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宅在家 別讓"電子保姆"陪孩子

2020-12-23 騰訊大浙網

如今特殊時期,家長不能帶孩子出門玩耍,每天只能待在家長,對家長來說可謂是對精力與體力的極大挑戰。於是,電子產品就成為不少家長的帶娃神器,堪稱「電子保姆」。不過,專家認為,過早或過於頻繁接觸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視力等各方面發育存在健康威脅。

兒童長時間使用接觸電子產品,可能會因視疲勞引起假性近視,進而出現真近視,頻繁使用電子產品還可能造成近視發病年齡的前移和近視程度的加深。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眼科主任醫師楊素紅表示,兒童視力低下的主要類型已經由之前的弱視、斜視、遠視為主造成的屈光不正,轉變為近視性屈光不正,這與過早用眼、接觸電子產品有一定關係。

專家表示,從孩子視力發育的角度考慮,孩子在3歲之前,儘量不接觸或少接觸電子產品,因為這段時期,兒童的視力還在快速發展期。在3歲之後,如果有需要,兒童可以逐步開始接觸,但手機、平板電腦等還是儘量減少接觸,每次看電視不應超過20分鐘。

有些家長會在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時將屏幕調暗,認為這樣會減少對孩子眼睛的刺激、保護視力。事實剛好相反。楊素紅提醒,這樣反而會增加視疲勞,不利於兒童視力發育。

除了影響視力發育,孩子過早或過頻繁使用電子產品,還會對語言功能發育等造成影響。

有些兒童因說話晚到醫院就診。「近幾年,這樣的孩子越來越多,尤其是2-5歲的孩子。」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董靜靜透露,這與長期接觸電子產品有一定關係,語言刺激對兒童的語言發育至關重要,長時間接觸電子產品的兒童,缺乏和家長之間有效的交流和溝通,語言功能、情感等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響。

「人與電子產品之間的交流無法取代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互動,孩子看電子產品是被動接受的過程,而和家長的溝通是主動的過程,這種主動交流對孩子的發育至關重要。」董靜靜強調,家長要學會有質量地陪伴,要試著跟孩子多說話,進行語言刺激,包括肢體、眼神的互動與交流等。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孩子宅在家很安全,家長卻說太難了,快要撐不住了
    ,五歲的鑫鑫一直宅在家裡,父母復工後交由奶奶照看,鑫鑫正值活潑好動的年紀,上躥下跳沒一刻安穩。不能因為宅在家裡而放任孩子,堅持為孩子制定好作息時間,並幫助孩子遵守,規律作息也會幫助孩子更快進入睡眠狀態。
  • 家長注意!孩子宅家,電子產品全面來襲,如何保護視力?
    :天天宅家,無法出門參加戶外活動,娃們一直和電視、電腦、平板等電子產品密切接觸。過段時間開學,學校還要開設網上教學,孩子的視力會不會受影響?特殊時期,有沒有保護視力、防控近視的妙招?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中心視光部主任倪海龍表示,在當下的特殊時期,「宅」在家是完全正確的,但很多孩子可能都在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這個時候,尤其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 面對困難,春節只能宅在家,如何陪孩子有意義地度過假期
    2020年春節,少了很多串門走親戚的活動,出遊的計劃也基本停止,市區的遊樂場、商場、博物館、科技館等公共場所不再是熱門的去處,絕大部分家長選擇宅在家陪伴孩子。但長時間呆在家裡,孩子難免出現煩躁等不良情緒,面對困難,還是希望幫助孩子度過一個愉快有意義的春節。
  • 家長別再用「電子保姆」了
    網傳「兩歲半寶寶玩1年ipad近視500度」,雖然只是片面流言,但大人「偷懶」而讓電子產品變成「保姆」的情況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電子保姆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當孩子深陷於此,是該怪電子產品還是家長呢?家長面對這種情況又當如何呢?
  • 「孩子最近宅在家,不聽話只想玩」,一句話暴露父母2個教育缺陷
    對於孩子們來說當然也一樣,往年農曆正月十六就開學了,今年據說要3月初才開學,這可愁壞了一眾家長。 昨天,在網絡上看到一位寶媽的帖子: 我家孩子六歲,上幼兒園大班,現在在家蝸居快一個月了,也上不了學也不能出去玩。他每天在家就知道玩,看動畫片打遊戲玩手機,大人說話有時聽,但更多的時候不聽。現在每一天都特別難熬,不知道該怎麼過!
  • 喜歡「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10年後,兩者差距一目了然
    那麼,10年之後,喜歡「出去浪」和愛「宅在家」的孩子,二者之間會有什麼差距和區別呢?父母教育的原因很多家長由於工作原因,很少有時間陪孩子出去玩,孩子從小便獨自在家,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不愛出門的習慣。2. 電子產品的增多,網絡科技的發展隨著網絡發展日新月異,出現了很多好玩的電子產品,很多孩子從小就擁有了智能機,還學會了玩電腦,。
  • 家長注意!疫情當前,孩子宅家,電子產品全面夾擊,如何保護視力?| 特別關注
    過段時間開學,學校還要開設網上教學,孩子的視力會不會受影響?特殊時期,有沒有保護視力、防控近視的妙招?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中心視光部主任倪海龍表示,在當下的特殊時期,「宅」在家是完全正確的,但很多孩子可能都在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這個時候,尤其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 愛出門和宅在家孩子的區別,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非常喜歡在休息日「宅」在家裡,由於社會科技的不斷發展,出現了很多便利的軟體,讓人們在家裡就能完成很多事情,於是社會中就出現了很多的宅男宅女,而「宅」也快要成為年輕人的常態。而對於孩子來說,也會有喜歡出去玩的孩子,和喜歡「宅」在家裡的孩子,很多家長都認為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並不會太過在意,但是家長們要知道,一個「愛出門」的孩子和「宅在家」
  • 讓孩子遠離「電子保姆」
    你聽說過「電子保姆」嗎?「電子保姆」沒聽說過。孩子來找你玩而你正在忙事情或者沒心情,很多家長都會找「電子保姆」幫忙。只要電子保姆一出手孩子立馬安靜,可以不哭不鬧幾個小時,除非沒電了,否則孩子絕對不會來打擾你。這說的就是手機。孩子沉迷於手機傷害眼睛這都是小事,更嚴重的是孩子以後學習會厭倦而且他生活會沒有目標。長大以後你管他稍微嚴一點他就會叛逆。
  • 新保姆上崗後,孩子變得「嗜睡」,家長看完監控塞給保姆2萬塊
    新保姆上崗後,孩子變得「嗜睡」,家長看完監控塞給保姆2萬塊案例分析現在很多家長由於工作太忙,沒有時間照看孩子,又不想要家裡老人太累,就會為孩子請個保姆。但是這年頭保姆的質量讓人擔憂,也是讓很多家長非常煩惱。請到一個不好的保姆,簡直比讓孩子自己待在家還糟心。小齊家裡就請了一個非常與眾不同的保姆。
  • 家長沒時間照顧孩子,讓保姆來幫忙照顧,注意這幾點挑選好保姆
    現在有很多家庭都是雙職工家庭,夫妻兩個都在外邊上班,家裡的孩子沒有人照顧,老人有的時候也不願意來城裡看孩子,畢竟來到這裡誰也不認識們還容易跟年輕人起衝突,所以很多家庭都是有保姆看孩子的。但是在挑選保姆的時候也要多加注意,幾年前發生了一起縱火案。關鍵是,保姆燒毀了一個家庭,只有男主人活了下來。那次事件發生後,很多人為他們的家人感到難過。
  • 喜歡「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會有哪些區別?家長了解一下
    我們的孩子是不是越來越宅了?而不出10年,喜歡「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差距會很明顯,不僅表現在性格上!,如果孩子喜歡「宅在家」,那麼室內八成有讓他心繫的娛樂方式。要麼是動畫片、要麼是遊戲,八成離不開電子產品,這些電子產品給孩子建造了一個虛擬的世界,讓孩子流連其中。而這個現象就會讓孩子的專注力越來越差!
  • 親子|宅在家裡的春節假期就要這樣過
    所以,遊樂場、電影院、逛廟會全部取消,宅在家裡是才是這個春節的正確打開方式,才是對娃最好的保護!然而,對於家有一枚或以上活力滿分娃的老母親來說,最大的難題莫過於如何處置「小野獸」們無處安放的能量了。準備上一些健康營養的小零食,有吃有玩,能夠打發很多宅在家裡的無聊時光呢~家長只要做好引導,控制好量就可以啦~電子產品合理用相信每個老母親都深有體會的就是,能夠讓上躥下跳的娃瞬間安靜下來的辦法莫過於給娃看動畫片啦~但是電子視頻是把雙刃劍,一旦利用不好就會起到反作用。
  • 孩子宅在家裡不願出門,可能跟父母的行為有極大關係,家長要自檢
    隨著手機電腦的逐漸普及,越來越多的孩子喜歡宅在家與電子產品相伴。許多家長反映孩子放學回到家就不再出門,到了假期更是在家裡一宅就是個把月,想讓孩子出門,孩子永遠會說「不」,讓人頭疼不已。鄧女士的兒子瑞瑞6歲了,過年期間,瑞瑞去奶奶家過年。爸爸媽媽由於工作繁忙,要晚一點再過去,可是隨著新冠病毒的爆發,奶奶所在的小區成了重點封閉區域,進出城的所有交通也關閉了。
  • 愛「宅在家」和「出去浪」的娃,將來差距會很大,家長別不當回事
    婚後的她依然瀟灑,生完娃照樣該吃吃,該喝喝,把孩子交給保姆帶。妹妹卻嫁了個工薪族,要還房貸,要工作,連孩子都不敢生。空閒時間,她仍宅在讀書畫畫。這也不禁讓人質疑,難道說「出去浪」的小孩子,真的就比一些「宅在家」的小孩子,發展的會更好嗎?其實「出去浪」的小孩,未必比「宅家裡」的小孩,將來發展更好。因為,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宅家裡的小孩,優點有很多,這些是出去浪的孩子比不上的優勢。「宅家裡」的小孩,有哪些優勢?
  • 孩子太「宅」要不得
    「不,我想待在家裡。」不知從何時起,身邊的孩子越來越「宅」。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導,英國年輕一代普遍比上一代更孤獨,他們獨處的時間比上一代高3倍。10%的青少年表示,花在社交媒體上的時間太多,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什麼朋友。「宅孩子」似乎比「熊孩子」更可怕,他們面臨更多的身心問題,一個人太宅容易孤僻,情緒得不到釋放很容易抑鬱。
  • 鼠年春節宅在家,實小三年級師生、家長一起做「親子閱讀韻律操」
    閱讀的好習慣需要「陪養」 常常有家長朋友問閱讀習慣怎麼培養?這個假期,給了我們更多的時間。怎麼「培」?其實也就一個字,就是「陪」。 「國家有難,咱不添亂。宅在家裡,就是貢獻。」鼠年春節,家長有更充裕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閱讀有品質的書籍,在豐富知識、提高能力的同時,增進感情親密度。
  • 家長注意:暑期孩子口腔和視力易出「險情」
    少了老師和家長的約束,一些孩子敞開肚皮吃喝,宅在家看電視、打遊戲,和小夥伴一起瘋玩,都容易讓口腔和視力出現「險情」。  暑假過半,記者從市內各大醫院了解到,出門玩樂磕掉門牙、宅在家裡打遊戲視力坐滑梯的小患者屢見不鮮。專家提醒,家長應督促孩子重視口腔衛生和合理用眼。
  • 陪孩子宅在家無聊,不如給孩子做STEM啟蒙,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它能有效地培養孩子的創造力,這是STEM啟蒙的重點。其實,STEM啟蒙教育指的就是把深奧的知識,轉變為玩具、遊戲,以及和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的活動,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別讓孩子的好奇心閒置太久!2歲之後,孩子就已經對自然現象有特別的關注了,而3歲之後,就可以進行正式的科學啟蒙了。所以,別磨滅了孩子的好奇心,去用選擇適合孩子的內容、STEM啟蒙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宅在家太無聊?給孩子做STEM啟蒙吧!
  • 電梯門關上瞬間,保姆轉身暴揍孩子,請保姆帶娃,家長需謹慎
    這些保姆拿著照顧孩子的工資,卻趁著孩子父母不在家,仗著孩子小不會說話,背地裡做著傷害孩子的事。而孩子的父母,還想著要對保姆好點,以便保姆能對自己孩子多上點心,能好好照顧孩子。熟悉後,孩子一看就哭的不留孩子離開父母,見到陌生人,會哭是正常的。但若是保姆帶了一段時間後,孩子見到保姆還是會哭鬧、躲避,那家長就要注意了。孩子的情緒騙不了人,在不難受不餓的情況下,孩子見到和自己朝夕相處的保姆,不僅不親近反而還哭鬧,這一狀態是不正常的,說明孩子不喜歡這個人。那究竟是為什麼不喜歡呢?這就需要家長自己去尋找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