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 徐永清
打夯是過去建築行業中的一種體力勞動,就是用夯把房屋的地基砸實。
夯為長方形,有大半人之高。多為木製,均採用高密度,有分量的木材,如桑木、榆木、槐木等。其目的是,增加夯的自重,增強打擊的力度。夯的底部,用鋼板包裹著。鋼板對應兩邊的前後端,各設一個鐵環,共四個,用來拴繫繩索,供人把握拎舉。夯的上方,設有兩個把手,供掌夯人把握方向和加壓。
打夯時,掌握方向的是男性,拽繩子的是女子。四個女子,一人一邊,一人一條繩。她們把夯拎得很高,往下一摜,拎起再一摜,一下又一下,堅實有力,富有節奏。打夯時,她們都唱著夯歌。那歌詞十分簡略:「噯唷噯唷噯唷,噯嗨唷!」雖說是簡單的歌詞,她們卻能依心情和勞動強度,唱出不同的音高、音調和節奏,於變化中調整情緒。小的時候,我常去看人打夯,一是好玩,二是有趣。它不僅讓人看到井然有序,熱烈紅火的勞動場景,更讓人體驗到團結就是力量的真諦。
「打夯」的情景,在生活中也會出現。那是種玩笑。通常幾個人欺負一個人,將對手摁倒,然後四人分抓手腳,將其高高舉起,打夯一樣往下摜。一下、兩下、三下……直到對手告饒為止。不過,這種摜,不是真用勁,四人的手也是萬不能松的。否則將人摔傷,玩笑鬧大了,可就不好收場了。
當然,被夯者並非兔羊之輩,沒有那麼順從聽話,不會任人擺布、任人宰割的。他的手腳、身體肯定要拗,要犟。有時,這個玩笑能僵持十幾分鐘。
生活中「打夯」的玩笑,通常只在男性中進行。若是女性中出現這樣的翻版,那就熱鬧了。
有一年秋收時節,我去鄉村採風,只見打穀場密密匝匝地圍著許多人。人們亢奮地叫著笑著,群情激昂。擠進去一看,見幾個強壯的農婦,正拿住一個更為強壯的農婦在「打夯」。農婦們生得粗手大腳、粗獷豪放。她們把「獵物」舉得很高很高,高過頭頂;往下摔得又很重,跟真的一樣。
女性「打夯」的玩笑,真是十年難得一遇。此次下鄉,算是飽了一回「眼福」。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