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黃別名又叫寶鼎香等,功效很多,它是抑鬱藥的主要成分,對癌症和阿爾茨海默病也有一定的療效,消炎效果很好,因此被譽為「超級食材」。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以薑黃粉的形式存在,那麼大家一定很好奇薑黃是如何種植的,下面就隨我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是要選地整地。整地施肥是薑黃整個生長期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薑黃是一種喜溫喜溼的植株,對土壤要求很高,所以我們儘量將薑黃種植在土層深厚、土壤肥力充足,排灌方便的沙壤土。選好地塊後就要開始整地施肥了,整地深翻土壤,清除田間雜草和一些雜物,翻耕時每畝地施入三千千克的農家肥和五十千克的過磷酸鈣做基肥,光是這些還不夠,還要在田間施入一百千克的鉀肥,與土壤混合均勻,以滿足植株對養分的需求,提高薑黃的成活率。
其次就是播種。薑黃的繁殖方式是利用根莖進行繁殖,這樣留種就大有講究。儘量選擇根莖飽滿,生長強壯且芽密的薑黃做種,很多種植戶都有一個通病,認為芽少的薑黃容易成活,其實不然,芽少就證明植株養分不夠,播種後極易死苗,這一點朋友們可記住了。播種時將薑黃的根莖切段,一般切成三段為宜,每段上面都要留有至少一個芽,這樣才能保證它能正常的出苗。薑黃的播種方式分為兩種分別是穴播和溝播,穴播需要在田間挖種植穴;溝播需要在田間開溝,種植戶們可根據自身的土壤情況選擇播種的方式。無論採取哪一種播種方式,播種的時間都是在每年的十月至十一月份,一般每畝地播種七千個左右的薑黃。
再者就是中耕除草。雜草抑制了植株的生長,使得植株內部養分不平衡,所以在薑黃的種植過程中有必要進行除草,除草可以結合中耕一起進行,便於植株更好的吸收養分。一般在播種後的一個月的時間,種塊開始破土發芽,等幼苗長至十釐米左右,我們就可以除草了。這個時期的除草建議人工除草,不要使用農藥,因為幼苗剛生長出來,抵抗能力很弱,使用農藥會直接將它們殺死,所以儘量用手拔除雜草。另外,除了每次除草都要中耕以外,在每年的七月份也要進行一次中耕培土,因為這個時期是薑黃生長旺盛期,中耕培土可以避免植株出現倒伏現象,一般培土的深度要達到十釐米以上。
最後就是肥水管理。薑黃一年需要追施三次肥料,第一次施肥是在苗期,每畝地施入三十五千克的氮肥,施肥時要避免肥料與植株直接接觸,以免出現燒根現象。施肥後要立即澆水,可以稀釋肥料的濃度。第二次追肥是在每年的六月份,這個時期是植株的活躍期,對養分需求很大,所以我們及時施肥,滿足植株生長所需。肥料主要以氮磷鉀肥為主,每畝地施入八十千克,施肥時要一邊施肥一邊蓋土,這樣可以使肥料的吸收率達到最大化。最後一次追肥是在每年的七月份,這一次的追肥很關鍵,直接決定了薑黃的產量。每畝地施入三千克的有機肥或者一千克的複合肥,其中鉀肥的用量應多於其它的肥料。
以上就是薑黃的種植技術了,薑黃雖然喜溼,但是它是非常討厭積水的,所以我們在澆水時要注意,乾旱天氣多澆水,多雨天氣做好排水措施,以免積水腐爛植株的根系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