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公布 國博潮州木雕裡的「花甲傳臚」

2020-12-22 雅昌藝術網20201029

7月23日起,2020高考查分正式開始。隨後,那些學神們、學霸們令人仰望不可思議的高分不斷刷屏。

這天早上,中國國家博物館「雕繪乾坤——潮州木雕展」向媒體開放,這個展示潮汕獨特文化的展覽,最後一部分是一件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辜柳希創作的「金漆通雕龍蝦蟹簍」 ,這是潮州木雕最具特色的題材之一。

辜柳希創作的「金漆通雕龍蝦蟹簍」

潮汕地區靠海,生活在這兒的人們多數以捕魚為生,所以人們對於蝦、蟹、魚的喜愛就像是農民對於糧食的喜愛,而蝦蟹簍代表的就是漁民喜獲豐收。

蝦蟹簍:花甲傳臚與讀書至上

同時,這一題材還有另外一重意義。對古人來說,螃蟹的鰲又可稱為夾子,而「夾」與「甲」諧音,古時科舉殿試有三甲之分,所以螃蟹亦寓意科舉高中。龍蝦或蝦則善於跳躍,寓意捷足先登。

此次展覽中就有一系列以蟹為主題的創作,結合鱸魚、梅花、水藻等紋樣,表達了人們對於科舉讀書的重視。

金漆通雕《花甲傳臚》橫肚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高14釐米 寬48釐米 厚4釐米

此橫肚以高浮雕和通雕手法雕刻鱸魚、螃蟹及水藻紋,暗喻「花甲傳臚」。

金漆通雕蟹簍梁託 民國 廣東省博物館藏 高36.5釐米 寬39釐米 厚27.8釐米

此梁託以蟹簍為中心,在口沿、簍身及底部雕刻5隻形態各異的螃蟹,以此反映了潮汕人對水族豐收的期望。

金漆通雕梅花螃梁託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高17釐米 寬44釐米 厚13釐米

此梁託中部為一隻仰腹的螃蟹,其中一螯持官帽,表達了科舉時代人們對功名的追求。

金漆通雕水族圖建築構件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各高42釐米 寬92釐米 高18釐米

此構件將水族中的蝦蟹、遊魚、水草巧妙地融為一體,其中一隻螃蟹持梅花、一螯持官帽,另一隻螃蟹一螯持瓜蒂,分別暗喻「清白為官」及「必登甲第」。

金漆通雕「琴棋書畫」及「漁樵耕讀」香筒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各高35釐米 寬10釐米 厚8釐米

香筒用以插放線香。左方香筒取材「琴棋書畫」,右邊取材「漁樵耕讀」,漁、樵、耕相對集中於筒身下部,與高高在上的讀形成對比,透露出讀書至上的思想。

金漆木雕描金漆畫博古圖神龕門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高31釐米 寬26釐米 厚3釐米

這扇神龕門一面飾以描金漆畫,有「魁星踢鬥」、寓意吉祥的博古圖靜物和文房用具。魁星為讀書士子的守護神,他腳踩鰲魚,有「獨佔鰲頭」之意。

潮州木雕裡的獨特潮汕文化

「雕繪乾坤——潮州木雕展」於2020年7月15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廣東省文物局和廣東省博物館主辦,廣東省潮州市人民政府協辦,共展出廣東省博物館、潮州市博物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160餘件(套)展品,包括明清及近現代的潮州木雕精品、當代著名潮州木雕大師的作品以及部分反映潮汕文化的文物。

這些展品技藝高、題材全、品類豐,集中呈現了潮州木雕集雕刻、漆藝、貼金等技法於一體的藝術特色,代表了潮州木雕的精緻工藝、藝術價值,從中也反映出潮汕獨特的文化景觀。

展覽分為「歷史源流」「藝術菁華」「人神共賞」「生活意趣」「木雕與潮汕文化」五個部分進行展示,有意思的是,無論哪一部分的作品,都與潮州人的信仰、生活、文化密切相關,尤其是潮州木雕中的故事,生動再現了潮人最樸實的願望。

「敬老重儀」是潮州重要習俗

例如潮州木雕中,「郭子儀拜壽」和「二十四孝」故事是其中最為常見的題材。此外,潮州家具的壽屏也非常獨特,古時潮汕地區曾出現不少百歲老人,因此「敬老重儀」是當地的重要習俗,而壽屏是主要的賀禮。

金漆通雕《郭子儀拜壽》神龕門肚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高66釐米 寬43釐米 厚4釐米

表現唐朝大將郭子儀祝壽時,眾女婿前往慶賀的熱鬧氣氛和場面,反映了封建時代人們對子孫滿堂、富貴長壽生活(福祿壽) 的羨慕、嚮往和期盼。

金漆通雕《郭子儀拜壽》神龕門肚(左)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高63釐米 寬38釐米 厚4釐米

金漆通雕《郭子儀綁子上金鑾》燈芯桶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高19釐米 寬13釐米 厚7釐米

在郭子儀大壽上,其六子郭暖為當朝附馬,公主侍貴不來拜壽,郭暖怒打公主,郭子儀綁子上殿請罪。

金漆浮雕孝行圖橫肚 清末 廣東省博物館藏 高23釐米 寬44釐米 厚3釐米

此橫肚取材於中國傳統的《二十四孝》中的三個故事,包括《乳姑不息》《滌親溺器》及《親嘗湯藥》,反映了傳統潮州木雕的教化功能。

《乳姑不怠》講述了唐代崔山南人家裡已經是做祖母的媳婦用乳汁孝養已經是曾祖母的婆婆,且永不懈怠的孝行。

《滌親溺器》講述了黃庭堅雖身居高位,卻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便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

《親嘗湯藥》是一個講述的漢代文帝孝行的故事。

金漆通雕《二十四孝》抱柱式掛件 清末 廣東省博物館藏 各高144釐米 寬28釐米 厚9釐米

此掛件以「之」字形路徑分成五個層面,表現的是《二十四孝》的故事。

潮州木雕與「潮劇」裡的多彩人生

潮州木雕的故事選材主要來自潮劇、歷史典故、民間傳說、文學名著、神話故事與傳說、神佛仙道等,特點是以人物為中心,具有一定的故事情節,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莫過於潮劇。

據研究,潮劇至今已具六百多年歷史,除了每年重大的節日,特別是春節,必有潮劇助慶,既酬神又娛人。潮劇於清乾隆後被廣泛移植到潮州木雕上,例如薛仁貴徵東、藍關雪、瓦崗寨、穆桂英、陳三五娘(荔鏡記)、等戲劇故事都出現在潮州木雕中。

技法上,潮州木雕借用中國戲曲程序化的表現技巧和舞臺表演的空間虛擬手法,集中表現劇中最突出的人物和情節。總之,潮州木雕為我們保留了大量的潮劇形象資料,是一筆非常值得我們下大力氣去整理、挖掘、探討和研究的潮劇文化遺產。

黑漆底沉雕貼金 《八寶追夫》橫肚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各高24.2釐米 寬39.9釐米 厚2.2釐米

這一對橫肚選用潮劇《八寶追夫》的戲出情節,北宋名將狄青奉命遠徵西遼國,在吉林關與番邦女將八寶公主對陣並互生好感,八寶公主唯恐一旦和解,今生無緣再見狄青,就設計擒之 ,並招為駙馬。狄青心系邊塞,苦於無法脫身,只好假意應允,伺機逃走。八寶公主聞訊,隨即率眾追趕……

這一對橫肚其中一塊選取劇出狄青逃婚公主追趕的情景,另一塊是劇中的高潮,八寶與狄青結為夫婦的場景。

金漆多層鏤通雕《四郎探母》方肚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高20釐米 寬19釐米 厚8釐米

北宋時期,楊家為抵抗北方各少數民族的南侵,全家男女老少齊上陣,演繹出了一個個感人的英雄故事。這塊方肚展示的是身陷異邦的楊四郎冒著殺身之禍偷跑出關探望母親的情景。

素雕《佘太君掛帥》方形燻爐罩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高30釐米 寬26釐米 厚26釐米

這也是楊家將故事之一,講述的是佘太君在丈夫和兒子戰死沙場,西夏大軍進犯時,她決定親自掛帥出徵,帶領楊家女將奔赴戰場的故事。

金漆木雕《楊家將》小神龕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高37.5釐米 寬25釐米 厚15.5釐米

金漆多層鏤通雕《薛仁貴徵東》大神龕門窗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高80釐米 寬36釐米 厚6釐米

這件龕門窗雕刻的是《薛仁貴徵東》,劇情是唐太宗為了收復遼東,統一天下,徵討蓋蘇文弒逆,援救新羅,曾三次出兵徵討高句麗。薛仁貴是他手下名將,在此戰役中屢建奇功,深得唐太宗賞識。

金漆通雕《鐵弓緣》及「梨園樂」屏風橫肚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各高7釐米 寬18釐米 厚2釐米

金漆彩繪《荔鏡記》雀替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各高40釐米 寬21釐米 厚9釐米

《荔鏡記》又名《陳三五娘》,是廣東潮汕地區及福建閩南地區經常上演的傳統劇目之一。故事講述了福建泉州人陳三,送兄嫂往廣南上任,路過廣東潮州,在元宵燈會上與富家女子黃五娘邂逅相遇,互相愛慕。黃父貪財愛勢,將五娘允婚富豪林大,五娘不滿,心中愁悶。陳三重來潮州,喬裝磨鏡匠人,進入黃府,五娘在繡樓投以荔枝和手帕示愛。陳在磨鏡時,故意將鏡摔破,藉口賠寶鏡,賣身為奴。後林大強娶五娘,陳三和五娘得丫環益春相助,私奔回泉州。

此雀替刻畫了五娘向陳三擲荔示愛的情景,另一側則表現黃父怒打陳三的情景。

金漆通雕《蘇六娘》及「福祿壽」梳妝檯圓肚 明末 廣東省博物館藏 各直徑16釐米 厚2釐米

《蘇六娘》講述潮州蘇六娘與青梅竹馬的表兄互生情愫,卻被其父許配給府衙楊師爺之子,六娘拒不肯嫁,投江求死被救,最後與表兄遠走他鄉的故事。這個圓肚表現的是二人在花園定情的情景。

歷史典故、民間傳說在潮州木雕中也得到了反映,有姜太公八十遇文王、姜子牙制服琵琶精、專諸刺王僚、唐明皇遊月宮、佘太君掛帥、拋繡球、七賢進京、搶親圖、琴棋書畫圖、四季行樂圖、二十四孝圖等。

求賢 當代 潮州市博物館提供 陳培臣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高90釐米 寬53釐米 厚10釐米

《渭水求賢》講述的是周文王尋求賢士輔佐朝政,在渭水得遇姜子牙的故事,作品以「之」字形的構圖形式刻畫了這事故事的發生和發展。

金漆通雕《封神演義》神龕門企肚 清乾隆 廣東省博物館藏 高27釐米 寬15釐米 厚6.5釐米

此構件節選自《封神演義》的故事,上半部分為「太師聞仲奉旨伐西岐」的故事,下半部分為「姜子牙制服琵琶精」的情節。

金漆通雕《彩樓記》龕楣肚 清乾隆 廣東省博物館藏 高18釐米 寬13釐米 厚3釐米

此神龕飾件雕刻的是《彩樓記》中「拋繡球招親」的場面。《彩樓記》描寫了宋朝宰相劉懋之女月娥,在彩樓拋球招婿時,選中了寒儒呂蒙正。劉懋嫌呂貧窮,逼女退親,月娥不從,與蒙正同被逐出相府,苦居寒窯。後呂蒙正中試,劉懋始來謝罪。

金漆木雕鐵線描漆畫《鴻門宴》長方形饌盒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高37釐米 寬35釐米 厚16釐米

此饌盒漆畫中表現了項莊在宴會上舞劍娛賓,伺機刺殺劉邦的情景。

中國古代文人和文學名著中的一些廣為流傳的故事也被移作木雕題材,如李太白醉酒,《三國演義》中的銅雀臺、轅門射戟,《水滸傳》中的武松打虎,《金瓶梅》中的怒打西門慶,《西廂記》中的後花園相會,《牡丹亭》中的遊園驚夢等古典名著的故事情節等。此外,還有神話故事與傳說、神佛仙道等宗教題材。牛郎織女、嫦娥奔月、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曹國舅等八仙人物故事等。

金漆通雕《隋唐演義》神龕門肚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高45釐米 寬20釐米 厚9釐米

金漆多層次通雕《銅雀臺》方肚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各高20釐米 寬19釐米 厚8釐米

赤壁之戰後,曹操覺得天下最優秀的人才並沒有全部收攬於自己的帳下,於是在銅雀臺建成之際宴請眾文武官員在此宴飲。這對方肚表現的是銅雀臺中給諸將領頒賜紅錦,堂前徐晃諸將歡欣雀躍的情景。

高浮雕彩繪《徐晃射錦袍》隨梁枋 清代 高21釐米,寬106釐米,厚6釐米 廣東省博物館藏

此隨梁枋運用高浮雕技法,刻畫了《三國演義》中《徐晃射錦袍》的故事。木雕中央可見曹操安坐銅雀臺的中堂,完成射箭比試的張郃、夏侯淵在左方,右方則見徐晃準備射落懸掛柳枝之上的錦袍,及意圖強搶錦袍的許褚。

金漆通雕《水滸傳》神龕插角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各高49釐米 寬15釐米 厚4釐米

此插角表現了《水滸傳》中「武松打虎」和「怒殺西門慶」的故事。右插角中央可見武松舉起手腳,作攻擊狀衝向右下方的猛虎,猛虎亦張口撲向武松噬咬;左插角上方刻有武松右手執棍,單腳站立,準備衝向癱坐地上的西門慶。

金漆通雕《遊園驚夢》神龕門企肚 清乾隆 廣東省博物館藏 高34釐米 寬9釐米 厚2釐米

紅漆通雕漢鍾離及張果老企肚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高48釐米 寬24釐米 厚11釐米

八仙為潮州木雕的主要題材,這件作品表現的是八仙漢鍾離和張果老兩位神仙策騎瑞獸騰雲駕霧的情景。

金漆通雕「玉兔銜靈芝」橫肚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高15釐米 寬43釐米 厚3釐米

此橫肚通雕傳統吉祥圖案「玉兔銜靈芝」,以蕉葉為襯託,玉兔為月宮靈物,負責搗制長生靈藥,靈芝則是傳說中的仙草,表達了潮汕人渴求長壽吉祥的美好願望。

此外,潮州木雕常以一定的自然物(動植物等)組合在一起, 以其諧音取其象徵意義, 或以傳說中的祥禽瑞獸, 表達民間對美好事物的理解, 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嚮往和追求。

金漆通雕祥禽瑞獸神龕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高70釐米 寬40釐米 厚4釐米

此門肚以通雕技法表達「鹿鶴(六合)同春」、「喜上梅梢」、「三羊開泰」等吉祥寓意,作品玲瓏剔透。

爵」方肚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各高19釐米 寬18釐米 厚5釐米

此對方肚由雀、鹿、鷹及熊組成「英雄爵」的吉祥圖案。

金漆鋸通雕九曲篆字紋門肚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各高77釐米 寬42釐米 厚2釐米

這兩件門肚以鋸通雕的技法,雕刻了80個抽象變化的篆字,內容出自南朝《千字文》,意在教授孩童的基本漢字。

金漆通雕「丹鳳朝陽」聖旨架

金漆通雕「鳳丹朝陽」「鯉魚跳龍門」門肚 清末 廣東省博物館藏 高67釐米 寬34釐米 厚3釐米

此門肚運用鏤通雕技藝雕刻鳳凰、朝陽和牡丹,鳳凰立於牡丹花之中,引首朝向太陽,寓意為「鳳丹朝陽」,藉此希望成為賢才,趕上好時機。「鯉魚跳龍門」門肚由松樹、龍和魚等組成,表現的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鯉魚跳龍門」,畫面正中有一道禹門,相傳是大禹治水時開鑿,又稱龍門,每年春季有鯉魚數千赴龍門,爭相跳躍,越過者為龍,不能越者則為魚,以此比喻科舉考試中第者的榮耀。

(註:部分圖片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提供)

相關焦點

  • 潮州木雕現在價格低只因缺大師?
    特色:多層次鏤空富貴逼人趙利平:潮州的工藝美術品類非常多,但最有特色的,肯定首推潮州木雕。目前國內公認的有四大木雕:潮州木雕、浙江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福建龍眼木雕。其中又以潮州木雕和東陽木雕最為著名。與國內其他流派的木雕相比,潮州木雕最大的藝術特色是什麼?李得濃:說是中國有四大木雕,但我覺得以表現形式劃分,中國木雕應該是分為三大流派。
  • 「雕繪乾坤——潮州木雕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潮州市博物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160餘件(套)展品,包括明清及近現代的潮州木雕精品、當代著名潮州木雕大師的作品以及部分反映潮汕文化的文物。這些展品技藝高、題材全、品類豐,集中呈現了潮州木雕集雕刻、漆藝、貼金等技法於一體的藝術特色,代表了潮州木雕的精緻工藝、藝術價值,反映潮汕獨特的文化景觀。展覽現場(央廣網發 陳拓 攝)展覽分為「歷史源流」「藝術菁華」「人神共賞」「生活意趣」「木雕與潮汕文化」五個部分進行展示。
  • 潮州木雕展:怎樣在一塊木頭上雕刻百餘人物?
    木雕上塗滿了純金箔又是怎樣一種輝煌?國博剛剛開展的「雕繪乾坤:潮州木雕展」展示了來自廣東省博物館、潮州市博物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160餘件(套)展品,包括諸多明清及近現代的潮州木雕精品,呈現了潮州木雕集雕刻、漆藝、貼金等技法於一體的藝術特色,也反映出潮汕獨特的文化景觀。
  • 「雕繪乾坤——潮州木雕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
    「雕繪乾坤——潮州木雕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共展出廣東省博物館、潮州市博物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160餘件(套)展品,包括明清及近現代的潮州木雕精品、當代著名潮州木雕大師的作品以及部分反映潮汕文化的文物。
  • 「潮州木雕」代表性傳承人陳德豐:我用木頭講故事
    >一天上千次的雕琢,抱著幾十斤的木雕一坐就是五六個小時,刻刀磨破手是家常便飯……30多年來,陳德豐一直沉浸在拿木槌和刻刀的創作生涯裡。作為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潮州木雕的代表性傳承人,30多年來陳德豐始終沉浸在木雕工藝美術創作中。如今,陳德豐更是享有中國營建工匠名師、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廣東省傳統建築名匠、廣東省南粵工匠等榮譽稱號。
  • 現場|潮州木雕展:怎樣在一塊木頭上雕刻百餘人物?
    木雕上塗滿了純金箔又是怎樣一種輝煌?國博剛剛開展的「雕繪乾坤:潮州木雕展」展示了來自廣東省博物館、潮州市博物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160餘件(套)展品,包括諸多明清及近現代的潮州木雕精品,呈現了潮州木雕集雕刻、漆藝、貼金等技法於一體的藝術特色,也反映出潮汕獨特的文化景觀。
  • 潮州木雕進京展出,160餘件精品亮相國博
    15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廣東省文物局)和廣東省博物館主辦,廣東省潮州市人民政府協辦的「雕繪乾坤——潮州木雕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共展出廣東省博物館、潮州市博物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160餘件(套)展品,包括明清及近現代的潮州木雕精品、當代著名潮州木雕大師的作品以及部分反映潮汕文化的文物。
  • 金漆輝映:潮州木雕展即將亮相香港歷史博物館
    11月8日,「金漆輝映:潮州木雕展」將於香港歷史博物館專題展覽廳正式對外開放。本次展覽將展出廣東省博物館的約120件/套藏品,介紹潮州木雕的實際應用、創作題材和藝術特色,展示潮汕風尚習俗和人文精神。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19年2月25日。
  • 周末深閱讀|潮州木雕神龕的藝術特色和題材內容考察(上)
    潮州木雕孕育於潮汕文化之中,深受其影響之外,自身也與之融為一體,反哺潮汕建築、家具陳設以及禮祭之用,使用十分普遍。隨著潮州木雕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潮州木雕專題展覽和研究也逐漸增多。總體而言,目前學界對潮州木雕的研究主要聚焦於潮州木雕的工藝與創作、技藝傳承與現狀、源流與特點、題材等方面,此外還編輯出版了一些圖冊和專著,這些著作展現了公私機構和個人收藏的潮州木雕精品,為學界深入研究潮州木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潮州木雕、潮繡、手拉壺……白雲機場將舉辦潮州文化藝術展
    大洋網訊 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為了讓廣大旅客零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白雲機場將於10月25日至10月26日在一號航站樓舉辦「雲見嶺南,潮放異彩——潮州文化藝術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潮繡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康惠芳將親臨現場,為大家展示精湛的潮繡技藝。
  • 這個展覽在國博靜候您到本周日(12月13日)
    視頻 | 王揚 石靜濤金漆木雕,脫胎漆器漳州木偶,福州木雕壽山石雕,莆田木雕建窯黑瓷,德化白瓷軟木畫,柘榮剪紙畲族刺繡、銀飾……福建傳統工藝素以材美工巧而著稱從民居裝飾到木雕、漆藝、石雕、瓷塑……領略福建傳統工藝之美這個展覽只在國博靜候您到本周日哦~【國博展訊】攝影 | 餘冠辰格物匠心——福建傳統工藝展在國家博物館展出至12月13日(13日當日可參觀
  • 「潮州王」湯錫坤受賄細節:被控曾收價值500萬的木雕供座
    檢方指控:2000年至2015年間,湯錫坤利用職務便利,受賄財物折合人民幣共計2400餘萬元,其中包括價值500萬元的大型木雕供座一件、價值178.5萬元檀香紫檀家具以及紅珊瑚觀音雕像、仕女牙雕、碧玉筆等收藏品。公開資料顯示,湯錫坤,男,廣東饒平縣人,漢族,1954年10月生,1975年10月參加工作,1974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潮州美食,潮州民間工藝文化之旅!
    民間藝術·潮州木雕 我們將帶領大家體驗更深層次的潮州文化,前往潮州工藝美術街【木雕工藝大師盧進老師】的工作是參觀潮州木雕工藝 潮州木雕是一項中國民間雕刻藝術,主要用以建築裝飾、神器裝飾、家具裝飾、案頭裝飾等,經精雕細琢後貼上純金箔,顯得金碧輝煌,又稱潮州金漆木雕,與東陽木雕、並譽於世,是中國兩大木雕體系。
  • 廣東非遺巡禮:木雕、嵌瓷、剪紙、抽紗,潮汕地區的四大傳統美術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我們熟知的廣繡、佛山木版年畫、潮州木雕、潮繡等都有入選,但從入選國家級非遺的數量看,廣東剪紙、潮州木雕、嵌瓷均有3項入選,燈彩更是有4項入選,可謂廣東傳統美術的「四大」。
  • 兩岸大學生參觀國博 感受中華民族悠久文化歷史(圖)
    兩岸大學生在國博參觀兩岸大學生在國博參觀    來自齊魯工業大學的蘇昊同學表示,國家博物館中,有許多殘損的文物修復得十分精細,這更能體現古代藝術和現代技術的結合。他說,國家博物館裡展示了從漢唐到明清的藝術品,這些代表性的文物珍品,給我們展示了從盛世到近代、現代的歷史變遷,激奮著當代中國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早日實現「中國夢」。
  • 致敬經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木雕!
    又因色澤清淡,保留原木天然紋理色澤,格調高雅,又稱「白木雕」(示以木材的天然色澤,不同於彩繪),自唐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民間工藝之一,被譽為「國之瑰寶」。 東陽木雕作為一種藝術流派,是根據建築、家具以及多種陳設品製作的各自造型特點,通過長期的藝術實踐而形成的,它有一套獨特完備的雕刻技法,其中包括浮雕、圓雕、透空雙面雕、陰雕和彩木雕嵌。
  • 高考成績公布,北京這些高中值得上!
    近日,高考成績的公布,除了在某博上佔盡了熱搜外,某音裡也儘是查分數,曬成績的視頻不斷的霸佔著全民的目光。北京教育考試院也在近期公布了2020年北京高考成績一分一段的排名情況。
  • 潮州有九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為潮汕人你知道麼?
    寺內文物豐富,有唐代石經幢、宋代大銅鐘、元代石雕大香爐、明代金漆木雕千佛塔、清代乾隆皇帝御賜的雍正版大藏經等。開元寺是粵東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寺,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己略黃公祠
  • 大V看小康·幸福廣東|除了廣濟橋,潮州還有這些「噹噹當」
    近日,來自全國各地十餘名網絡知名大V和省級媒體代表組成「大V看小康·幸福廣東」採風團,首站走進千年古城潮州,登上廣濟橋、走進牌坊街、品嘗工夫茶,參觀木雕、潮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工作室等,感受潮州文化的獨特魅力,體驗深厚的歷史人文景觀。
  • 潮州:看千年潮府古城的非遺特色
    市非遺展覽館:627件非遺作品供觀賞在潮州,潮劇、潮繡、潮州木雕、潮州功夫茶可謂家喻戶曉。位於潮州市人民廣場文化藝術中心的潮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以下簡稱「展覽館」),集中了潮州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成為廣大人民群眾了解和學習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的首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