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規定:報警不等於立案,要想立案,這3個條件缺一不可

2020-12-15 最新說法

立案,這是一個法律術語,是指公安機關、司法機關以及其它行政執法機關根據報案、控告、舉報、自首以及自訴人起訴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轄範圍進行審查後,對審查結果認為有犯罪事實發生並且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進行偵查或者審判的一種訴訟活動。但往往很多人只知道「立案」的概念,對實際執行卻並不了解。比如說勞動者被單位拖欠工資,想要警察把單位負責人抓起來,卻被告知不予立案,是為什麼?被偷了錢想要告小偷,讓其坐牢卻被告知不予立案又是為什麼?

大家一直以來被灌輸一種「有事找警察」的思想,就認為對於自己的要求,警察都應該無條件幫助,應該想盡辦法達成訴求。但實際上,報案並不等同於立案,報案後是否可以立案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具體分析。公安機關決定立案與否是有法定標準的,要立案必須得同時滿足以下3個條件。

1、犯罪事實成立,也就是說根據報案人遞交的已有材料已經可以說明案件確實屬於犯罪,犯罪嫌疑人存在危害性的行為,包括但不僅限於預備犯罪、正在實施犯罪、犯罪未遂、既遂或中止等。

2、案件需追究刑事責任,我們知道有一些行為是違法的,但其嚴重程度可能根據《刑法》中的相關規定,不足以追究刑事責任。

因此,這種情況也是不予立案的,比如說偷盜屬於非法侵佔他人財物罪,但金額不足2000元或非多次實施犯罪時就不足以追究刑事責任。

3、屬於管轄範圍,各個機關都要各施其職,不是說警察就是萬能的,什麼事情都有權去解決。比如說單位拖欠員工工資的確是違反《勞動法》規定,但這件事情是不歸公安機關管理的,因此自然是沒辦法立案的。

當然,不予立案不是說就直接不管不理了,對於報案人所報的任何案件,即使不予立案也要按照規定來執行。即:向報案人出具書面的《不予立案通知書》,告知其不予立案的原因。

所以說,雖然「有事找警察」,但對於不予立案的情況也要理解並接受,立案的程序是必須受法律管理的,不是報了案就算立案,也不是報了案事情就已經解決了。大家要清楚這個概念,不要將報案和立案混淆了!

相關焦點

  • 報警後就立案了嗎?2019法律規定:要想立案,這3個條件缺一不可
    根據最新的《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九條規定,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範圍,立案偵查。也就是說公安機關是以認為有犯罪事實為基礎的,而不是以是否有報警或者報案。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範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複議。
  • 為什麼報警不一定立案?看完你就明白了
    為了不佔用公共資源,筆者還是認為非不必要不要報警,非刑事案件報警也沒有,因為警察叔叔根本不立案。很多人都有誤區,只要報警,就一定能立案,就不一定能幫助自己完成訴求。一、報警立案要滿足必要的條件1、屬於公安機關的管轄範疇,《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哪些屬於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案件,哪些不屬於公安機關管轄的。當然對於我們普通百姓發生的刑事案件,絕大部分都是由公安機關管轄的。
  • 刑訴法應明確規定對不應立案而立案的監督
    元明 胡耀先乘刑事訴訟法修改之東風,將檢察機關監督糾正不應當立案而立案上升至國家基本法律的高度,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當然,考慮到立案工作的特殊性和監督撤案可能產生的後果,在監督撤案的條件和程序上應當加以嚴格限制。
  • 到公安局報案,不是報了案就能立案,立案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很多人都以為,只要去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就得立案,實際上並不是這麼回事,也不是公安機關推卸責任,公安機關立案,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本文對什麼是立案,什麼是公安機關立案,立案的條件,立案的程序進行了探討。
  • 報警綁架多久立案
    遇到綁架要及時報警處理,那麼報警綁架多久立案?閱讀完以下譚軍志律師為您整理的內容,一定會對您有所幫助的。  一、報警綁架多久立案  公安機關在接到報案後,認為有犯罪事實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應該作出立案的措施,從接案到立案是沒有時間規定的,由公安機關自行決定。
  • 男子轉錯帳銀行讓其報警 警方卻稱無法立案
    想追回款項,卻不知對方是誰聯繫不上。求助於銀行,銀行稱涉及隱私無法提供,讓找警方;警方稱,不構成詐騙等立案標準無法立案。昨日早上,租住在豐臺區的鄭先生遇到上述情況。如何追迴轉錯帳戶的3萬元,鄭先生傷透腦筋。
  • 老人被詐騙損失3000萬 報警11個月後被告知不予立案
    一個立案決定要多久?11個月!——深圳七旬老人被詐騙損失3000萬元案件追蹤  一位七旬老人遭詐騙數千萬元報警後,深圳警方從接到報警到出具不予立案通知書,間隔時間長達11個月。詐騙行為是否成立?立案與否標準和期限是否有法律限制?對此,記者展開了調查。
  • 微信詐騙多少錢才能立案報警,一千五夠嗎
    在我們法維刑辯團隊接到的諮詢中,最多的就是網絡詐騙的案子,當事人稀裡糊塗的就把錢匯給騙子組織,或者詐騙者通過一些不正當不合法的手段騙取被害者的財物,在遼寧省的網絡詐騙案中,詐騙超過多少錢才可以立案報警呢?
  • 「立案登記制」後如何審查立案
    如何將「依法應該受理的案件」與「不該受理的案件」區別開來,顯然需要法院的職權審查。「有案必立、有訴必理」是要求法院立「應立之案」,理「應理之訴」,對有悖法律規定的訴求,法院完全可以「案不立、訴不理」。    社會糾紛複雜多樣,有些具備法律意義及審理價值,可通過訴訟予以解決,有些則與法律風馬牛不相及,與審判根本無法對接。
  • 工商行政管理處罰的立案條件
    立案,是適用一般程序實施行政處罰的啟動程序。《行政處罰法》未規定立案程序,但《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以及有關海關、質檢、人民銀行等部門行政處罰程序的行政法規或部門規章,明確規定適用一般程序實施行政處罰應予立案。鑑於工商行政執法領域廣、案件類型多、遇到的情況比較複雜,《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未對立案條件作出具體規定。
  • 立案不查怎麼辦?長沙公安推出自助報警查詢服務
    今日上午,長沙市公安局執法監管中心正式揭牌,該中心將對公安執法進行全程監管,將有效杜絕報案不接、接案後不受案不立案、違法受案立案等突出問題。 記者在長沙市公安局信訪辦事大廳看到,設有一臺自助報案查詢終端,裡面涵蓋自助報警、自助查詢、複議、投訴建議、法律顧問、行政救濟等功能。 「報警、查詢辦案進度都可以在自助報案查詢機上操作,就像在ATM機上存取款一樣方便。」
  • 報案後不立案!誰來監督「不立案」?
    ,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進行審查,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那麼,在接到公安機關的《不予立案通知書》後,有什麼救濟的途徑呢?  一、公安機關的立案條件有哪些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六十二條「公安機關受理案件後,經過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於自己管轄的,由接案單位製作《刑事案件立案報告書》,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予以立案。」
  • 「未滿十四周歲,不夠立案條件,不予立案」
    「未滿十四周歲,不夠立案條件,不予立案」第三十八條 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這怎麼能算得上是懲戒措施呢?!可能這就是未成年人犯罪事件層出不窮的原因吧。2004 年 7 月 27 日,黑龍江省通河縣,13 歲男孩趙力寶強姦同村 14 歲女孩。因未達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其強姦行為不負刑事責任。同年 9 月 26 日,趙力寶潛入女孩家中,將女孩母女雙雙用刀砍死。
  • 公安部對案件審查期限作規定 刑事立案審查不超3日
    公安部發布完善受案立案制度意見對案件審查期限首次作出規定  刑事案件立案審查不超3日  群眾上門報案,卻以種種理由推諉不作為,怎麼辦?  《意見》首次對公安機關行政案件受案審查、刑事案件立案審查的期限作出規定。行政案件受案審查期限原則上不超過24小時,疑難複雜案件受案審查期限不超過3日。刑事案件立案審查期限原則上不超過3日;涉嫌犯罪線索需要查證的,立案審查期限不超過7日;重大疑難複雜案件,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立案審查期限可以延長至30日。法律、法規、規章等對受案立案審查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 李玫瑾:未成年人一旦報警,就應該視為性侵案件立案
    既然不處罰,必要時就應該收容教養。另外,我認為,對不滿14周歲的孩子出現殺人的惡行時,社會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應有法律方面的反應。因為殺人是很特殊的行為體驗,對於未成年人來說,他出現這種行為對他未來的社會行為的影響很難估量,應該通過法律程序讓他接受印象深刻的教育。如果沒有社會法律的反應是不當的,對孩子心理以及社會的安全都會形成威脅。
  • 入室殺人在逃嫌犯又殺人  公安接受報警不立案涉嫌瀆職罪?
    8月13日下午,江西撫州市樂安縣一權威人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針對8月8日嫌犯曾春亮畏罪潛逃一事,該縣公安局龔坊派出所輔警杜海華在S313省道盤查過往車輛時,一輛卡車剎車不及時,撞其身亡。 裁判文書顯示,曾春亮系刑滿釋放人員,案發時剛出獄3個月左右。
  • 公安機關不立案,就要求出具不予立案的法律文書,其它理由沒用
    大致案情如下:他因為遭遇詐騙,到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以不屬於刑事案件為由不予受理,後經反覆交涉公安機關才給出具不予立案告知書。而後,他依法進行複議,複議結果還是不予立案。接著他按照程序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申請覆核,符合結果是撤銷原複議結果。案件進行到這,應該是撥雲見日了吧,畢竟案件已經在覆核階段取得「勝利」。這不,麻煩又來了,他在經歷幾番交涉後,終於見到辦案機關的領導。
  • 公安機關不立案怎麼辦 律師來支招
    刑事案件發生後,受害人第一反應就是撥打110報警,可實踐中很多的案件公安機關接警後就杳無音訊,遲遲等不來立案。要弄明白公安機關為什麼不立案,要先明白刑事立案必須具備的幾個條件:1、 必須要有刑事犯罪事實;2、 需要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3、 刑事案件必須屬於自己的管轄區域
  • 儘快統一盜竊罪刑事立案標準的建議
    的盜竊刑事案件立案的實質條件精神執行。由於全國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治安狀況不一樣,各地執行的具體盜竊刑事立案標準的數額並不一致,是與我國的國情相一致的。但不論經濟發展水平如何,社會治安狀況如何,盜竊刑事立案都應當與當地的定罪起刑點的數額一致,這也是刑事司法權一致性的要求,公安機關在行使刑事司法權時,不能游離於作為司法機關的檢法規定之外。刑偵部門管轄的盜竊罪立案標準過低與治安部門管轄的侵財類犯罪立案追訴標準不相協調。
  • 打官司不再要被告身份證,網上立案3天完成,6個消息讓訴訟更容易
    一、規範各類立案所需的證明材料。審核當事人的起訴和自訴,不得在法律、司法解釋規定以外增加立案證明材料。律師持授權委託書、律師事務所公函、立案材料代當事人立案的,不得要求當事人同時到場;不得要求律師提供當事人身份證、營業執照原件;不得限制實習律師代辦立案事務。三、嚴格執行一次性全面告知和補正規定。經審核,當事人提交的立案材料不符合形式要求的,應當將需要補正的材料和期限一次性全面告知當事人,不得以「不符合條件」「缺少材料」等模糊理由將案件隨意退回、反覆退回,嚴禁讓當事人反覆補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