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制度:古代女子在什麼情況下會「被離婚」?

2020-12-23 古今八卦漫談

歷史上陸遊和唐婉的才子佳人愛情讓人惋惜不已。

兩人是表兄妹,從小青梅竹馬,順理成章的成親。但不料卻被陸遊的母親拆散,實在是不解,唐婉除去兒媳的身份,她也是陸遊的母親看著長大的,為何如此冷酷絕情?

那麼陸遊的母親是以什麼理由讓陸遊休妻的呢,這就不得不說到我們古代的婚姻制度中,婚姻的解除。

我們常常會在影視劇中聽到」七出之條「。

這個就跟婚姻的解除有關係,那麼是哪」七出「呢?

我們古代的很多制度都是從西周時期就沿襲下來的,七出之條也是。

西周時期,婚姻的解除以男方家庭的單意離婚為主,稱為七出。

《儀禮註疏-喪服》有:「七出者:無子一也,淫佚二也,不事舅姑三也,口舌四也,盜竊五也,妒忌六也,惡疾七也。」

簡單解釋下意思:第一就是不能給夫家生育後代得休,因為在古人心裡婚姻主要的作用是傳宗接代;

第二不貞潔得休,因為古人擔心子嗣身份不明,引起家庭內部輩分不分;

第三不孝順公婆得休,因為古代的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情,如果公婆不滿,即使夫妻恩愛,也得休;

第四:婦女八卦多口舌,會引起家族內部的不和諧,所以也得休;

第五妒忌跟口舌是一個意思,古人擔心妻妾之間爭風吃醋,會破壞家庭內部的穩定,所以妒忌的人也會被休。

第六盜竊不是真的盜竊,而是規定不可以藏私房錢,嫁妝也是夫家的。 第七就是女生有傳染性疾病,休。

所以古代的女子結婚是為了什麼?當神人一樣的妻子?

回到開頭回答陸遊為何會休唐婉,按照古代的七出之條就是唐婉三年沒有生子,加上唐婉跟陸遊在一起後,陸遊屢次考不中,為婆婆所不喜歡,陸遊的母親認為是唐婉影響了陸遊。 而陸遊也怕承擔不孝的名聲就同意了。

真愛否?否,陸遊更愛他自己。

古代的婚姻制度對女子是一點保障也沒有的,女子對於古代的家庭就像是附屬品一樣,可以傳宗接代即可,至於人權是想都不要想的。

那古代女子有七出之條,男子有什麼限制嗎?答案是少之又少。

後來古人大概也覺得七出之條缺乏具體客觀的標準,於是有了「三不去」。

《大戴禮記-本命》中有:「婦有三不去:有所取無所歸,與更三年喪,前貧賤後富貴,這三者不去。」

簡單解釋下就是:第一結婚的時候,女生家裡有人在,但是要在離婚的時候,娘家一個人都沒有,是不可以休的。

第二就是女生和丈夫一起為公婆守孝三年,是絕對不可以休的。第三就是糟糠之妻不下堂。

這些規則有一定作用,如果女生遇到的是守禮的家族的話。反之則有很多空間可以操作。

唐婉後來和陸游離婚以後,是遇到一個很愛她的男人在一起十年。但是陸遊在一次遊玩中,遇到唐婉就寫詩訴衷腸。唐婉後來也寫了一首回應。後來唐婉沒多久就抑鬱病逝。而唐婉的丈夫終身沒有再娶。

陸遊後來的一生雖然跌宕起伏,但是還是後代無數,活到了八十五歲。

無意批判誰,但是還是真心希望女生可以好好愛自己,珍惜愛重你的眼前人。昨日不可追,而且詩經有云:士之耽兮,猶可脫也,女之耽兮,不可脫也。女生比男生更難走出失戀的痛苦,而且要承受的不僅僅是情感上的壓力,還有來自四面八方的不解與圍攻。

七出之條和三不去雖然是古代的,但是拿出七出之條裡面的前五條在現代也是婚姻關係的殺手。日積月累,也會讓圍城缺陷。

好在,現在是現代,你若物質與內心都強大,可以選擇灑脫一生。

相關焦點

  • 李銀河:婚姻式微——婚姻制度最終會走向消亡
    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情況? 在原始社會,人的預期壽命是二三十歲年,繁衍生息後,他的生命也終結了,沒有離婚或換伴侶的需求。 婚姻制度開始出現,是因為人類嬰幼兒在成年之前的這十幾年時間中,不能獨立的生存,必須有父母來哺育,提供生活來源來撫養他。 所以婚姻制度作為保障,這也是婚姻制度形成的原因。
  • 古代夫妻是怎麼離婚的?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還是很完善的
    這在古代大士子中間還是十分流行的。以上就是我們前文中說道的中國古代的一夫一妻一妾多婢多姬的制度,妻子、小妾、婢女、歌姬都是有著嚴格的區別的,只有妻子方能和自己的丈夫地位相當,是一個家庭裡面處於主要位置的人員。那麼,在中國古代人們對婚姻如果厭倦了或者結過婚以後感到不合適了是不是可以隨便離婚呢?
  • 婚姻的本質是什麼?心理學:婚姻制度在未來會不會徹底消亡?
    人類社會從雜亂性交時期,演變到當下的一夫一妻制,即使有的人在質疑,婚姻制度是否會在未來消亡,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制度依然會長期存在。一種制度的誕生,必然是源自於一種群體性的需要。人之所以需要婚姻,是出自於生理與心理的需要。
  • 我們未來的婚姻:婚姻制度真的會消失嗎?
    2020年過去三分之一,羅志祥群P、阿嬌閃婚閃離,明星劈腿離婚事件層出不窮,讓大眾對婚姻的意義更加撲朔迷離……有人說過,婚姻制度在未來會消失,真的是這樣嗎?究竟是什麼讓男人們一而再、再而三的背叛婚姻?未來,我們的婚姻制度真的會消失嗎?我們又為了什麼而結婚?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想,我們很有必要來看一看,人類整個婚姻制度,從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的發展歷程。一、原始社會的婚姻:從群婚到對偶再到單偶的發展。
  • 古代女子出嫁前,家中傳授其一本書,女兒看完羞於啟齒
    【本文由黑黑原創,請勿轉載抄襲,侵權必究】古代的封建制度深入人心,他們的婚姻更是有著難言的悲哀,特別是身為女兒身,她們的婚姻基本上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部分女子在出嫁前,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嫁的丈夫長相,沒有任何了解,成為了一個工具。
  • 【胡律師說法】沒有民法典,中國古代是怎麼離婚的?
    成書於西漢的《大戴禮記》記錄的休妻制度一直延續至明清,大致概括為七出三不去。 婦有七去:不順父母,為其逆德也;無子,為其絕世也;淫,為其亂族也;妒,為其亂家也;有惡疾,為其不可與共粢盛(指參與祭祀)也;口多言,為其離親也;竊盜,為其反義也。 古代男人休妻是一件相當隨意的事。
  • 古代封建婚姻制度都有哪些奇葩規定?適齡不結婚就是「犯罪」?
    前言婚姻制度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早的制度之一,遠在西周時期,禮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而婚姻制度的建立在禮的影響下做得非常的完善。以西周為例,凡是正式的婚姻的建立,需要走一套非常嚴格的儀式,在各個儀式下都有著非常嚴格的程序,只有經過三書六禮、嚴格遵循規矩的婚姻是正統的,才會被大眾認可,稱為聘,因此,彩禮又叫做聘禮。而這極高的待遇正是為了和地位低下的妾區分開來,所以說在古代娶妻在宗法、倫理上是相當的受重視的。
  • 中國古代:婚姻家庭制度——「婚姻」與「家庭」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古代:婚姻家庭制度——「婚姻」與「家庭」,婚姻和家庭是特殊的人際關係組合,是人類兩性和血緣關係的社會形式。古代的婚姻家庭,因其以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一夫一妻」為特徵而與原始社會的婚姻家庭有了本質區別,但它在全部婚姻家庭史中又處於中間狀態,反映著古代社會經濟生活的要求和社會制度的特點。一般地說,婚姻是被一定的社會制度所確認的男女兩性成為配偶的結合。一夫一妻制的婚姻要求配偶雙方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以長期共同生活為基本內涵,不能隨心所欲地締結和解除。
  • 古代婚姻制度——「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西周時期,婚姻成立的前提條件,也就是能夠締結婚姻的實質要件有三個,或者說是古代婚姻制度的三原則。「一夫一妻多妾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作為婚姻締結的法定構成要件,在古代婚姻關係的建立上必不可少。
  • 古代婚姻制度——「匹夫」
    我們從平民百姓的視角探尋一下古代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常經馬嵬驛,見說坡前客。一從屠貴妃,生女愁傾國。是日芙蓉花,不如秋草色。當時嫁匹夫,不妨得頭白。」是晚唐詩人對楊貴妃被縊死在馬嵬坡所發出的感慨。大意是,自從楊貴妃被賜死後,生女兒都怕生得太漂亮,如果當時楊貴妃嫁個匹夫,可以白頭偕老。
  • 從我國離婚法律制度看婚姻法的立法瑕疵
    論文提要:    婚姻關係是家庭關係產生、延續和發展的基礎,婚姻關係在家庭關係中居於承上啟下的核心地位,建設和諧的婚姻家庭關係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近幾年我國離婚問題又出現了新的情況,獨生子女的草率結婚離婚問題也已經凸現出來,目前婚姻法中關於離婚的法律制度及相關司法解釋、部門規章已逐漸不能調整複雜多變的現實情況。
  • 北京一女子假結婚後馬上反悔,丈夫拒絕離婚,婚姻不是兒戲!
    北京一女子假結婚後馬上反悔,丈夫拒絕離婚,婚姻不是兒戲!有個北京戶口,是許多「北漂」的終極夢想,於是有人開始想出「結婚」入戶的主意。但這裡面牽涉的法律問題實在太多了,不管是北京人還是想進北京的外地人,在使用這個方法的時候都要謹慎,一旦糾紛產生了,就很難解決。
  • 古代除「七出」休妻之外,還有哪些「離婚」政策?
    作者 ▌李楚翹先秦人的出妻理由提起中國古代的離婚制度,恐怕很多人最先想到的都是大名鼎鼎的「七出」,也就是封建時代男子合法休掉妻子的七種理由。知識分子如此,一般百姓對婚姻契約的觀念更為淡薄。《詩經》三百篇中不乏棄婦的哀訴,如著名的《衛風·氓》,女主人公嫁給了貧困的丈夫,「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終日操勞持家,不曾犯下什麼過錯,卻依然被無情拋棄:「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 民政局公布2018年「離婚數據」,專家:婚姻制度有可能走向消亡
    民政局公布2018年「離婚數據」,專家:婚姻制度有可能走向消亡文/小魚「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如果能相依相伴一輩子,那將是千年一遇的緣分。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和人們觀念的轉變,結婚人數變得越來越少,而離婚人數卻變得越來越多。近段時間公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的婚姻大數據,擊中了很多人的內心,尤其是離婚人數這個數字,「嚇」得很多夫妻紛紛發慌雙方拿出自己的結婚證,思量好久。男人有錢就變壞,女人變壞就有錢。在這個物慾橫飛的時代裡,金錢成為衡量身份、地位和幸福感的重要指標。
  • 古代男人是三妻四妾嗎?電視劇把我們騙了,真實情況不可思議下
    我們在上篇文章裡說道古代婚姻的一些基本制度還有娶妻的正式規定和流程,還有納妾時的一些規定,在封建社會裡,納妾雖然也是明媒正娶,但是和娶妻所要求的極其繁瑣和嚴格的流程就簡單多了。並且古代還有一個規定,那就是妾只能永遠做妾,一輩子想做到正房夫人是幾乎不能的,就算是一家當中的妻子去世了,那男方也只會另娶一個妻子,扶正小妾做妻完全沒有可能。我們看到許多電視劇裡的情況是小妾們爾虞我詐、互相傾軋,爭取早一天當上正房夫人的事情在古代大族人家裡是不會發生的。
  • 古代女子穿華服坐享其成?來看看古代給女人設定了多少規矩
    昨天看了一些女孩們的一些言論,說什麼古代女子不用工作,也不用因為職場生育受影響之類的話,似乎很羨慕古代的女子。如今網絡小說的虛構,質量參差不齊,電視劇的穿越幻想、漢服的興起……都讓很多年輕女孩夢想回到古代,以為古代的女子都那麼美好,天天穿的美美噠,不用工作,享受生活。
  • 基督教與西方婚姻家庭制度(圖)
    徐愛國  中國傳統婚姻與家庭的構成要素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嗣」。西方法律上的婚姻則是;「男女之間共同生活的合意」。中西婚姻理念之間的差異與基督教的教義相關嗎?生育權應該由夫妻雙方享有?還是繫於上帝之手?西方禁止墮胎的法律有宗教上的理由嗎?同性戀「夫妻」能夠申請結婚證以得到婚姻法的平等保護嗎?
  • 愛情至上的女子,很難擁有完美的婚姻,周迅高聖遠離婚意料之中
    #周迅和美籍老公高聖遠離婚了,雖然話題成為熱搜,但是大多數人的評論是並不意外,因為這就是周迅。這中間沒有什麼太多亂七八糟的事情,只不過她的愛情頭腦中,一直保留年輕時的狀態,我們大部分人卻最終為現實妥協而已。周迅和初戀雷鳴的分手,是因為隨著她的走紅,事業的忙碌讓兩人聚多離少,自然的感情之火少了燃料,慢慢的就淡了。而她和竇鵬的戀愛,最終也是因為愛情和事業無法兼顧。
  • 古代家庭婚姻制度是怎樣形成的?大開眼界的歷史演化背景
    這裡就要提及兩個概念:記憶遺留 班輩婚班輩婚是人類婚姻史上第二種婚姻制度類型,兄弟姐妹婚。在這裡,婚姻集團是按輩份來劃分的,在家族範圍以內的所有祖父與祖母們,都互為夫妻。他們的子女們,即父親和母親們,也是如此。
  • 宋代入贅婚姻:古代婦女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贅婚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是對中國古代傳統婚姻制度的顛覆,中國傳統婚姻歷來強調男婚女嫁,門當戶對,而贅婚卻反其道而行之,以男子入贅妻家為主要表現形式。即"贅"本是一個會意字,從敖從貝,有抵押、放貸的意義。 可見,贅字的本來面目與並非婚姻方面的用語,而入贅一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民間經濟活動的產物,即為了借貸而進入人家成為質子,贅子一詞正指此意。 此時的贅子簡單來講就是奴婢,通常被視為歸屬於主人的財產,是沒有什麼人身權利可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