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姐家的孩子方方今年10歲,前陣子方方因為疫情一直放假在家無事可做,便在我家住了一陣子。偶然在抖音上看到了一些製作甜品的視頻,突然起了興說要自己做甜品來吃,還列了張表讓我買材料,信誓旦旦的跟我說一定能做出好看又美味的甜品。於是找了一天空閒的時間帶他上超市買了所有的材料,回到家後方方便風風火火地要幹起來。
他帶上了圍裙,把所需的材料都擺放在桌子上,開始按著教程裡的步驟一步一步地做起來,誰知忘記提前稱好一定的量,每加一樣東西稱一次,可煤氣爐已經開著了,等到他把材料的量稱好前裡面的牛奶已經滾燙了,澱粉麵粉什麼的黏糊糊的,還沒開始第一次的做甜品嘗試已失敗告終。
這時候方方像洩了氣的氣球一般,怎麼也提不起興趣再進行一次嘗試,最後直接把所有的東西丟在一邊,跑到客廳看電視去了。
看著方方這樣三分鐘熱度,我真的是哭笑不得。很多時候他都是這樣子,一開始做事情時就總是信誓旦旦地說一定可以做到最好,結果都是三分鐘熱度,一點也不認真,到最後就敷衍了事。
很多孩子都會存在這個問題,而父母經常是以責罵待之,因此導致親子關係陷入僵硬。其實,孩子們之所以會做事三分鐘熱度,這跟他們缺乏做事的動力有關係。
想要激發孩子的做事動力,就要提升孩子的內驅力,最關鍵的就是增強孩子的&34;。
一、 什麼是腦迴路?
腦迴路主要指的是我們生活中的各種事件在腦海中所留下的印記。我們可以把大腦想像成一個硬碟,那生活中的事件、學習中的知識點以及工作上的各項任務都會存於裡面,成為我們腦海中各種各樣的印記。
當然,每個人的印記自然都是不同,當我們的大腦中積累了越來越多的印記時,每個人腦海中的硬碟也就截然不同。
因此,作為父母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給予孩子一些正面的強化,讓孩子的大腦能夠多獲得一些正面的反饋,從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而且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會萌發出一種自豪的意識,相信自己的能力,並且不斷地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的優秀。
不過,有些時候腦迴路也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困擾。例如現在很多孩子都沉迷於遊戲之中無法自拔。其原因就是遊戲給孩子們帶來了感官刺激,孩子們在遊戲中獲得了愉悅的體驗,釋放了內心積壓的情緒,所以腦迴路就在大腦中建立了,而且難以被替代。
孩子腦迴路的形成,絕大時候是通過外界的評價反饋建立的,也就是說,孩子腦迴路的建立很大程度也源於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交流互動。因此父母在與孩子的交流之中,要注意自己到底是增強還是削弱孩子的腦迴路,從長遠的角度為孩子考慮,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二、 如果家長不注重孩子的腦迴路建設,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家長不注重孩子的腦迴路建設,就會讓孩子失去內驅力,從而就會對孩子個性的養成造成很多負面的影響。
1、 孩子會缺乏責任感
家長若不給予孩子足夠的正面反饋,那孩子就失去了內驅力,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會缺乏動力。他們習慣於被動地接受他人的安排,而不願意主動去承擔責任。很多時候還會選擇能不動就不動,只想著享受結果而不願意去付出。
這樣的孩子會缺乏責任感,對分配到的任務不上心,成長之後終將會被社會所淘汰。而導致孩子如此的原因便是孩子小的時候家長未能通過增強腦迴路來提升孩子的內驅力。
2、 孩子會缺乏自信心
家長忽視腦迴路的建設,那孩子便會缺乏內驅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很少會給他們鼓勵和讚賞,孩子們所接受到的更多的是父母的批評與指責。在外界的各種壓力下,孩子會開始變得自卑,認為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產生自我否定的心態,漸漸地便失去了自信心,面對困難與挑戰也不願嘗試。
3、 缺乏抗壓力
如果孩子的腦迴路沒有得到增強,那他的經歷便會比其他人少很多。缺少經驗的他們很容易因為一點小事而被打壓勸退,他們習慣於依賴他人,缺少自我面對困難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當他們遇到困難或者獨立面對問題時,很容易就會因為無法承受壓力而受傷,甚至崩潰。
三、 家長應該如何增強孩子的腦迴路,提升孩子的內驅力?
1、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很多家長都喜歡做孩子的保護傘,不管孩子做了什麼事情,都為他們承擔後果,看似是愛孩子,可卻是害了孩子,使孩子失去了他們應有的責任感。
舉個例子來說,前陣子我堂哥的孩子去學校的時候忘記帶試卷了,而堂哥堂嫂都是做生意的,還專門叫檔口小弟跑回家去拿試卷送到學校給孩子。遇到這些類似的事情,很多家長都會選擇為孩子解決問題,卻沒有想過可以通過這件事情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孩子上學的時候落下某項東西沒有拿,可能是他在學校沒有認真聽老師講話,也可能是他在家收拾書包時馬虎落下,這個時候父母要讓他自己承擔這件事情造成的後果,讓孩子知道,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能只接受事物好的一面,而規避壞的一面。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孩子才會對自己所做的事情上心,這樣自然而然會增強孩子的腦迴路,從而提升孩子的內驅力。
2、 正面強化孩子的行為
有些家長總喜歡運用打擊式教育去對待孩子,殊不知這樣只會讓孩子貼上負面的標籤。你自以為是用激將法在激勵孩子,卻不知這樣的打擊在孩子心底留下了怎樣的傷痕。
在孩子進步的時候,家長不能吝嗇鼓勵,只有給予孩子一些讚美和肯定,孩子的大腦獲得正面反饋之後才能增強腦迴路,從而提升內驅力。
當孩子遇到困難或挫折時,作為父母也要理解孩子的心情,站在孩子的角度安慰鼓勵孩子。只有這樣做,孩子才能逐漸樹立自信心,心中有了信念,內驅力就會被激發。
3、 堅持及時的反饋
有時候家長確實鼓勵了孩子,但卻沒有看到孩子所獲得的成績,這時家長可能會變得有點急躁,認為自己應該改變教育方式,於是想用打罵的形式來教育孩子。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孩子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長期的積累反饋。因此家長要堅持及時反饋,讓孩子能夠不斷地接受到父母的鼓勵和讚揚,從而不斷的進行自我強化,獲得有效的腦迴路來提升自己的內驅力。
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家長要為孩子做長遠考慮,當孩子有拖延症或者做事情三分鐘熱度時,要找對方法,通過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多給予孩子鼓勵和認可,讓他們獲得足夠的正面強化、堅持對孩子進行及時的反饋來增強孩子的&34;,提升孩子的內驅力,讓孩子獲得做事情的動力,這樣家長就會慢慢的發現其實孩子一直都有在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