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網4月18日消息精湛嫻熟的茶道表演、「鐵砂掌」古法炒茶、純天然茶葉種植園……4月18日,嶗山區王哥莊街道採用古老工藝炒出的第一鍋大田春茶出爐。據了解,王哥莊街道古法炒茶工藝古老,融合了古法手藝與現代技術,營養價值極高,一經上市往往供不應求。
嶗池雲峰的炒茶師傅正在進行手工炒茶
精湛的茶藝表演
碧海藍田天然茶葉園
嶗山茶被譽為「江北第一名茶」,王哥莊街道作為「嶗山茶」的主要生產基地,茶葉種植面積達14480餘畝,佔全區的70%以上,被譽為「江北第一茶鄉」。這裡毗鄰山海,氣候溫和,日照充足,空氣純淨,水質甘冽,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高、礦物質營養元素豐富,是茶葉生長的理想之地。茶園引嶗山泉水而灌,以發酵大豆為肥,造就了嶗山茶香高味醇、耐衝泡、天然無汙染的獨特品質,色、香、味、型俱佳。
據悉,街道堅持黨建引領,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以發展高效農業和增加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充分發揮黨組織帶動致富的作用,在落實嶗山茶「三項直補」政策、抓好茶果農培訓、加強行業監管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2017年採購近1500噸肥料發放到34個社區;在專家指導下,採購生物農藥20餘噸;發放給茶農74萬張粘蟲板,用於茶葉病蟲害的防治;對街道23家嶗山茶使用註冊商標企業進行重點監管,檢測鮮葉樣品300餘個,未檢出農殘超標現象。
2018年,王哥莊街道將認真落實嶗山區關於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五大工程」,堅持黨建與文化並重,以建設「山海小鎮 生態慢城」為目標,以實現「三品六產」為路徑,以打造「王哥莊」特色品牌為亮點,堅守做茶匠心,挖掘本地人才,堅持文化引領,著力傳承茶文化、茶工藝、茶理念,研發茶新品,努力提升嶗山茶品質,提高茶農種植技術,規範嶗山茶市場。
以「生態+」「文化+」「旅遊+」「網際網路+」做強三產融合,拉伸茶產業鏈條,實施好嶗山茶振興行動,使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彩。王哥莊街道有世界萬年古冰川遺蹟,有世界品牌「嶗山礦泉水」的主要生產基地,嶗山泉水澆灌嶗山茶、衝泡嶗山茶,2018年街道將組合推介 「嶗山水泡嶗山茶」,大力做強嶗山茶品牌。
品茶韻、強品牌,以匠心傳文化記者在曉陽春的「茗香谷」中,看到有機茶已經冒出了翠綠的芽葉。曉陽春位於王哥莊街道曉望社區,百畝有機茶園位於二龍山景區海拔570米以上,據了解,有機茶園被奧帆委確定為奧帆賽茶葉種植基地。
「青島曉陽工貿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集茶葉種植、加工、銷售和茶文化研究於一體,擁有2000餘平方米標準化茶葉加工車間,主要研發了東海龍鬚、翠龍珠、嶗山紅茶、嶗山烏龍茶等品種。」 青島曉陽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匡芯介紹說。作為青島市農業龍頭企業,曉陽春一直致力於做強嶗山茶品牌,弘揚嶗山茶文化,引導廣大茶農科技種茶、努力推動嶗山茶向規模化、品牌化、國際化方面邁進。合作社為500戶,並輻射200戶,提高農民收入,帶動周邊農業發展,每畝增收1萬以上。
據悉,2017年,「曉陽春」在「2017中國茶葉企業產品品牌價值評估」中,以將近4848.55萬元的品牌價值,成為青島市唯一的全國最具品牌價值的百強茶企之一。
嶗山茶種植工藝與嶗山茶道被列入區級「非遺」,走出有機茶園,在曉陽春的茶室正在進行茶道表演。「為了傳承嶗山茶文化,曉陽春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與嶗山傳統文化,吸收宋代宮廷茶藝的精華,創編了曉陽春嶗山茶道,並於2004年成立曉陽春嶗山茶道表演隊。」匡芯介紹說。精湛嫻熟的制茶表演,輔之以琴、棋、書、畫、詩、文六藝,將嶗山茶的精髓發揮到極致。據悉,「嶗山茶道」曾在奧運期間折服各國友人,並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帆船賽唯一茶藝服務商。在奧帆賽期間,曉陽春為入住奧運村的中外來賓進行嶗山茶道表演,獻上迎賓茶,展示嶗山茶文化的精髓。
青島曉陽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匡芯介紹,下一步將會推出黑茶、茶含片等新產品, 並在6月份開展為期半年的「茶鄉一日遊」活動,市民花費198元即可親自體驗採茶、炒茶以及品嘗茶膳。拉伸茶產業鏈條,促進嶗山茶文化更好發展。
守古法、炒新茶,以匠心傳工藝記者在嶗池雲峰茶業的炒茶車間「手捻區」看到六口大鍋,古法炒茶的老師傅們用手在鍋面上進行揉捻炒制,也就是傳說中的「鐵砂掌」。嶗池雲峰茶業公司位於王哥莊街道西山社區,創立於1997年,集嶗山茶種植、加工、營銷、研發、茶文化傳播為一體,擁有省級綠色食品示範茶園及生態園林1200餘畝,年加工能力200餘噸。
「近年來,嶗池雲峰始終堅持傳統工藝與現代化炒茶並重,堅守古法炒茶不僅是為了留住老手藝,傳承茶工藝,也是為了讓年輕一代做茶人記住做嶗山茶的匠心。」 嶗池雲峰茶業公司董事長孫志修介紹說,「為更好地學習和傳承古法炒茶,公司特意從杭州請老師教授技藝,炒茶的鐵鍋溫度高達250到300度,因此學習手工炒茶非常耗時耗力,老師也只帶出2名徒弟,他們也是這裡從事手工炒茶時間最久的師傅,已經20多年了。」
記者看到,有幾位茶農正將新採的鮮葉送到茶廠,茶廠根據當天的茶市場交易價格稱重後給茶農結帳。據悉,1997年創廠後得知周邊茶農因茶葉「愁賣」而「愁種」,孫志修建立了合作社,與周邊社區的茶農籤協議,幫助茶農炒茶、銷茶,以「公司+農戶+基地」形式實現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目前,已經籤約了100多名茶農,實現了合作社的抱團致富。
嶗池雲峰中、低、高檔茶都會進行生產製作,主打3800元的私人訂製,年產量100多斤,非常受客戶歡迎,2200元以上的茶葉因其生產時間、質量等要求,只售賣到五月中旬。
嶗池雲峰茶有嶗池綠茶、嶗池紅茶共計四十多個品種,從1999年起,連續被國家農業部認證為「綠色食品」,被評為山東省大眾放心茶,為「中國馳名商標」,在中國國際茶文化博覽會上,被授予國際五星鑽石獎。
產學研、立標準,以匠心傳理念春茶因儲藏了整個冬天的養分,長出的芽葉營養豐富、極其珍貴,為了讓市民遊客能親身體驗採茶樂趣,感受這整個春天的生機與翠綠,位於王哥莊街道囤山社區的碧海藍田生態農業園拿出1畝的體驗田供大家採摘。碧海藍田生態農業園創建於2013年,擁有大型生態茶園130餘畝,主要做嶗山茶研究、初制、精製及產銷一條龍經營。
「農業園引進龍井43號、黃金葉茶、安吉白茶、浙農茶、長葉龍井等最優良的茶種,結合嶗山生態環境的實際情況進行培種,採用傳統的手工採摘方式,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產業化道路,通過「農業園+農戶」形式輻射帶動周邊茶農致富,達到每年每戶增收3-4萬元。」青島碧海藍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經理林先勇介紹說。碧海藍田獲第十三屆中國林產品交易會金獎,「青島十大名茶」,被市農委確定為「王哥莊千畝嶗山茶示範園」,並通過了SC認證、無公害認證。
碧海藍田主要以現代化炒茶工藝為主,引進了現代化揉捻機、烘焙提香機、滾筒殺青機及先進的農藥檢測儀、土壤養分速測儀等設備。嚴格按照生產標準,為每一份嶗山茶的品質提供了科學保障。記者看到,林先勇手中拿著幾份最新的土壤和水檢驗報告單,顯示均為合格。
重傳承、勇創新,以匠心展新顏在露涎春茶業,記者見到了90後茶農魯琦,最近她研發的「桂花茶、花果茶」深受年輕人歡迎。露涎春茶業位於王哥莊街道東臺社區,嶗山風景區白龍灣國家森林公園周圍,成立於1992年,集茶樹種植、茶葉、茶枕生產加工於一體。露涎春的創立人劉元淑是「嶗山名人」,因創立茶廠帶動周邊婦女致富先後獲得山東省婦字號龍頭企業、青島市巾幗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青島市優秀婦女專業合作社等。隨著劉元淑年紀增長,露涎春的經營管理就交給了女兒魯琦。魯琦出生於1994年,父母從1992年創廠到現在,做茶的用心良苦她都看在了眼裡,為了傳承父母的家業,她大學畢業後決定回家做「茶農」,從茶園到車間,從線下到網上,她充分發揮了年輕人具有的激情、活力與創新,編導專業畢業的她發揮所長,將自家茶廠的微信號、網店打理的有聲有色。
「嶗山茶既是父輩的家業,同樣也應該是我們年輕人的最愛,為了讓年輕人喜歡喝嶗山茶,我們請了養生專家支招,結合嶗山茶特色研發出了桂花茶、花果茶等新品種,我還製作了茶包,使嶗山茶成為年輕人隨時隨地想喝就能喝的潮流飲品。」青島露涎春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魯琦介紹說,「每一片茶葉都進過6道工序:採摘、檢測、炒制、復檢、儲存、包裝,能夠讓消費者完全放心的喝。我們也邀請了濟南的老中醫對花果茶的材料搭配進行指導,目標是製作出真正有養生功效,並且包裝美觀的嶗山茶,打造高品質、有特色的嶗山茶品牌。」
露涎春擁有2000餘平方米標準化茶葉加工車間,通過了SC認證,合作社也已經和115名茶農進行了籤約。除了茶產品的新品種,嶗山茶枕也是露涎春的一大特色,「露涎春」茶枕秉承原生態健康睡眠理念,枕芯精選嶗山綠茶,輔以優質野菊花、薰衣草等為填充物,茶香凝聚於枕、清馨醇香,具有滌煩化燥、除菌透氣、改善睡眠等特點,「櫻嫚兒」茶枕也是嶗山區婦聯為促進婦女創業而創立的青島著名商標。
為了做優做強嶗山茶品牌,傳承嶗山茶文化,王哥莊街道將於5月中下旬舉辦嶗山茶文化節,以「節」聚客,推介名優龍頭茶企,提升嶗山茶品質,突出嶗山茶品味,發揮三產融合的最大效應,實現「六次產業化」,做強嶗山茶品牌在全國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今年的茶節除了觀看炒茶工藝之外,還將設立品牌茶企展示、鬥茶、茶藝表演、茶文化體驗、茶園攝影等板塊,屆時將邀請廣大市民遊客參加,感受濃厚嶗山茶文化。
通訊員 招婷婷 記者 王春雪 實習生 趙亞楠
[編輯: 王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