頭在2016年初宣布了引進新工藝技術和微架構的新原則。
  • 英特爾的命運:誰會幹掉我?
    今年下半年,英特爾的股價有兩次較大的跌幅。第一次大跌發生在7月下旬,正值英特爾公布第二季度財報。正是「7nm晶片工藝進度較預期有所延遲,7nm的CPU產品的生產時間大約將向後偏移六個月以上,明年將加速10nm產品生產」的消息,直接導致了英特爾的股價跳水。
  • 分析師爆料英特爾戰略及新品:7nm進展明年1月公布
    首先,從歷史上看,如果英特爾陷入困境或進行收購時,如果設計是在外部進行製造的,那麼它就會大量使用外部晶圓廠。 我們在晶片組(chipset)、FPGA和LTE數據機都看到了這一點。因此,當英特爾CEO鮑勃·斯旺(Bob Swan)提到在考慮外部代工廠時,整個外界輿論都瘋了。
  • 5nm晶片訂單爭奪戰打響
    你爭我奪實際上,高通的先進位程晶片一直在臺積電和三星這兩家產線之間擇優選用,以驍龍875和驍龍X60為例,今年早些時候有消息顯示,高通的5G晶片訂單,特別是基帶晶片X60,除了由臺積電代工之外,還有一部分交由三星生產。
  • 英特爾:三個工廠正在全速生產10nm晶片
    14nm即將讓位於10nm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英特爾產能重心已經逐漸向10nm傾斜,接下來的工藝升級肯定是朝著7nm和5nm前進了。 據外媒報導,英特爾在過去幾年裡將其14納米和10納米的生產能力增加了一倍。英特爾產品現正逐漸轉向10nm,目前全球共有三個工廠正在全速生產10nm晶片。
  • 外媒:臺積電今年10月份開始安裝3nm晶片生產設備
    3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晶片製造工藝方面走在行業前列的晶片代工商臺積電,在2018年率先量產7nm晶片之後,今年將大規模量產5nm晶片,外媒此前的報導顯示,臺積電今年4月份就將開始為相關客戶大規模生產5nm晶片。
  • 5nm晶片即將到來,5G網絡最好匹配夥伴,國產優先使用上!
    今年,主要是以7nm工藝製造的晶片為主,但是等到2020年,各大晶片廠商便會推出5nm工藝製造的晶片。而根據最新的爆料,中國2大科技巨頭已經先行一步,開始製作5nm晶片。
  • 英特爾也沒料到,這一天來得如此之快
    這意味著中芯國際的工藝技術達到了中高端水平,就算不依賴國外的幫助,它也能生產出一些中端晶片。 除此之外,最近國內還傳來了一個新消息,中芯國際正式官宣,基於第二代N+1工藝的晶片正在進行試產工作,很快就會邁入量產環節!也就是說,在突破到14nm晶片之後,中芯國際並沒有滿足於現狀,而是繼續朝著更先進的製程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