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起一把鋤頭就開幹,這是非洲人最愛做的事:土裡挖「坨坨」吃

2020-12-24 林木先生

拎起一把鋤頭就開幹,這是非洲人最愛做的事:土裡挖「坨坨」吃

在印象中,非洲大多都是黑人,因為地處熱帶,他們的生活環境都不是很好,吃的東西,自然就不是那麼如意,用手抓東西吃那也都是常事。但是要說非洲人最愛幹的事,那還是拎起一把鋤頭就開幹,在土裡面挖「坨坨」吃。

諾,就是這種「坨坨」,這看上去似乎和中國的冬瓜長得差不多,只是這是灰色的,冬瓜是綠色的,可能也沒有那麼大吧。實際上,這就是非洲人最愛挖的東西,這是一種生物。你能猜出來嗎?

這完全就像是一個土坨,根本就看不出來這是什麼萬一,似乎就是一層外皮裡面包裹這一坨土。但是如果真的是土,估計非洲人民也不會把它挖出來,當成寶貝吧。

事實上,這種剛挖出來的「坨坨」,就是傳說中的非洲肺魚,一種據說能夠用肺呼吸,在土裡面能夠生存4年的魚類,這似乎看上去有些奇特。雖然早就聽說過肺魚的大名,但是從來就不知道,原來它被挖出土的時候,是以一個「坨坨」的形象示人。

一般非洲人要吃魚,都是土裡面刨魚吃,這似乎聽上去有些可笑,但卻是事實。看看國內網友都怎麼說把。

「竟然有生命力如此頑強的生物」「我覺得非洲人好懶,不知道出海打魚,非要吃這個魚,都瀕臨滅絕了」「看來年輕時賣力點遊到水多的地方,漲水後洄遊是有一定道理的」「天上飛的地下埋的水裡遊的,除了shi沒有人類吃不完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非洲人這麼勤快的拿鋤頭,往常都是鏟個沙子都一個主鏟兩個副鏟」

咳咳,說實話,這在土裡面挖魚,還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挖出來的還是活魚,這就真的有意思了。世間萬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肺魚大概就是那種堅強的存在。你說呢?對於非洲人喜歡在土裡挖魚吃,你有什麼想說的?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不吃不喝,可在泥土裡存活三五年,卻依舊逃不過非洲人民的鋤頭!
    在眾人的印象中,要想吃到新鮮的淡水魚,要麼去市場裡買活的、要麼去河裡、湖裡釣或捕。但對於靠近撒哈拉沙漠邊緣的非洲人民來說,若想吃新鮮的魚,直接從腳下的乾燥土地裡挖出來就好。聽起來感覺有點天方夜譚,但這的確確是非洲大地上真實發生的事情。因為他們挖出的魚不一般,是有著逆天生存能力的肺魚。
  • 尿不溼 吸水「起坨坨」
    尿不溼裡的吸水顆粒。  多彩貴州網訊14日,家住白雲的嚴女士在超市買了一包尿不溼,但使用之後發現,尿不溼吸水後竟然起坨坨。嚴女士擔心這包尿不溼是不是有質量問題。  昨天上午9點過,記者在白雲區步行街的星力購物超市門口見到了嚴女士一家,嚴女士拿著從超市購買的尿不溼告訴記者,她懷疑這包名為「幫寶適」的尿不溼有問題。  「吸水之後,就不再是整塊的尿不溼了,內部的填充物會捲成一坨一坨的絮狀物,小孩子使用起來很不舒服。」嚴女士隨後找到超市,要求處理。  很快,幫寶適的經銷商陳先生來到了超市。
  • 真正吃土的國家,吃土已成當地孕婦營養品
    在網絡用語裡,年輕人常常調侃稱窮得只能吃土了。意思為已經快沒錢吃飯了。而在這個國家,泥土已成當地美食。多麼富裕的家庭,也會用土製作土餅進行食用。吃土更成當地孕婦必補充營養的食物。這是怎麼回事?在我們生活中,我們難以想像泥土會被搬上餐桌,雖然我國的美食——叫花雞需要泥土包裹在荷葉外進行烤制,但我們並非會吃上外殼泥土,而在非洲,他們是真真實實吃上泥土。在非洲,一些地區的人們會將準備的土用水和成團狀,將泥團做成土餅進行烤制,主要做到消毒殺菌,最後就可食用。
  • 非洲人寧願吃土都不願種地,認為能帶來好運,網友:窮真的會吃土
    不知道小夥伴對非洲了解多少,非洲作為人類文明的搖籃,在古埃及和尼羅河沿岸曾經有過許多古文明,這裡有著名的金字塔,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還有許多古老的民族部落,這也是近年來很多遊客來這裡旅遊的重要原因。
  • 土裡埋的紅薯都吃過,但是樹上結的紅薯你見過嗎?
    ,又可以填飽肚子,當然,現在的紅薯還被加工成各種各樣的食物,比如什麼甜薯條等等,吃起來味道依然是槓桿的。 我們知道紅薯是栽在土裡的,繁殖方式非常簡單,只需要用扦插的方式就可以,所以繁殖起來非常的快,我們吃的是埋在土裡的塊莖部分,所以要吃紅薯必須扛一把鋤頭到地裡去挖,非常的費力,然後挖出來的紅薯還要用水進行清洗
  • 上林挖金人厲害,娶東北姑娘為妻,當起非洲女婿​
    圖|黃先生上林挖金人厲害,娶東北姑娘為妻,當起非洲女婿作者|莫義君只有每年的夏季至冬天快要到的這段時間內,他們才能開工。成本高,他叔伯都快養不起工人了。他叔伯於是發動大家入股,共同承擔風險,他也毫無猶豫地借錢投入了幾萬元。他在礦區工作和生活,花錢大手大腳,有事或沒事時,就愛往礦區所在地的村子裡跑。
  • 一把鋤頭管水 樂聰村「田管家」受稱讚
    7月31日,記者來到十字鄉老夏榮村和樂聰村,只見這裡的電排站發出轟轟的機鳴聲,而水渠裡流水譁譁不斷,稻田裡禾苗生機盎然。樂改存在作記錄  同樣的乾旱天氣,同樣的稻田面積,同樣的渠道水源,以前村裡人為爭水打架,甚至不惜賠上性命,而近年既沒有發生受旱情況,更沒有因水發生糾紛。
  • 真正在「吃土」的人
    吃土(學名食土癖),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見聞。雖然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這被認為是一種飲食紊亂,而在另一些地方這種行為則被人提倡。但是到底為什麼會有人真的去「吃土」呢?研究還得出了某些規律:在熱帶地區這種行為出現的概率比較高,且在兩類人身上出現的頻率較高:兒童(或許在預料之中)和懷孕的婦女。當然,其他國家食土癖的比例低,也可能是因為出於文化顧忌而沒有上報真實情況。「這類非食物衝動並非個例,它們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楊說,她舉了一個她聽說過的案例,一個紐約的著名歌劇歌唱家在懷孕期間一直想要吃土,這是她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 藏族人最愛的牛肉做法,漢族人可能吃不慣,但絕對是美味!
    西藏地區,是很多人一生必去旅行的地方,這裡有雪山、湖泊、草原,愛旅行的人絕對不會失望。這裡山珍遍地都是,吃貨來一趟,同樣絕對不會後悔。藏族地區最有名的美食,當屬犛牛肉了。犛牛都是放養,吃的都是純天然的草,生長緩慢,因此肉質鮮美。
  • 非洲土豚善於打洞卻是個路痴,親手挖的洞穴總會變成其他動物的家
    眾所周知,在動物的世界裡,會吃螞蟻的動物它們基本是食蟻獸、穿山甲等這類動物。但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方也有一隻和它們一樣吃螞蟻的動物,但它吃得最多的是白蟻,它還是抓白蟻的高手呢!它就是土豚!你們很多人可能都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動物,因為基本只在撒哈拉出沒,所以很少有人能夠見到它們,它們還是動物界的活化石,可以說非常珍貴了。因為土豚它們是管齒目土豚科下唯一的現存物種,管齒目動物的族譜可以遠遠追溯至6000萬年前,所以土豚是一枚當之無愧的活化石。
  • 陶粒火山石,比不了一捧沙,挖點摻土裡,不爛根夏天也能呼呼長!
    很多人在養花的過程中,都遇到了爛根黃葉的問題,爛根經常是積水、排水不暢造成,因此花土最好選擇排水好,疏鬆透氣的土壤,可以減少爛根的問題,好的花土裡面都會摻入一些顆粒,增加排水透氣性,一起來看看吧!「沙子養花」-土裡摻點啥,排水好不爛根-家旁邊有小河小溪,可以到河邊挖點粗砂,不能太細,摻入到土裡,可以在花土中形成縫隙,讓多餘的水分快速排空,而且粗砂可以長時間保持穩定,不怕變形碎裂,讓花草可以很好的生長不怕積水爛根
  • 河南這兩個地方用土做饃,網友看了:原來「吃土」是從這兒來的!
    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和雙十二,很多人都開始調侃自己下個月就要「吃土」了!我們都知道,土是不能吃的,就算真的吃下去也是沒有任何營養可言的,而且還對身體產生一定程度的傷害,所以「吃土」也只是網友們在網上的自我吐槽而已。
  • 我在非洲種了一棵樹
    我不解他的用意,立即打電話過去問他為什麼給我寄這棵樹的照片?他告訴我:「這棵樹是你栽的,你恐怕忘了,可是非洲朋友沒有忘記你」。經他一提醒,我很快就記起了種芒果樹的經過。現在回想起來,當時這棵樹曾經引起許多農民的好奇。當地農民從來不種芒果樹,他們認為芒果樹和木瓜樹一樣會自己長出來不需要去種,就像中國農民以為薺菜和枸杞不需要去種一樣。我記得當時還有兩個年輕人幫我提來了水,一些農民坐在一片芒果樹林下竊竊私語,似乎在看一個外國人在做傻事。現在看到這棵樹碩果纍纍,我心中充滿喜悅。
  • 愛做家務的孩子很難不優秀,因為他們有挽起袖子開幹的心態
    愛做家務的孩子很難不優秀,因為他們有挽起袖子開幹的心態原創 媽媽沒時間 在你們家,你會讓孩子做家務嗎?儘管我們知道,做家務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他懂得感恩,但大部分家長還是不會讓孩子做家務。一來,孩子做得又慢又差,等於是在幫倒忙。
  • 「媽媽睡在土裡」,小男孩聽信奶奶「謊言」,做出的舉動讓人淚崩
    前言每一個寶寶都是媽媽懷胎十月生下來的,寶寶不僅是媽媽山上的一塊肉,更是媽媽心裡最大的牽絆,孩子有了媽媽的呵護和愛,也會更有安全感,性格也會更加穩定,對於孩子來說,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非常需要媽媽的關愛和陪伴,對媽媽也非常的依賴,在孩子
  • 蟲寶寶,你是我這一生最愛的狗狗
    面對失去你這件事,我已接受,卻仍難承受。不敢看你的照片,也不敢提你的名字。猶記剛領你和坨坨回家,你們都還只巴掌大。步履蹣跚,嗷嗷待哺。此前家中已養過許多狗狗,我自認為有經驗,買了羊奶粉和小奶瓶,日日小心餵養。初時覺得新鮮,便也不煩,後來日子久些,還是有些頭疼於你們倆的鬧騰。夜晚餓了,你們會叫,一夜三次都還算少。
  • 非洲最大的香蕉,不但可以煮著吃,還能幹這件事!
    非洲最大的香蕉,不但可以煮著吃,還能幹這件事!大傢伙,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大家見過超級大的香蕉嗎?非洲最大的香蕉,不但可以煮著吃,還能方便幹這事,走在非洲的大街上,隨處能看見當地的香蕉,偶爾能看到有人用自行車,馱著香蕉瞬間飛馳而過。
  • 「巨型蝸牛」3隻7年育17000個,中國吃貨不敢吃,卻是非洲人最愛
    」巨型蝸牛「3隻7年育17000個,中國吃貨不敢吃,卻是非洲人最愛很多人喜歡旅遊,因為可以放鬆自己,瀏覽異域風景,拓展自己的視野,豐富人生閱歷,品嘗其它地區的美食往往因為國家不同,地域不同,也是文化不同,所認可和欣賞的美食也是有差別的,比如說非洲有一種當地居民非常喜歡吃的美食,但是對於中國人來說,簡直是不敢吃。我們經常在下雨天之後看到一些蝸牛爬,在非洲,很多比較潮溼的地區,有更多非常大的蝸牛,甚至一隻都有巴掌那麼大,這種蝸牛就是在非洲當地非常受歡迎的非洲大蝸牛。
  • 花5000美元去非洲搬磚,這是美國野文青最潮的裝X大法
    旅遊網站列舉了大量去非洲做志願者旅行的好處,包括: 學會成為一個感恩的人; 在面對了極度貧窮後,你會發現生活中那些煩心事都不叫事兒; 可能會在旅途中擁有一份美妙的愛情; 赤道炎熱的太陽曬爆了她的皮膚,也火熱了她的心,每天雷打不動的FB和INS都在表達靈魂的滌蕩、精神的升華和對人類的愛。 然後這一經歷在她回來後,成為了求職簡歷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 它是埋在土裡的軟黃金,被日本譽為長壽食品!家家戶戶吃得起!
    這食材堪稱是埋在土裡的軟黃金,被日本譽為長壽食品!但它的價格卻非常便宜,1元1斤,家家戶戶都吃得起!它既是糧食,又是小吃,香甜可口,人人愛!最最最重要的是,紅薯的熱量只有大米的1/3,豐富的纖維素和果膠可組織糖分轉化為脂肪的特殊功能。因此常常食用紅薯,可起到減肥的作用。除此之外,紅薯還能起到美容、抗癌、保護心臟、預防肺氣腫、抗糖尿病等保健作用。不僅是健康食品,還是祛病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