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拓展「萊西經驗」 打造鄉村振興的「嶗山樣板」

2020-12-19 半島網官網

建立社區幹部「選、育、管、用」機制,持續整頓軟弱渙散農村基層黨組織,成立7個「黨建產業聯盟」,培育省級美麗鄉村示範點4個,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大幅增長……金秋時節,漫步嶗山城鄉,看到的是美麗鄉村與城市融合發展的喜人景象,感受到的是幹部群眾決戰決勝的衝刺勁頭和豪情。

嶗山區位於青島市東部,下轄5個街道。163個社區中農村社區139個,佔社區總數的85.3%,城鄉二元結構明顯。近年來,嶗山區認真貫徹省市委對深化拓展「萊西經驗」的要求,不斷繼承發揚、深化拓展「萊西經驗」時代內涵,在實踐中創新、在探索中前行,走出了一條「組織強、隊伍硬、服務好、鄉風淳、民心和」的黨組織領導鄉村振興新路徑。

築強堡壘

建立健全選育管用機制

強堡壘,從選對一個人開始。曉望社區是嶗山腳下一個山清水秀的山村,以前由於發展思路不清,社區集體經濟發展一度陷入停滯狀態,群眾守著金山銀山叫窮,昔日的「老典型」「老先進」被甩在後面。李澤兵擔任社區黨委書記後,帶領社區黨員群眾以萬畝山林為依託,充分挖掘當地的生態資源和人文資源,打造二龍山國家AAA級景區,建設了生態農業觀光區,每年接待遊客17萬餘人次,集體收入每年增加360餘萬元;組織社區1500餘名茶農和8家茶葉生產加工企業抱團發展,培育了「甘霖春」自主品牌,探索走出了一條規模化、品牌化經營的新路徑,每畝地每年為居民增收4.8萬元,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先後榮獲「中國美麗休閒鄉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國家級茶葉合作社」「山東省十佳訂單銷售型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榮譽稱號。李澤兵本人也於2018年7月被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授予「全省擔當作為好書記」。

曉望社區的變化是嶗山區持續通過選好一個人,帶好一班人,聚起一群人,帶富一個村的一個成功案例。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其戰鬥堡壘作用發揮得怎樣,「關鍵少數」至關重要。圍繞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基層「三農」工作隊伍,嶗山進一步明確社區書記選任標準,健全備案管理制度,細化7項任職調整流程、規範完善書記檔案,從嚴從實把好選人用人關口。實施「人才回引」和社區後備人才遞進培養計劃,挖掘出382名本土優秀人才,建立社區後備人才庫,確保從「好人」中選「能人」、「能人」中選「好人」,為推進鄉村振興做好人才儲備和組織保障。

依託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和幹部教育基地,採用「封閉管理+集中授課」模式每年對全區260餘名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進行集中輪訓,區委主要領導每年親自上黨課。出臺社區黨組織書記考核管理辦法,將班子建設、社區治理、服務群眾、民主管理、區域化黨建等11項具體工作納入考核內容。制定社區幹部底線管理辦法,對違反底線情形的社區幹部,分類實施4種組織處理,強化社區幹部紀律規矩意識。探索建立社區小微權力清單,梳理出涉及社區事務、基層黨務、扶富幫困、印章管理等5大類10項權力清單。

嚴管的同時,更加注重關愛。嶗山建立農村幹部「基礎報酬+績效補貼」的結構性崗位補貼長效機制,落實社區幹部免費體檢制度,每年安排30餘萬元財政經費用於社區書記主任體檢,深度挖掘宣傳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工作中湧現的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先進事跡,多名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獲評省市級「擔當作為好書記」。

圍繞打造過硬支部,嶗山區從加強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從組織設置、班子隊伍建設、黨員發展教育管理等9個方面著手,建立基層黨組織「1+7」標準化體系,出臺《農村社區基層黨組織建設基本標準》,配套制定《基層黨組織評星定級達標升級考核管理辦法》,出臺《軟弱渙散社區治理整頓「三要四不準」規定》,形成攻堅突破合力,集中優勢力量推進治理整頓。創新實施「三建聯動」網格化治理,將全區劃分為654個網格,把黨支部(黨小組)建在網格上,配備專職網格員735人,隨時隨地掌握影響社區和諧的突出問題。全面建立街道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和管區共建議事會,吸收駐區機關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為兼職委員,組織18個城市街道管區和涉農街道管區結對聯繫,打造共駐共建、共享共贏的黨建共同體。

組織領航、幹部領頭、工作領先。目前,在嶗山組織優勢已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行動優勢,驅動效應正在不斷放大。近三年來,嶗山139個農村社區中,已湧現省市區先進基層黨組織24個,優秀共產黨員、黨務工作者37個,培育出松山後、東麥窯、唐家莊、周哥莊等10餘個有顏值、有氣質的黨建示範點。

振興產業

探索農村集約經營實現新路徑

青山碧水、雲霧繚繞、流水潺潺……已是深秋,但在王哥莊街道「標山田園綜合體」,依然遊人不斷,人們逛茶園,賞美景,去唐家莊社區網紅民宿打卡。由唐家莊、廟石、張家河3個社區共同打造這個田園綜合體,是嶗山區通過組建黨建產業聯盟,以黨組織融合全面推動村莊融合發展的一個成功範例。

「為避免各社區單打獨鬥、重複建設,我們堅持黨建引領,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的行動,『串珠成鏈』,一體推進,全域提升,找到了發展的『金鑰匙』,實現企業、集體經濟組織、社區群眾三方共贏,在鄉村振興中探索共同富裕的有效實現形式。」嶗山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區委兩新組織工委書記孟兆軻表示。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和關鍵抓手。針對跟風發展、盲目建設、產業發展雷同,造成農村發展「點強面弱」,難以「串點連片」的實際,嶗山區打破「就村抓村」「就事抓事」的路徑依賴,結合全區鄉村振興產業示範帶建設,由3個涉農街道黨工委發起,把地域相鄰、產業相似、強弱不均、稟賦各異的社區「融」為一體,有效整合各類資源資產,先後組建了沙子口流清灣、王哥莊標山、北宅周上路等7個各具特色的「黨建產業聯盟」,輻射周邊27個農村社區、13個「兩新」組織、15個機關事業單位,盤活鄉村現有的土地、資金、項目和人力等資源要素,實現以組織融合推動發展融合、以黨建一體化推動區域發展一體化。

形成產業「雁陣」。依託聯盟內的傳統產業、特色產業、優勢產業,推動社區與社區、社區與單位「眾籌發展」、合作共贏,激發產業發展的規模效應。在沙子口街道,流清灣「黨建產業聯盟」組織轄區東麥窯、西麥窯、流清河等3個社區與青島祥源旅遊發展公司聯合成立青島流清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以祥源公司專業團隊為主導謀劃運營,差異化推進3個社區風貌提升和產業升級,著力打造了以魔方公園、主題民宿、海上旅遊等新興業態為特色的「流清灣濱海度假風情帶」。項目建成後,聯盟內每個社區每年至少實現40萬元的收益。

構築全產業鏈條。黨建產業聯盟依託嶗山全域旅遊資源,帶動成員社區提質鄉村旅遊、康養休閒等項目開發,推動鄉村旅遊創新發展。王哥莊街道標山「黨建產業聯盟」以標山田園綜合體建設為平臺,打造集遊覽觀光、休閒採摘、鄉旅民宿於一體的標山鄉村生活體驗示範帶。在聯盟推動下,唐家莊社區引入專業團隊組建合資公司,共同開發社區閒置民宅,打造「嶗山·唐莊」品牌民宿,一期3套民宿投入試營業,社區集體從每套民宿中獲得不低於4萬元的年保底收入。

實施品牌培育工程。深入挖掘轄區鄉村產業內涵、特色和潛力,共同打造做響優質品牌。北宅街道兩河「黨建產業聯盟」以涼泉理想村為中心,引入鄉村建設知名企業鄉伴集團,青年國際鄉村雙創中心、陶藝工作室、植物生活美學館等10餘個項目落地。目前,已打造了棗行「多肉村」、畢家「藍莓村」、華陽「狀元紅」等一批知名農產品品牌,推動了社區集體經濟發展。

如今,在嶗山,一個個美麗鄉村、美麗景點,通過特色示範帶串聯,有效帶動沿線產業發展,一個個新型社區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實現了美麗蝶變。

多元共治

探索社會治理有效之道

在嶗山區王哥莊街道桑園社區,活躍著一支由16人組成、平均年齡為60歲的「桑園大媽巡邏隊」,她們走街串巷進行安全宣傳、交通疏導、糾紛調解……為社區點亮了「平安燈」。在沙子口街道東麥窯社區,由3名法律顧問、4名社區工作者和5名老黨員老幹部組成的調解員隊伍,成功化解了涉及資產改制、集體經濟發展、墳墓整治等矛盾隱患10餘起,沒有發生一起走出社區的矛盾糾紛和信訪案件。

這是嶗山區在實施「八小工程」中推動鄉村治理由「村民自治」為主向「多元共治」轉變的兩個生動案例。近年來,嶗山區積極填補基層治理制度的「斷層」和空白點,探索「治理有效」的實現途徑,將自治、法治、德治的相關要求在基層具體化、形象化,全面實施鄉村治理「八小工程」,有力地提升了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圍繞推行「小公約」,組織139個社區深入挖掘鄉村熟人社會蘊含的行為規範,把法律之外一些約定俗成的東西上升為《居規民約》。把森林防火、社區改造、違法建設、文明祭祀、纏訪非訪等相關約定納入其中,並將執行情況與社區福利待遇掛鈎,增強了制度剛性約束。同時開展各家各戶曬家規家訓活動,厚實了鄉村文明的「裡子」,促進鄉風文明提升。圍繞健全「小民主」,完善黨組織領導的社區重大事務民主決策機制,制定社區事務管理「三議兩審兩公開」工作法,推進社區事務陽光運行、陽光操作,去年以來未發生因履行民主程序不到位而發生的信訪事件。圍繞深化「小服務」,組織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完善為民服務平臺建設,目前全區66項公共服務事項可在街道以下層面「一次辦好」,群眾零跑腿比例達到75%。疫情防控期間,開啟戰時貼心服務機制,組織成立260餘名青年志願者擔任「買手」的「幫買團」,服務社區困難群眾、孤寡老人5200餘人次。

聚焦抓實「小調解」,組建矛盾糾紛調解員隊伍168個,第一時間化解家長裡短、鄰裡糾紛,力促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問題能解決。聚焦維護「小平安」,結合平安智慧社區、「雪亮工程」,構建人防、物防、技防相融合的社區治安防控體系;建立青年先鋒隊、巾幗服務隊、平安志願隊、大媽巡邏隊等210餘支平安志願者巡邏隊伍,確保社區安全穩定,在重大活動、疫情防控、護林防火等重點工作中,參加群防群治志願者達到3.7萬餘人。

深入培育「小鄉賢」,引導有德才的社區在外人士依法有序參與鄉村治理、為社區捐款捐物,助力社區加快發展。精準選樹「小名人」,常態化評選社區「好媳婦」「好婆婆」「孝子女」「好少年」,先後評選出各類先進典型520餘人。廣泛推行「小家訓」,在社區統一製作特色牌匾,逐家逐戶懸掛展示,引導居民傳播治家格言、講好家風故事、傳承優秀家風,推動形成了家風正、民風淳、鄉風美的良好社會風尚。鄉村振興讓嶗山一個個農村社區成為人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實踐的起點。于田地中誕生的「萊西經驗」,是鄉土中國最真實的聲音;於基層黨組織經過實踐探尋的方法,是最紮實的問題解決之道。新時代新起點,嶗山1323個基層黨組織、3.1萬名黨員將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不斷打造「萊西經驗」升級版,真正使基層黨組織成為加快發展的「助推器」、深化改革的「排頭兵」、廣大群眾的「主心骨」。  大眾日報記者 梁太宏 張峰 宋寶峰 王曉萍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潛力在鄉村!「最強大腦」匯聚青島,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貢獻智慧。剛剛正式發布的《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從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改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方面,對優先發展農業農村,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描繪了藍圖,找出了路徑。此次論壇對山東鄉村振興再出發、再深化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和助力。
  • 青島勢起|三個關鍵詞再造鄉村振興「青島樣板」
    組織振興:闡釋「萊西經驗」的新內涵青島市委副書記王魯明在5月9日的質詢會議上公開強調,組織振興是核心和關鍵。要進一步深化拓展「萊西經驗」。如果說,30年前的一場「萊西會議」總結出農村基層黨建的「萊西經驗」,讓這座位於青島北部的農業大市以「先進」形象示人,也為青島的鄉村組織振興提供了可借鑑的樣板。30年後,無論是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打造,還是青島瞄準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奮鬥目標,都對鄉村振興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
  •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帶動作用——二談深化拓展「萊西會議」經驗
    萊西30年發展滄桑巨變、欣欣向榮,「萊西會議」經驗30年曆久彌新、永葆生機,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終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帶動作用,著力把黨員組織起來、把群眾動員起來、把人才凝聚起來,為推動改革發展各項任務在基層落地見效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基層黨組織的一個最大優勢,是密切聯繫群眾。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石家莊8月18日訊 8月18日,由中國城鄉融合發展聯盟會同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中國人力資源協會等單位舉辦的「首屆中國『鄉村振興』高峰論壇暨鄉村振興塔元莊同福模式研討會」在河北正定舉行,活動主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 衡陽縣打造鄉村振興「衡陽樣板」
    衡陽縣打造鄉村振興「衡陽樣板」
  • 輝煌「十三五」|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鄉村振興「諸城模式」國家級農林科技孵化器俯瞰圖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
  • 青島市發布《青島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五大突破、十大行動」方案...
    《方案》出臺的背景中央、省委對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作出明確要求。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發表重要講話,要求山東「充分發揮農業大省優勢,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同年6月總書記視察山東、視察青島時再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 把「桃園樣本」,打造成平原鄉村振興的「樣板」
    2017年,乘著縣裡實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實施鄉村振興桃園示範區的東風,吳家莊整合全村141戶共計967畝土地,集體入股魯望農業集團。而魯望農業集團就是我縣立足農業大縣的資源優勢,在鄉村振興戰略中,重點引進的龍頭企業,對接鄉村振興桃園示範區項目,為我縣深入實施鄉村振興率先探路。
  • 鄉村振興:這樣的「樣板工程」容易板結
    一群不熟悉農村的人,在給一群只圖政績的人,做一堆農民看起來新鮮,而城裡人看起來遍地皆是、似曾相識的所謂鄉村「樣板工程」 ,到底是擺給誰看?是上級領導?還是農民?抑或是城裡人?鄉村振興的關鍵一定是城鄉融合,農村人少了,沒有了有生勞動力和消費能力,如果引不來城裡人就是瞎折騰。
  • 小黃瓜助力打造鄉村振興「曲堤樣板」
    作為傳統農業大鎮,今年以來,曲堤街道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推動黃瓜產業提檔升級,打造鄉村振興「曲堤樣板」,助力濟陽奮力實現北部新區建設新突破,向高質量中心城區邁進。立足優勢科學謀劃 打造黃瓜種植「金名片」每天早上6點,曲堤街道黃瓜交易市場就開始熱鬧起來,瓜農們看著自己一筐筐的黃瓜集裝成箱被運往全國各地乃至全球,臉上樂開了花。如今,黃瓜成為曲堤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曲堤街道也因此被譽為「中國黃瓜之鄉」。
  • 向總書記說說心裡話|鄉村振興,沃野千裡春光好
    山東牢記總書記囑託,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高標準謀劃、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邁出堅實步伐。今天,這些鄉村振興領頭雁「向總書記說說心裡話」,從中可見山東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生動實踐:濟南章丘三澗溪村,村民們不僅生產生活方式變了,思想觀念也變了;青島萊西市農村黨組織的「火」越燒越旺,村集體經濟的家底也越來越厚實;淄博原山林場為鄉村振興畫上生態底色,更加注重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壽光市孫家集街道三元朱村
  • 【鄉村振興】深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區衛健委積極推動市級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深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區衛健委積極推動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衛生健康服務建設 2020-05-23 06: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勐侖鎮:創新黨建引領模式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近年來,勐侖鎮以黨支部規範化達標創建為抓手,以提升基層組織組織力為核心,以抓實「黨建+產業」「黨建+隊伍」「黨建+治理」「黨建+美麗」為載體,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三是以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為契機,為鄉村振興掃清障礙。把掃黑除惡與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強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提升,堅決防止涉黑涉惡等不符合條件的人進入村「兩委」班子和村組幹部隊伍,保持基層隊伍的純潔性。始終保持對涉黑涉惡違法犯罪案件的嚴厲打擊態勢,確保農村社會安全穩定,助力鄉村振興,讓廣大農民群眾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青島推進鄉村振興攻勢有哪些新看點?一組關鍵詞帶您讀懂
    【關鍵詞·鄉村組織振興】膠州市人大代表、膠州市三裡河街道辦事處管理村聯合黨總支書記劉元徵:今年是「萊西會議」召開30周年,下一步我們將如何繼續深化「萊西經驗」,向哪些方面拓展?劉學俊:去年市委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深化拓展萊西經驗的總體思路,叫「一統領三融合」。
  • 王業僑:找準建設模式路徑打造鄉村振興海墾樣板
    根據海墾集團統一安排,3月18日至20日,海墾集團總經理王業僑率第二批海墾考察團赴浙江省考察學習,實地探訪桐廬縣荻浦村、環溪村,淳安縣下姜村等鄉村振興示範點,學習「千萬工程」(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先進經驗,美麗鄉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發展模式和人居環境整治。
  • 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注入科教動能——訪山東農業大學校長張憲省
    所以,加強引導科研創新向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傾斜,十分重要。」12月6日下午,山東農業大學校長張憲省接受記者採訪,為我省「十四五」規劃獻計策。過去五年,我省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基本能夠滿足廣大青年學生的求知需求」。在「擴量」的基礎上,實現「提質」,張憲省建議,以「雙一流」建設為抓手,提升學科水平。
  • 小康百村行② | 清遠連樟村: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樣板
    連樟村黨總支書記陸飛紅說:「連樟村不僅要脫貧,還要奔康,要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樣板。」1傳統農民轉型為新型職業農民去年底以來,碧桂園連樟村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中,美月西瓜、水果青瓜、聖姑甜瓜、草莓等農產品陸續成熟。
  • 聚力「雙招雙引」鄉村振興 打造產城融合「高新樣板」
    同時,將試點發展模式在魏橋鋁精深產業園、濱州國際創新園、新材料產業園等園區推行,逐步實現以點帶面、全域推開,奮力打造全市產城融合的「高新樣板」。把鄉村振興融入「大高新」發展格局,堅決打好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組合拳」高新之美,美在底蘊,根在鄉村。近年來,濱州高新區按照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濱州先行區的總體要求,把鄉村振興融入「大高新」發展格局,堅決打好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組合拳」。
  • 途遠模式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近期,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會議提出: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鄉村振興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途遠,立足鄉村振興實際,依託鄉村閒置資源,打造出的鄉村振興微度假目的地模版遍及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