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讚美是雙面刃,贊對了能帶來力量,反之可能給孩子帶來傷害

2020-09-25 琪媽智慧育兒

所謂「正向聚焦」,就是透過將眼光放在一個人積極正向的焦點上,而給予能帶來力量的肯定與讚美。在教養孩子時,生活中經常使用正向聚焦的回應語言,能幫助孩子提升自我價值,感受到內在力量,具備面對挑戰而不輕言放棄的意願;同時,透過正向聚焦的過程,也傳達出大人對孩子的認可,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言行是被接納與歡迎的。 在校園或教室情境中,也是如此。

「不過就是肯定與讚美,還不容易嗎?」小如的媽媽,就是這麼想的。

小如因為屢次竄改考試成績,被媽媽押著來參加我的演講。結束後,小如的媽媽前來找我談話,說她對孩子有多麼的用心,從小就為小如煞費苦心,提供小如最好的學習環境與條件。沒想到,小如最近卻屢屢做出讓她傷心失望的事情。

「她的成績如何不打緊,我更重視她的品格。考不好沒關係,為什麼要竄改成績呢?我真的不懂,我對這孩子真是失望透了!」

「你知道她為什麼這麼做嗎?」我好奇的問。

「我怎麼問,她就是不回答,只說考不好會被我罵!但擔心被罵,也不能做出這種事呀!而且,我什麼時候罵過她了?」

我轉頭望向小如,她嘟著嘴,心情想必是糟透了。既然孩子都來了,我便想知道小如是怎麼想的。

「小如,媽媽這麼說,你的想法呢?」

「哼!明明就有!每次考試只要不符合她的期待,就會被她唸。」

「誰說的……。」媽媽想解釋,但我立刻打斷她。

「小如,謝謝你願意告訴我。」我示意小如繼續講。

「我已經很用功了,但她永遠不滿意。考得好,沒被稱讚過,考不好,又會被罵。我真的有這麼糟嗎?」

小如的眼眶泛淚,這讓我回想起,過去與好多青少年個案會談時,他們都有著類似的抱怨:「為什麼我怎麼努力都得不到肯定?」「我真的有這麼糟嗎?」「我真的如此一文不值嗎?」「我是不是乾脆不要被生下來比較好?」

孩子都渴望獲得師長的肯定,特別是來自父母的認可,會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價值,體驗到自己的重要性。

「我怎麼會覺得你糟呢?我怎麼沒有肯定過你呢?你可是我的寶貝女兒耶!」媽媽急著解釋。

一個說有,一個說沒有,如此巨大的落差,讓我很好奇,究竟小如的媽媽是怎麼肯定或讚美她的?

原來,每當小如獲得了好成績,媽媽就會說:「表現得很好哦!你看,要是每次都能考這麼好,就不用我一直擔心了。」

當小如成績不理想時,媽媽便說:「我看你明明就很有天分,為什麼會考成這樣呢?我真搞不懂你!」

媽媽說:「我有讚美她呀!我都說她頭腦很好,很有讀書的天分。」接著再補上一句:「可惜就是不夠用功!」

「我有努力,我有努力!是你一直都沒有看見,我明明很努力了!」

小如委屈的大喊,豆大的淚珠不斷從臉龐兩側滑落。

為什麼讚美是雙面刃?說對了能帶來力量,反之也可能帶來傷害

小如的媽媽確實對小如的表現給予肯定,只可惜,那是無效的肯定,並沒有為小如帶來力量。為什麼呢?

首先,小如的媽媽一方面說出讚美,同時又帶著批判。也就是,當她說小如讀書很有天分時,又明示或暗示小如不夠用功。然而,小如最希望被母親看見的,是自己已經用盡全力了。

再來,小如的媽媽總是將肯定的焦點,放在考試成績表現的結果上,卻忽略了小如在學習的過程中,還有其他值得被讚賞的地方。例如小如其實很主動去唸書,從來不需要母親三催四請;還有,小如對於母親的各項學習安排相當配合,即使不喜歡,也沒有半句怨言。

最後,小如的媽媽不斷強調小如頭腦好、很有天分。一般的孩子都很希望自己被稱讚聰明、資質好,這似乎暗示著自己天生比別人強。然而,對小如而言,卻帶來極大的壓力。因為這意味著:「你不可以失敗,不然就太辜負這顆腦袋了!」

也難怪小如承受不了壓力,只好透過「竄改成績」這種行為,迴避母親失望的眼神。

許多家長都知道,要多對孩子說好話;然而,他們卻不知道,如何有效的肯定與讚美,才能真正為孩子帶來力量,讓孩子感受到支持。

而讚美是把雙面刃,做得到位,能激發孩子的無限潛力;錯用這把武器,卻可能傷害孩子,更破壞親子之間的信任關係,小如和媽媽之間的互動,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特別是,如果我們對孩子的肯定與讚美,沒有適當的事實根據作為佐證,也很容易造成反效果。

例如當一個孩子在學校人緣不好,交不到朋友時,大人為了安慰他,有時會這麼說:「你的思想比較成熟,難怪他們無法理解你。你別太理會他們就好了!」

「思想比較成熟」看似是一句稱讚,但事實上相當空泛、缺乏事實根據,孩子無法接受這樣的肯定,反而更覺得不被理解;對孩子而言,完全沒有帶來鼓勵的效果,甚至聽起來覺得格外諷刺。

缺乏事實根據的肯定與讚美,還有另一個副作用,就是可能養出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人。也就是,長大後覺得自己無所不能、過度自我膨脹;至於自己到底有什麼能耐,卻沒有一項說得出來,相信這也不是我們所期待的結果。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需要學習帶著正向的眼光,聚焦在真正能促發孩子成長的地方,特別是面對挫敗或挑戰時,能激發孩子堅持下去的內在力量。

相關焦點

  • 讚美是雙面刃,可能帶來力量,也可能帶來傷害
    所謂「正向聚焦」,就是透過將眼光放在一個人積極正向的焦點上,而給予能帶來力量的肯定與讚美。在教養孩子時,生活中經常使用正向聚焦的回應語言,能幫助孩子提升自我價值,感受到內在力量,具備面對挑戰而不輕言放棄的意願;同時,透過正向聚焦的過程,也傳達出大人對孩子的認可,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言行是被接納與歡迎的。在校園或教室情境中,亦然。「不過就是肯定與讚美,還不容易嗎?」小如的媽媽,就是這麼想的。
  • 讚美是雙面刃,可能帶來力量也帶來傷害
    為什麼讚美是雙面刃?說對了能帶來力量,反之也可能帶來傷害小如的媽媽確實對小如的表現給予肯定,只可惜,那是無效的肯定,並沒有為小如帶來力量。為什麼呢?許多家長都知道,要多對孩子說好話;然而,他們卻不知道,如何有效的肯定與讚美,才能真正為孩子帶來力量,讓孩子感受到支持。
  • 別再「惡語」傷害你家孩子了!語言帶來的傷害,比身體傷害更嚴重
    其中一株植物是每天必須讚美它,一株植物是每天必須批評它,罵它。結果怎麼樣?經常被罵的植物,在過了一段時間後開始枯萎了,被讚美的植物,卻越長越旺盛。足以可見惡語的威力有多大?植物都如此,何況是人?很多的父母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覺得對孩子越兇越好,這樣孩子才能更加努力,不敢放鬆任何的一個時刻。
  • 家裡這些不起眼的物品,可能給孩子帶來致命傷害,帶孩子別大意!
    成為父母后才明白,把孩子養大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不僅要教會孩子如何做人,還要時刻保護孩子的安全。有時候危險就暗藏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品裡,可能因為我們是站在成人的角度,所以很難去發現並重視它們。有一天奶奶哭著打電話給他,說是兩個孩子趁著老兩口睡午覺的間隙,偷偷吃了奶奶治療頭暈和通血管的藥,老人發現時,孩子已經吃下,並且藥整整少了一板。奶奶發現後害怕並自責不已。爸爸掛完電話後迅速帶著孩子去了醫院洗胃,萬幸沒有對孩子身體造成傷害,可是不是所有人都能這樣幸運。
  • 孩子到底能給你帶來什麼?
    但這些好像都有一個無法逃避的糾結點:孩子,孩子到底給生活能帶來什麼?「想開點」這三個字應該能概括夫妻矛盾解決精髓,為對方著想,互不讓對方做「雙面膠」,朝著小家庭的幸福生活一起努力,一切似乎也基本上能迎刃而解。
  • 魔淵之刃負心人大劍怎麼搭配 給大家帶來了詳細的相關內容
    魔淵之刃負心人大劍怎麼搭配 給大家帶來了詳細的相關內容時間:2020-11-27 12:25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魔淵之刃負心人大劍怎麼搭配 給大家帶來了詳細的相關內容 魔淵之刃負心人大劍怎麼搭配,大劍是遊戲中比較受歡迎的職業,那麼具體的搭配方法是什麼呢,下面給大家帶來了詳細的相關內容
  • 語言的力量:語言暴力帶來的傷害超出你想像
    言語有無窮的力量,可以帶來醫治、支持、安慰、祝福,也可以帶來傷害、破裂和毀滅。每個人要多多留意自己的言語,即便在生氣發怒時。如老話說的:「汙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如今,有一種暴力,不會在你身上留下傷痕,卻能在心上投下永不散去的陰影,甚至毀掉一個人的一生。那便是語言暴力。
  • 不要再對孩子說「你真棒」,看看6種讚美方式,10句有效讚美的話
    但不適宜的過度讚美和吝嗇讚美,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傷害呢?01吝嗇讚美對孩子的傷害原因:一、家長怕孩子聽了讚美的話,會飄,會給點陽光就燦爛,即便看到了也不願表達出來。傷害:誇大的讚美孩子,會分辯的孩子心裡很清楚,這種讚美,他也不喜歡,聽了也不自在。不會分辯的孩子,會好大喜功,自我狂大,膨脹感很強。就像過多的陽光和雨露,要麼乾枯,要麼潰爛。
  • 五種幼兒園「隱性暴力」,家長不易發現,會給孩子帶來精神傷害
    一個老師往往要帶十幾二十幾個孩子,不可能像家長一樣無微不至的照顧孩子,甚至出現極端情況,孩子還可能遭受「隱性暴力」,影響身心健康。幼兒園中這五種「隱性暴力」,給孩子的精神世界帶來極大的傷害這些行為,如果不是細心的家長很難發現,潛移默化的就會給孩子造成無法消除的傷害,讓孩子變得自卑、敏感。
  • 是時候該更正了,讚揚並不是靈丹妙藥,它和批評一樣都會帶來傷害
    一、「你真棒」真能讓孩子越變越好嗎?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讚揚教育開始流行,現在的家長為鼓勵孩子,動不動就伸出大拇指誇讚孩子「你真棒」。但孩子真的理解媽媽這句「真棒」指的是什麼嗎?況且在我看來,兩三歲的孩子自己會去拿玩具玩,本身就是「分內」之事,如果會走會跑了,都不會根據自己基本願望的驅使去拿玩具,那他會是一個什麼小孩?或許是我們小時候很少聽到父母這樣刻意的讚美,又亦或我童年時期會把這種低能的讚美看成是一種對我的侮辱,我並不喜歡這種名不副實的讚美。所以我很少在這些在孩子能力範圍之內的事對其進行讚美。
  • 喪偶式育兒:爸爸長期缺席孩子的成長,會給孩子帶來3個負面影響
    1.讓孩子更聰明一般來說男性的思維會比女性的思維更具有跳躍性,同時也能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思考。如果孩子一直有母親陪伴長大,他們的思維方式就會更偏向母親。如果孩子是在父母的共同陪伴之下長大,他們的思維方式就可以吸收雙方的優點,這樣的孩子和只有母親陪伴長大的孩子相比,自然就會更加聰明。
  • 孩子不小心摔下床,媽媽一個錯誤舉動,反倒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
    相信在父母的眼裡,孩子的健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每當孩子有點小病痛,或者受了傷,做父母的心裡都是十分心疼。但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發生一些意外,因為家長不可能時時刻刻都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尤其是孩子小的時候,對危險的規避意識還沒有形成,所以更容易發生意外。
  • 注意這些行為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以下父母的幾種行為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將是永久而難以恢復的,家長們不妨對照看是否有自己的一面:2.睚眥必報睚眥必報的家長總是緊張著孩子,生怕孩子在外頭受人欺負。但孩子待在父母的羽翼下久了,乍入社會,必然會在性格及行為習慣上有著諸多需要磨合的地方,都說吃虧是福,孩子吃點虧也能對自身缺點有進一步的完善。
  • 抓馬寶貝:愛帶來的力量,是永恆的主題
    學員 鄭小瑜愛帶來的力量是永恆的主題小時候在一個大家庭裡長大,讓我也能體會明白那種渴望被關注。其實,衣服和玩具,早已不是簡簡單單的物品,那裡包含著屬於我們家人之間共同創造的回憶,所以才那麼在乎。有些小朋友表現得過分懂事,有些小朋友選擇用調皮搗蛋來獲取注意。在父母看不到的角落裡不知有多少像缺乏安全感的申申,可能已經一個人承受了很多不開心。貼近的擁抱,對視的眼睛,心靈的溝通,其實就可以有溫暖,就可以改變。
  • 父母教育理念有差別,給孩子成長帶來傷害,當心孩子變「兩面派」
    每個人看待事情的觀念不同,即使親密如夫妻,在很多事情上也免不了有分歧,尤其是教育孩子這種很複雜的事,兩個人真的很難達到統一,因此我們經常會看到原本很恩愛的夫妻在生了孩子之後天天吵得不可開交,這樣不僅影響夫妻之間的心情,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各執己見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也是很大的。
  • 苦難教育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心理傷害?
    每個孩子可能給出的答案並不一樣。父母認為予孩子「苦難」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有些苦難卻「傷害」了孩子的心靈,伴隨一生的陰影。畢竟不同家庭養育出不同的孩子,而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氣質和人格,千篇一律的教育理念,未必有效。
  • 媽媽高齡生育給孩子帶來的困擾,你可能想不到這3點,千萬注意
    確實,孩子說出這些話語的時候,作為父母會覺得受到傷害,但是在他們考慮生育這個孩子的時候,是否當初覺得只要足夠的愛就可以了呢?那麼超高齡的父母,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困惱呢?>在孩子面臨別人的議論或者詢問的時候,總是不知所措,在別人的議論聲中會給孩子帶來較大的心理負擔,因為超高齡,可能已經是孩子爺爺奶奶的年紀了。
  • 「手足欺凌」給孩子帶來隱形傷害,家長合理引導,讓矛盾止於幼時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前段時間坐地鐵上班遇到一家四口,途中孩子有些吵不過氣氛很溫馨。中途發生了一件事,讓小哥倆吵了起來。也許是他們目的地比較遠,哥哥覺得無聊想玩一會兒平板。這個畫面在很多二胎家庭中都出現過,表面上是一種父母的偏心或孩子不懂事。在這背後容易忽略的是,一種隱形的手足欺凌正在發生。手足欺凌就在身邊,很多家長沒重視兄弟姐妹之間如同手足,所以這種欺凌也來自於他們,給孩子帶來傷害很大。
  • 這5種原生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會伴隨一生,很難被治癒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個人都無法選擇自己出生在一個怎麼樣的家庭,擁有什麼樣的父母也算是一種緣分,但在一個家庭中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往往是不可避免的。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控訴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的傷害,而這種傷害是難以治癒的。
  • 外界的傷害會給孩子帶來多大影響,取決於父母的態度
    在這些遭受傷害的孩子當中,一些孩子幾乎沒有留下心理陰影,但也有一些孩子終身帶著心靈上的傷痛。外界的傷害會給孩子帶來多大影響,很大一部分取決於父母的態度。可以說,只要親子關係基礎好,加上父母正確處理危機的態度,絕大部分意外傷害都不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