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比「戀父情結」更可怕的是父母毫無邊界的愛

2021-01-14 女為閱己者悅

劉墉在《一生能有多少愛》一書中寫到:女兒是父親的前世情人。

父親對女兒的愛是無私的,小時候,父親是女兒的避風港,長大後,父親是為女兒隨時待命的大後方。

父親的愛是女兒一生的營養。

然而,不是每個女兒都是這般幸運,能有一個愛女如命的父親。

也不是每段父女之情都值得被歌頌。小寒和她的父親峰儀之間就是這樣一段令人窒息的關係。

小寒是張愛玲小說《心經》中的人物,20歲的小寒,本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身邊不乏追求者,可是她卻對身邊的任何一個同齡男性不感興趣,因為她早已心有所屬。

這個人就是她的父親。

小寒的父親峰儀40出頭,在銀行工作,有錢,有地位,妥妥的成功人士。

他和小寒的母親之間的關係平淡如水,並沒有多少愛,但也沒到離婚的地步。

倒是對小寒,他是近乎「寵溺」的。

20歲的閨女,放學後,黏在父親身邊,用手勾著父親的脖子,父親的手放在女兒的手上面摩挲著。

父女倆嘲笑小寒母親的新衣服。

小寒不喜歡母親說自己長大了,她怕長大了,就跟父親生疏了。

峰儀甚至對女兒說:「你給了我精神上的安慰」。

這樣的關係,讓人窒息到喘不過氣來。

對於彼此微妙的關係,峰儀和小寒是心知肚明的,跨在他們中間的是小寒的母親和道德人倫。

作為獨生女,小寒享受著父親對於子女全部的愛。

而峰儀自身的條件也極其優越,作為社會公認的成功人士,他風度翩翩,不嗜菸酒。

這就更增加了小寒對父親的崇拜,就連她自己都說:「女人對於男人的愛,總是帶點崇拜性」。

一個女孩子從小見到的頂優秀的男人就是自己的父親,而這個人又對自己對他的「愛」照單全收,並且予以回應,那麼這個女孩子是很容易走偏的。

而作為成年人的峰儀就不一樣了,他明知道這段感情是不健康的,可是卻一直清醒的裝糊塗。只為了享受這段感情帶來的甜蜜。

在看到這段感情難以維繫下去之時,不惜傷害小寒,轉身選擇和女兒長相相似的綾卿做了自己的情人。

作為父親,他沒有正確地引導女兒,作為畸形關係中的當事人,他更是毫無擔當。

看似是小寒的「戀父情結」導致的一場悲劇。事實上,她的父親峰儀的不作為才是幕後推手。

「戀父情結」是弗洛伊德提出來的。他認為在孩子性心理的發展過程中,最先要在親近的異性家長那裡得到滿足:女兒會對父親產生愛戀,愛父嫌母。

女孩在3到5歲時常常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戀父煩母,但這種現象大多會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

「戀父情結」跟「戀母情結」一樣,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只是每個人的或多或少,並不是說是一種不健康的人格。

但是這種情結並不等同愛情,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就會讓女孩子在愛情和親情相互交織的漩渦中情難自拔。

01

其實早在小寒十三四歲的時候,她的父親峰儀就發現這種苗頭,但是令人驚奇的是,他竟然無動於衷,任其發展。

幾年來,小寒在家中嫌棄母親,親近父親,明裡暗裡跟母親「競爭」,這些峰儀都是看在眼裡的。

作為一個成年人,他是有機會和責任教育引導自己的女兒的,可是7、8年過去了,他無所作為。一邊受倫理綱常的折磨,一邊縱容著這種關係的發展。

而小寒是預備一輩子不結婚的,她傻傻地認為這就是愛情了,處處和母親爭寵。

作為孩子的小寒無疑是幸運的,在那個時代,父母卻只有一個孩子,在家裡受到的寵愛就可見一斑了。

而她的母親,一個傳統的家庭主婦,在家中沒有一點話語權,看到女兒跟丈夫的關係,卻懷疑是自己小心眼,只能暗自難過。

直到現實逼得她不得不相信,她才接受了這個事實。

一個有地位、掌握經濟權的父親,一個懦弱的母親,父親對女兒的縱容所釀成的悲劇也就不足為奇了。

現實生活中,其實類似的事情很多,比如有些從小就和父親相依為命的女孩,和父親相處的時間長。如果這時候,生活中出現第二個女性和父親表現出親密關係,她就會很受打擊,更嚴重者以自殺、自殘等極端的方式反對父親再婚。

02

如果說對女兒太多的愛會讓女兒產生「戀父情結」,那缺愛就是另一個極端了。

書中的綾卿就是這樣一個缺愛的女孩子。父親和嫂子都是寡婦,她從小就缺少父愛,每天聽著母親和嫂子的抱怨、嘮叨,她早就想逃離這個家了。

她說自己是人盡可夫的,只要能給自己保障和安全感的,不管有沒有愛情,她都可以把自己交給他。

小寒的父親有意於她的時候,她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即使沒有任何名分她也在所不惜。

因為缺少父親的關懷,她急於想把自己嫁出去填補這片空白。小寒的父親峰儀正好滿足了綾卿所有的幻想:多斤,比自己大,有保護自己的能力。

朋友小琳在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因為出車禍去世了,她的母親含辛茹苦地撫養他們兄妹三人,生活得很艱難。

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她找的男朋友要麼是比自己年齡大很多,要麼比自己成熟穩重的。

潛意識裡,只有這些類型的男性才會有保護她的能力,才會給她安全感。

所以,她希望從另一半那裡獲得來自父親的力量。

「戀父」或者「戀母」都是孩子的本能,一個必然要經歷的階段,如果對生活影響不大,不必強制糾正。

正常的情結會影響孩子以後的擇偶觀或者對異性的看法,而每個人的婚戀觀都要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父母的影響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這個階段孩子需要的不是冷漠和排斥,而是家人的正確引導。

都說「男大避母,女大避父」,是有一定道理的。

孩子和異性父母之間合適的距離會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性別觀念,增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西爾維亞曾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是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孩子在一定年齡後,父母選擇得體的退出是對孩子成長最好的尊重。

一個孩子是考察父母的一張試卷,如果父母沒有負起自己該負的責任,沒有給予他們成長的能力,那作為父母,他們就是不及格的。

相關焦點

  • 戀父情結:解析蘿莉愛大叔背後的心理原因
    很多人說「大叔控」就是因為有「戀父情結」。不過,在心理學上,「戀父情結」這個詞的意思卻並不只是「迷戀像父親一樣的男人」,並且戀父情結也不止發生在女生身上。  01  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戀父情結」。兒童對性活動以及自己父母的關係有強烈好奇心,他甚至覺察到父母之間的關係比他們與自己的關係更為特殊。這個時期的兒童往往會問父母「我是從哪裡來的」這樣的問題。在這個時期裡,「厄勒克特拉情結」就成了困擾女孩的主要問題。女孩由於發現自己缺少男性性器官,因而歸罪於母親,有些精神分析師認為這樣的歸因可以解釋很多女人終其一生對自己的母親懷有矛盾情感的事實。
  • 你聽說的「戀父情結」「戀母情結」會影響你選擇愛人嗎?
    在許多探討愛情的文章中,大家可以經常看見「戀父情結」「戀母情結」這兩個詞語。其實,「戀父情結」「戀母情結」這兩個詞語來源於心理學家的研究成果,被稱為「父母偶像理論」。該理論提出,父母親會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一代的擇偶標準。
  • 民國才女:戀父情結 鋪就一生蒼涼底色
    母親離家後,便只有父親在身邊,這也解釋了為何張愛玲有如此深的戀父情結。兒時的張愛玲十分勤奮好學,頗得父親喜愛,父親會給她念詩,教她讀書,給她批作文,將幼稚的作文裝訂成冊,閒來無事便帶她去咖啡館、夜總會,去吃點心,就連去妓院也會找個女人陪著她。而她十分享受這種與父親相依為命的感覺。而這,直到一個女人出現後,便被徹底撕裂了。
  • 走近古希臘經典悲劇 揭秘厄勒克特拉的「戀父情結」
    《厄勒克特拉》劇照 攝影:尹雪峰戀父與復仇:厄勒克特拉公主的故事納博科夫頗具爭議的小說《洛麗塔》的主人公洛麗塔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戀父情結」心理趨向越來越多地得到人們的理解和重視。張愛玲的一些小說裡也常涉及「戀父情結」,例如《心經》中的女孩小寒瘋狂、固執地愛上了自己的父親,並以純真的外表來破壞父母之間的感情。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是「戀父情結」這一心理現象的提出者,他認為這是深藏於人內心潛意識的一種心理特性,並且伴隨人類一生。「戀父情結」,譯作「厄勒克特拉情結」(Electra Complex),是指女兒親父反母的複合情結。
  • 測你是戀父情結還是戀母情結?
    D圖/網絡******答案:A:你是戀母情結不管你是男性還是女性,你都有戀母情結。在你的潛意識中,你的母親是那樣的讓你依戀,不可取代。也許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你的母親給你的關懷和愛撫多一些;也許在你的原生家庭中,只有你的母親關心、愛護你,是你真正的親人;也許曾經只有你和母親倆人相依為命;也許是你的母親很偉大,對你的幫助很多,為你付出了很多。總之,在你的內心深處,依然依戀著你的母親,你有戀母情結。
  • 心理學知識:什麼是戀父情結?
    戀父情結是女孩戀父仇母的複合情緒,是女孩性心理發展第三階段的特點。在這一階段,女孩對父親異常深情,視父親為主要的對象。不論是堅持找和父親相似的伴侶,還是遠離父親一樣的伴侶,都意味著「父親」形象強烈地影響了親密關係。一個人選擇伴侶時應考慮「Ta能不能給我帶來幸福」、「我們相處起來是不是舒服」,而不是「Ta像不像父親」。
  • 《地球最後的夜晚》告訴你,戀母情結有多可怕
    戀母、戀父情結有時候真的很可怕,會跟隨並影響人的一生。我們通常所說的媽寶男、媽寶女其實也是戀母、戀父情結的產物,這裡不僅指一味聽媽媽話的孩子,泛指盲目聽從父母及長輩話的所有孩子。這個孩子父母健全,而且恩愛,所以我一直想不通他為什麼會口吃。後來有一次開家長會,我見到了他的父親,瞬間明白了一切。原來他的父親也是口吃,而且父子說話的神態十分相似。所以,不止女孩有戀父情結,也不止男孩有戀母情結。
  • 戀父情結的女人心,會有什麼樣的愛情
    難怪我一直排斥同學同事的追求,以前喜歡找老師教授說話,現在喜歡上了主管,我是不是有戀父情結?【緣來醬子】父親,通常是女孩生平第一次接觸到的男性,作為一個小女孩,看著一個成熟的男性,大概無論如何都會覺得對方很有魅力,當這樣的男人對她的照顧疼愛或讚美,有時候會勾起女孩內心最深深處的那個愛被聯結了。
  • 文學、心理學、宗教視野中的「戀父」「戀母」情結
    「戀父」「戀母」的情結,是人類心靈中幽深晦澀的內容,在生活中隱秘微細、迂迴曲折地存在著。文學最先以人物和情節把這個內容突出呈現了出來。心理學結合人類學、歷史學、遺傳學,把這個現象歸結於情結和本能。弗洛伊德從兒時經歷、道德壓抑等方面闡述了性在受到阻礙以後如何以隱秘和變形的途徑來表達和釋放,榮格則從原始經驗積累和人類文明變遷的角度闡述了形成本能的潛意識。佛教通過中有理論,闡述了中有身的歷程。
  • 孩子出現了戀父情結或戀母情結,應該避免
    例如,當孩子說岀要和爸爸或媽媽結婚的話時,有些父母難免會想到孩子是出現了戀父情節或戀母情結,不得不說,這可是對孩子的嚴重誤解。在5歲前後,孩子進入婚姻敏感期。從本質上來說,其實是因為孩子對於人際關係展開探索,又因為父母是他們接觸最密切的人,婚姻構建了他們生存和成長的環境,所以大多數孩子對於婚姻關係都非常敏感。
  • 育兒研究所丨孩子戀父戀母,正常嗎?
    但當一種情感過度發展,變得難以解開,就成了「情結」,也就是說我們常說的「戀父情結」或「戀母情結」。有人把戀父戀母情結視為洪水猛獸,是亂倫的開端;也有人把它當做親情的一部分,因孩子依戀自己而沾沾自喜。」,在心理學上被稱為俄狄浦斯情結(戀母)和厄勒克特拉情結(戀父),這是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中提出的。
  • 孩子出現戀父或戀母怎麼辦
    如果孩子的戀父或戀母情結一直延續到成年,將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婚姻幸福!孩子過於依戀父親或母親都是不好的,要引起重視。孩子出現戀父情結,說明父親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起了光輝形象,這是應該肯定的,因為孩子從父親哪裡會學到更多。當然做母親的就要反思自己的不足,積極地改正自己。
  • 心理學解析:愛烈屈拉情結
    同樣的,女孩也存在俄狄浦斯情結——愛烈屈拉情結(Electracomplex)——戀父情結,也被稱為伊拉克特拉情結、伊萊莎情結,是指女兒親父反母的複合情緒。古希臘神話中,愛烈屈拉公主因母親與其情人謀殺了她的父親,故決心替父報仇。最終與其兄弟一起殺死了自己的母親。
  • 當女兒有「戀父情結」,終會結惡果
    有些家庭中爸爸是經濟支柱,陪伴家庭的時間會更少,跟女兒之間相處的時間也隨之變短。但爸爸在家庭中的角色擔當是沒有人能取代的,給女兒安全感,爸爸是女兒接觸的第一個男人,爸爸各方面的體貼讓女兒感受到了關愛跟溫暖。有些女孩因此產生了戀父情結,將來找了個跟父輩年紀相差不大的人,覺得這樣的人有責任感,能給自己足夠的安全感。"媽媽,我能和爸爸結婚嗎?"
  • 《流金歲月》鎖鎖對葉謹言不是愛情,那是戀父情結,謝宏祖真相了
    文/小凡娛影導語:《流金歲月》鎖鎖對葉謹言不是愛情,那是戀父情結,謝宏祖真相了由倪妮、劉詩詩等主演的《流金歲月》正在熱播中,劇中鎖鎖跟葉謹言的感情線遭到網友吐槽,這段老少戀到底是因為愛情還是因為其他的因素在裡面。鎖鎖倒追老葉,要跟老葉談戀愛。
  • 「戀母情結」有多可怕!
    15歲男孩愛與媽媽親暱,為與媽媽同床睡以死相逼!兒子15歲了,卻特別愛和自己親暱,一旦遭拒絕就尋死覓活。昨日,在後臺,小樺媽媽看到了一位單親媽媽的留言。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全歸咎於孩子的母親,原本是一切出於愛,最後反而是因為愛,害了孩子。愛的過度,照顧的過細。丈夫離家出走,將全部的愛傾注在兒子身上,生活中的面面俱到,與孩子同床而眠直到15歲?太可怕了。最終結果,卻導致兒子產生嚴重的「戀母情結」,習慣於依賴母親,而不願意獨立,已經產生變態心理和行為。
  • 小男孩「戀母情結」的是與非
    媽咪們在驕傲自己和寶貝的親密關係的時候,卻忽略了自己可能在助長寶貝的戀母情結,戀母或戀父情結幾乎是每個寶貝在成長過程中的一種經歷。雖然大部分寶貝都能順利的度過這個階段,但是,如果媽咪無意間助長的話,寶貝可能會把戀母情結一直帶到成年,造成不利的心理影響。
  • 高中男生的苦惱:我是不是有戀母情結?
    戀母或戀父情結是最基本的人際關係,也是最早發生的人際關係,長大以後的各種人際關係都不同程度地受它的影響。大多數人隨著成長會變得獨立,對父母的依戀之情會漸漸退守到潛意識中,可是,有些人在成年後還保留濃厚的戀母或戀父情結。
  • 寶寶「戀母情結」的是與非
    寶寶「戀母情結」的是與非(圖片來源:東方IC)很多媽咪都為兒子對自己的依戀而自豪,她們一直帶著寶貝睡覺,一直到寶貝七八歲甚至十幾歲,寶貝很喜歡賴在媽咪身邊,甚至要撫摸媽咪的乳房才能入睡。小男孩「戀母情結」是對是錯呢?小男孩「戀母情結」的是與非很多媽咪都為兒子對自己的依戀而自豪,她們一直帶著寶貝睡覺,一直到寶貝七八歲甚至十幾歲,寶貝很喜歡賴在媽咪身邊,甚至要撫摸媽咪的乳房才能入睡。媽咪們在驕傲自己和寶貝的親密關係的時候,卻忽略了自己可能在助長寶貝的戀母情結,戀母或戀父情結幾乎是每個寶貝在成長過程中的一種經歷。
  • 戀母情結易致不成熟個性 重母輕妻影響家庭團結
    大多數人隨著成長會變得獨立,對父母的依戀之情會漸漸退守到潛意識中,可是,有些人在成年後還保留濃厚的戀母或戀父情結。上高一的小智(化名)就擔心自己有「戀母情結」。過分的「戀母情結」會影響一個人的成長嗎?如何才能克服「過度戀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