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剛剛接觸手衝咖啡的小夥伴,不知有沒有經歷過當買了一包咖啡豆,但由於工作繁忙或消耗量低等原因,導致賞味期過了還沒把咖啡豆消耗完。那麼賞味期過了的咖啡該怎麼衝呢?
什麼是咖啡的賞味期
一般咖啡的最佳賞味期體現在咖啡烘焙完成後,經歷3~7天的養豆期後呈現風味的巔峰,之後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流失,最後只剩下木質味。最先流失的風味物質主要是花果香等揮發性化合物質,而像糖類、堅果、巧克力等水溶性化合物相對不容易揮發。
所以一般咖啡的賞味期是建議在烘焙日期後的第4天到第30天。賞味期過了並不代表這個咖啡不能喝,只是風味上會略有遜色。這要與咖啡的保質期區分一下,一般咖啡熟豆的保質期會在半年到一年之間。
如何判斷咖啡的賞味期限
一般剛剛烘焙好的咖啡處於一個非常活躍的狀態,咖啡豆會緩慢排出氣體和揮發性物質,逐漸穩定下來,也就是為什麼咖啡豆要經歷1周左右的養豆期風味才會完全突顯出來。
而氣體完全排放完畢後,咖啡體內的大部分芳香物質也隨之消散,留下的只是木質的味道,而且衝煮時咖啡顆粒失去了「活躍度」,那麼就是這支咖啡的賞味期結束。一般的中淺烘咖啡的賞味期在烘焙後一個月左右,如果保存得當(陰涼避光,密封乾燥)能延長到45天左右。
磨好的咖啡粉會比以咖啡豆形式保存更快流失風味,相對的賞味期限會縮短。
賞味期過了怎麼衝煮
首先,賞味期過了是指大部分芳香物質都散失,咖啡豆內部的氣體排得差不多的狀態,而不是那種已經沒有任何風味,剩下木屑的味道。
在這個狀態下,調整一下參數還能「挽救」一下這支咖啡豆。下面就來分享其中一個方法:
本次主角是前街為了這次演示刻意保存的哥倫比亞聖荷西莊園卡斯蒂略,具體信息如下:
1.參數建議:本次仍然使用15克咖啡粉,粉水比為1:15,水溫採用91℃,研磨度選用比正常研磨稍粗(防止細粉過多堵住下水口,20號標準篩通過率75%)
2.開始第一段注水悶蒸,注入25克水悶蒸18秒,可以看出水與咖啡粉接觸後並沒有產生「漢堡狀」,水很容易就滲透到咖啡顆粒裡面。這是因為咖啡豆在儲存的時候就幾乎排光氣體,所以不需要過長的時間悶蒸排氣。
3.第二段注水從中心繞小圈把粉層推高,讓細粉依附在濾杯壁上,防止細粉沉底堵住下水口。可以看出有細小的泡沫被衝出來,此段注水至150克。
4.待水位下降到1/2處注入最後一段,用中水流快速繞圈製造漩渦來「活躍」粉層,逼出風味物質。注水至225克停止注水,等濾杯的咖啡液流進下壺後移開濾杯,結束萃取。萃取總時長為1分44秒。
衝煮完之後能感受到輕微的酒香,雖然欠缺了些許熱帶水果的香氣與酸度,卻迎來了非常香濃的朗姆酒的發酵感,入口的那種酒心巧克力味道依舊濃鬱,尾段帶來的甜感也是令人愉悅的。
當然咖啡還是要趁新鮮去享用,但是如果碰巧有新鮮度不高的豆子,也可以使用這個方法去衝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