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 有為 傳承 提升
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關注「揚帆數學工作室」.
好文不易,原創更難,本公眾號原創的每一篇文章,任何個人和團體不得盜用或剽竊.
本期推薦閱讀網絡文章
按語:本文轉載《中學生數學》2019年2月(上)第33頁至第34頁
數學家波利亞曾說過,「類比是一個偉大的引路人,求解立體幾何問題往往有賴於平面幾何中的類比問題」.類比,是根據兩個對象或兩類事物間存在著的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屬性、特徵、關係等,推斷它們之間也可能具有的其它一些相同或相似的一種推理形式,比如,圓與球類比,三角形與三稜錐類比,橢圓與雙曲線類比,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類比,在函數與導數、排列組合中也存在類比現象,它們通常以類比思維為軸心,與數學思想方法、數學基礎知識整合,考查探究能力、創造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評述 本題以雙曲線為背景,以內切圓為載體,考查雙曲線的定義、離心率大小的計算.粗看試題,入手不易,但聯想到三角形內切圓半徑公式的推導方法,卻易求離心率的大小,解法漂亮!
評述 本題與例1相似,增加考查雙曲線的幾何性質,由「三角形的內切圓」變成「四邊形的內切圓」,但是解題方法仍然利用內切圓,藉助等面積法求離心率的大小.
類比到空間,由平面圖形的內切圓類比到空間幾何體的內切球,即「圓心到各邊的距離等於圓的半徑」類比到「球心到各面的距離等於球的半徑」,平面圖形的「等面積」類比到空間幾何體的「等體積」,在知識與方法兩個維度均體現類比,請看下面三道例題.
評述 本題背景由平面圖形升維成空間幾何體,自然是由「平面圖形的內切圓」類比到「空間幾何體的內切球」,表面上題目變複雜了,難度增加了,尤其突出空間想像能力,然而在解題方法的衍變上,卻是一脈相承的,通過「等體積法」求內切球的半徑.
評述 本題背景由例3的「一側稜垂直底面的四稜錐」換為「正四稜錐」,但解題實質不變.
克卜勒說:「我珍視類比勝於任何別的東西,它總是我最可信賴的老師,它能揭示自然界的秘密,在幾何學中它應該是最不容忽視的.」康德也說過「每當理智缺乏可靠論證的思路時,類比這個方法指導我前進」,足見類比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思維推理方法.在學習中,要勇於探究,勤於反思,以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像、數據分析等六大核心素養的培養為契機,通過已學知識,善於利用類比解決數學問題,從課本的例習題、高考真題,或模擬題,或其它經典試題中提煉解題思想與方法,把數學思想與方法融會貫通於解題之中,積累活動經驗,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有效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溫馨備註:本文五道例題分別選自2018年衡水調研卷<五>·文15、2018年衡水金卷一模·文15、2018年福建泉州5月質檢·文11、2017年石家莊二模、2018年福建三明5月質檢·文16.
一起體驗數學的美麗與神奇!
2011年立體幾何創新題(體積與導數)賞析
「點差法」失效了?
完全平方公式及其變形的應用
為什麼結果不一樣?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放縮法失效了?
有限與無限思想的應用舉例
例談分子有理化的應用
為什麼會有兩解?
對一道雙曲線試題的解法探究與思考
欣賞幾何學中「角」的魅力
2017年全國卷I理科第13題創新解法
一道數列試題的解法探究與教學建議
藉助橢圓巧解一類解三角形試題
簡單習題也能演繹精彩
一類數量積問題的求解策略
對一道三角函數求值題的解法再探
轉化思想在橢圓中的應用舉例
如果覺得本文不錯,請多轉載、轉發和點讚以支持,謝謝!
謝謝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