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順民
眼下正是莊浪農民採收蘋果的繁忙時節,置身于田間果園,記者發現莊浪農民採收蘋果的方法越加科學、規範、精細。由採果的細節,可以看出莊浪果農的商品意識在不斷地提高。
反光膜讓蘋果更光鮮亮麗
中秋節前後,莊浪農民的果園相繼開園採收上市。記者走進陽川、萬泉、朱店等莊浪縣蘋果主產區,每到一處,都會看見,蘋果樹下鋪著能夠反光的塑料薄膜。
這是用來幹什麼的?詢問果農才知道,其實,果樹下鋪著的叫蘋果增色反光膜,可以把太陽光反射到蘋果上,為蘋果均勻著色,讓果面顯得光豔鮮紅,從而使蘋果的品相更加誘人。同一棵樹上的蘋果,越光豔鮮紅的,越能吸引客商,也就越能賣上好價錢。俗話說:貨賣一張皮。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給蘋果著色是蘋果生產中一個非常細微的環節,細微得在粗放經營的傳統農業生產中農民根本意識不到,或者被農民忽略。而就是這樣一個細微的環節,卻大大提高了蘋果的商品率,讓農民多收了票子。由此可見,在蘋果生產中科技的作用非常重要。
用反光膜著色這個蘋果生產中的細微環節,才是最近幾年被農民廣為應用的。原來,在發展蘋果主導產業中,莊浪縣探索出了反光膜著色等一系列標準化果園管理技術,該縣先把這些技術在林業局技術人員承包的技術示範園裡示範應用,見效之後推廣到全縣。
採果流程越來越精細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蘋果的等級差別在莊浪果農的意識中是非常明顯的。蘋果不再是大小優劣一口價,而是分等級論價。正是因為分等級論價的市場要求,莊浪果農採果的流程越來越精細了。剛從樹上採摘下來的蘋果,大小、果形、著色等情況不一,完全屬於混合狀態。第一次篩選,把殘次果和商品果分離開來,殘次果交售給果汁廠,生產果汁,商品果進超市賣大價錢。不過,商品果還要進行第二次篩選分級,分出70(蘋果最大的直徑是70釐米)—80釐米和80釐米以上兩個等級的果子。10月12日,記者在朱店鎮蘋果示範區了解到,70—80釐米果每斤批發價3.4元,80釐米以上的果子每斤批發價3.6元錢。
最後一個環節就是包裝了。在萬泉鎮北川蘋果標準化生產基地,在包裝這個環節裡,一名婦女拿著剪刀先把蘋果的果柄剪短。她給記者解釋說,不剪短果柄,萬一果柄戳破了果面會流失水分,讓蘋果變幹。蘋果失水變幹之後,當然會被挑選出來,進不了超市,也就賣不上高價錢。剪去果柄之後,貼上標籤,套上發泡網,裝箱入庫。小小的一個細節,足以體現出莊浪果農優中選優的商品意識。
採摘既確保果子完好,又不傷損果樹
在每一個採摘點上,記者看到果農們都是輕摘輕放,仿佛手中拿著的不是蘋果,而是雞蛋。果農手中拿著用竹子編成的籠筐來採摘蘋果,籠筐裡面墊上幾層棉布,防止竹籤戳破蘋果。果農都說,蘋果被戳破果面之後,立馬就會降級少賣錢,誰都想賣高價錢。
果農在採摘的時候,既要確保果子完好,從而提高果子的商品率,又要避免損傷果樹,從而使果樹來年不減產,也使果樹結果的年代更長久。為了防止傷害果樹,低處的果子站著採摘,個頭夠不著的果子搭上梯子採摘,實在太高的就用專用的採摘器來採摘。不管多高的果子,也不會攀援上樹摘果。莊浪縣林業局果業技術幹部史順德解釋說,如果攀援上樹摘果,鞋底很可能會踩傷樹皮,果園裡的病菌會感染果樹的傷口,會造成不必要的傷損。
作者:李林娜張繼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