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夜話」聊聊留學這兩年帶來的育兒啟發之一:傳遞熱愛的力量

2020-09-09 電影博士教育觀

預 告

最近更文間隔時間有點久,不是因為我懶,而是在悄悄策劃一個系列。最近經常看到一些有關中高考作文的話題,突然有一個想法,就是對近五年的全國各地中高考作文進行一個研究,包括出題思路和角度,思考技術解析和表達脈絡訓練等幾個方面。這麼說起來似乎有點大言不慚,畢竟我也不是什麼中高考語文專家,也不是什麼高考狀元,但好歹也是高中得過滿分作文且高考語文刷了140的人,近期在學習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又頗有心得。所以就冒充一回「專家」。說不定就能給哪個奮鬥在作文路上的娃娃一點啟發。

言歸正傳。聊聊留學這兩年的所見所感,但不能是隨便聊見聞,要給教育孩子的偉大事業帶來一些啟發才好。感受頗多,擔心一次成文太長讓人沒耐心看,所以也打算搞一個系列。也算為自己的留學生涯留下點文字記憶。

研究生畢業以後工作了八年,然後以35歲「高齡」出國留學,其間經歷的種種,大概也只有經歷過才能懂得。

留學不易,語言不通,生活不便,學習壓力,經濟負擔,還有內心對孩子的虧欠感,曾經一度壓在我們兩個心頭。好在,留學生活似乎也漸漸接近尾聲了。暮然回首,也算是人生值得珍藏的一段故事。故事教會了我很多,也改變了我很多,尤其是在育兒方面帶來了很多啟發。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這個年紀還要出去讀書。畢竟就目前工作崗位而言,學歷也算夠用,工作各方面也不錯,雖不見得立馬升官晉級,但是也算是做得得心應手。出國留學除了經濟上的投入,還是一次冒險。這麼多年不學習了,還能跟年輕人一樣完成學業嗎?

當時來的時候沒有細想,後來想想,再給一萬次機會,我還是會選擇來。因為,現在手中的東西再好,不是我想要的,煽情點說,不是我的真愛。

在給學生講職業生涯規劃的時候,我講過一段話:找到你熱愛的,把它變你奮鬥終生的職業,你會擁有最成功的人生,如果不能實現,也不要放棄你的熱愛,把它變成你的副業或生活方式,你會擁有最快樂的人生。

孩童時期的愛都是真愛,不會摻雜太多世俗的眼光。我們還是少年時,都曾經有一些熱愛的東西,可是那時候大人們說,那些東西大部分沒用,你只需要熱愛學習就夠了。於是很多熱愛被遺棄。最終學習也很難成為真愛。

年少時愛看小說,所以現在能碼兩個字調劑下生活;

1998年,我上初中,「鐵達尼號」在大陸上映,班主任竟然用了整整一節課給我們講了這部電影,還在黑板上畫了沉船過程(記憶猶新的一堂電影啟蒙課程),然後拼命說服比較新潮的小姨帶我去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畢竟120元的票價在那時候對我來說是天價。

那是第一次進電影院看電影,又是看這部史詩級的巨作,帶給我的震撼可想而知。記得那天看完電影回家後各種給我媽講述,最後嗓子都啞了……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愛上了看電影。可是沒有錢去電影院看,那年代影院也很少,片子也很少,就開始收集各種電影明星海報,買電影音樂磁帶…直到上大學,上電影解讀的課,才知道電影還可以鑑賞和批評,學到了一些專業的知識。

工作幾年間,最開心的是學校開設公共藝術課程,去教了一門影視鑑賞課。看學生們談起電影來也是滔滔不絕,而我也是講兩個小時都不嫌累。

這大概就是熱愛的力量吧。所以,來韓國讀了電影專業的博士。雖然有一些職業規劃方面的需求,但更吸引我的是電影這兩個字。說起來有點貪心,因為想從擁有快樂的人生變為擁有成功的人生。所以,熱愛的力量是人生的基石。

那麼,這跟教育孩子有什麼關係呢?

最近開啟了孩子的線上英語啟蒙。因為疫情,也斷絕了上線下輔導機構的想法,由我親自上陣。為了不讓自己的山寨音把孩子帶偏,我每天閒暇時間就捧著手機各種學發音練聽力,惡補英語。奇怪的是,與中學時期痛苦的英語學習不同,漸漸地我竟然一天不學就覺得少點什麼,每天說點英語成了習慣。先生調侃說,你這是愛上了英語學習了。

漸漸地,發現孩子也開始願意開口說英語,雖然發音還很不標準。有一天晚上臨睡前,我在床上刷著手機上的英語打卡課,女兒突然在旁邊說了一句,媽媽我以後要像你一樣學習。

雖然只是一句小小孩不怎麼經心的一句話,卻讓我溼了眼眶。原來,熱愛是一種可以傳遞的力量。三歲的孩子,讓她學什麼都不如先讓她愛上。

通過這個事情,我明白了,熱愛,是會受環境影響的。

現在很多父母經常會苦惱地說,我家孩子就是不愛啥啥啥。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你自己先試著去愛上它。然後堅持下去,然後感染孩子。

陪孩子玩遊戲,發自內心地開心和喜歡,孩子就會愛上這個遊戲;

陪孩子讀書,有感情有激情地朗讀,孩子也會愛上朗讀;

陪孩子練琴,自己也練個簡單的小樂器,跟孩子來個合奏;

孩子不愛做數學題,來吧,犧牲刷手機時間攻克幾個難題,讓孩子看到你熊熊燃燒的智慧之光…………

做父母不易,做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父母更為不易,但是至少,你可以讓孩子看到你的努力。

然後,尊重孩子的熱愛

我現在特別感激我媽,當年用最大的耐心聽我叨叨那部電影,雖然我知道她沒啥興趣。但是至少她沒說,去去去,去學習去,別想這些沒用的。還有我收集明星海報到處貼,把零花錢都用來買各種原聲磁帶,她也沒有阻止過我。

生活中可以熱愛的事情很多,熱愛,本來就沒有好壞優劣,有用無用之分。只有尊重了孩子的熱愛,才能讓他有更寬廣的心懷去探索更廣闊的世界。孩子的未來有無限可能。所有他熱愛的,都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幫助他影響他。

下篇預告:聊聊留學這兩年帶來的育兒啟發之二:不要培養生活的巨嬰

相關焦點

  • 聊聊留學這兩年帶來的育兒啟發之二:不要培養生活的巨嬰
    上一篇《傳遞熱愛的力量》,是從我「高齡」留學的動機來談培養孩子熱愛的重要性。這篇是從留學生活方面來談。 初到國外,生活上會有很多的不容易,不方便。比如,要面臨著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租房、交通、日常採購的問題,偶爾可能還涉及到就醫等問題。這些事情在國內當然很容易,但是如果你語言交流有障礙,那就很有難度了。
  • 「親子育兒」如何有效地安排親子閱讀時間
    這就導致這個親子閱讀時間的不確定性,它需要父母隨時觀察孩子的需求,在孩子翻書時及時地參與進閱讀當中給孩子以引導。因為我們提倡在固定的時間進行親子閱讀,所以在孩子自己看書時輔以引導只能算是「加餐」,而閱讀「正餐」最好還是將時間固定。
  • 「親子溝通」主題講座:棉花糖走進EF英孚春申路校區
    「親子溝通」主題講座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親子溝通」主題講座:「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希望能用情商傳遞愛,讓自己和孩子們、家長們彼此共同成長,遇見更好的自己。並通過列舉大量的經典育兒案例,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這一理念。
  • 育兒:讚美是雙面刃,贊對了能帶來力量,反之可能給孩子帶來傷害
    所謂「正向聚焦」,就是透過將眼光放在一個人積極正向的焦點上,而給予能帶來力量的肯定與讚美。在教養孩子時,生活中經常使用正向聚焦的回應語言,能幫助孩子提升自我價值,感受到內在力量,具備面對挑戰而不輕言放棄的意願;同時,透過正向聚焦的過程,也傳達出大人對孩子的認可,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言行是被接納與歡迎的。 在校園或教室情境中,也是如此。
  • 達能紐迪希亞與天貓母嬰親子籤署超級營養元素計劃 攜手推動數位化...
    而他們的生活態度、消費觀念、育兒理念等無疑將影響到未來母嬰親子行業的發展。」 籤約現場,天貓母嬰親子總經理西美表示,「以滿足中國消費者全新育兒需求為出發點,以科技賦能產品創新升級、營銷渠道創新,推動中國母嬰親子行業發展,這是我們與達能紐迪希亞共同的目標。通過此次戰略合作,我們將把天貓平臺資源與達能品牌對接,助力中國母嬰親子產業快速發展。」
  • 麥克喬丹:「如果沒有那兩年的棒球生涯,我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麼熱愛籃球.」
    前陣子聚餐,有個朋友工作了一陣子,正在準備國家考試。雖然是好朋友,但每次總會有人開玩笑:「升高中考試,升大學也考試,現在出了社會還那麼愛考試,幹嘛跟自己過不去?」他每次聽到這句話都有點尷尬。因為曾幾何時,公務員被劃上好吃懶做的等號,許多人認為這是一份「工作半輩子、坐領一輩子」的工作,別說想要成為公務員了,就連準備高普考都會被某些社會的輿論指責:不思進取,沒啥出息。
  • 「NLP育兒系列」人只能從成功走向成功
    NLP親子研讀計劃 第008篇自我模仿從設定目標開始。目標是「我要什麼」,而不是「我不要什麼」。就是設定「不想要」這樣的目標。比如,我希望自己不那麼難過;我想要不緊張;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那麼叛逆。這些都是所謂「不想要」的目標,可以注意到,裡面都有否定詞「不」,而潛意識是無法讀取否定詞的。NLP認為,「不緊張」這樣的語言進入頭腦後,出現的會是「緊張」的畫面。
  • 正向親子關係—育兒說明書
    有以上煩惱困惑,家庭有以上案例的家長們,一定不能錯過「正向親子關係—育兒說明書(一)」這個專輯,手把手教你輕鬆育兒。 正向親子關係 育兒說明書(一) 趕快訂閱吧 專業團隊 · 獨家原創 · 精心打造 「正向親子關係—育兒說明書(一)」
  • 讓煩惱暫時停靠,每周二和心理諮詢師「簡單聊聊」|直播上線
    於是在8月時,我們推出了一檔全新的心理諮詢師互動直播欄目——「簡單聊聊」。每周二晚上,一位簡單心理的心理諮詢師會在線,秉持專業、溫暖、抱持的態度,用輕鬆的互動方式,為你解答關於心理健康的好奇與困惑。與此同時,還有一批致力於關懷人們心理健康、生活質量的心理諮詢師,想為大家普及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識、陪伴你走出情緒和關係的泥沼,重獲生活的力量。
  • 「親子溝通」主題講座:棉花糖走進EF英孚大華校區
    「親子溝通」主題講座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親子溝通」主題講座:「如何說,孩子才會聽?」為了幫助家長更好地和孩子溝通,蘭豔老師創新性地提出了「兩步傾聽法」>,並列舉了大量育兒案例,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與應用。
  • 有這樣一群「特別」的人,用熱愛開啟2021年
    有人期待自己真正「長大成人」的那一刻,明年他即將高考,他希望可以考上自己喜歡的學校,被喜歡的專業錄取,然後正式離開父母,開始自己獨立的大學生活,這才是真正的長大成人。他列好了大學想做的「熱愛清單」,希望自己可以一件件去打卡完成。 有人期待開啟自己人生夢想的第一步。她已經開始規劃自己的畢業旅行,希望可以通過畢業旅行先開啟自己「旅遊博主」夢想的第一步。
  • 聊聊日本留學中容易「被誤會」的專業:「情報學」
    前言:在做赴日留學攻略的你,是否會看到一些第一眼「摸不著頭腦」的專業呢?比如「國際教養」、「情報學」、「人間科學」等,本系列文章就為你網羅了這些光看字面意思容易被「誤會」日本大學專業,希望助你升學一臂之力。今日主題:情報學。
  • 「NLP育兒系列」育兒的十二條前提假設
    NLP親子研讀計劃 第011篇香港NLP之父徐志忠神父說:「前提假設是NLP的免疫系統」。無論什麼思想或行為,你用12條前提假設過濾一次,便不會產生多大問題。這意味著,並不存在一種適用於每個孩子的育兒方法。有些家長喜歡李玫瑾,有些喜歡尹建莉,但其實任何育兒的技巧,都不可能完全貼合你的孩子。有時候家長會發現,不但孩子沒有教好,自己反而變得越來越煩躁,越來越失去信心。
  • 傳遞自然關懷,引發全民打卡—美素佳兒「自然成長100事」成焦點
    作為「自然養育」理念的先行者,美素佳兒一直對新生代父母的育兒痛點非常關切。洞察到90後爸媽普遍存在的「不知道陪娃玩什麼」、「總用電子產品打發孩子」等育兒困擾後,美素佳兒聯合數字時代的育兒品牌親寶寶,率先為千萬年輕家庭提供了一套親子陪伴的解決方案——「自然成長100事」,旨在幫助中國新生代父母更好地陪伴孩子,讓父母和孩子能在探索自然的過程中收穫自然成長。8月12日,美素佳兒在親寶寶App內正式推出「自然成長100事」打卡工具。
  • 聊聊隔代育兒那些事
    「最後一口」,「乖,再來一口」,「最後,再來一小口」,「媽……您可不可以……」你吞下了後面的話,因為母親的臉色已經沉下來了。「還不是為了讓你兒子多吃點。」婆婆用力拿勺子刮著碗。這也是為什麼老人帶的孩子,普遍缺乏規則意識,有的甚至很熊。孩子生氣了躺在地上打滾,老人普遍有兩個應對即:「一切要求都滿足你。」或者「趕緊起來,不然我就揍你了!信不信我真揍你?」
  • 與多摩美環境設計學科畢業設計師聊聊「空間」與「家具」
    「空間」與「家具」的關係在近一百年以來一直發生著變化,「家具」最初是僅是作為「空間」的附屬品,然而隨著人類文明的進化,「家具」逐漸的成為建立「空間系統」的必要元素。家具設計作為對空間的再設計來說,「家具」與「空間」成為一個整體,兩者相互制約、不可分割卻又互相獨立,換言之,通過家具之間的組合,可以使得空間呈現出新的機能和面貌。
  • 讚美是雙面刃,可能帶來力量也帶來傷害
    「她的成績如何不打緊,我更重視她的品格。考不好沒關係,為什麼要竄改成績呢?我真的不懂,我對這孩子真是失望透了!」「你知道她為什麼這麼做嗎?」我好奇的問。小如的眼眶泛淚,這讓我回想起,過去與好多青少年個案會談時,他們都有著類似的抱怨:「為什麼我怎麼努力都得不到肯定?」「我真的有這麼糟嗎?」「我真的如此一文不值嗎?」「我是不是乾脆不要被生下來比較好?」
  • 郎平、鄭淵潔齊聚,這檔親子綜藝帶來的育兒啟發也太寶藏了
    最近媽媽群裡在聊一檔親子綜藝《告訴世界我可以》,有吐槽某期節目中出現的爸媽實在不靠譜的,也有極力推薦觀察嘉賓某段育兒觀點的,總之沉默許久的媽媽群變得熱鬧不已。抱著「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心態,熬夜追完了最近更新的幾期,不得不感慨一句,這檔綜藝也太真實,太敢拍了!
  • 書單 | 2020豆瓣育兒書籍TOP10
    我們希望本書裡所講述到孩子們,和那些有著相似命運的其他許多人,他們身上所體現出的力量和精神,能夠從這本書的字裡行間傳達出來。成長 「一句話推薦理由」這本書通過一個一個簡單而有趣的故事 「一句話推薦理由」如果你準備在公共場合讀這本書,請務必做好表情管理
  • 「親子夜話」學會聆聽,別讓你對孩子的愛「跑偏」了
    我的集中點在睡覺時間和看動畫片這兩件事情上,而她的集中點在媽媽答應的事情卻沒有做到這件事情上。所以我反覆強調睡覺時間到了所以不能看動畫片,對她來說,這個強調毫無意義,並不能消除我不守信用給她帶來的不開心。這就是孩子的思維,一條簡單的直線。 想明白這些,我馬上做出了與以往不同的反應,誠懇溫和地對她說:我答應你暫停,卻沒有做到,是媽媽的不對,媽媽跟你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