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英文名字要「脫歐入亞」? 欲與中韓越一致

2020-12-12 中華網新聞

[日本人英文名字要「脫歐入亞」?]日本文部科學大臣柴山昌彥21日說,文科省將再次向中央政府機關、地方政府、媒體等傳達建議,改變日本人英文姓與名的前後次序,同中國、韓國、越南等國家一樣,姓在前、名在後。現在日本人的英文姓名通常按照英文習慣,名在前、姓在後。外務大臣河野太郎說,他將呼籲外國媒體在英文報導中把日本領導人的姓放在名前面,希望日本媒體也這樣做。你覺得這個建議可行嗎?(記者惠曉霜)

相關焦點

  • 日本人英文姓名習慣或要「脫歐入亞」
    日本人英文姓名習慣或要「脫歐入亞」惠曉霜日本政府將推動改變日本人姓名英文寫法習慣,從名在前、姓在後,改為姓在前、名在後,向中國、韓國等亞洲鄰國「看齊」。日本人的英文姓名通常按照英文習慣,名在前姓在後,如現任首相安倍晉三的英文寫作Shinzo Abe。日本文部科學大臣柴山昌彥21日在記者會上說,文部科學省將再次向中央政府機關、地方政府、教育機構、媒體等傳達一個諮詢委員會大約20年前所提建議,改變日本人英文姓與名的前後次序,把姓放在前,名放在後。
  • 日本人念名字要「脫歐入亞」
    英文網站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英語名字經常沒有固定書寫順序日本政府6日決定,修改官方文件中日本人英文姓名的書寫順序,由「名在前、姓在後」改為「姓在前、名在後」。不再遵循英語世界的表述傳統——對日本人來說,這是個微妙的改變。當年明治維新後,日本為了「脫亞入歐」可謂費盡心思。
  • 日本人英文名字要「脫歐入亞」?
    日本文部科學大臣柴山昌彥5月21日說,文科省將再次向中央政府機關、地方政府、媒體等傳達建議,改變日本人英文姓與名的前後次序,同中國、韓國、越南等國家一樣,姓在前、名在後。現在日本人的英文姓名通常按照英文習慣,名在前、姓在後。外務大臣河野太郎說,他將呼籲外國媒體在英文報導中把日本領導人的姓放在名前面,希望日本媒體也這樣做。
  • 日本人英文姓名或要「脫歐入亞」
    日本政府將推動改變日本人姓名英文寫法習慣,從名在前姓在後,改為姓在前名在後,向中國、韓國等亞洲鄰國看齊。圖片來源:東方IC日本文部科學大臣柴山昌彥21日說,文部科學省將再次向中央政府機關、地方政府、教育機構、媒體等傳達一個諮詢委員會大約20年前所提建議,改變日本人英文姓名的前後次序,把姓放在前,名放在後。
  • 俄羅斯地緣謎題:重歐輕亞還是脫歐入亞?左右逢源還是左支右絀?
    然而俄國的外交舉措講求務實和靈活性,重新演繹歐亞主義,將「非歐非亞」變成「亦歐亦亞」,將俄羅斯向東亞發展合理化。普大帝宣稱俄羅斯將成為歐洲和亞洲的橋梁,期望歐亞兼顧、左右逢源;牽頭創建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包括白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和亞美尼亞,就是想聯繫歐洲和亞太經濟。
  • 【日】進藤榮一:日本應儘快「脫美入亞」
    當前,導致日本與中、韓兩國對立加深的歷史以及領土問題的根源,在於日本已經忘記了戰後的出發點是承認《波茨坦公告》,甚至還對《波茨坦公告》視若無睹。21世紀的亞洲在信息革命的浪潮下持續發展,但是這種發展無法單憑中國、日本、印度等一個國家單獨完成。這是一個在依靠人、物、資金、技術等相互依存、相互補充以及相互聯動的過程中發展的新世紀。
  • 「脫亞入歐」有市場 七成日本人不認自己屬亞洲
    100多年前,日本人決心「脫亞入歐」,希望由此登堂入室成為「西方列強」中的一員。100多年過去了,身處亞洲的日本人,又如何給自己定位呢?日本慶應大學法學部中國政治專業講師加茂具樹對本報記者談起他的感受時說:「在日本國內生活時,很難感受到自己是亞洲人。很多日本媒體的國際報導中更多的內容是關於歐美國家的,關於亞洲國家的報導比較少。而且,日本的亞洲報導的範圍也比較小,基本上以中韓為主,對其他亞洲國家的報導少之又少。在這樣的氣氛中長大的日本人,很難有亞洲人意識。自己也是在離開日本,經常去中國等其他國家以後才較強地認識到自己是亞洲人。」
  • 日本官方呼籲給國民英文名「正名」,反對者擔心導致文化倒退
    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呼籲,希望各國主要媒體機構在報導日本人的姓名時,遵循與中韓寫法一樣的「先寫姓,後寫名」原則。據日經新聞網報導,河野太郎在記者會上表示,海外新聞機構應避免「名+姓」的稱呼方式,以和日語相同的「姓+名」的順序拼寫。
  • 心心念要「脫亞入歐」的日本,為何成了「非亞非歐」?|百家故事
    大家好,歡迎來到以史為鑑系列文章《日本風雲》,上期講述了日本倒幕運動【 日本風云:從幕府統治到明治維新,倒幕運動是如何影響了日本的?】 ,本期我們主要了解一下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很重要的一個國策——脫亞入歐!
  • 期許中韓自貿協定更多迴響
    近年來,韓國的化妝品、服飾、電飯煲等早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赴韓國旅遊對許多家庭而言,也變得越來越平常。同樣,擁有更強價格優勢的「中國製造」也會更多佔據韓國的市場,有些雙方各佔優勢的產品,比如華為手機和三星手機,它們將會在家門口更加公平地競爭。尤其是零部件、原材料等進口成本降低,會逐漸讓整個下遊產業鏈成本降低,進而有助於中國產品在全球市場提升競爭力。
  • 英國欲無協議脫歐?豐田不幹了:我們要在英停產
    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豐田汽車2017年在英國工廠生產了約14萬部汽車,其中90%出口歐盟各國。多數零部件都是從歐盟成員國購置的,工廠存貨量很少。其生產依賴於歐盟購入的零部件。如果英國在脫歐後恢復遵守世貿組織的規則,這些汽車將面臨10%的關稅。豐田英國工廠的負責人稱,與歐洲的競爭對手相比,這將使豐田的產品競爭力下降,對本廠的長期發展不利。
  • 日媒:日本以文豪名字命名海底對抗中韓
    參考消息網1月7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以文豪名字命名海底地名,此舉可視為對抗中韓加強海洋調查和命名活動的舉措。據日本《讀賣新聞》1月6日報導,由聯合國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和國際航道測量組織共同管理的國際海底地名分委會4日公布了2017年的審議結果。
  • 日本眼紅CCTV影響力 欲推英文頻道搶佔外宣陣地
    一直極力要求「加強國外宣傳」的日本高官高島肇久日前宣布日本要建全英文國際頻道,首要目標就是趕上CCTV-9,搶佔外宣陣地,創造有利於日本的國際輿論氛圍。  新聞背景:央視頻道增至60 將成為亞洲「電視航母」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魯 霖  「日本要建立全英文國際頻道……現在的首要目標就是趕上CCTV-9(中央電視臺英文國際頻道)。」日本前外務省 發言人高島肇久,在外務省機關雜誌《外交論壇》9月號刊上這樣寫道。
  • 日媒:日本1000名頂級技術人員流向中韓企業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日本經濟新聞》12月20日報導稱,在從1970年代中期開始的大約40年裡,日本機電企業至少有1000多名國內頂級技術人員流向以中國和韓國為中心的亞洲企業。中韓等國家主要邀請90年代以後因大量裁員而多出的日本核心人才,這些人才為亞洲企業的飛躍做出了重要貢獻。
  • 你以為中韓在爭文化遺產?實際上這些來自中國的東西都成日本的了
    國外媒體報導中韓泡菜之爭 1、花 估計很多人以為我要說櫻花。 4、圍棋 最近棋魂很火,而圍棋的英文翻譯GO就來自日語。圍棋在日語裡寫成"碁"(讀做ご,即拼音GO的發音),而且圍棋英文圍棋術語大部分是從日語來的。藉助動漫的力量,棋魂讓很多西方人了解到了這種東方的神秘棋類。不過這些年日本圍棋著實不太爭氣,風頭被中韓搶回來了。
  • 你以為中韓在爭文化?實際這堆來自中國的東西都成了日本標籤
    國外媒體報導中韓泡菜之爭1、花估計很多人以為我要說櫻花。4、圍棋最近棋魂很火,而圍棋的英文翻譯GO就來自日語。圍棋在日語裡寫成"碁"(讀做ご,即拼音GO的發音),而且圍棋英文術語大部分是從日語來的。藉助動漫的力量,棋魂讓很多西方人了解到了這種東方的神秘棋類。不過這些年日本圍棋著實不太爭氣,風頭被中韓搶回來了。
  • 24小時國際要聞TOP10:中韓雙方就中韓關係進行溝通
    【要聞二】中韓雙方就中韓關係進行溝通據外交部31日消息,中韓雙方日前通過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孔鉉佑同韓國國家安保室第二次長南官杓之間的渠道等,就朝鮮半島問題等進行了外交部門間溝通。【要聞四】低事故率當賣點 「魚鷹」高事故率「打臉」日本5年前,日本政府以MV—22型「魚鷹」式運輸機事故率低於美國海軍陸戰隊軍機整體水平為由,不顧衝繩縣居民擔憂和反對,允許美軍在當地部署「魚鷹」。然而,最新數據顯示,「魚鷹」事故率不僅高於整體水平,而且是日本政府當初宣稱事故率的1.5倍,日本政府所謂安全的說辭被事實「打臉」。
  • 英國和歐盟就脫歐達成一致
    當地時間12月8日,歐盟與英國發表聲明稱,雙方就履行英國「脫歐」協議達成「原則一致」。根據這份聲明,英國將撤銷《內部市場法案》中的爭議條款。聲明說,雙方認為在今年底英國「脫歐」過渡期結束後,全面履行「脫歐」協議至關重要。
  • 日媒:1000多名日本人才湧入中韓 真憂心!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2月20日報導,在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的大約40年裡,日本機電企業至少有1000多名國內頂級技術人員流向以中國和韓國為中心的亞洲企業,中韓等國家主要邀請上世紀90年代以後因大量裁員而多出的日本核心人才,雖然如今日本人才向中韓等國家的流動似乎已經過了高峰期,但日本政府仍擔心先進技術可能會繼續流向國外,因此開始討論應對措施
  • 眼看英語水平被中韓超過,日本人操碎了心
    文章指出,相比日本,亞洲國家在提高英文水平上做得更好,中韓民眾的英語水平進步很大。日本人儘管花了這麼大力氣學英語,許多日本人還是沒辦法用英文流利的交流,嚴重阻礙日本在國際事務上的參與度。石倉洋子文章(《日本時報》10日報導截圖)文章稱,最近,日本國內的英文學習湧現兩股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