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王曉曼
出品 | 程序人生(ID:coder_life)
大佬跳槽的代價是什麼?
聯想給出的回答是:賠償違約金525萬元。
聯想集團前副總裁常程加盟小米是否違反競業協議一事,曾幾度引發熱議。9月17日,聯想方面在北京對常程提起勞動仲裁,近日,這一仲裁案有了新進展。
10月9日,北京市海澱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發布了有關聯想集團與前員工常程的勞動仲裁結果:常程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並且要求常程於本裁決書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聯想移動通信進出口(武漢)有限公司違反競業限制義務違約金525.2821萬元和競業限制補償金7.2萬餘元(稅前)。
但是駁回聯想移動通信進出口(武漢)有限公司其他仲裁請求。
這意味著常程需要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同時違反競業限制義務違約金也會由小米集團和常程支付給聯想。目前,小米方對此事表示不回應。
據悉,對於這一結果,常程已委託律師事務所提起訴訟。被委託的律師事務所在聲明中稱,「裁決書依法未生效」。目前,常程微博認證依舊為小米集團副總裁。
圖片來自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
對於這一結果,聯想集團官方回應稱,對該裁決結果表示歡迎並深受鼓舞。「我們堅信,該裁決所彰顯的法治與契約精神,將能夠在新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加快完善中發揚光大,更好地保護人才的合法合理流動,保護市場公正與公平競爭。」
據了解,聯想集團與前聯想副總裁常程的競業協議糾紛最早可追溯至至今年年初。2019年12月31日,時任聯想集團副總裁、移動業務中國區負責人的常程因家庭原因離職。僅僅兩天後,常程便宣布加入小米集團,任職副總裁併負責手機產品規劃。
此後,外界對常程是否違反了競業協議一直爭議不休。
自6月份聯想與常程開始交涉以來,雙方已經在仲裁委員會進行了多次庭審。其中,在9月17日,聯想集團正式對媒體透露,經勞動仲裁庭指派的鑑定機構最終確認,雙方爭執的焦點競業協議確定為常程本人於2017年7月24日籤署。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勞動法》規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係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也就是說,競業協議也是有「有效期」的,而常程按程序針對裁決結果發起訴訟,裁決結果「依法未生效」其就可以繼續在小米集團任職,並繼續進行工作事宜。按照我國的法定程序,訴訟還會有一審、二審,整個流程耗時保守預計會在一年以上。屆時,為期兩年的競業限制時效基本上也都結束了。
倘若常程被認定為違反競業限制,他需要付出的補償金和違約金可能不止525萬元人民幣。
賠了錢事兒還不算完,聯想要求常程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這意味著,一旦違約實錘,常程很可能就面臨從小米離職,落得個「賠了巨款又丟了飯碗」的下場。
職場套路千千萬,作為一名普通的社畜,咱們在籤各種勞動文件時,還是要多留留心眼!
對於常程提起訴訟這一行為,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交流!
參考連結:
https://finance.sina.cn/stock/relnews/hk/2020-10-13/detail-iiznctkc5262123.d.html
https://mp.weixin.qq.com/s/Th1Mt8jVdVW8hE1v9fXg6w
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