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婚姻的真相,其實是這個

2020-12-15 學乃身之寶

文/學乃身之寶

婚姻,是什麼?

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說,婚姻是反人性的,因為人天生喜好自由,需要儘可能多地繁衍,而婚姻卻意味著犧牲自由,從一而終;從社會層面來說,不完美,是婚姻的真相,因為沒有完美的人,更無法成就完美婚姻;從心理層面來說,婚姻沒有千篇一律的刻板真相,唯有自己的感受才是真實的。

對於我們個人來說,了解婚姻的意義或真相,應該更多地遵從內心的感受,因為我們自己才是婚姻故事裡的最佳重述者。

這也是國內著名心理學家李子勳老師一直強調的觀點,他認為,感受之外,沒有真相。

探尋婚姻的真相,應該是向內求,在自己身上尋找答案。

李子勳老師的這本《婚姻的真相》,就是從夫妻之間的溝通、二胎、冷暴力,以及家庭關係等多個婚姻痛點出發,以獨具特色的後現代心理治療方式(通過故事敘說、問題外化,讓當事人重新定義生活的意義,增強其自主性和改變的動力,以實現心理成長),讓我們在更開放的視角、更多元的可能性中感受自己的婚姻,而這個真實的、個人化的感受,才是婚姻的真相。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從心理學中的"感受"這個角度來說說,如何經營好婚姻。

1.婚姻的交流中應多注重感受,少些理性

我們常說,法庭是講理的地方,家是講情的地方,夫妻吵架或鬧矛盾時不該太注重道理,或理性,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感受、感覺上,這樣才有利於婚姻的經營。

李子勳老師在書中講到一個案例——老公認為老婆在他們交流時總是無理取鬧,比如,他不知道老婆什麼時候是在開玩笑,什麼時候是認真的,而且會突然變臉色,本來好好的很開心,一下子就翻臉了,自己無法承受,只好選擇逃避;而老婆覺得老公不尊重自己,因為她想和老公商量什麼事,老公不說話,弄得自己不知道他在想什麼,感覺他總是在敷衍自己。

相信這樣的場景在婚姻生活中很常見,夫妻交流時很難達成默契,還會因此產生衝突。

李老師在"一起聊聊"這部分提問到"老婆心裡對老公的態度,和你通過語言表達的態度是一致嗎?追問的背後是什麼期待?"

這時的妻子意識到,自己說話雖然有些蠻不講理,但她只是想撒嬌、耍賴,並非真的想指責對方什麼。因為她會在親朋好友面前稱讚老公。

正是李老師的提問,讓老婆明白自己說話的方式存在問題,以後再溝通時,應該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不應過多地期待和要求對方,自己直接表達真實想法,這樣就可以避免很多誤解。

而老公也知道了自己和老婆交流時,不該用理性邏輯,而是該在感性層面和她交流。因為他太在意對方說話的合理性,自己分析不出來,才會逃避。

當夫妻雙方把注意力都放在說話內容的邏輯上時,就很容易忽視語言之外的意思,更多時候,"言外之意"才是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所以,我們要學會懂得伴侶的"話外音"。

正如知名心理諮詢師陳海賢老師說的:"在親密關係的溝通中,人們一直在傳遞兩個層面的信息:內容的信息和關係的信息,而溝通的內容都是在問對方到底愛不愛自己,在不在意自己。"

就像前面說到的書中例子,老婆看到一個電視劇裡的女主角家世、背景、長相都非常好,劇中的兩個男主角為了她爭來爭去,然後問老公"是不是男的都喜歡這樣女的呀",老公隨口說了句"應該是吧",老婆又開玩笑說老公公司裡有個女的長得很像那個女主角,肯定喜歡老公,其實這時老婆的"話外音"就是在確認對方自己是否愛自己,是否在意自己,只是老公當時沒有聽懂,才出現了矛盾。

可見,婚姻的溝通中,夫妻雙方要聽懂彼此的"言外之意",多關注彼此的感受,這樣不僅能夠做到有效溝通,還會增進彼此的感情。

2.在處理與原生家庭的關係時,不要忽略對方的感受

人們常說,愛情是兩個人的事,婚姻是三個家庭的事(夫妻雙方的原生家庭和新建的小家庭),而夫妻雙方處理和原生家庭的關係時,不要忽略對方的感受,因為夫妻關係是第一位的。

李老師在書中講了一個例子——老婆認為老公在公公婆婆來了之後,變回了孩子,且忘記了和自己交流,覺得很委屈、受傷。

老婆的委屈在於公公婆婆的到來是計劃外的,還帶來了5歲的小外甥,他們突然造訪,不僅迫使自己取消去雲南旅行的計劃,還要花時間和精力安排他們一家老小的吃喝玩樂;受傷在於老公不僅不幫忙,整天像個孩子一樣和父母膩味著,還對自己不管不問。

而老公本來在父母走後想好好謝謝老婆的,結果沒等感謝,老婆因為老公說的"等父母退休,就讓他們來跟我們一起生活吧,這種家的感覺多好呀"這句話,把臉拉得老長。

其實,很多夫妻和自己父母在一起時,會有退行的表現,因為自己無論多大都是父母的孩子。但問題在於,結婚後,當我們和原生家庭產生關聯的時候,一定要意識到,夫妻關係是第一位的,更要懂得維護另一半的重要性。

所以李老師站在諮詢師的角度問道老公"假如,我們在意識層面和語言層面,把自己的伴侶放在第一位,內心深度卻依然和父母緊密相連,聽上去,會有不同嗎",老公領會到,"會的,如果男人總在口頭上把父母放在第一位或者在妻子和父母中間徘徊,家庭關係中的衝突一定會變成一場拉鋸戰"。

其實,很多夫妻關係出現問題,就是因為沒有做到和原生家庭"分離",還認為自己和父母是一家人,把父母放在第一位,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和做法。

分離,說的是我們要從原生家庭的關係中分離出來,跳出來,然後再進入自己的關係中。當然,這裡說的分離並不是要我們與自己的父母斷絕關係,而是說,我們要擺脫對他們的依賴,以承擔起對配偶的責任。

電影《消失的愛人》中就有這樣一個場景,男主角尼克在沒有和妻子艾米協商的情況下,私自決定搬到父母家裡。尼克和父母一起快樂地生活,而艾米當時的感受則是,自己像尼克拿錯的一件衣服,如有必要,丟掉也無妨,即便消失了,他也不會在意,而這種感受就是"被忽視"。

婚姻中,當兩個人的交流越來越少,心就會慢慢疏遠,彼此很少為對方著想,也不願意知道對方在想什麼,感覺如何,那麼,婚姻危機就會出現。

所以,無論是夫妻哪一方,在和父母相處時,不要忽視對方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要意識到,夫妻之間的關係是需要一起經營的。

正如李老師說的:"父母和子女的關係是渾然天成的,而夫妻關係是後天形成的。親子關係本身是非常深厚的,多數時候不會受到挑戰,但夫妻之間的關係可能更需要刻意地經營。"

這裡,有人或許會有顧慮,擔心自己在父母面前維護伴侶,會引起父母的不愉快。其實這樣的擔憂大可不必,因為,每位愛子女的父母都希望子女擁有美好的婚姻關係。

3.婚姻中的鬥爭,需要讓對方感受到愛來化解

親密關係專家克裡斯多福·孟在《親密關係》一書中強調,親密關係會由甜蜜期進入幻滅期,即在這個階段,我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對伴侶的改造計劃又不起作用,就會做出一些"偏差行為",包括引起注意、權力鬥爭、報復心理,以及自我放逐。

其中主要的就是權力鬥爭

李老師在書中也提到了婚姻中的鬥爭問題。比如,夫妻交流時總愛翻舊帳,還能感受到愛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愛翻舊帳,就是在記仇,而記仇在李老師看來,是沒出息的表現,特別是老公記老婆的仇,因為那意味著一個男人不能在妻子那裡吃虧,多少有些以自我為中心。

當然,這麼說並不意味著夫妻雙方不可以說出對方的過錯,只是在指出錯誤時的態度需要注意,不能用諷刺的語言來揪住對方的錯不放,那是一件非常不划算的事情。

因為一,總翻舊帳,看起來自己掌握了"正確"這個大權,但那意味著彼此都沒好好關注當下,一直活在錯誤的過去裡;

原因二,用諷刺的話來翻舊帳,讓對方感受到的是"我不夠好",而這種不夠寬容的做法導致的結果只能是讓對方逐漸遠離,因為誰都不願總是被否定,被指責。

正如電影《消失的愛人》裡的主角夫妻,他們之間的關係變糟就是從尼克開始翻舊帳開始的。當時,艾米剛剛下班,看到正在打遊戲的尼克說了句"還買遊戲?那買這筆記本幹什麼?"尼克回答說:"用,我算明白了,你能在不和我商量的前提下借你父母八十萬還債,而我未經你允許買款遊戲就犯了天條了?"

之後,艾米說:"你怎麼又拿這事來說理?"尼克說:"我本來就佔理!"

接著兩個人便進入了冷戰階段。

我們看到,尼克翻舊帳的目的就是在權力鬥爭,想證明"你錯了,我對了",更重要的是,他說話的語氣夾雜著批評和諷刺等不友善的語言,這是溝通的禁忌,即"末日四騎士"。

"末日四騎士"是美國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提出的,包括批評、蔑視、防禦和築牆(冷戰),它們被看作是婚姻的殺手。

可見,總翻舊帳或相互指責的夫妻,會忽略當下生活的美好,對婚姻的經營是極為不利的。

其實,婚姻像生命一樣,在不同階段會呈現出不同的樣子,酸甜苦辣都會經歷,但我們可以從衝突和煩惱中,獲得滋養,其關鍵就是讓對方感受到愛,即把那些指責和批評的話語轉換成愛的語言,嘗試用非暴力溝通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學會正確吵架,才是正確的做法。

寫在最後:

婚姻是一種雙人舞蹈,和諧的方式有很多,一種是兩個人的舞步相同,姿態相似,夫妻同心,跳得像一個人似得,但這並不是婚姻的最高境界,因為跳舞的時候,兩個人並不自由,無法全身心地享受,那是在表演。另一種是夫妻舞步可以不同,姿態也不一樣,但節奏一致,呈現出來的舞蹈是內在和諧,剛柔相濟,相得益彰,這樣的相互配合才是婚姻的最高境界。

可以說,好的婚姻是相互配合的結果。

而想要配合得好,就需要雙方各自內在和諧。

從這個角度來說,婚姻是一場自我修行。

正如李老師強調的:"深入地想,婚姻其實是一個人的的婚姻,因為人對婚姻的感覺完全在於自己。生命是一條自我完善之途,婚姻是我們生命中的修行。"

尊重自己的感覺,捧出自己的心,用自己的真心觸碰對方的真心,以達到情緒上的同步,進而呈現心靈上的相通,這時在婚姻中跳舞的兩個人,都將是充滿力量、智慧和快樂的真實自我,而這便是《婚姻的真相》這本書要表達的主旨—感受,才是婚姻的真相。

另外,《婚姻的真相》這本書的寫作方式很獨特,值得關注,採用的是案例式講解,尤其在"一起聊聊"部分中,李子勳老師以自己善用的敘事、提問技術為基礎,將每個涉及婚姻的現實話題,深化為個案對話形式的自療之旅。每個案例中夫妻的名字都是以東東、西西指代,其實他們到底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所處的婚姻關係情景。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本書可以讓我們在讀別人的故事時,看清自己的真實,讓我們在文字中深深地體會到被理解、被觸動和被支持,以真正踏上創痛療愈和穿越之旅。

同時,書中李老師重視直覺和感受、敘事和提問的諮詢技術,也值得想從事心理諮詢行業,或希望提升諮詢技術的人學習。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婚姻的真相》:婚姻其實是一個人的婚姻
    原創首發/沙柳人們都希望自己能擁有美好圓滿的婚姻,步入婚姻殿堂的時候,都希望能開啟「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的童話模式。只是在現實中,公主與王子從此開啟幸福生活的故事並不常見。有時候,婚姻無法成為快樂的城堡,甚至其中會硝煙四起、狼藉一片,讓人想從這個圍城裡快速逃離。
  • 《婚姻的真相》:婚姻的本質,是一場陪伴
    當然,也會體驗到彼此的不滿,以及對自我的各種限制,而最重要的是,這些都是"我們一起"去經歷、去體驗、去改變、去成長。 從這個角度來說,婚姻的本質,是一場陪伴,這也是國內著名心理學家,著名家庭治療師李子勳老師在《婚姻的真相》一書中強調的觀點。
  • 新書上架|掌控自我、解讀婚姻、破解生命難題,三位心理學家指點迷津
    ,卻被內心各種雜音拖後腿,莫名搞砸;常被一時的情緒失控、意氣用事,誤了大好機會,甚至間接毀了前途……試過無數種方式卻依然管不好自己,其實是著力點錯了。中國心理學界扛鼎人物、著名心理學家朱建軍新書《掌控自我》,就是一本給渴望掌控自我、輕鬆實現自律的人準備的書。作者用形象化的語言提出了內心「原始人」概念,指出,人人心中住著一個「原始人」,Ta是我們天賦自控力的源頭,讀懂Ta的語言,就能輕鬆贏回自律。
  • 婚姻其實是在告訴我們等待第二個棉花糖
    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數據的顯示,從全國範圍來看,2018年結婚率僅為7.2%,這個數字創下了近10年來新低。有人告訴我,婚姻過時了,為什麼不找個人住在一起就好了?幹嘛一定要有儀式?為什麼要延續古老的傳統,結髮,誓言,祈禱?
  • 心理學家:關於婚姻的5個真相,我們都被騙了
    關於如何經營婚姻,這個世界上也有許多通俗的理論,比如夫妻要學會溝通,夫妻要有共同的愛好,夫妻的人格要健全等等。看了霍妮的《婚姻心理學》,我才意識到,其實我們都被政治正確的言論裹挾了。婚姻如果能被這些統一的理論指導,這個社會就不會有那麼多為愛傷神的夫妻了。
  • 心理科普|6位心理學家,告訴你人生的50個真相
    我們人類其實是宇宙演化過程中、一個偶然的產物。有哲學家提出,人生的本質就是無意義,這個世界從不輕易讓誰好過,人活著就要不斷經受焦慮、忍受痛苦。偉大的現代催眠之父米爾頓艾瑞克森說:生命本身會帶給你痛苦,而你的責任就是創造喜悅!
  • 《婚姻的真相》:婚姻根本不是制度,只是陪伴,冷靜期意義不大!
    但是很多人提出,如果兩個人對婚姻都無限失望,即便這個冷靜期再長,恐怕婚姻也難以挽救。婚姻冷靜期是也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婚姻問題的,挽救離婚率也就待定。 所以很多人悲觀的質疑,婚姻制度會不會因此消亡? 其實不用擔心這一點,因為婚姻需要理解和理性。
  • 關於人生的50個真相:影響世界的6位心理學家,告訴你秘密
    我們人類其實是宇宙演化過程中、一個偶然的產物。有哲學家提出,人生的本質就是無意義,這個世界從不輕易讓誰好過,人活著就要不斷經受焦慮、忍受痛苦。還有人認為,人是沒有尊嚴和自由的,因為我們並不能自由選擇自己的行為,環境和社會運用獎懲來控制我們的行動。
  • 人生的50個真相:影響世界的6位心理學家,告訴你秘密
    我們人類其實是宇宙演化過程中、一個偶然的產物。有哲學家提出,人生的本質就是無意義,這個世界從不輕易讓誰好過,人活著就要不斷經受焦慮、忍受痛苦。還有人認為,人是沒有尊嚴和自由的,因為我們並不能自由選擇自己的行為,環境和社會運用獎懲來控制我們的行動。
  • 後現代心理學國內第一人,揭開婚姻真相
    著名家庭治療師、心理學家李子勳,被稱為「後現代心理學國內第一人 」,他在《婚姻的真相》一書中,用擬化的夫妻倆東東和西西,為我們揭開了婚姻的真相。他們倆在四周年結婚紀念日這一天,也吵架了。這一天,東東和西西約好一起出去逛街吃飯。西西下班後,乘地鐵去和東東見面。本來心裡想著一出地鐵,就會看到東東抱著一大束玫瑰花向她走來。
  • 心理學家:性格缺陷、婚姻問題,其實在童年早已決定了
    其實這些問題從來都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和我們早年的成長有密切的關係,心理學認為,大部分性格的問題都源自早年的創傷。比如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曾用了一個詞語描述叫「陰影」,即不能在陽光下呈現的心理,最後就會躲入陰影中。但它不會消失,而是會以我們不能控制的破壞性的方式出現。
  • 告訴你婚姻裡一個殘酷的真相:「性無能事小,愛無能事大。」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們把被測試的人分成四組,第一組是「激勵組」,這組人每次工作完成之後都被給予激勵和表揚;第二組是「受訓組」,他們每次完成工作之後,只要是犯了一點錯都會被嚴厲批評;第三組是「被忽視組」,這組完成工作後不給予批評或是表揚,只讓他們靜靜地聽其他兩組的工作評價;第四組是「控制組」,這個組與其他組完全隔離,每次完成工作後他們得不到任何評價。
  • 秦昊與印小天的狀態告訴我們:殘酷的婚姻真相,都是自己一手造成
    有人得出結論:不管是如願嫁給偶像,還是成為全職太太,皆逃不掉「聲淚俱下」的生活日常,婚姻的真相就是一地雞毛,無人能倖免。而反觀秦昊一家人的互動模式,除了伊能靜的高情商之外,婆婆的善解人意與丈夫的「護妻」舉動,又在告訴我們:婚姻殘酷與否,與丈夫的態度有著莫大關聯。
  • 心理學家和蘇格拉底遇見歹徒,誰能生還,誰看到真相
    心理學家和專業教練眼中的真相大部分人都無法看清世界的真相,想看到真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強大的邏輯理性通過現有的殘缺片段推斷拼湊出真相,我們的科學研究都屬於這種,所以心理學家當然可以幫助我們看到真相。一種是轉過身看一眼那火把,自然就知道了牆壁上只是照射的影子罷了,甚至還可以走出洞穴見到真正的光明,當然你還能夠去到天空再來俯視這一切,你看到的真相又會不一樣。我們讀那些經典巨著,通過各種方式去修煉頓悟就屬於這種,專業教練可以幫助我們加速這個進程,看到不同維度的真相。
  • 李銀河告訴你:何為理想婚姻?婚姻的真相:你最好別當全職太太
    深思後發現,就算有愛情、依戀以及尊重,其實還不足以抵抗婚姻的瑣碎以及生活的殘酷。那麼,到底怎麼樣的婚姻才算真正理想的婚姻?01-什麼是理想婚姻?李銀河在《李銀河說愛情》一書提及到,理想的婚姻可以分為兩個層次。
  • 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心理學家證實:激情消退是必然現象
    引言在愛情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那種小鹿亂撞的怦然心動似乎並不會持續太長時間。隨著戀人彼此的熟悉,愛情中的激情漸漸消退,所以很多人稱「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更有甚者在戀愛關係中為了尋找逝去的激情而尋花問柳。
  • 性心理學:無性婚姻的真相,讓人感到絕望
    真相讓人瞠目結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連一次都沒有。無性婚姻和無愛家庭一樣,探尋了其中的真相,著實會讓人感到絕望,夫妻之間缺乏性生活:首先,會給夫妻雙方身體帶來傷害,可能會導致激素分泌紊亂、器官衰竭。結合心理學知識、實際調查和相關數據,我們進一步探尋無性婚姻的真相,總結了無性婚姻產生的三大原因。第一、壓力。在快節奏的當代生活中,工作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 書單|10位頂級心理學家的經典著作,開啟你的豐盛人生!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激情的浪潮將我們的身體越推越高,有時候我們卻發現,心靈還留在原地。隨時有可能摔倒的阻礙,需要艱難攀登的壁壘接踵而來,而我們需要一顆堅強的心去攻克。當身體的「象「與馭象的」心「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距離越來越遠時怎麼辦?我們如何調節內心與現實世界之間的矛盾?
  • 書單 | 10位頂級心理學家的經典著作,開啟你的豐盛人生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激情的浪潮將我們的身體越推越高,有時候我們卻發現而這些可以幫助我們生活得更好、更幸福的答案,就散落在世界各地、從古至今的心理學家的大腦中,他們或通過專業的科學實驗研究,或通過積累多年臨床診療經驗,為我們揭開了擁有積極心態和獲得幸福的秘密。今天,湛廬君為你梳理了10位世界上最頂級的心理學大師的經典著作,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入門心理學,從專業領路人的身上學習洞察人性與自我的方法,探索出屬於自己的豐盛人生。
  • 《我們內心的衝突》:心理學家告訴你,為什麼我們內心會發生衝突
    卡倫·霍妮在《我們內心的衝突》中就探討了這個問題,從心理學的角度詮釋內心衝突的癥結,將帶給我們一些新的啟示。《我們內心的衝突》出版於1945年,至今暢銷全球70多年,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文字。作者卡倫·霍妮,是著名醫學博士,德裔美國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新弗洛伊德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