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都說女兒是爸爸的貼心小棉襖,大多家庭中爸爸都是比較偏愛女兒。有些家庭中爸爸是經濟支柱,陪伴家庭的時間會更少,跟女兒之間相處的時間也隨之變短。但爸爸在家庭中的角色擔當是沒有人能取代的,給女兒安全感,爸爸是女兒接觸的第一個男人,爸爸各方面的體貼讓女兒感受到了關愛跟溫暖。
有些女孩因此產生了戀父情結,將來找了個跟父輩年紀相差不大的人,覺得這樣的人有責任感,能給自己足夠的安全感。
"媽媽,我能和爸爸結婚嗎?"當女兒有"戀父情結",終會結惡果
如今社會上出現了一種現象,年齡大的男性更吃香,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對這個年齡階段的男性充滿好感,似乎隨著年齡的增長,男生的受歡迎程度只增不降,認為這是一種成熟穩重的表現。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其中有女兒產生戀父情結的原因。
一旦女生有嚴重的戀父情結,造成的後果很嚴重。首先,女兒的戀愛觀會有所不同,由於對爸爸的依賴感而同樣也對父輩這一類的人有好感,男生跟女生可以存在著一定的年齡差距,但如果年齡差距過大也會有很多隱患,男性的年齡過大會加大女性生育的難度,寶寶的健康上也容易出現問題;
都說十年一個代溝,如果男生比女生大超過十歲,兩人的思想、教育觀念等等不在一個層面上,更容易因此產生分歧。然後,女兒有戀父情結,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母女關係,女兒會因為媽媽佔有爸爸而感到不滿,不允許媽媽對爸爸有一點不好,站在爸爸那一邊替爸爸說話,不利於親子關係的發展。最終,女兒走向越來越極端,對媽媽提出"我能和爸爸結婚嗎",女兒已經走到了徹底戀父的地步。甚至發展成父女間的不倫關係,有了所謂的情愛,因此釀成了無數的家庭悲劇。
據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女生在3-6歲時會開始產生戀父情結,為了消除戀父情結,並不是讓父親徹底不參與到孩子的生活中,這也存在著很多問題。那麼,父親應該如何去掌握對待女兒的這個度。
父親寵愛女兒要有度
女孩相較男孩比較乖巧聽話,所以父親會比較偏心女兒。但父親不能對女兒過度呵護,不明是非。媽媽手握管教大權,一旦女兒做錯了什麼事,對此進行教育的永遠都是媽媽,反而爸爸替犯錯的女兒開脫,長此以往女兒對於爸媽兩人的印象有了很大的差異,女兒更喜歡父親,從父親身上得到了安全感。
父親可以寵愛女兒,但需做到張弛有度。這件事確實是女兒做錯了,父親就應該站出來告訴孩子,這樣是不對的,讓孩子加以改正。當女兒有想要的東西時,會去跟父親撒嬌,父親不能輕易妥協,想要的東西要通過自己的能力去得到,在孩子面前建立起父親的擔當。
讓孩子多接觸同齡人
父母儘自己所能去避免,但年長一些的男生也並非不可以,如果女兒真的選擇了稍微年長的男生結婚,父母也不用過於擔憂,相信孩子的決定。父母平時多帶孩子去接觸同齡人,結交更多同齡朋友,培養孩子正常的愛情觀。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離不開爸爸媽媽。父母二人要攜手去照顧教導孩子,更好地去跟孩子相處,了解孩子。為了預防戀父情結,父親對待女兒要懂得鬆緊有度,做錯了就不能偏袒,讓孩子加以改正,有做得好的地方可以準備獎勵。
我是邊雲嬌,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每天記錄和分享不同的育兒知識及經驗,喜歡文章請關注我。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